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杜丽娘与艾玛形象之比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牡丹亭》和《包法利夫人》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杜丽娘和艾玛都是追逐爱情的典型形象,而二者因为时代背景和周围环境的不同,以及自身的阶级性,有一定的相似,也有极大的不同,本文从这两个形象出发,浅析其异同。
  【关键词】:《牡丹亭》;杜丽娘;《包法利夫人》;艾玛;比较
  《牡丹亭》是中国人众所周知的汤显祖名作,也是其颇为得意的四梦之一。其中的杜丽娘作为一个袅袅婷婷的大家闺秀,在自我觉醒后为情生死,迅速成长,其生命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光芒万丈。历来我们都将《牡丹亭》看作女性個性解放,反抗封建理学的典型著作。《包法利夫人》是法国福楼拜的一部广为人知的著作,刻画了当时资产阶级全面胜利后的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风貌,揭示了当时资产阶级占领社会后的混乱状态。艾玛作为主人公,出身在一个乡村农民阶级的家庭中,却接受了与之不相符的贵族教育,进而让她的思想和她的身份格格不入,让她最终成为了一个追逐感情,贪慕虚荣,挑战宗教和世俗权威,过分贪婪的女人,而最终无法解决自己造成的困局而服毒自杀。艾玛的悲剧不是简单几句就能概括的,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大作家,福楼拜在有限的篇幅当中探讨的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它反映的是时代的大背景对人的影响,批判地展现出当时复杂的社会。杜丽娘和艾玛,这两个角色颇有很多异同值得细品。
  首先,二人皆为社会制度下的代表女性,同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杜丽娘是封建社会制度压制之下和理学对人性的可怕禁锢下的女性觉醒的代表,在草长莺飞的三春时节,“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看着满园春色,由镜中窥见自己的三春好处,对于自己的存在,对于真我的认知,由此萌发。而对爱情的追求,历来我们将其看作《牡丹亭》的中心,汤显祖也说“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里“情”,笔者认为并非专注在爱情上,而是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对真我的发现和自省。人区别于其他万物之处在于人之有情,而封建制度的高压之下,是对人性的蔑视和掩藏。杜丽娘正是在以父亲和陈最良的封建高压下失去真我的,但是好在其内心的真我仍旧强大,强大到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杜丽娘在几次蜕变中成长,为情而死,死而复生,都是她的巨大的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杜丽娘是坚定不移的。而作为当时资产阶级全面胜利后的复杂社会中的艾玛,出身农民家庭,却有着古典贵族的浪漫追求和对奢华生活的向往,但是她的周围却都是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混乱和迷失是艾玛这个人物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也是当时的社会之下被动接受现实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而与杜丽娘的不同之处在于艾玛直到最后服毒也没有明白自己的真我是什么,她激情满满,热烈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她并不全完肯定自己,因为在作品中,艾玛不喜欢看“发疯”的戏剧,这个细节告诉我们虽然艾玛作为查理的第二任妻子,和第一任妻子的命运有着必然的统一——皆精神出现问题,但是艾玛排斥“发疯”,在屡次出轨后对于自己的行为是有自责和悔过的,这说明在艾玛的头脑中,自己到底要什么,艾玛知道,却又不知道,对于自己的追求,艾玛不肯定,始终处在一种迷茫状态。也正是这种浑浑噩噩,让她走进周边人的圈套中,最后毁灭。总之,不管是杜丽娘还是艾玛,都是时代对于人性的压抑之下的对人性影响的反应,杜丽娘反应出封建理学下人性解放的急迫,而艾玛身上则反应出混乱的社会对人性的消极影响。
  再者,二人都出身物质无忧的家庭。杜丽娘出身大家,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闺阁佳人,当然无需思考她对抗封建的物质需要。其思想虽然说一直以来饱受封建桎梏的监禁,却在内心深处有着最原始的追求和对封建禁锢思想的质疑,乃至发展到故事的最后,杜丽娘能够一再成长,最终变成一个坚定勇敢的反封建的女性勇士,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物质上的无忧。艾玛虽然是在无产阶级中的农民家庭中长大的女子,却也是衣食无忧的,并且在思想上接受过贵族的教育,有着诸多贵族阶层的幻想和追求。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物质作为基础的重要性。能够在思想上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反思,对自身的处境有一个认识,对自己的欲望有知觉,首先需要从碌碌的物质生活当中脱离出来,而杜丽娘和艾玛都拥有基本富足的生活,能够在大部分的时间去考虑精神上的问题,至于艾玛最后因为自己的贪婪和虚荣债台高筑就另当别论了,那是为精神而做出的物质挥霍。
