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村镇的景观空间形态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通过对丽江白沙镇的村镇整体形态、街巷、建筑单元的现状和变化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村镇景观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文章从当地政府、旅游开发、村民、外来人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旅游经济利益主导了村民、外来人员的新建、改建行为,是村镇空间形态从渐变型到突变型的主导因素,当地政府有限的监管力度也加速了其空间变化;并根据各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在旅游经济利益影响下传统村镇景观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古镇景观;空间形态;传统村落;丽江白沙古镇;变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5)03-0101-08
在现代经济、政策法规、旅游业、村镇人口以及收入的变化、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涌入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主要从渐变型发展为稳定型、突变型、恢复型和消亡型。其中,短期内(2~3年)增加大量新房屋、形态突然发生变化的村落称为“突变型村落”[1]。
本文以丽江白沙镇中白沙行政村中的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以及木都行政村中的太平村、木都村为调研对象,研究其村镇的景观空间形态从渐变型发展为突变型的变化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
[BT1]一、白沙镇村镇景观空间形态现状
少数民族村落是族群因繁衍、生存的需要而长期聚居的场所,其景观空间主要包括村民的生活性空间和生产性空间两部分。其中,生活性空间主要是由民居建筑、街巷空间、构筑物组合而成的整体空间集合,生产性空间是与住民生存息息相关的山地、林地、水系、农田等自然、半自然景观的集合[2]。
[BT2](一)村镇自然景观空间
[JP+1]白沙镇位于丽江市区以北10公里的玉龙雪山脚下的东部平坝地区,一条与镇内四方街相距226米的青龙河与村镇并行,流向束河古镇,村镇东侧为大片农田。南、北部的农田被村镇道路和民居的分割得略显分散。镇内地势平坦,有河流由北至南穿过四方街后一分为三,向西、南方向流经村镇,在民居前流过,并与主街相依相伴。镇中主街两侧、河边种植柳树,房前屋后、院落内都种植了苹果、梨、海棠、石榴等多种果树以及大丽花、月季、竹子等观赏植物,景色宜人。[JP]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
第3期
田潇然,车震宇,李红波:丽江白沙古镇景观空间形态变化研究
[BT2](二)整体空间形态
白沙镇是丽江地区纳西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最早形成的集市。村镇以近似梯形的四方街为核心,向东西、南北方向发散出近似“大”字的三条主街,并与太平村街道共同组成了一个明显的“X”形的村镇主体骨架。镇内民居沿着“X”形的主街两侧延伸,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窄的形态(见图1)。
(三)街道景观空间形态
1.商业主街。镇内街道不受地势的约束,发展比较自由。南北、东西向垂直的商业主街两侧遍布各类商铺、餐馆和客栈,除交通和商业功能外,主街也是村民交往的主要活动场所。
[JP3]南北向商业街沿街两侧商铺基本都不超过两层,建筑尺度适宜。所采用的材料和色彩协调统一,方向的引导性明确,空间围合感较强。东西向商业街与入镇车行道相连,路面略宽,街道的空间围合感稍弱于南北向的商业主街。东西向商业街上出现砖混和彩钢瓦顶建筑等,建筑形式并不一致,色彩多样。东部入镇的车行道为沥青路面,太平村、木都村内主路为水泥路面,其它镇内主要商业街巷为毛石铺装,材质、色彩较为统一。[JP]
2.生活街巷和小巷。生活街巷大多垂直于主街,向着东西方向蔓延发展,形式“丰”字型排列。生活街巷再进行分支,形成由民居建筑山墙面挤压出连接邻里关系的小巷。小巷大多为尽端式道路,多呈直线、折线布局,较少形成环路,与主街、生活街巷整体形成一个方向明确,主次分明的街道网络体系。
[BT2](四)建筑单元
白沙镇传统建筑有纯住宅、商铺、餐馆、客栈和店宅等形式。纯住宅是作为单一居住功能的[JP+2]住宅,排列于生活街巷和小巷之间。商铺、餐[JP][LM]
馆、客栈多集中在四方街周围和三元村主街两侧排布。白沙镇历史上手工业发达,还出现了前店后宅或前店后作坊的店宅,有村民经营的榨油坊、扎染作坊和政府扶持的当地传统锦绣艺术院等。
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石木结构,村镇周边以及村镇内部的新建建筑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少数采用砖混结构。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除了传统的砖、木、土坯、石材外,民居的修缮中还使用了瓷砖、空心砖、水泥等现代材料。
[BT2](五)村镇景观空间现状总结
