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健康——移动卒中单元在行动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是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一种新型救治模式.自2010年其概念首次被提出后,MSU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众多国外研究表明MSU可有效缩短AIS患者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近年,我国也开始逐步建设MSU,同时,国产移动CT、5G等技术的发展使得MSU进一步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白血病5 (MLL5)基因在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LL5基因缺失、MLL5和DDX58双基因缺失的结肠癌CT26细胞模型,用Sanger测序和WB法验证敲除效果.将基因敲除的CT26细胞接种到野生型BALB/c小鼠和免疫缺陷型NSG小鼠皮下,构建基因缺失结肠癌CT26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并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及荷瘤小鼠的总生存期(OS).结果:在野生型小鼠中,MLL5基因缺失的CT26细胞移植瘤生长速度显著性低于野生型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蛋白7B(METTL7B)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基于CGGA数据库胶质瘤数据和GTEx数据库正常脑组织数据,分析METTL7B基因在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GEPIA数据库数据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验证.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分析、多因素Cox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等评估METTL7B在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用CGGA数据库数据分析METTL7B表达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CIBERSORT
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肿瘤来源外泌体(TDE)可被成纤维细胞摄取,并诱导后者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而CAF又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展.了解TDE诱导CAF形成的作用机制,对基于TME理念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均是采用超速离心或试剂盒提取等方法从人源性肿瘤细胞中提取TDE,将其与成纤维细胞进行共培养,再通过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等特征蛋白的表达以鉴定CAF.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TDE所携带的某些蛋白或miRNA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肿
目的:探讨lncRNA ZNF674-AS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qPCR法检测ZNF674-AS1在31例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33A和HCC94)和永生化子宫颈上皮细胞系中的表达.转染过表达ZNF674-AS1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至ZNF674-AS1表达最少的HCC94细胞,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ZNF674-AS1对HCC94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肿瘤细胞主要通过有氧糖酵解获取能量.然而,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成熟T细胞也会发生代谢重编程,通过有氧糖酵解获取能量,维持T细胞增殖和活性.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可与TME中的其他细胞竞争营养物质,导致T细胞能量供给的相对缺乏和糖酵解水平的低下,从而影响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发挥.T细胞葡萄糖缺乏可诱导PD-1分子的过表达,进而介导免疫耐受的发生.此外,PD-L1/PD-1的结合可激活T细胞并抑制糖酵解反应,降低T细胞的杀伤活性.c-Myc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等分子对T细胞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恢复TME中的T细
目的:检测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LSCC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对LSCC TU17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分析DNM3OS与EMT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L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DNM3OS在LSC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尽管传统的抗肿瘤疗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多数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随着分子肿瘤学、肿瘤免疫学、抗体药物以及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迎来免疫治疗的新时代.肿瘤免疫治疗应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并抑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具有肿瘤靶向杀伤、安全持久等特点,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细胞疗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免疫疗法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和EMT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影响宫颈癌疾病进展.EMT可影响肿瘤侵袭迁移能力,宫颈癌细胞的EMT可被miRNA、lncRNA、蛋白质等活性物质调控.而各种细胞、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可直接或通过Wnt/β-catenin、PTEN/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肿瘤EMT,然而对外泌体在宫颈癌EMT中作用的了解仍有限,还需要大量研究数据支持.对宫颈癌EMT及外泌体对其的作用展开讨论,拟为研究外泌体在宫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关键miRNA及其靶基因,干预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GEO数据库筛选在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ENCORI数据库验证差异miRNA的表达,以选定最显著的差异表达miRNA为研究对象;利用Starbase、miRDB和miRWalk数据库预测miR-32-5p的靶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联合Cytoscape3.6.2软件进行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的筛选,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传统疗法的疗效较差,且目前尚无针对食管癌的特异性靶向药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过继免疫细胞疗法、联合疗法和肿瘤疫苗疗法等.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方法在食管癌各线治疗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食管癌相关生物标志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