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观可谓包罗万象,如时空观、守恒观、学习观、生活观、实验观和自然观等,而正确的物理学习观是物理观的核心和基础。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养成正确的学习观,促其会学、乐学、善学,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成绩,使物理学习不再难。
1 正确的学习态度——物理学习观的前提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物理学习方式的驱动下,多数高中学生对物理教师有依赖心理,表现为学习不主动,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前等老师来、课堂上等老师讲、下课等老师布置作业等等,这种学习态度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生应该主动投入到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头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也给我们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必要性。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老师的引领下看书学习和听老师讲,学生学会的知识只是所占所学知识的最多是15%,而自己主动探讨、亲身经历的内容则可以达到80%以上。从这一理论来说,老师在多个层面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让他们以积极地心态学习高中物理,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改变被动的方式,积极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为高中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迈开坚实的一步。
2 找到学习支点——物理学习观的基础
如果将物理学习比作高楼大厦的建筑,支点也就是建筑高楼的脚手架,那么,脚手架搭在哪儿最合适,无疑是关键问题。对于高中物理来说,支点问题就是物理的知识点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掌握。
物理学科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之一,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都有“物”的基础,应重视其得出的全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会追根朔源,否则,忽略了物理的“理”,想学好物理就是天方夜谭。
因此,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记忆概念、背诵规律、题海战术中走出来,否则,做一道题记住一道题的解法,没做过的见到就束手无策,使知识和应用支离破碎。如果每一道习题都能认真分析,明确求解过程的依据,清楚物理的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逐渐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碰到“生题”时,能快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生题”也就不“生”了。比如在力学问题中,滑动摩擦力是重点,它与两个相接触的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垂直大小成正比。而弹力是被动力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其它受力情况有关,通常由此方向的运动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如果运动情况或者其它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弹力的大小都会发生变化,甚至方向都会变为反向。由于弹力的变化进而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改变了平行于接触面的运动情况。在这些概念规律和方法掌握后此类问题基本能够迎刃而解。
3 构建知识体系——物理学习观的核心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物理方法,老师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可以采用以线串点的思路。高中物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其中一条主线,主线上有三条支线,分别是力、运动和反应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律。第一条支线线上有五种性质力,分别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主要各自产生机理、大小和方向、相互关系和特点。第二条支线主要有三个描述参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几个典型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类)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弄清各自运动参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等。第三条支线有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和守恒定律等。几条主线再构建成网络,这样物理知识体系就初步建立。当然完整的体系建立还需做大量的其它工作,但学生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并开始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一定乐于这项工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更需要这个过程。布鲁纳就把结构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的这一思想道出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4 明确思路和方法——物理学习观的关键
笛卡儿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说出了方法和思路的重要性。物理学板块不是很多,每一个版块思路和方法都不同,比如在力学和电磁学中主体内容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两种观点:一是力和运动的观点,在直线运动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在曲线运动中,抛体运动和类抛体运动运用分解的方法转化为直线运动处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公式主要是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二是功和能的观念。主要涉及两种能量:动能和势能。两个功能关系:一是重力、弹力和电场力等保守力做功等于对应的势能的减少量,二是外力的总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加。这两种思路相辅相成,在中学阶段,有些问题由两种思路都能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就有方法优劣的甄别的问题。有些只能由一个观点出发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在解决力和运动的问题时,没有这些方法作指导,做题时务必出现思路枯竭,对题束手无策,望洋生叹之感便会油然而生。相反,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将这些方法和思路纳入一定的轨道,便可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技能进一步提高。
养成良好的阅读分析问题的习惯对物理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就以解题为例,首先通过读题应建立清晰的物理情境,其次分析清楚物理过程,包括运动过程、受力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和能量的转化情况。做好这些还需要有良好的物理素养,画简明扼要的装置图、运动示意图和受力分析图等等。做练习只是学习物理的一部分,在阅读分析教材、学习单和科普读物等相关书籍时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显得更重要。
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好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物理等,使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提高技能、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明智之举。
1 正确的学习态度——物理学习观的前提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物理学习方式的驱动下,多数高中学生对物理教师有依赖心理,表现为学习不主动,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前等老师来、课堂上等老师讲、下课等老师布置作业等等,这种学习态度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生应该主动投入到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头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也给我们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必要性。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老师的引领下看书学习和听老师讲,学生学会的知识只是所占所学知识的最多是15%,而自己主动探讨、亲身经历的内容则可以达到80%以上。从这一理论来说,老师在多个层面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让他们以积极地心态学习高中物理,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改变被动的方式,积极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为高中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迈开坚实的一步。
2 找到学习支点——物理学习观的基础
如果将物理学习比作高楼大厦的建筑,支点也就是建筑高楼的脚手架,那么,脚手架搭在哪儿最合适,无疑是关键问题。对于高中物理来说,支点问题就是物理的知识点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掌握。
物理学科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之一,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都有“物”的基础,应重视其得出的全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会追根朔源,否则,忽略了物理的“理”,想学好物理就是天方夜谭。
因此,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记忆概念、背诵规律、题海战术中走出来,否则,做一道题记住一道题的解法,没做过的见到就束手无策,使知识和应用支离破碎。如果每一道习题都能认真分析,明确求解过程的依据,清楚物理的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逐渐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碰到“生题”时,能快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生题”也就不“生”了。比如在力学问题中,滑动摩擦力是重点,它与两个相接触的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垂直大小成正比。而弹力是被动力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其它受力情况有关,通常由此方向的运动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如果运动情况或者其它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弹力的大小都会发生变化,甚至方向都会变为反向。由于弹力的变化进而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改变了平行于接触面的运动情况。在这些概念规律和方法掌握后此类问题基本能够迎刃而解。
3 构建知识体系——物理学习观的核心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物理方法,老师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可以采用以线串点的思路。高中物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其中一条主线,主线上有三条支线,分别是力、运动和反应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律。第一条支线线上有五种性质力,分别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主要各自产生机理、大小和方向、相互关系和特点。第二条支线主要有三个描述参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几个典型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类)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弄清各自运动参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等。第三条支线有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和守恒定律等。几条主线再构建成网络,这样物理知识体系就初步建立。当然完整的体系建立还需做大量的其它工作,但学生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并开始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一定乐于这项工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更需要这个过程。布鲁纳就把结构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的这一思想道出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4 明确思路和方法——物理学习观的关键
笛卡儿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说出了方法和思路的重要性。物理学板块不是很多,每一个版块思路和方法都不同,比如在力学和电磁学中主体内容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两种观点:一是力和运动的观点,在直线运动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在曲线运动中,抛体运动和类抛体运动运用分解的方法转化为直线运动处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公式主要是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二是功和能的观念。主要涉及两种能量:动能和势能。两个功能关系:一是重力、弹力和电场力等保守力做功等于对应的势能的减少量,二是外力的总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加。这两种思路相辅相成,在中学阶段,有些问题由两种思路都能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就有方法优劣的甄别的问题。有些只能由一个观点出发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在解决力和运动的问题时,没有这些方法作指导,做题时务必出现思路枯竭,对题束手无策,望洋生叹之感便会油然而生。相反,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将这些方法和思路纳入一定的轨道,便可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技能进一步提高。
养成良好的阅读分析问题的习惯对物理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就以解题为例,首先通过读题应建立清晰的物理情境,其次分析清楚物理过程,包括运动过程、受力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和能量的转化情况。做好这些还需要有良好的物理素养,画简明扼要的装置图、运动示意图和受力分析图等等。做练习只是学习物理的一部分,在阅读分析教材、学习单和科普读物等相关书籍时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显得更重要。
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好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物理等,使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提高技能、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