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iki来源于夏威夷语,本意是“快点”。维基百科网站上的每篇文章(或称条目)都有“编辑本页”功能,允许用户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这样基于极端信任完全开放的做法没有引发致命的“破窗效应”(Broken-window effect),相反在过去5年里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引起了互联网业界的极大兴趣。
维基改变了百科的数量和质量
维基百科起源于一个叫做Nupedia的不成功项目。项目创始人Jimmy Wales启动了一个内容严格控制,由有博士学位的作家、编辑、评论人和翻译者等专业人士编撰的百科全书项目。很快这个项目由于经费耗尽、进展缓慢而宣告结束,只产生了几百篇文章。然后,Wales和当时的惟一雇员Sanger在2001年1月份把这些内容放到新的取名叫wikipedia的网上,号召所有的用户来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在颇有影响力的科技社区网站slashdot上做了宣传后,维基百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一年创作了两万多篇英文文章,而且有了其他几种语言的版本。在随后的两年里维基百科拥有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万篇英文文章,在其成立3年后的2004年2月份,维基百科的用户创建了超过20万篇的英文文章和50万篇其他50个语种的文章。在成立5周年的时候,维基百科拥有了90多万篇英文文章,囊括了世界上200多种语言,网站访问量在2005年内翻了6倍,访问排名在全球网站中排第31位(Alexa数据)。
对于维基百科的运作模式,最大的问题来自对其权威性的质疑。作为普通人,我们有什么资格来编写一部百科全书?
正式出版的百科全书,是需要由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花费许多功夫来完成的。相比起来,维基百科的写作方法简直就像小孩子模仿大人的游戏。而且,维基百科自己还刊登了免责声明,说“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保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那么这部百科全书的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这个问题上,香港大学媒体技术中心主任Andrew Lih教授的一个研究发现,在2003年1月到2004年3月的14个月时间里,先后有72家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电视媒体)引用了维基百科的内容。科罗拉多的一个法院在2003年7月居然引用维基百科关于“亵渎”的文章解除了一项动议。Lih教授的科研小组把著名的Dorling Kindersley e.encyclopedia大百科作为比较对象,因为该大百科是平面印刷物,而且和Google一起开通了一个门户网站,把平面印刷的内容搬到网上,并在文章之间有链接可以跳转。通过比较涉及天文、地理、自然、人体等等领域的333篇文章,该科研小组发现:
第一, 有15%的维基百科的内容质量比Dorling Kindersley e. encyclopedia大百科要好;
第二, 维基百科的内容在经过媒体引用后,有更多的人访问并修改完善这些内容,这些文章的质量大幅提高,有30%的内容质量比Dorling Kindersley e. encyclopedia大百科要好。
在轰动美国的“Robert Kennedy的前助手参与了他的暗杀”虚假新闻事件后,美国的Nature杂志在2005年12月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方法对维基百科的内容质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科学知识方面,维基百科接近大英百科全书。一个直观的表达是:在随意选取的42篇科学文章中,维基百科有4个不准确的地方,大英百科全书有3个不准确的地方。
低使用门槛的社会性软件
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网络化的社会性软件,实际上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和其他用户交流和协作的通道。维基百科背后的支持技术是Wikimedia,它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能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通过它,可以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它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而且开放。用户可以在此就感兴趣的话题和其他有类似兴趣的用户进行交流,并在其他用户撰写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丰富。还可通过跟踪文章的状态,查看单个人的修改记录并共同讨论相关问题。维基百科并没有通过“守门”功能来确保内容的质量,用户甚至不用登录就可以修改内容,同时也没有刻意的信用系统来跟踪用户的信用。虽然在事实上,维基百科还没有功能强大的所见即所得(WYSWYG)的编辑器,用户需要记忆一些HTML的代码才可以完成内容的编辑和图片上传等功能。如同从专业相机发展到傻瓜相机后能够大行其道一样,使用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化和知识的创建传播中来,从此就不只有少数技术和权威人士的莅临,世人都可以登门成为百科中的“权威”。
