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主要在初中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储备知识、提升能力,更需要关注道德修养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专注于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为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探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阶段在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教育改革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实现课程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喜好,基于课程特点和学情环境,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把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主旨所在。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积极秉承“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认同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生生互动模式赋予师生平等的对话与交往形式,其创造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美地呈现了新教育理念。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度重视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力,课程中注重联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广大教师学会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社会更好地交往,对促进学生亲社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中涉及的学生亲社会行为范畴狭窄
初中教材中对于学生亲社会能力的表述,局限于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话题,涉及互助、谦让、共享、合作的内容,对于其概念的具体涵盖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范畴定义。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隶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显得过于专业化和非生活化,超出了青少年学生的理解范围。
2.教师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教学效果欠佳
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践中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在一些新课改倡导氛围较为浓厚的学校,教师对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用得较为普遍,甚至过于依赖,在教学形式上也是多主张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但是教学气氛的活跃并不能代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已经养成亲社会行为,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在一些仍关注考试成绩、授课方式比较传统的地区或者学校,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笔记,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很难形成价值观上的真正认同和情感的实际共鸣,同样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
1.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合理运用教材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我国综合素质教学改革中,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教师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认知程度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理论深化贯彻到具体课程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具体包括霍夫曼、班杜拉及艾森伯格理论。例如,艾森伯格将亲社会行为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他人,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自身认知水平进行判定。第二阶段分析确定帮助意图,对个人风险进行评估之后的客观选择,将自身亲社会行为的代价及人格、收益进行评估。最后阶段是意图的明确与行为的联系。在教材的使用上,既要避免过分地依赖教材,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生涩难懂的设计内容,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手段清晰地表达。因此,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教材内容的处理工作包括教案的整理、个性化的教课方式、挖掘和处理教材。科学化的教案将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教案的个性化及多元化将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其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提出了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目标。
2.实现先进思想引领
学校是培养学生先进思想的主要阵地,因此,实现亲社会行为的深度开展,应以言传身教、先进思想引领作为加深课程内涵影响的主要方式。例如,针对社会许多问题,一些教师保持着冷漠的“看客”心态。这种心态也可以归结为其“理性的无知”。它既是一种精明的无知,也是一种逃避。其理性在于多数人认为社会行为对自身生活没有影响,因此,主动规避时间精力的投入。但这种精明无疑是意识的错误,是对现实的逃避。加强先进思想引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渗透,对教师的道德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为人师表,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方针引导,还要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贯彻亲社会行为。通过运用典型事例、教学情境设置来营造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我与社会》中,课后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体验不同场合、不同身份角色的机会。对学生的观点,教师既要多元包容,也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播放“感动……”人物事迹,學习感动人物的美好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
3.加强学生亲社会实践
理论课程的学习需要通过亲社会行为的实践来深化实现的。以往的亲社会活动局限性较大,对学生实践的范围约束性较强。例如,学生的亲社会实践局限在学校及特定社区内,为贫困儿童募捐及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这类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但实践仅限于此,其固化的实践方式给学生亲社会行为造成了认知误区。应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实践方式,积极制定有效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方案,组织学生体验新形式的亲社会实践,并规范方案的制定,确保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同时要强化教师对学生实践工作的管理、监督,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点评,不仅要对学生亲社会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测评,还应对学生个人的道德文化素养、情感价值观进行评价,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应依据课程教材及进度方案来实现课程的循序渐进,强化对学生道德文化及法制概念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呈现出来的问题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杭清霞.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路径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42-43.
[2]黄梨英.加强课堂互动 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9(96):109-110.
[3]赵幼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学生责任担当意识[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4):6-7.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阶段在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教育改革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实现课程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喜好,基于课程特点和学情环境,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把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主旨所在。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积极秉承“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认同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生生互动模式赋予师生平等的对话与交往形式,其创造性与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美地呈现了新教育理念。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度重视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力,课程中注重联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广大教师学会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社会更好地交往,对促进学生亲社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中涉及的学生亲社会行为范畴狭窄
初中教材中对于学生亲社会能力的表述,局限于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话题,涉及互助、谦让、共享、合作的内容,对于其概念的具体涵盖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范畴定义。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隶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显得过于专业化和非生活化,超出了青少年学生的理解范围。
2.教师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教学效果欠佳
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践中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在一些新课改倡导氛围较为浓厚的学校,教师对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用得较为普遍,甚至过于依赖,在教学形式上也是多主张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但是教学气氛的活跃并不能代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已经养成亲社会行为,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在一些仍关注考试成绩、授课方式比较传统的地区或者学校,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笔记,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很难形成价值观上的真正认同和情感的实际共鸣,同样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
1.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合理运用教材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我国综合素质教学改革中,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教师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认知程度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理论深化贯彻到具体课程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具体包括霍夫曼、班杜拉及艾森伯格理论。例如,艾森伯格将亲社会行为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他人,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自身认知水平进行判定。第二阶段分析确定帮助意图,对个人风险进行评估之后的客观选择,将自身亲社会行为的代价及人格、收益进行评估。最后阶段是意图的明确与行为的联系。在教材的使用上,既要避免过分地依赖教材,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生涩难懂的设计内容,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手段清晰地表达。因此,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教材内容的处理工作包括教案的整理、个性化的教课方式、挖掘和处理教材。科学化的教案将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教案的个性化及多元化将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其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提出了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目标。
2.实现先进思想引领
学校是培养学生先进思想的主要阵地,因此,实现亲社会行为的深度开展,应以言传身教、先进思想引领作为加深课程内涵影响的主要方式。例如,针对社会许多问题,一些教师保持着冷漠的“看客”心态。这种心态也可以归结为其“理性的无知”。它既是一种精明的无知,也是一种逃避。其理性在于多数人认为社会行为对自身生活没有影响,因此,主动规避时间精力的投入。但这种精明无疑是意识的错误,是对现实的逃避。加强先进思想引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渗透,对教师的道德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为人师表,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方针引导,还要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贯彻亲社会行为。通过运用典型事例、教学情境设置来营造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我与社会》中,课后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体验不同场合、不同身份角色的机会。对学生的观点,教师既要多元包容,也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播放“感动……”人物事迹,學习感动人物的美好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
3.加强学生亲社会实践
理论课程的学习需要通过亲社会行为的实践来深化实现的。以往的亲社会活动局限性较大,对学生实践的范围约束性较强。例如,学生的亲社会实践局限在学校及特定社区内,为贫困儿童募捐及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这类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但实践仅限于此,其固化的实践方式给学生亲社会行为造成了认知误区。应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实践方式,积极制定有效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方案,组织学生体验新形式的亲社会实践,并规范方案的制定,确保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同时要强化教师对学生实践工作的管理、监督,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点评,不仅要对学生亲社会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测评,还应对学生个人的道德文化素养、情感价值观进行评价,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应依据课程教材及进度方案来实现课程的循序渐进,强化对学生道德文化及法制概念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呈现出来的问题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杭清霞.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路径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42-43.
[2]黄梨英.加强课堂互动 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9(96):109-110.
[3]赵幼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学生责任担当意识[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