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采集和CT衰减校正在CZT SPECT显像检测冠状动脉疾病中的比较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带碲-锌-镉(CZT)固态探测器的核素显像仪可更好地诊断和评估胸痛患者,但其与普通γ照相机一样存在下壁和(或)下侧壁的衰减现象。在常规仰卧位采集图像的基础上加做CT衰减校正(CTAC)和俯卧位图像采集,来分析比较仰卧位显像、仰卧位+CTAC和俯卧位显像的结果。

方法和结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72例已知或可疑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性冠脉造影(CAG)和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MPI使用CZT显像仪采集仰卧位和俯卧位图像。在静息和负荷显像间使用带16层CT的SPECT/CT采集CT图像,用于仰卧位显像的CTAC。比较每例患者的MPI和CAG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LRs)。仰卧位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35%(95% CI: 19%~52%)、86%(95% CI: 80%~92%)和74%(95% CI: 66%~82%);俯卧位分别为65%(95% CI: 45%~81%)、82%(95% CI: 76%~87%)和78%(95% CI: 68%~85%);仰卧位+CTAC分别为59%(95% CI: 41%~71%)、93%(95% CI: 87%~97%)和85%(95% CI: 76%~91%)。

结论

俯卧位显像和CTAC能改善对下壁和(或)下侧壁区域冠脉病变的评估。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对我国林奇综合征家系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随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0个林奇综合征家系中的194例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行结肠镜复查的随访监测结果,随访时间为2001年4月至2016年11月。比较规律随访组(每次结肠镜复查时间均在2年内)123例和未规律随访组(每次结肠镜复查时间均>2年)71例患者进展期腺瘤与结直肠癌检出率及5年、10年生存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小(肿瘤最大径≤2.0 cm)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8例小非功能性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预后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无病生存组。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根治性切除,男、女各9例,年龄为23~80岁,中位年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样分子L1(CALL)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获取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组织中CALL的表达情况。建立CALL过表达的食管癌细胞株,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CALL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应用纤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