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应是自我教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关于“文盲”的新概念:“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用的人”。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以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自身出发,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搭建平台。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组织教学,强迫学生呆读死记,让学生处于听众的地位,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导致教学效率低,也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语文学科作为百科之母,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语文学习活动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重“学”转向重“思”,不轻易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转变落后的备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备课方式多是教师利用课文、教参等教辅资料,拟定本课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甚至拟定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个性差别,很少对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传统的备课习惯,关注的是“课”而不是学生,注重的是传授而不是互动,过于依赖已成教案,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反思等不少问题,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已将学生拒之门外了。这种备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明显缺乏变通,显得呆板而落后。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备课之前,可以先备学生,通过查阅学生预习作业、课前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疑问,了解学生的个性及需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
笔者认为,尊重和信任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备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伙伴性师生关系,能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学到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发现什么”等,耐心听取每位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正确对待每位学生的质疑,即使是不合理的问题,也应宽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求异思维,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满怀希望地探索。
有一次,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析、探究文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有人说他欺上媚下,有人说他是见风使舵,忽然一个学生说:“我很同情他。”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我知道学生们的意思,对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人人都鄙视的人物何来同情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笑笑说:“很好啊,他为什么值得我们同情呢?”学生们见我面对异论不仅没批评,反而进行赞许,也马上放开了,各抒己见。有学生认为该警察扭曲的奉承还与他周围的人息息相关,如果没有那么多看热闹的人,他的变化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土壤,他的变化是卑琐的;有学生认为处理事情是警察的无奈之举,尽管他极度夸张、变态,然而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本能……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不由感慨,一次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居然让学生们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语言尽情绽放。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做出有益的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组织教学,强迫学生呆读死记,让学生处于听众的地位,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导致教学效率低,也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语文学科作为百科之母,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语文学习活动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重“学”转向重“思”,不轻易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转变落后的备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备课方式多是教师利用课文、教参等教辅资料,拟定本课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甚至拟定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个性差别,很少对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传统的备课习惯,关注的是“课”而不是学生,注重的是传授而不是互动,过于依赖已成教案,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反思等不少问题,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已将学生拒之门外了。这种备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明显缺乏变通,显得呆板而落后。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备课之前,可以先备学生,通过查阅学生预习作业、课前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疑问,了解学生的个性及需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
笔者认为,尊重和信任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备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伙伴性师生关系,能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学到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发现什么”等,耐心听取每位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正确对待每位学生的质疑,即使是不合理的问题,也应宽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求异思维,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满怀希望地探索。
有一次,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析、探究文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有人说他欺上媚下,有人说他是见风使舵,忽然一个学生说:“我很同情他。”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我知道学生们的意思,对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人人都鄙视的人物何来同情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笑笑说:“很好啊,他为什么值得我们同情呢?”学生们见我面对异论不仅没批评,反而进行赞许,也马上放开了,各抒己见。有学生认为该警察扭曲的奉承还与他周围的人息息相关,如果没有那么多看热闹的人,他的变化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土壤,他的变化是卑琐的;有学生认为处理事情是警察的无奈之举,尽管他极度夸张、变态,然而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本能……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不由感慨,一次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居然让学生们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语言尽情绽放。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做出有益的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