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6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巧妙的设立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两根藤儿向何处牵,灯才亮呢?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电灯发光、台灯发光、受电发光、节日彩灯发光、交通信号灯发光-------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电灯,灯可以照明,可以使我们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材料,同学们你能利用上面的实验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能有几种方法,怎样联不发光?现在同学们开始做,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动手做起了实验,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了同学们自由探究的空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类比和推理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空气》中,我采用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同学们学习了水的性质以后,发挥你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作用,空气有什么性质?通过同学们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你用什么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请同学们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第一种方法把注射器活塞拉到针筒中间,用左手食指堵住针状的小孔,将针筒知立,活塞上放一个重物,活塞还是落不下来。说明针筒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松开左手食指活塞便落下来。第二种方法,用带胶塞的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里内,说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如果将胶塞与瓶口松动一下,水便流进烧瓶里。第三种方法把第一个小眼药瓶尾部开一个小孔,把第二个小眼药瓶的颈口插在第一个小孔里,用密封胶密封,第一个小眼药颈口用帽蓋住,第二个小眼药瓶底部剪开,把水倒入,水流不进第一个小眼药里,说明第一个瓶内空气占据空间,去掉帽,上面瓶中的水立即流下。第四种方法把粉笔,碎砖块投进盛水的水槽内,看到气泡分别从这些物体里冒出来,说明物体的空隙也充满空间,占据着体积。第五种方法玻璃杯下部用木棒固定好一团卫生纸,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卫生纸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第六种方法,把空塑料瓶拧盖,伸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在水中把盖拧开,把玻璃杯装满水倒放水中,把塑料瓶瓶口对准倒置玻璃杯,挤压塑料瓶,把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到玻璃杯内,玻璃杯中的水被挤出来,变成一个空杯子说明塑料瓶空气转移到玻璃杯里,并且占据空间,为以后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利用六种方法证明占据空间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单,通过这次探究试验,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以后的试验教学做好铺垫。
三、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
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蚯蚓》一课时,采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用“差异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喜爱的环境,使科学探究训练,方法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人人观察,人人动手,独立设计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蚯蚓生活的环境。在研究之前,让学生做出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首先把准备好的蚯蚓放在垫有白纸的钳子解剖盘内,借助我们感官看到蚯蚓的外形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离大环较近的一端,颜色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用湿手沿蚯蚓腹面触摸,有粗糙感,指导学生说出这是刚毛。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前端,背面、腹面、辩认口、肛门、环节、体节,提醒学生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就是蚯蚓长,蚯蚓长度是4厘米,然后把蚯蚓放在平滑的玻璃的上和粗糙的纸上,发现光滑玻璃上蚯蚓不能向前移动,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能缓缓的向前运动。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
实验1:找一个纸盒,把里面涂黑,盒一端用铁钉戳几孔,在纸盒里铺一张塑料薄膜,再铺一张潮湿的吸水纸,把几条蚯蚓放入盒里。盖上盒盖,让阳光从小孔一端射进盒内,使盒子这端最亮,并从这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暗。过了几分钟,打开盒盖观察,蚯蚓都爬到没有阳光的地方,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实验2:在桌上摊一张纸,从内到外把干沙、湿沙、干土、湿土搓成约2厘米厚的四个同心圆环,把蚯蚓放到圆环中心,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发现蚯蚓在湿沙,湿土前徘徊时间较长,最后爬到湿土层,呆在那里不爬了,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提醒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重复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蚯蚓放回大自然。
四、运用科学探究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一课后,我给同学们讲了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厘米?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铁塔在夏天温度高,铁塔要膨胀变长,在冬季,温度低,铁塔要收缩变短,夏天铁塔比冬天长12厘米,所以在修铁塔时,地基一定要牢固。