  最后,杜丽娘对封建理学的反抗是有人相助的,最大的支持者是春香。实际上,春香本身就是一个封建理学的反抗者,是和杜丽娘在一个队伍当中的,区别在于小春香和杜丽娘的阶层处境不同,春香是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理学对于春香也是有迫害的,春香闹学,与老学究陈最良的一出出滑稽戏,都是底层人民对于理学的态度,他们对于理学是戏谑,是不以为然的,而杜丽娘作为大家闺秀,虽然也有对老师依注解书的不满,但更多的是言听计从,是受封建理学迫害和压制最深的阶层,自然成为反抗的主力。在杜丽娘偷游后花园,游园惊梦,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一度成长蜕变的过程中,小春香实际上是个引导者,支持者,而柳梦梅作为主人公投奔的对象,也是和杜丽娘同立场的,所以说,杜丽娘的斗争并不孤独。而相对之下,艾玛则是形单影只的斗争。查理不解风情,艾玛两度出轨的情人和纵容她贪欲的商人,都是独立于艾玛的,都在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企图从艾玛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艾玛最终被消耗殆尽。
  总之,杜丽娘和艾玛都是为情而追逐飘摇的女性形象,都是时代背景下最受影响的典型女性形象。杜丽娘温柔含蓄,厚积薄发地反抗封建理学,坚定勇敢,她身上闪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光芒。艾玛对于爱情的追求热烈疯狂,外现性强,是典型的西方传统文化的折射。这是两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女性角色。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中华书局,2016.11.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1  群鸟拍打翅膀,在他眼里扇起一阵漩涡。他感到类似缺氧的一阵头昏,张开眼睛,在这个到达顶点同时也意味着一切将毫无余地开始丧失的时刻,在昏厥的快乐中,他让自己冷静地看——一切变慢:她的皮肤传递出的颤抖,她的低吟,引力将她的长发拉向他的面颊,温热的大气在虚无中涌动,包裹着他们,随后,一切停止了。瞬息间,一个巨大的运动的力量,从这片静止中迸出,把世界重新拨动了起来,在他们周围,山川隆起,闪电劈开洞穴,
期刊
一切都是运动  一切都是静止  一切都是没有高潮的开始  一切都是一刻即逝的失语  一切冲撞都没有对象  一切呻吟都没有所指  一切爱情都是重复  一切阴茎都是初逢  一切绝望都在嘴里  一切激情都在套中  一切交欢都带着交换  一切性具都带着面具  一切湿润都有冗长的干涸  一切勃起都有永恒的阳痿  ——《一切》  很难弄明白壹为什么写诗。特别是写下这种散发着冷冰冰水泥气质,既不优美又没情欲,并
期刊
“为什么要引进、翻译那么多外国文学作品?显然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荣誉或纪念一段爱情,更不是因为确信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读者。把生活从另一种语言翻译过来,是令人振奋的挑战,是自由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游戏。……一个翻译文本,我们应如何阅读?”  ——叁  时间:一年零六个月前,星期四,下午三点左右。  地点:复旦大学,江湾五角场——一间确实没有很多特征的大教室,与所有大学上大课的教室都有些相似。“当作
期刊
喜三  我的第一次洗澡一定发生在我出生后的第三天,因为按乡俗这叫“喜三”(洗三)。这一天由接生的老娘婆为新生儿洗人生第一澡,并明烛上香,燃放鞭炮。看来,洗澡这件事首先是当作仪式来办的,自古以来,“斋戒沐浴”就是庄严的事、神圣的事,是重要时刻的重要准备。“喜三”是登上人生旅程的准备,预示要一辈子干干净净做人。  这是一次管一生的澡。  过年  童年时代,一到冬天,洗澡只会安排在每年的“三十夜”,也就
期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当你搬家、收拾废品或者清理某只箱子时,偶然翻出一样来自过去的物品——无论它是一件带有垫肩和圆形领口的女式西服外衣,还是几本二十年前的《大众电影》,或者甚至是一个不知在壁橱里摆了多久的铝制饭盒,都会感受到那种时光流逝的味道……那仿佛积了厚厚一层尘土一样的味道。但是,有时,在这些来自过去的物品中的某一样东西,却穿越了时光的阻隔,到今天看起来仍然是鲜活的、恰当的、毫无过期的味
期刊
在我的眼中  你就像一本厚重的字典  深蓝色的封面,已经磨损的边角  静静地置于书架一角  你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也極少有人会对“字典”感兴趣  偶然地,我翻开了你  竟意外地发现  纸张是崭新的  内容也是那么的丰富多彩  可是,我读得好累  或许你本就不喜欢被人翻阅  抑或并不欢迎我这位读者  然而,我的目光已经贪婪而又固执地停留在你跟前  再也不想翻看别的任何只字片言
期刊
1.玉阶怨  眉眼纹络嵌  木簪银丝显  风华逝去柳枝蔫  不见良人返  梦中呓语魂牵  奈何风催容颜  莫待桃花衰败前  更忆风光无限  2.自逍遥  闲杂小阁暗朱窗  得空煮酒望流光  无需相思人在旁  聊博一笑自在闯  随他半世逐名望  遍地物欲似水涨  如我阳光  扯碎一身名虚妄  3.韶光远  韶光远  缕缕相思浅  陌上花开迟旧缓  忘却故人面  豆蔻华年  忽忆幼稚欢颜  千般万般 
期刊
开栏的话:   评论家评论作家是常见的,而由作家来评评论家,或者两位作家互评,则不那么常见了。我们开设“双重观察”栏目,也许因此别有意义。  1  “莫扎特,莫扎特,天空多么蓝。”北京常有鸽群飞过的秋日天空有多么蓝,一如我好奇之蓝,一如海的远处最新鲜的矢车菊花瓣的蓝,那么写张定浩这短短数千字诗评就有多么难。我想起今年第一次集中看他诗歌的四月。此前就时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他的诗歌,我看后也转,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跟大家学习交流机会,邹然跟大家分享了美学的一些相关内容,接下来我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  美,是一个有人的字眼儿,也是一个迷人的谜。古往今来,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了一起,大概所有人都会同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所以,人们说话,写文章也要经常谈到美,于是,诸如“山
期刊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