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的优势和误区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普及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样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接受着洗礼。以计算机为主体,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但被教师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也为教学工作提供更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及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课堂的沉闷气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兴奋剂”,让学生领略现代技术的魅力所在。无可否认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激发兴趣,促进深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当同学们看到制作精美的课件时,他们的心情往往会很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课件中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动画所吸引。教师如将学生们的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为同学们创建丰富的教学情景、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激发同学们求知欲,就能够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结合教师的正确引导,辅助新设置的教学情景,巧妙将新课引入。通过巧设情景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供一个便于学生们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
  
  二、直观操作, 突破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知识之所以成为难点, 是因为这些知识比较抽象, 不容易演示, 或是无法用传统的教具直观演示。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现象。例如通过录像再现历史事件,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超越时空的亲近感, 对语文、社会等学科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动画课件演示, 可使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变得直观、鲜活, 利于学生理解等。通过这样的直观教学不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能将难于理解的知识直观演示出
  来,收到良妤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互动, 共同学习
  
  当然在互联网盛行的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开辟了交互性、开放性、全球化的全新视野。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媒体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能力、技巧、责任心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互联网是信息技术与知识领域的完美结合,为实现多媒体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环境支持, 极大的扩展了学习范围, 减少了学习的非必要性精力支出。在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通过竞争、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学习, 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 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
  当然也有些教师为了实现多媒体教学,把大量精力用来怎么把课件搞得华丽,挖空心思把它制作精美,却忽略了对最最重要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育规律的钻研,忽略了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然而,再好的教学手段倘若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的指导,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的选择,特别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得当,都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往往只能成为一个花架子。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也要避免几个误区。
  误区一:在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更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了 “放戏”者,而学生们也成了“看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这样过多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过分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失去了自我。多媒体教学虽然是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但也不能把多媒体教学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作为教师在实施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自身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教学真正实现其固有的价值和效率,使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误区二:不要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是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没有条件完成的实验和不能做的实践,但是却不能将所有的实验都用多媒体演示方式代替,即使是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这样虽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多媒体教学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可以模拟实验的真实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来获取知识。特别是一些有危险性、不易观察、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但模拟实验和真实的实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模拟实验只能让学生通过观看来学习,而真正的实验则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误区三:不要过多“装饰”课件,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使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让学生理解的更深刻。教师在为这些“头疼”的难题迎刃而解感到惊喜之余,也会对多媒体的一些特有效果爱不释手,在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应用,甚至是每点击一下鼠标都会有声音并伴随着动画,就是这些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特色”让学生眼花缭乱,不但没能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反而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不相干的效果上。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点出发,在遵循原有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媒体教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和生长点。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惟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全力消解我们过去的凝滞化倾向。    一、增强学生
期刊
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学生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本知识,并为之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逐渐建立起道德行为规范,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教育要回归生活,课程应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课程改革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贴近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要求。孩子们在积极的学习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其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使得这门学科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教学设计就要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
期刊
现在有的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且,我发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种种因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一,在上课时,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则接受的稍慢,那么,在实际上课中,那群很快接受老师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很快完成老师的任务,坐在那里或者在上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逐步深思。(以“跷跷板”“天平”为
期刊
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活动。三至六岁的幼儿可塑性最大,是人类良好品质和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德育的内容贯穿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教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类型多样,这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幼儿一生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学习了这些作品,不但可以使幼儿初步欣赏作品的语言艺术,而且使幼儿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一、在语言讲授过程中的德
期刊
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材中,将以往的“几何”拓广为“空间与图形”,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而且这些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会发现空间观念的形成对有些学生是难点,这源于学生对直观的依赖性较强,习惯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空间与图形
期刊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成为一个新的学生群体:“留守儿童”。结合他们的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爱的平台,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大批孩子的家长离开了家乡,外出打工。这就带来了新的问题,留守在家的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越来越少。成长中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的爱,以及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
期刊
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为手段而实现的教育,开始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大胆使用于幼儿教育中并加以系统研究,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因此,我产生了这样的设想: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快、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期刊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至少应该包括支持信息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结构。    一、信息安全的需求    1.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  信息、信息处理过程及对信息起支持作用的信息系统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