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一方面,竞争日趋惨烈,人口红利和廉价土地优势已然越来越小,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退税不断下滑,央行银根偏紧,低端产品和服务已充斥整个市场,几乎每个行业都开始近身肉搏,诸多“利空”效应叠加而来,实业越来越难做。另一方面,通胀压力之下,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却由热转凉,有钱的企业一下子没了方向,大量闲散资本没有出路,积聚成“堰塞湖”。企业掌门人开始纷纷寻找非传统的“理财”方式。生逢我们这个时代,太多的人都把偶然当做必然,梦想着奇迹或者好运发生,能够一本万利、一劳永逸甚至一夜暴富。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下,私募这个可能使财富倍增的名词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然而,对多数企业家来说,这恐怕是一条“不归路”。
错热的寄生经济
十年前,私募是没多少人知道的名词,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百度一下“私募”,可以检索到8000万条链接;私募大佬演绎诸多财富故事的同时,甚至连“私奔”都成了公众事件;如今随便参加一个商务论坛,都能上换回来一堆私募基金公司的名片;而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名校的私募总裁研修班也是招生火爆。
倒退十年,中国的企业大都是实体型公司,提供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产品或服务。如今,这边是实业日趋艰辛,那边是资本一飞冲天。于是,企业的掌门人们开始研究股神巴菲特,在博弈中蹒跚学步,致力于实现从实业家向投资家的转型,完成从资本到资本的循环。企业家的惊险跳跃不再是从商品向资本的转换,而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一纸批文。企业家都开始憧憬着资本家的幸福生活,做起私募、炒房炒矿、放高利贷等令人激动的资本业务,不惜将原本精心耕种多年的业务撂荒。电影中,2012年被描绘成世界末日,我们可以视之为科幻;但现实中,企业家群体的消亡倒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国商业社会的价值取向已经严重异化。
然而问题真的是那么简单吗?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欲速则不达,投资也不例外。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此间要经历“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不可能今天播种,明天就能收获,甚至早上播种,晚上就能收获。然而追求快进快出的私募就是要颠覆这一规律,为此“编概念”、“讲故事”,用堆积木的方式来拼凑出一套“看上去很美”的盈利模式。然而脱离了产业固有的规律,这些假设往往是空中楼阁。赌味颇浓的私募把自己的赢利模式比喻为“走钢丝”,把上市敲钟比喻为“完成最后惊险的一跳”,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玩的就是心跳。但从本质上说,资本是一种依附经济,说得再难听一点,资本是寄生经济。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作为支撑,资本神话最终都是海市蜃楼。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当资本故事讲得神乎其神时,故事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巧取豪夺的游戏工具。资本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否则银行就没必要把钱借给企业,完全可以“自娱自乐”。试想:对证券市场而言,流动性能够短期影响证券指数,但最终决定股价的还是公司的经营业绩。
企业家觉得做实业难,选择急流勇退,希望转型为“投资家”,嫁接别人的实业,实现一夜暴富,这种逻辑本身就是一个悖谬——己所不能,何求于人?
“山参”不够“萝卜”凑?
东北有座长白山,盛产名贵药材山参。私募经理好比长白山上的挖参人。千年山参(相当于主板项目)几乎被挖光了,只能关注百年山参(相当于中小板项目),甚至是十年山参(相当于创业板项目)。如今,山参几乎被挖光了,再挖下去,恐怕只有不值钱的大萝卜。好项目越来越难找,然而更大的难度还在后面。
在中国的市场上,共有大小私募机构近3000家,绝大多数私募的获利方式,都是把钱投向那些未来打算上市的企业,通过推动企业IPO再退出的方式获取高额回报。这导致私募寻找项目具有中国特色“自上而下”的方式。在中国做私募不讲技术,而是讲人脉和圈子。你可能在所处的“市里”和“县里”笑傲江湖,然而要玩转上市公司,绝对需要在皇城根下的“部里”呼风唤雨,你有这么大的能量吗?
