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刚刚宣布要进口中国高铁部件的时候,很多德国网民留言说,“‘Made In China’是质量差的代表,这样的高铁我们怎么敢坐!”如今,德国铁路公司都要在中国设置采购中心了。
最近有一系列有关中国高铁的利好消息:先是美国加州的高铁网站把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意向高铁建设者,紧接着是印尼官员宣布该国的高铁将弃日本方案改由中国建设,有些亚洲国家也显现与中国合作的苗头。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会见泰国外长敦·巴穆威奈的时候,直言铁路是双方合作的重点和亮点,并希望早日开工。
“中国政府具备胆识”
10月2日,印尼国有企业部部长莉尼宣布中国成为“唯一竞标者”,日本已经出局。然而,谈判仍在继续,协议尚未签署。
此次中日竞标的雅万高铁,将爪哇岛西北部的雅加达与其东南方向的万隆相连,总长度约为145公里。雅加达与万隆直线距离约为120公里,与北京到天津距离相同,高铁建成后,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建成后两市通行时间将从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至37分钟。
据报道,印尼高铁项目整体价值高达150万亿卢比(约合600亿人民币)。
对比中日两国的最后方案,中国的胜出便在情理之中。
根据印尼方面透露,日本竞标时的新方案,项目总投资为49亿美元,其中75%可获得日本0.1%的低息贷款,还款期限为40年,并有望获得10年的宽限期。而中国的预算为55亿美元,利息2%,50年还清。实际算上融资成本,新干线方案的造价,打破了一些人的固有思维,居然比中国高铁方案低。不过,中国有自己的杀手锏。
首先,是建造时间。中国表示如果今年开工,确保3年也就是2019年建成。而日本则要到2021年。而越早建设,意味着变数越少。
其次,中方选择合资经营模式,与印尼企业共同承担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全部责任,并承诺向印尼转移高铁技术,进行设备本地化生产,开展人员培训,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这对于加强民生就业,着力提升本国制造业的佐科政府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方面不需要贷款担保,而这是日本无法承诺的。
所以,时间和合资经营如果说是中国的加分点,那么无需贷款担保则是决定性的条件。
“中国制造”完美蜕变
中日高铁竞争的话题,近来被热炒。实际上,众所周知:中国的建设成本往贵算点儿也起码比日本便宜三分之一。这可是要命的一条。现在台湾高铁要破产是台媒的热门话题,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唯一一条高铁。这条高铁运行8年,现在走投无路,预计今年内将宣布破产。基本原因就是建设成本太高,收入都不够付贷款利息,年年赤字,累计已达15亿美元。
日本还曾争到越南高铁,虽咬牙压价到500亿美元并提供全额贷款援助。2009年越南党政也都咬牙决定建了,可国会却再一咬牙,以压倒多数票否决。原因是,越南政府实在无力担保偿还如此巨额的日本贷款。建成后巨大的运营成本,也让越南胆怯。
再次,现在日本就是拿下了哪个发展中国家的高铁项目也无力建成。本次印尼140公里高铁要8年,加上已经勘查了两年,共花10年。这是因为高龄少子劳动力奇缺的日本无力派出大批管理和技术劳动力,更不要说熟练工人了。
日本NHK电视台曾播放了他们在非洲拍摄的节目,讲述为什么华为可以“包揽”非洲。华为可以包揽多国网络建设的大工程,因为只有中国企业可以派出大批20多岁的lT人才和熟练工人走遍大非洲的村村落落。那里的衣食住条件极差,中国人却勇往直前。NHK拍了很多他们认为苦不堪言的生活场景,结论是日本无力为之。
中国不需降价竞标,在当今世界上,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能建超大项目的国家,只有中国。这一切都因为“中国制造”已经实现完美蜕变。过去“Made In China”一度成为残次品的代名词,质量堪忧。德国刚刚宣布要进口中国高铁部件的时候,很多德国网民甚至留言说,‘Made In China’是质量差的代表,这样的高铁我们怎么敢坐!”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德国铁路公司都要在中国设置采购中心了。
中国高铁魅力征服世界
中国高铁的发展看似是近十年的结果,实际上中国为此做了近三十年的努力。几代铁路人孜孜以求,在高铁土木工程建设上,在机车研究上都有了长期的摸索作为基础。在“7·23”事故之后,中国高铁采取更加科学谨慎的态度,使高铁安全性能获得更加全面的提升。
中国动车制造所需要的材料和动力牵引设施也能自给自足,这使中国高铁带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中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为坦桑尼亚、朝鲜等国家修建铁路的光荣历史,改革开放后,为外国人修建铁路成为常态。中国长大高速铁路的修建,积累了各种地质、气候条件下的高铁修建、运营的丰富经验,加之近年在一些国家修建的准高铁线路,使中国高铁具备了修建世界高铁的技术可靠条件。同时,具有丰厚的东方文化积淀的中国人,向来与人为善、尊重各国文化,目前中国从事施工的人员几乎遍布全世界,中国建设者的口碑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未来,中国高铁市场会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国,中国高铁人是这一历史重任的最可靠的承担者,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势在必然。