人人参与的新闻精神
作为一种平民化的知识生产方式,一种完全开放的知识传播方式,维基百科对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其中人人参与的新闻精神,使维基百科代表着媒体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转变。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在一个事件发生并公开,到这个事件写到历史中去的这个时间段里,人们缺乏准确可靠而又及时更新的内容渠道来获取该事件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全况。传统的百科全书或平面媒体可以填补这个“知识代沟”,被搬上网络的大英百科全书或其他媒体也能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它们的这种由固定的编辑经过较长时间如几个月、半年到一年才编撰出来的模式满足不了人们的即时需求。在这个方面,BBS、Blog和Wiki的即时性、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交流以及在线评论等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Wiki系统的内容相互之间通过超链接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更是使得用户很容易就获得自己需要的全面信息。Wiki的“人人参与”模式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完全改变了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必将对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影响。
个人才华展现的价值舞台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与小伙伴玩泥巴的游戏?大家你捏一只狗,我捏一个房子,还有人捏凳子,捏锄头,不知不觉,一个家就慢慢成型了。简单地讲,维基百科就是这样一种运作状态。许多普通人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共同创造一样东西,而这个东西向来被认为是价值巨大的。而促使人们这样做的动力机制也与小时候玩泥巴一样的简单和纯粹,完全就是一种来自创造和传播的快感。
网络时代的人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并结交朋友。相当部分的人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想法和愿望。维基百科提供了除网络游戏和即时通讯之外的另一个平台。写得好的词条会引起许多人的讨论和关注,由此可以结识很多知识渊博而有趣的朋友。
BBS和Blog也能够带来创作的快感,但与维基百科相比,它们不太容易达成统一的意见。而维基要求必须中性和客观,所以展开的讨论也会更加有建设性,更能得到一致的答案。
低成本的自我完善机制
保证维基百科走向公正权威的还有它的基本守则。维基百科对此有非常全面和详尽的规定。如在广泛接受的守则中提到,要以中性的观点来表达,偏激或太个人化的词条很快会被别人修改。其次是不能侵犯著作版权,抄袭的作品也将很快被删除。还有一些普通守则,如贡献出你所知的或你愿意学习的,勇敢更新页面,不必太过完美等等。这些机制完全依靠维基人自己相互监督和遵守,包括管理员自己也将受到其他维基人的监督和制约。
和BBS一样,Blog和wiki也都会存在恶意删改的问题。BBS和Blog都可以通过系统强大的过滤功能、版主及时干预以及封账号和IP等惩罚手段打击恶意发贴或不良内容,维护社区内容朝好的方向发展。而wiki则以自己的守则及其技术与环境来更好应对恶意删改问题,如前所述:(a)Wiki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人人都是版主,尤其是共同协作的群体,一旦自己创建或协作的内容被恶意删改,可以马上回应,降低了人力成本;(b)因为每次修改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以前的版本都保留了下来,用户可以简单地点击“恢复版本”就能把辛辛苦苦做的恶意删改给恢复了,降低了复原成本;(c)恶意删改影响到了一个利益群体,而不是单个人的创造成果,它其实是和整个群体做实力悬殊的PK,这些共同协作的群体可以很快反应予以回击,从而降低了时间成本。
维基改变了百科的数量和质量
维基百科起源于一个叫做Nupedia的不成功项目。项目创始人Jimmy Wales启动了一个内容严格控制,由有博士学位的作家、编辑、评论人和翻译者等专业人士编撰的百科全书项目。很快这个项目由于经费耗尽、进展缓慢而宣告结束,只产生了几百篇文章。然后,Wales和当时的惟一雇员Sanger在2001年1月份把这些内容放到新的取名叫wikipedia的网上,号召所有的用户来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在颇有影响力的科技社区网站slashdot上做了宣传后,维基百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一年创作了两万多篇英文文章,而且有了其他几种语言的版本。在随后的两年里维基百科拥有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万篇英文文章,在其成立3年后的2004年2月份,维基百科的用户创建了超过20万篇的英文文章和50万篇其他50个语种的文章。在成立5周年的时候,维基百科拥有了90多万篇英文文章,囊括了世界上200多种语言,网站访问量在2005年内翻了6倍,访问排名在全球网站中排第31位(Alexa数据)。
对于维基百科的运作模式,最大的问题来自对其权威性的质疑。作为普通人,我们有什么资格来编写一部百科全书?