目前大约有近3000家左右的企业准备上市,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每年新增IPO公司数量大致会在500家左右,未来“消化”这些企业需要6年时间。然而每年还有大量新增私募投资前赴后继地加入到上市大军中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景观已经开始隆重上演。2010年,中国共有490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其中具有私募参股的为220家。220家是一个多大的概率?我们可以作一个通俗的比喻:2010年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规模是3300人,相当于220家私募背景上市公司的15倍。换言之,你认为自己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概率是多少?你投资的项目能够上市的概率是自己孩子考上清华概率的1/15。相对于每年数以千计的私募投资项目,绝大多数项目注定是无法IPO的。那么它们的出路何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所有的士兵都认为自己可成元帅,世界末日就为期不远了。
整合+治理才是正道
“人傻钱多速来”,用这句话来描述如今的中国私募圈似乎并不过分。现在,有些企业掌门人财大气粗以后,开始认为“世上无难事”,把偶然当作规律,把胆大当作智慧,注册个公司,再招聘几个财经专业的研究生,就一头扎进私募行当里。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却危机暗藏。上市后“一夜暴富”的财富效应,引发中国市场上的私募绝大部分都以参股形式注资到上市前(Pre-IPO)阶段的项目。由于私募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现在一个较好的项目,会出现多家投资公司拼抢,项目估值越追越高;某些项目的投资中甚至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当投资失去理性时,风险便开始积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全民私募”已经异化为一场击鼓传花式的博弈游戏。锣声最后响起时,投资者手里握着的恐怕不是真金白金,而是烫手的“烂尾楼”。“抖一时灵气,乘一时运气,易;修一世之功,领一世之先,难。”好企业越来越少,退出渠道依旧狭窄,市盈率逐年走低,公司上市后破发事件频出,这些都在提醒我们:靠运气和胆子赚钱,没那么容易。用短跑的心态跑长跑,最终结果只能是中途退场——“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成功的私募不仅在于发现机会,更重要的是实现增值。今天的市场竞争已经由“跑马圈地”阶段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整合将是商战主题。私募应该立足长期收益,坚持价值增值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特别体现在实施产业整合和优化治理结构,才是中国私募的兴盛之道。掉在上市一棵树上,路会越走越窄,而且凶多吉少。面对诱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和选择。尽管无意简单否定进军私募的选择,但掌门人确实应当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做好眼前事,不盲目跟风。田径赛跑时,到800米时开始无氧呼吸,运动员都会经历“困难期”。很多企业感到经营压力其实就是在经历这种困难期。换一个视角,经营压力恰恰是一个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应借此进行战略转型和战略升级。过去,众多中小企业都是出口导向型的,那现在应该更多地扩大内需;过去的制造业代工企业,现在要增加服务业比重,或者进入服务业行业。做实业和玩资本是两种不同的路径,前者“守正”,后者“出奇”。做完房地产的人很难回到实业,因为觉得实业利润太薄;玩完股票的人又会觉得房地产没有意思,周期长且事情也不少;进入期货圈的人又会觉得炒股票没有杠杆,赚钱不刺激。企业家转型为投资家,对多数人来说,恐怕是一条“不归路”。
(作者系新农开发独立董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错热的寄生经济
十年前,私募是没多少人知道的名词,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百度一下“私募”,可以检索到8000万条链接;私募大佬演绎诸多财富故事的同时,甚至连“私奔”都成了公众事件;如今随便参加一个商务论坛,都能上换回来一堆私募基金公司的名片;而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名校的私募总裁研修班也是招生火爆。
倒退十年,中国的企业大都是实体型公司,提供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产品或服务。如今,这边是实业日趋艰辛,那边是资本一飞冲天。于是,企业的掌门人们开始研究股神巴菲特,在博弈中蹒跚学步,致力于实现从实业家向投资家的转型,完成从资本到资本的循环。企业家的惊险跳跃不再是从商品向资本的转换,而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一纸批文。企业家都开始憧憬着资本家的幸福生活,做起私募、炒房炒矿、放高利贷等令人激动的资本业务,不惜将原本精心耕种多年的业务撂荒。电影中,2012年被描绘成世界末日,我们可以视之为科幻;但现实中,企业家群体的消亡倒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国商业社会的价值取向已经严重异化。
然而问题真的是那么简单吗?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欲速则不达,投资也不例外。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此间要经历“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不可能今天播种,明天就能收获,甚至早上播种,晚上就能收获。然而追求快进快出的私募就是要颠覆这一规律,为此“编概念”、“讲故事”,用堆积木的方式来拼凑出一套“看上去很美”的盈利模式。然而脱离了产业固有的规律,这些假设往往是空中楼阁。赌味颇浓的私募把自己的赢利模式比喻为“走钢丝”,把上市敲钟比喻为“完成最后惊险的一跳”,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玩的就是心跳。但从本质上说,资本是一种依附经济,说得再难听一点,资本是寄生经济。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作为支撑,资本神话最终都是海市蜃楼。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当资本故事讲得神乎其神时,故事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巧取豪夺的游戏工具。资本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否则银行就没必要把钱借给企业,完全可以“自娱自乐”。试想:对证券市场而言,流动性能够短期影响证券指数,但最终决定股价的还是公司的经营业绩。
企业家觉得做实业难,选择急流勇退,希望转型为“投资家”,嫁接别人的实业,实现一夜暴富,这种逻辑本身就是一个悖谬——己所不能,何求于人?
