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數学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增长以及更新速度的增快,对教育的发展也开启了新的篇章。要提高新生代的素质,不仅要灌输给学生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努力探索,敢于创新,所以在教学上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所以需要全国小学数学把培养思维能力当作一项基本任务。本文就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
要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他们发展智力,获取知识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从开始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有利。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所以正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一、创设数学思维情境
数学学习需要每个同学进入到各自的数学世界里,自主进行分析、吸收,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有关数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能够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激发学生思维意识。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10支铅笔来考考学生们,先对学生说:“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然后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怎样分给大家才合理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然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自行演示并讨论,最后将结果记录。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创设了这种数学情境,先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然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发挥学生思考创造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编习题,培养思维能力
练习习题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比较传统的习题,可以令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但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还应适当编设一些有趣的课堂练习。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做一些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因为大部分题目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有目的地编排一些习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可以避免去学生死记硬背。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时,教师在讲解完这一章的内容后,可以先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题目,比如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芳上午在校时间是4(),课间休息了10(),晚间新闻联播时间为30(),然后引导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最后留出课后习题,比如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那她昨天是什么时间去锻炼的。或者小高参加100米游泳比赛,前50米用时1分10秒,后50米用时110秒,请问小高前50米和后50米哪段游得快?小高这100米一共用时多少秒?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的难度要适中,大多数学生可以运用到所学知识以及经过思考可以解答出来。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因为难度太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有效地“说出”数学思维
思维的外壳是语言,从思维开始,经历中间的过程,最后到结果,都是用语言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有效地传递,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着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说”,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要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应改变课堂讲的做法,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激发学生的分析、想象、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比如在二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一章中,先让学生自主进行实物长度观察比较,并结合长度的单位进率,长度的单位换算等知识特点的学习,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这几个概念,反复说,一边说一边对比典型例子,对特别难把握的定义进行科学推敲。在解决问题时,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听说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书桌、课本、门框等实物或者教材中的插图来进行说的训练,比如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米作为单位,大拇指到食指间的距离为多少,教室门高约多少,课本长约多少等。然后引导学生实际测量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边说边做,使实践与思维紧密结合,以此逐渐克服思维惰性。
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怎样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是数学教师长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将是数学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萍.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62.
[2]刘海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21.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
要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他们发展智力,获取知识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从开始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有利。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所以正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一、创设数学思维情境
数学学习需要每个同学进入到各自的数学世界里,自主进行分析、吸收,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有关数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能够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激发学生思维意识。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10支铅笔来考考学生们,先对学生说:“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然后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怎样分给大家才合理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然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自行演示并讨论,最后将结果记录。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创设了这种数学情境,先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然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发挥学生思考创造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编习题,培养思维能力
练习习题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比较传统的习题,可以令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但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还应适当编设一些有趣的课堂练习。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做一些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因为大部分题目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有目的地编排一些习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可以避免去学生死记硬背。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时,教师在讲解完这一章的内容后,可以先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题目,比如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芳上午在校时间是4(),课间休息了10(),晚间新闻联播时间为30(),然后引导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最后留出课后习题,比如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那她昨天是什么时间去锻炼的。或者小高参加100米游泳比赛,前50米用时1分10秒,后50米用时110秒,请问小高前50米和后50米哪段游得快?小高这100米一共用时多少秒?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的难度要适中,大多数学生可以运用到所学知识以及经过思考可以解答出来。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因为难度太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有效地“说出”数学思维
思维的外壳是语言,从思维开始,经历中间的过程,最后到结果,都是用语言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有效地传递,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着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说”,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要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应改变课堂讲的做法,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激发学生的分析、想象、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比如在二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一章中,先让学生自主进行实物长度观察比较,并结合长度的单位进率,长度的单位换算等知识特点的学习,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这几个概念,反复说,一边说一边对比典型例子,对特别难把握的定义进行科学推敲。在解决问题时,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听说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书桌、课本、门框等实物或者教材中的插图来进行说的训练,比如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米作为单位,大拇指到食指间的距离为多少,教室门高约多少,课本长约多少等。然后引导学生实际测量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边说边做,使实践与思维紧密结合,以此逐渐克服思维惰性。
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怎样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是数学教师长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将是数学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萍.小学数学教学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62.
[2]刘海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