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举制度曾经在我国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只为一举中榜,而其中由于宋朝皇帝重视文人和权贵,相比其他朝代的科举制度更具有特点。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了原本的为考而考的本质,在选拔人才、招贤纳士开辟了新的通道,提高了從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对舞弊夹带有更严苛的审查。正值高考之际,研究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也有了特殊的意义。本文就其中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以求更加深入的了解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关键词:宋代;科举;考试
  我国现代高考制度是由古代科举考试演变而来,高考与科举考试相比科目更多形式也更丰富,但是总体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科举考试曾经盛行了多个朝代,从唐朝开始直到清朝,其中宋代科举考试作为初步成熟的科举,有了更加完善和进步的制度保障,君王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对当时科举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纵观历史,可以说宋代的科举是隋唐的进一步改良,却彻底改变了后世对选拔人才的规则,是非常值得研究和讨论的,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为我们现代高考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宋代科举考试的类别
  按照科举的字面含义可以解读成按照科目推举人才,宋代的科举就包括了贡举、制举、武举和童子举等:贡举指官吏向君王主动荐举人才,三年一科,宋代被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我们经常能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制举是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而且是不定期的待诏而行。武举其实不只是武艺比拼,还有军事理论部分的考试,武举考试有两科,分别是平等科与绝伦科,前者是倾向于武艺高超者,后者则需要文武双全的人才。童子举是科举考试中特为少年应试者所设的考试科目,宋代规定参加的孩童不能超过15岁,并且能通经及作诗赋者均可应试,这种考试制度相对随意,毕竟天才少年不是经常能出现的。这几种宋代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和常规的就是贡举,实行的时间长,所推举的人才也最多。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演化和影响
  宋朝的科举制度基本延续了唐朝的形式,由于唐朝的盛世,让唐朝的皇帝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受到了影响,唐朝有多元化的方式引进人才,经济、政治、外交和文化都达到了鼎盛,而宋朝的皇帝更注重权利和制度,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官员的素质,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改良了上一代的科举,这样的改革给当时的社会、文化、民风都产生了不小的作用,甚至还波及周边海外国家,在欧洲也有相关文献的记载。特别是官场的用人,宋代科举可谓是当时最先进的选拔制度之一,成为了中国历史文明的又一璀璨夺目的瑰宝。
  三、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
  1、放宽条件,扩大招生。隋唐的没落,让宋代帝王懂得了人才的可贵,亟待用人的宋太祖求贤若渴,希望能够通过放宽考生参考资格,较少各种限制,最大程度的吸引人才来参加考试。不仅对于考生的身份、品行、职业、地位等等前人制定的限制一一放开,还扩大地域限制,带有一丝“英雄不问出处”的豪气精神。这样大张旗鼓的提升科举考试的地位,让许多本没有资格和条件参加考试的学子看到了希望,也增加了社会各阶层对当权者的认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终于来临,世袭制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一时间报名参加科举考试社会底层的学子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今天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大家如范仲淹、欧阳修等。而这一举措也让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科举录取人数最多的朝代,当然录取的人多,落榜的也不少。宋朝的开明和惜才再一次体现,为落榜15次的年级较大的人设立特奏名考试,授予录取者授予虚衔,没有实质的职位和权利,作为一种鼓励嘉奖学子。
  2、加强监管,公平公正。封建礼制的宋朝,对于做人的诚信非常看重,因此在防止考试作弊方面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首先,在资格审查时,考生与考官如果有沾亲带故的关系或者其他关联,一律需要错开避嫌,不能让两人在同一考场上碰面,防止考官故意放水或帮助作弊,这种方式被称为别头试。其实这种情况在隋唐时期也有,而宋太宗更加认真的将其定为硬性规定和制度,保证了其他考生的公平。
  其次,推行锁院制度,考试泄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任何一项考试都倾注了无数人的辛勤和汗水,但是考试内容的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中晚唐时期开始要求考官在科举考试期间,不能离开贡院,不得与外界包括亲属有任何的接触,甚至会将整个贡院锁起来,派专人把守。宋朝更进一步要求考官要随机挑选、临时委任,让各考官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
  第三,是宋朝发现了前朝科举中批阅时的舞弊现象,提出弥封和誊录,让考生试卷上的姓名、身份等关键信息用纸糊住,誊录则是让其他官员把学生的考卷重新誊抄一遍,防止批卷的官员通过字迹认出考生,这两种方式都意在防止批阅官故意让考生中举,也能从根本上阻止贿赂科举官员的发生。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宋沿五代旧制,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神宗时,废诸科,另设“新科明法”,元祐时废,绍圣复设延续至北宋末,南宋绍兴年间一度复设。武举、童子举也算是比较特殊的科举形式,而制科则分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分设六科,神宗时罢,元祐复设,绍圣时再废,另设宏词科。元祐时曾设“经明行修科”,实同制科。南宋复设制科,设博学宏词科,南宋末改称词学科。可见宋代的科举制度不是一种我们所理解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死读书就能考取的,它深谙儒家思想,推崇对诗书礼义,而王安石又提出新学派,以更为新兴的概念加入宋朝科举,使得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更为完善。多样式的科举考试内容,也为宋朝各行各业、各类人才的齐头并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实,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现代看来都可以说是非常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4、直接任命,平步青云。我们常说高考改变命运,但是作为科举制度顶峰的宋朝,这句话才是真正的得到了应证。由于放宽了考生的参考条件,许多出生卑微、家境贫寒的学子,在寒窗苦读数十载后只要一举中魁,便能够立即获得官职得到任用。而且及第越高,所获得的官职也越高,殿试第一的甚至可以权平大臣,参与国事,而官员的俸禄也是吸引考生学子的重要原因。众多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发生在身边,促进了更多的读书人的热情,学生们永远报考,积极备考,让宋朝经过了很长久的太平盛世。
  四、结语
  总之,每个朝代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而宋朝的科举最终也是为国家政府所服务的,而作为学子的最终目的也是成为国家的栋梁。在研究宋朝的科举制度的同时,也是对现代选人用人制度的一种映照,我们学生更应该从中体会到古代考生的不易,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2] 周宝砚.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J].世纪桥,2012(19).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菲律宾义德中学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汉语教学体系.本文以义德中学的初高中的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介绍义德中学汉语教学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期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图书资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总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模式的普及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更加急切,知识已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生产要素之一。人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关注面越来越广、信息越来越全面,傳统的图书资料借阅模式和资料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更加快捷,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挥图书资料管理在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生活中的优势
201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公司会餐、亲朋串门……吃大餐的理由多种多样,即便知道吃大餐对身体没啥好处,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那有没有健康吃大餐的方法呢?答案是
摘 要:建筑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涌现。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抗震防风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 抗震 防风 设计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载荷很大,能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我们总能遇到一定数量行为偏差、懒散厌学的学生,他们身上凸显出诸多问题,比如思想上欠缺进取意识、纪律上自由散漫、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差等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从最高分分值即人的大拇指或从最低分分值人的小指开始分配,形成六指法,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