“山参”不够“萝卜”凑?
东北有座长白山,盛产名贵药材山参。私募经理好比长白山上的挖参人。千年山参(相当于主板项目)几乎被挖光了,只能关注百年山参(相当于中小板项目),甚至是十年山参(相当于创业板项目)。如今,山参几乎被挖光了,再挖下去,恐怕只有不值钱的大萝卜。好项目越来越难找,然而更大的难度还在后面。
在中国的市场上,共有大小私募机构近3000家,绝大多数私募的获利方式,都是把钱投向那些未来打算上市的企业,通过推动企业IPO再退出的方式获取高额回报。这导致私募寻找项目具有中国特色“自上而下”的方式。在中国做私募不讲技术,而是讲人脉和圈子。你可能在所处的“市里”和“县里”笑傲江湖,然而要玩转上市公司,绝对需要在皇城根下的“部里”呼风唤雨,你有这么大的能量吗?
目前大约有近3000家左右的企业准备上市,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每年新增IPO公司数量大致会在500家左右,未来“消化”这些企业需要6年时间。然而每年还有大量新增私募投资前赴后继地加入到上市大军中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景观已经开始隆重上演。2010年,中国共有490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其中具有私募参股的为220家。220家是一个多大的概率?我们可以作一个通俗的比喻:2010年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规模是3300人,相当于220家私募背景上市公司的15倍。换言之,你认为自己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概率是多少?你投资的项目能够上市的概率是自己孩子考上清华概率的1/15。相对于每年数以千计的私募投资项目,绝大多数项目注定是无法IPO的。那么它们的出路何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所有的士兵都认为自己可成元帅,世界末日就为期不远了。
整合+治理才是正道
“人傻钱多速来”,用这句话来描述如今的中国私募圈似乎并不过分。现在,有些企业掌门人财大气粗以后,开始认为“世上无难事”,把偶然当作规律,把胆大当作智慧,注册个公司,再招聘几个财经专业的研究生,就一头扎进私募行当里。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却危机暗藏。上市后“一夜暴富”的财富效应,引发中国市场上的私募绝大部分都以参股形式注资到上市前(Pre-IPO)阶段的项目。由于私募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现在一个较好的项目,会出现多家投资公司拼抢,项目估值越追越高;某些项目的投资中甚至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当投资失去理性时,风险便开始积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全民私募”已经异化为一场击鼓传花式的博弈游戏。锣声最后响起时,投资者手里握着的恐怕不是真金白金,而是烫手的“烂尾楼”。“抖一时灵气,乘一时运气,易;修一世之功,领一世之先,难。”好企业越来越少,退出渠道依旧狭窄,市盈率逐年走低,公司上市后破发事件频出,这些都在提醒我们:靠运气和胆子赚钱,没那么容易。用短跑的心态跑长跑,最终结果只能是中途退场——“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成功的私募不仅在于发现机会,更重要的是实现增值。今天的市场竞争已经由“跑马圈地”阶段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整合将是商战主题。私募应该立足长期收益,坚持价值增值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特别体现在实施产业整合和优化治理结构,才是中国私募的兴盛之道。掉在上市一棵树上,路会越走越窄,而且凶多吉少。面对诱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和选择。尽管无意简单否定进军私募的选择,但掌门人确实应当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做好眼前事,不盲目跟风。田径赛跑时,到800米时开始无氧呼吸,运动员都会经历“困难期”。很多企业感到经营压力其实就是在经历这种困难期。换一个视角,经营压力恰恰是一个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应借此进行战略转型和战略升级。过去,众多中小企业都是出口导向型的,那现在应该更多地扩大内需;过去的制造业代工企业,现在要增加服务业比重,或者进入服务业行业。做实业和玩资本是两种不同的路径,前者“守正”,后者“出奇”。做完房地产的人很难回到实业,因为觉得实业利润太薄;玩完股票的人又会觉得房地产没有意思,周期长且事情也不少;进入期货圈的人又会觉得炒股票没有杠杆,赚钱不刺激。企业家转型为投资家,对多数人来说,恐怕是一条“不归路”。
(作者系新农开发独立董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