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春寒在气象学来说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人们常说“春天的天儿,小孩的脸儿”。初春气候多变,常是午后“暖风熏得游人醉”,早晚却“春寒料峭”。这种乍暖还寒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倒春寒的形成原因
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倒春寒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我国春季前后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西北地区来的间歇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低温阴雨天气。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冬天过后,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倒春寒”。
判定倒春寒的标准
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特点不一,南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倒春寒的危害与影响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冬季受北方来的冬季风控制,气候寒冷而干燥,春季气温变化无常,骤然升降。通常,人们将进入3月作为春天的开始。春季气候有两大特点:一是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倒春寒对候鸟迁徙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候鸟(如家燕、布谷鸟等)根据气候的感知,纷纷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而3月初气温骤然下降,一些刚刚苏醒的生物又缩了回去,使早来的春鸟在气温急降时“缺衣少食”,甚至死在早春时节。
此外,倒春寒对人们生活也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影响更大,这种天气极易导致患胃、哮喘和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因此,老人和孩子们要注意“春捂”,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
倒春寒的形成原因
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倒春寒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我国春季前后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西北地区来的间歇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低温阴雨天气。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冬天过后,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倒春寒”。
判定倒春寒的标准
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特点不一,南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倒春寒的危害与影响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冬季受北方来的冬季风控制,气候寒冷而干燥,春季气温变化无常,骤然升降。通常,人们将进入3月作为春天的开始。春季气候有两大特点:一是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倒春寒对候鸟迁徙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候鸟(如家燕、布谷鸟等)根据气候的感知,纷纷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而3月初气温骤然下降,一些刚刚苏醒的生物又缩了回去,使早来的春鸟在气温急降时“缺衣少食”,甚至死在早春时节。
此外,倒春寒对人们生活也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影响更大,这种天气极易导致患胃、哮喘和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因此,老人和孩子们要注意“春捂”,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