正式出版的百科全书,是需要由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花费许多功夫来完成的。相比起来,维基百科的写作方法简直就像小孩子模仿大人的游戏。而且,维基百科自己还刊登了免责声明,说“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保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那么这部百科全书的存在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这个问题上,香港大学媒体技术中心主任Andrew Lih教授的一个研究发现,在2003年1月到2004年3月的14个月时间里,先后有72家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电视媒体)引用了维基百科的内容。科罗拉多的一个法院在2003年7月居然引用维基百科关于“亵渎”的文章解除了一项动议。Lih教授的科研小组把著名的Dorling Kindersley e.encyclopedia大百科作为比较对象,因为该大百科是平面印刷物,而且和Google一起开通了一个门户网站,把平面印刷的内容搬到网上,并在文章之间有链接可以跳转。通过比较涉及天文、地理、自然、人体等等领域的333篇文章,该科研小组发现:
第一, 有15%的维基百科的内容质量比Dorling Kindersley e. encyclopedia大百科要好;
第二, 维基百科的内容在经过媒体引用后,有更多的人访问并修改完善这些内容,这些文章的质量大幅提高,有30%的内容质量比Dorling Kindersley e. encyclopedia大百科要好。
在轰动美国的“Robert Kennedy的前助手参与了他的暗杀”虚假新闻事件后,美国的Nature杂志在2005年12月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方法对维基百科的内容质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科学知识方面,维基百科接近大英百科全书。一个直观的表达是:在随意选取的42篇科学文章中,维基百科有4个不准确的地方,大英百科全书有3个不准确的地方。
低使用门槛的社会性软件
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网络化的社会性软件,实际上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和其他用户交流和协作的通道。维基百科背后的支持技术是Wikimedia,它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能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通过它,可以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它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而且开放。用户可以在此就感兴趣的话题和其他有类似兴趣的用户进行交流,并在其他用户撰写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完善和丰富。还可通过跟踪文章的状态,查看单个人的修改记录并共同讨论相关问题。维基百科并没有通过“守门”功能来确保内容的质量,用户甚至不用登录就可以修改内容,同时也没有刻意的信用系统来跟踪用户的信用。虽然在事实上,维基百科还没有功能强大的所见即所得(WYSWYG)的编辑器,用户需要记忆一些HTML的代码才可以完成内容的编辑和图片上传等功能。如同从专业相机发展到傻瓜相机后能够大行其道一样,使用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化和知识的创建传播中来,从此就不只有少数技术和权威人士的莅临,世人都可以登门成为百科中的“权威”。
人人参与的新闻精神
作为一种平民化的知识生产方式,一种完全开放的知识传播方式,维基百科对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其中人人参与的新闻精神,使维基百科代表着媒体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转变。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在一个事件发生并公开,到这个事件写到历史中去的这个时间段里,人们缺乏准确可靠而又及时更新的内容渠道来获取该事件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全况。传统的百科全书或平面媒体可以填补这个“知识代沟”,被搬上网络的大英百科全书或其他媒体也能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它们的这种由固定的编辑经过较长时间如几个月、半年到一年才编撰出来的模式满足不了人们的即时需求。在这个方面,BBS、Blog和Wiki的即时性、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交流以及在线评论等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Wiki系统的内容相互之间通过超链接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更是使得用户很容易就获得自己需要的全面信息。Wiki的“人人参与”模式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完全改变了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必将对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影响。
个人才华展现的价值舞台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与小伙伴玩泥巴的游戏?大家你捏一只狗,我捏一个房子,还有人捏凳子,捏锄头,不知不觉,一个家就慢慢成型了。简单地讲,维基百科就是这样一种运作状态。许多普通人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共同创造一样东西,而这个东西向来被认为是价值巨大的。而促使人们这样做的动力机制也与小时候玩泥巴一样的简单和纯粹,完全就是一种来自创造和传播的快感。
网络时代的人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并结交朋友。相当部分的人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想法和愿望。维基百科提供了除网络游戏和即时通讯之外的另一个平台。写得好的词条会引起许多人的讨论和关注,由此可以结识很多知识渊博而有趣的朋友。
BBS和Blog也能够带来创作的快感,但与维基百科相比,它们不太容易达成统一的意见。而维基要求必须中性和客观,所以展开的讨论也会更加有建设性,更能得到一致的答案。
低成本的自我完善机制
保证维基百科走向公正权威的还有它的基本守则。维基百科对此有非常全面和详尽的规定。如在广泛接受的守则中提到,要以中性的观点来表达,偏激或太个人化的词条很快会被别人修改。其次是不能侵犯著作版权,抄袭的作品也将很快被删除。还有一些普通守则,如贡献出你所知的或你愿意学习的,勇敢更新页面,不必太过完美等等。这些机制完全依靠维基人自己相互监督和遵守,包括管理员自己也将受到其他维基人的监督和制约。
和BBS一样,Blog和wiki也都会存在恶意删改的问题。BBS和Blog都可以通过系统强大的过滤功能、版主及时干预以及封账号和IP等惩罚手段打击恶意发贴或不良内容,维护社区内容朝好的方向发展。而wiki则以自己的守则及其技术与环境来更好应对恶意删改问题,如前所述:(a)Wiki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人人都是版主,尤其是共同协作的群体,一旦自己创建或协作的内容被恶意删改,可以马上回应,降低了人力成本;(b)因为每次修改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以前的版本都保留了下来,用户可以简单地点击“恢复版本”就能把辛辛苦苦做的恶意删改给恢复了,降低了复原成本;(c)恶意删改影响到了一个利益群体,而不是单个人的创造成果,它其实是和整个群体做实力悬殊的PK,这些共同协作的群体可以很快反应予以回击,从而降低了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