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耐旱型水稻品种永旱1号的选育及旱直播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永旱1号是由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利用丰两优一号F2早熟株/非洲野生稻,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耐旱节水型水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中等(平均株高102cm),生育期118d左右,比对照品种(绿旱1号)迟熟3d,穗粒结构合理,结实率高,抗旱、抗病能力强,产量高,适宜于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和沿淮水源不足地区推广。该文介绍了永旱1号的选育背景及特征性状,提出了配套的旱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永旱1号;耐旱型;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87-02
  1 选育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子。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主要的农业用水大户,因此,研究和推广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势在必行。水稻旱作就是其中的一种高效节水栽培的模式,近年来正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但是,水稻旱作改变了水稻的生长环境,现在推广的水稻品种由于耐旱能力不强,进行旱作栽培的产量往往较水作减产。
  为了选育适宜旱作环境生长的高产、耐旱、节水型水稻新品种,从1992年开始,利用丰两优一号F2早熟株/非洲野生稻,采用无融合生殖技术,经系谱法选育,培育出了适应水、旱栽培的耐旱节水型水稻品种,2010年定名为永旱1号。2014年6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4023)。2014年1月21日申请国家农作物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40143.8;授权日:2017年11月1日;品种权号:CNA20140143.8;授权公告日:2017年11月1日;授权公告号:CNA009679G)。
  2 特征性状
  2.1 农艺性状 永旱1号在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作麦茬中稻旱作种植,全生育期118d左右,比对照品种(绿旱1号)迟熟3d。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稃尖無色。2011年、2012年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02cm、有效穗285万/hm2、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83%、千粒重25g。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957.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76%;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021.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41%。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243.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2.29%。
  2.2 综合抗性 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1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75),中抗稻曲病(病指6.30),感纹枯病(病指62.8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3.36);2012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75),中抗稻曲病(病指5.00),感纹枯病(病指49.36),感白叶枯病(病指57.80)。经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11年)、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2012年)抗旱性鉴定,2011年抗旱性3级,2012年抗旱性3级。抗旱性强,为永旱1号在旱作条件下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永旱1号具有很强的自我协调和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于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和沿淮水源不足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种植。
  3 旱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整地灭茬,施足底肥 旱稻多以旱播为主,由于用种量较少,所以要求整地质量高。前茬收割后,秸秆要粉碎深耕,一般可采取深耕细耙或深旋2~3次,至表面没明显的无被淹埋的杂草即可。由于直播稻生育期较短,在肥料使用上应以底肥为主,整地时施磷酸二铵450kg/hm2、氯化钾150kg/hm2,带底后旋耕、整平,待播。
  3.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皖中、皖北地区一般在6月10—15日播种为宜。播种量30kg/hm2左右,如用播种剂拌种,对防鸟、防虫、齐苗的效果更佳。播种方式可用人工撒播或机械播种,播种后用抛撒式开沟机,按4m厢宽开沟,并将四周所开的沟疏通,开沟时抛出的细土基本就能把种子薄薄地盖上即可。
  3.3 适时灌水,及时封闭 播种开沟后,如近期无雨,应立即灌透水,确保安全出苗。在大田全部灌透后,如田块保水性能好,应立即排掉田间明水,以防闷种闷芽。在田间确认没有明水的情况下,用适量的二甲戊灵、吡嘧磺隆均匀封闭。为了增加封闭效果,选择无风的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多用水稀释,正反喷施两次,防止漏喷。
  3.4 加强管理,确保足苗 直播田封闭后如遇雨,则田间不能保留明水,一般5~7d出苗。一直到4~5叶期时,调查田间杂草种类,选准除草剂,用足剂量,进行第2次除草。这次除草很关键,选药要准,用量要足,喷施要细,争取1次除完。喷药3d后灌6.67cm深水,保持5~7d,灌水后追施尿素112.5~150kg/hm2。确保秧苗因除草时受伤后尽早返青分蘖。在田间快封行时,根据田间苗情苗色进行补肥,施尿素75~112.5kg/hm2,选择性追施。苗稀的地方多施,苗密的地方少施或不施,确保足苗。
  3.5 重视中后期管理,搭建丰产苗架 第2次除草后,如发现漏除的应及时补除或人工拔除,保证田间不受草害。田间封行拔节后,如发现发黄应及时补肥,或喷施微量元素,确保成穗300万/hm2指标。在田间刚见小苞时如发黄应用NPK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75~112.5kg/hm2,加22.5~37.5kg/hm2尿素作为穗肥追施,确保小穗分化,增加穗粒数,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3.6 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除草后灌深水才能保证除草彻底,否则不仅除草效果不好,而且秧苗受伤严重,返青慢,足苗期推迟。特别是后期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期田间更不能受干,否则不仅得不到高产,而且会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以防治稻蓟马为主,中期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直播田由于基本苗足,有效防治纹枯病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在田间封行前开始防治纹枯病,每10~15d防治1次,可与防治其他病虫害同时进行。后期防治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特别在田间叶枕平后(开始打苞),及时防治稻曲病、穗颈瘟。齐穗后再喷药1次,并加强稻飞虱的防治,确保将病虫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孟昭河,黄少锋,张莉萍,等.水稻新品种空育131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垦殖与稻作,2002(5):2829.
  [2]李建华,孟昭河,黄少锋,等.优质水稻新品种垦稻10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3):5051.
  [3]梁永超,胡雪峰,杨茂成,等.水稻覆膜旱作高产节水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1):26-32.
  [4]艾应伟,刘学军,张福锁,等.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4,1:41(1).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在海关总署、铁路总公司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并经多方努力,“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开通运行。因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1/3左右、运输价格只有空运的1/5左右,降低了物流综合成本,班
摘 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蒙洼蓄洪区郜台乡适应性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就该地区下一步发展适应性农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蒙洼蓄洪区;郜台乡;适应性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14-02  蒙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南县,是淮河干流中游第一座蓄洪区,辖王家坝、曹集、老观、郜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家族之一,是调控植物许多生物过程信号网络的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该研究根据已公布的拟南芥基因组中当前确定的WRKY基因家族成
商业银行占据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是衔接实体经济与金融的服务主体,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新一轮开放,国内外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构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就是银行公司治理水平,
1.国际会计准则最新变革与发展研究。2.会计准则与监管准则的协调配合研究。3.我国金融会计准则发展及国际趋同如何适应我国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需要。4.疫情以来发达经济体中央
精准扶贫是针对既定标准下绝对贫困群体的脱贫战役,贫困由家庭人均纯收入等标准予以“精准识别”,扶贫重点聚焦于“三区三州”“832个贫困县”等。在预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
为加快马铃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及皖北地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2019—2020年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12个马铃薯品种,并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阜南县开展了不同
摘 要:该文介绍了无为市荸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荸荠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无为市荸荠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为市;荸荠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59-02  荸荠(Eleocharis dulcis)又名马蹄、菩荠等,系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水
摘 要:该研究于2020年12月在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了不同育苗方式对杉木扦插扦插无性系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扦插大田苗明显优于杉木扦插轻型基质容器苗,采用大田扦插培育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37.6cm、6.6mm和6.2g,而轻型基质培育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17.8cm、4.0mm和2.9g。  关键词:杉木;育苗方式;扦插无性系;生长量;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摘 要:有机芦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于保健蔬菜的一种,相较于普通蔬菜,芦笋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深受人们的喜爱。该文介绍了芦笋的功效及特性,提出了有机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芦笋;功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64-02  芦笋具有根系发达的特点,其产量容易受到根际土质和理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