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群体年龄大部分集中于11-15岁之间,在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和生理特点都较为特殊,逆反情绪和叛逆心理较重,而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只有在工作中把握好方向,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效管理,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格发展以及心理教育的主力,才能更好发挥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为例,探究柔性管理方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柔性管理方式对初中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影响等。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特点,柔性管理
【分类号】G635.1
就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来看,初中生群体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具有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幼稚性等共同特征交错的矛盾体系,而就其自我思维特点来看,初中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经常出现较为矛盾的行为和错误,正是鉴于这些矛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生群体较为容易发生叛逆、敏感、固执的心理问题,而初中生的发展正是奠定其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对今后的成人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事务管理的主要主体,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形成的健康向上。
1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本质上看是一种人性化的标志,要求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策略,强调和谐的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事务中引入柔性管理模式是要求在班级内部开展艺术性的管理活动,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注重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柔性管理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目标,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
2 初中生“柔性管理”的基本要求
2.1 情感上的交融
初中生的叛逆、抵触的心理特点和不成熟的表现,表明了其矛盾的心理特征,需要和渴望他人的关系和理解,因而要求班主任在管理时注重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需求,营造平等的基础,积极的和学生进行交流,需要班主任在教育中注重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而将组织意志和思想都逐渐转变为初中生的自觉行动。
2.2 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中,学生的情感上的交流时促进班主任的工作开展,激发学生课堂热情,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的主要内容,因而柔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要求学生和教师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大家庭关系,营造团体氛围,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为主,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体,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柔性管理。
2.3 平等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者为大,教师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这样在客观上,使得部分教师在管理事务时无法合理的控制,而初中学生的叛逆特点使得其容易对不平等产生抵触,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性。柔性管理模式下强调师生地位之间的平等,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不单单是师生关系,要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用平等的眼光来尊重学生。
2.4 自我管理的创新要求
柔性管理方式中最为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这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自我管理作用,另外,只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上来了,才能发挥自我管理在柔性管理模式下的作用,才有助于班主任开展管理事务,柔性管理和自我管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3 柔性管理的策略分析
3.1 民主、自由的班級管理
民主自由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形成和推动作用。初中群体正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最关键阶段,只有良好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才能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另外,初中阶段的社会性养成和价值观形成也有赖于外部的获取,只有在民主和自由的班集体下,才能塑造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为踏入社会打下基础,塑造良好的社会性。
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通过创设良好的表现机会,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民主自由的管理气氛,并使初中学生的表现心理得到进一步满足。另外,可以在班集体上实行分级管理,进一步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并设立分组值日的组长,进一步分管各组卫生、学习和作业情况等。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课代表的作用,及时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帮助任课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班级内外的各种事物,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可以在班级中实行分组竞赛,通过各种比赛的形式,让生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的精神。
3.2 实施“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模式
“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必须以诚相待,给学生留下空间让其独立的思考和反省,加深自我的认知和思维逻辑的培养,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给班主任也留下思考,从情感和心理角度对学生重新进行认知。“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综合能力
从另一方面看,“无为而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并维护学生尊严,让学生感受到人文主义的关怀。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此外,“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克制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3.3 注重引导教育
对于新入学的初中生来说,还在处于一个慢慢的熟悉过程,只有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引导教育,才能有助于柔性管理模式发挥效果,因此在实施柔性管理时,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生活习惯,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才有助于柔性管理的实施。另外还需要班主任对管理事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
4 结语
综上,鉴于初中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发挥柔性管理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柔性管理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魏占菊.初中班主任工作浅谈[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2]王志刚.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1)
[3]刘红.初中班主任怎样与家长合作管理班级[J].新课程学习(上)2014(04)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特点,柔性管理
【分类号】G635.1
就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来看,初中生群体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具有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幼稚性等共同特征交错的矛盾体系,而就其自我思维特点来看,初中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经常出现较为矛盾的行为和错误,正是鉴于这些矛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生群体较为容易发生叛逆、敏感、固执的心理问题,而初中生的发展正是奠定其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对今后的成人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事务管理的主要主体,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形成的健康向上。
1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本质上看是一种人性化的标志,要求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策略,强调和谐的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事务中引入柔性管理模式是要求在班级内部开展艺术性的管理活动,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注重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柔性管理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目标,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
2 初中生“柔性管理”的基本要求
2.1 情感上的交融
初中生的叛逆、抵触的心理特点和不成熟的表现,表明了其矛盾的心理特征,需要和渴望他人的关系和理解,因而要求班主任在管理时注重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需求,营造平等的基础,积极的和学生进行交流,需要班主任在教育中注重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而将组织意志和思想都逐渐转变为初中生的自觉行动。
2.2 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中,学生的情感上的交流时促进班主任的工作开展,激发学生课堂热情,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的主要内容,因而柔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要求学生和教师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大家庭关系,营造团体氛围,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为主,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体,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柔性管理。
2.3 平等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者为大,教师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这样在客观上,使得部分教师在管理事务时无法合理的控制,而初中学生的叛逆特点使得其容易对不平等产生抵触,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性。柔性管理模式下强调师生地位之间的平等,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不单单是师生关系,要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用平等的眼光来尊重学生。
2.4 自我管理的创新要求
柔性管理方式中最为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这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自我管理作用,另外,只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上来了,才能发挥自我管理在柔性管理模式下的作用,才有助于班主任开展管理事务,柔性管理和自我管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3 柔性管理的策略分析
3.1 民主、自由的班級管理
民主自由的班级管理对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形成和推动作用。初中群体正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最关键阶段,只有良好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才能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另外,初中阶段的社会性养成和价值观形成也有赖于外部的获取,只有在民主和自由的班集体下,才能塑造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为踏入社会打下基础,塑造良好的社会性。
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通过创设良好的表现机会,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民主自由的管理气氛,并使初中学生的表现心理得到进一步满足。另外,可以在班集体上实行分级管理,进一步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并设立分组值日的组长,进一步分管各组卫生、学习和作业情况等。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课代表的作用,及时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帮助任课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班级内外的各种事物,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可以在班级中实行分组竞赛,通过各种比赛的形式,让生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的精神。
3.2 实施“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模式
“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必须以诚相待,给学生留下空间让其独立的思考和反省,加深自我的认知和思维逻辑的培养,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给班主任也留下思考,从情感和心理角度对学生重新进行认知。“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综合能力
从另一方面看,“无为而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并维护学生尊严,让学生感受到人文主义的关怀。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此外,“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克制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3.3 注重引导教育
对于新入学的初中生来说,还在处于一个慢慢的熟悉过程,只有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引导教育,才能有助于柔性管理模式发挥效果,因此在实施柔性管理时,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生活习惯,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才有助于柔性管理的实施。另外还需要班主任对管理事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
4 结语
综上,鉴于初中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发挥柔性管理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柔性管理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魏占菊.初中班主任工作浅谈[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2]王志刚.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1)
[3]刘红.初中班主任怎样与家长合作管理班级[J].新课程学习(上)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