所以,同学们由自己的好奇心与知识去探索生活中的小奥秘,并且得到了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加学生的自信,更加对科学实验有兴趣,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以提高。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巧妙的设立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两根藤儿向何处牵,灯才亮呢?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电灯发光、台灯发光、受电发光、节日彩灯发光、交通信号灯发光-------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电灯,灯可以照明,可以使我们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材料,同学们你能利用上面的实验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能有几种方法,怎样联不发光?现在同学们开始做,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动手做起了实验,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了同学们自由探究的空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类比和推理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空气》中,我采用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同学们学习了水的性质以后,发挥你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作用,空气有什么性质?通过同学们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你用什么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请同学们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第一种方法把注射器活塞拉到针筒中间,用左手食指堵住针状的小孔,将针筒知立,活塞上放一个重物,活塞还是落不下来。说明针筒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松开左手食指活塞便落下来。第二种方法,用带胶塞的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里内,说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如果将胶塞与瓶口松动一下,水便流进烧瓶里。第三种方法把第一个小眼药瓶尾部开一个小孔,把第二个小眼药瓶的颈口插在第一个小孔里,用密封胶密封,第一个小眼药颈口用帽蓋住,第二个小眼药瓶底部剪开,把水倒入,水流不进第一个小眼药里,说明第一个瓶内空气占据空间,去掉帽,上面瓶中的水立即流下。第四种方法把粉笔,碎砖块投进盛水的水槽内,看到气泡分别从这些物体里冒出来,说明物体的空隙也充满空间,占据着体积。第五种方法玻璃杯下部用木棒固定好一团卫生纸,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卫生纸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第六种方法,把空塑料瓶拧盖,伸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在水中把盖拧开,把玻璃杯装满水倒放水中,把塑料瓶瓶口对准倒置玻璃杯,挤压塑料瓶,把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到玻璃杯内,玻璃杯中的水被挤出来,变成一个空杯子说明塑料瓶空气转移到玻璃杯里,并且占据空间,为以后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利用六种方法证明占据空间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单,通过这次探究试验,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以后的试验教学做好铺垫。
三、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
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蚯蚓》一课时,采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用“差异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喜爱的环境,使科学探究训练,方法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人人观察,人人动手,独立设计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蚯蚓生活的环境。在研究之前,让学生做出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首先把准备好的蚯蚓放在垫有白纸的钳子解剖盘内,借助我们感官看到蚯蚓的外形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离大环较近的一端,颜色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用湿手沿蚯蚓腹面触摸,有粗糙感,指导学生说出这是刚毛。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前端,背面、腹面、辩认口、肛门、环节、体节,提醒学生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就是蚯蚓长,蚯蚓长度是4厘米,然后把蚯蚓放在平滑的玻璃的上和粗糙的纸上,发现光滑玻璃上蚯蚓不能向前移动,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能缓缓的向前运动。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
实验1:找一个纸盒,把里面涂黑,盒一端用铁钉戳几孔,在纸盒里铺一张塑料薄膜,再铺一张潮湿的吸水纸,把几条蚯蚓放入盒里。盖上盒盖,让阳光从小孔一端射进盒内,使盒子这端最亮,并从这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暗。过了几分钟,打开盒盖观察,蚯蚓都爬到没有阳光的地方,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实验2:在桌上摊一张纸,从内到外把干沙、湿沙、干土、湿土搓成约2厘米厚的四个同心圆环,把蚯蚓放到圆环中心,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发现蚯蚓在湿沙,湿土前徘徊时间较长,最后爬到湿土层,呆在那里不爬了,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提醒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重复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蚯蚓放回大自然。
四、运用科学探究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一课后,我给同学们讲了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厘米?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铁塔在夏天温度高,铁塔要膨胀变长,在冬季,温度低,铁塔要收缩变短,夏天铁塔比冬天长12厘米,所以在修铁塔时,地基一定要牢固。
所以,同学们由自己的好奇心与知识去探索生活中的小奥秘,并且得到了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加学生的自信,更加对科学实验有兴趣,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