(《国际先驱导报》2015.10.8、观察者网2015.10.7等)
最近有一系列有关中国高铁的利好消息:先是美国加州的高铁网站把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意向高铁建设者,紧接着是印尼官员宣布该国的高铁将弃日本方案改由中国建设,有些亚洲国家也显现与中国合作的苗头。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会见泰国外长敦·巴穆威奈的时候,直言铁路是双方合作的重点和亮点,并希望早日开工。
“中国政府具备胆识”
10月2日,印尼国有企业部部长莉尼宣布中国成为“唯一竞标者”,日本已经出局。然而,谈判仍在继续,协议尚未签署。
此次中日竞标的雅万高铁,将爪哇岛西北部的雅加达与其东南方向的万隆相连,总长度约为145公里。雅加达与万隆直线距离约为120公里,与北京到天津距离相同,高铁建成后,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建成后两市通行时间将从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至37分钟。
据报道,印尼高铁项目整体价值高达150万亿卢比(约合600亿人民币)。
对比中日两国的最后方案,中国的胜出便在情理之中。
根据印尼方面透露,日本竞标时的新方案,项目总投资为49亿美元,其中75%可获得日本0.1%的低息贷款,还款期限为40年,并有望获得10年的宽限期。而中国的预算为55亿美元,利息2%,50年还清。实际算上融资成本,新干线方案的造价,打破了一些人的固有思维,居然比中国高铁方案低。不过,中国有自己的杀手锏。
首先,是建造时间。中国表示如果今年开工,确保3年也就是2019年建成。而日本则要到2021年。而越早建设,意味着变数越少。
其次,中方选择合资经营模式,与印尼企业共同承担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全部责任,并承诺向印尼转移高铁技术,进行设备本地化生产,开展人员培训,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这对于加强民生就业,着力提升本国制造业的佐科政府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方面不需要贷款担保,而这是日本无法承诺的。
所以,时间和合资经营如果说是中国的加分点,那么无需贷款担保则是决定性的条件。
“中国制造”完美蜕变
中日高铁竞争的话题,近来被热炒。实际上,众所周知:中国的建设成本往贵算点儿也起码比日本便宜三分之一。这可是要命的一条。现在台湾高铁要破产是台媒的热门话题,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唯一一条高铁。这条高铁运行8年,现在走投无路,预计今年内将宣布破产。基本原因就是建设成本太高,收入都不够付贷款利息,年年赤字,累计已达15亿美元。
日本还曾争到越南高铁,虽咬牙压价到500亿美元并提供全额贷款援助。2009年越南党政也都咬牙决定建了,可国会却再一咬牙,以压倒多数票否决。原因是,越南政府实在无力担保偿还如此巨额的日本贷款。建成后巨大的运营成本,也让越南胆怯。
再次,现在日本就是拿下了哪个发展中国家的高铁项目也无力建成。本次印尼140公里高铁要8年,加上已经勘查了两年,共花10年。这是因为高龄少子劳动力奇缺的日本无力派出大批管理和技术劳动力,更不要说熟练工人了。
日本NHK电视台曾播放了他们在非洲拍摄的节目,讲述为什么华为可以“包揽”非洲。华为可以包揽多国网络建设的大工程,因为只有中国企业可以派出大批20多岁的lT人才和熟练工人走遍大非洲的村村落落。那里的衣食住条件极差,中国人却勇往直前。NHK拍了很多他们认为苦不堪言的生活场景,结论是日本无力为之。
中国不需降价竞标,在当今世界上,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能建超大项目的国家,只有中国。这一切都因为“中国制造”已经实现完美蜕变。过去“Made In China”一度成为残次品的代名词,质量堪忧。德国刚刚宣布要进口中国高铁部件的时候,很多德国网民甚至留言说,‘Made In China’是质量差的代表,这样的高铁我们怎么敢坐!”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德国铁路公司都要在中国设置采购中心了。
中国高铁魅力征服世界
中国高铁的发展看似是近十年的结果,实际上中国为此做了近三十年的努力。几代铁路人孜孜以求,在高铁土木工程建设上,在机车研究上都有了长期的摸索作为基础。在“7·23”事故之后,中国高铁采取更加科学谨慎的态度,使高铁安全性能获得更加全面的提升。
中国动车制造所需要的材料和动力牵引设施也能自给自足,这使中国高铁带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中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为坦桑尼亚、朝鲜等国家修建铁路的光荣历史,改革开放后,为外国人修建铁路成为常态。中国长大高速铁路的修建,积累了各种地质、气候条件下的高铁修建、运营的丰富经验,加之近年在一些国家修建的准高铁线路,使中国高铁具备了修建世界高铁的技术可靠条件。同时,具有丰厚的东方文化积淀的中国人,向来与人为善、尊重各国文化,目前中国从事施工的人员几乎遍布全世界,中国建设者的口碑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未来,中国高铁市场会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国,中国高铁人是这一历史重任的最可靠的承担者,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势在必然。
(《国际先驱导报》2015.10.8、观察者网2015.1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