[JP+1]白沙镇从所处地形和发展形态上看属于坝区村镇,以四方街为村镇单核心,街道向四周线型辐射,建筑顺应青龙河和南北向主街的走势排列, 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短的自由发展形态。村镇核心紧实,周边自然景观参差不齐地镶嵌在村镇松散的边缘中。村镇整体纳西族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四方街、商业街、生活街巷和小巷空间的尺度、立面基本保持了纳西族村镇的特色,而一部分建筑空间的改造和现代建材的使用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JP]
[BT1]二、白沙镇景观空间形态变化
[BT2](一)村镇整体形态变化
1.2003至2014年间的变化。2003年到2005年,村镇整体形态变化并不明显,新增建筑数量较少,多是相对均匀分散在各村内的空地内,部分紧贴在村落边缘(见图2)。
2005年到2010年,大量新建建筑均匀填充于村镇内的空地中,村镇内建筑肌理越发紧凑。少量新增建筑紧贴村镇边缘,同时村镇边缘的土地部分用作建设用地。由于公路交通对于村民生活和经济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紧贴新建束白路两侧的农田大量被开辟成建设用地,三元村西北向的小路旁,以及忠义村与西文村之间的主路两侧的农田被改作为零星的建设用地。白沙镇整体形态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自由扩张和沿道路线性扩张两种形式。2010年到2012年,白沙镇的整体形态依然是按照自由生长的方式向村镇四周的农田均匀扩张。新增建筑使得忠义村与西文村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村落边界变得模糊。村镇内依然是见缝插针式的新建民居,而镇内空间有限,部分新增的建设用地逐渐出现在与村镇边缘相隔一定距离的农田中。2012年到2014年,白沙镇的整体形态进入了快速向外扩张的阶段。北部连接三元村与新善村两个村落道路两侧的农田大量都被圈作建设用地,遍布新增民居,村落间的界限变得难以分辨。三元村与太平村间的大片农田用作建设用地,使得原本明显的“X”型形态,在众多新建民居的填充下,逐渐变成了一个梯形。新增建筑除部分出现在村镇内,村镇边缘的数量已经明显增加。[JP] 2.突变型村镇形态变化特征。纵观白沙镇十二年的整体形态变化过程,可分为2005年以前,2005年到2010年,以及2010年至2014年三个阶段(见图3)。
]2005年以前,新增、改建、拆除的建筑多为村民自发建设,集中在村落内部,少量新增建筑紧贴村镇边缘出现,整体形态变化并不显著。2005年到2010年,村民自身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开展,大量新增民居集中于村镇内部,部分沿村镇道路、城市道路建设以及紧贴村镇边缘向外扩张,整体形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2010年至2014年,随着村镇边缘和外围新增建筑数量逐渐超过村镇内部的数量,并且由原来的紧贴村镇边缘逐步发散到周边农田中,整体形态变化速度加快。白沙镇村镇内部肌理更加紧密,村镇边缘更加零碎,村镇面积不断扩大。[JP]
[BT2](二)村镇街道景观空间形态变化
1.[JP3]商业主街。经过多年发展,商业主街服务重心已从村民逐步转向游客,其长度和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增加。2009年时,主街的商铺主要集中在四方街以北和以东的主街上,四方街以南的主街的功能还是以交通、交流为主。随着旅游业兴起,主街两侧民居出租改造为商铺和客栈,商业主街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南、向西延伸,并逐步蔓延到与主街交叉的生活街巷内,由线状向分枝状发展(见图4)。
外来人员租用临街商铺和民居进行改造,商业主街两侧建筑立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与传统村镇风格不同的元素。例如,原有民居的六合木门改造成了玻璃窗,使用彩钢瓦,或是传统建筑上增加钢架平台(见图5)。[FL)]白沙镇自2014年5月开始对主要街巷进行三线入地、埋排污管等道路修缮工程。修缮的商业街铺地较为统一,仍是是采用毛石铺地,基本保持古镇街道的原有风貌。
2.生活街巷和小巷。2005年以前,生活街巷间相对独立,小巷在其基础上向民居间延伸,分支方向单一,极少形成环路,道路层次分明,走向明确。经过多年变化,村镇边缘出现了一些新的生活街巷和小巷,部分原有的街巷长度增加。
在村镇边缘的新增民居的围合作用下,生活街巷、小巷不断向农田里伸长。同时,小巷逐渐将相对独立的生活街巷联系在了一起,道路的网络形态越发明显,主次关系逐渐弱化,明确的方向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减。村镇边缘的小巷分支增加、增长的同时,村镇内由于新增民居占据空地空间,使得少量小巷出现变短或消失的现象(见图6)。
[BT2](三)建筑单元景观空间变化
1.纯住宅建筑。村镇内的民居以砖木和土木结构为主,截止到2014年,出现了少量砖混结构的住宅建筑。大部分新增民居依然是按照砖木结构进行修建,高度都不超过两层,基本保持了纳西建筑整体风貌的统一性。
笔者走访中得知,从1996年以前,村民多采用传统方法建房,主要以木材搭建建筑框架,用碎石块堆叠墙体下部的“石脚”,用泥水灌入石缝中加固,再用自制的土坯砖或石砖砌筑墙体。传统方法砌筑的墙体易损坏、抗震性差,村民逐步改用持久耐用、稳定性好的现代材料,“石脚”也改用水泥勾缝进行加固。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村民使用空心砖建造庭院院墙和牲口棚,或使用瓷砖装饰墙面和砖混庭院大门,以及仿民居的砖混结构建筑(见图7)。
2.商业建筑。临街商铺立面上出现了玻璃窗、钢架等现代元素,内部空间改造不明显。餐馆是利用民居内部空间和内院布置桌椅,仅改造临街的建筑立面,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并不明显。[JP]
客栈的改建则是庭院内增建客房、翻新民居、修整庭院、增加装饰等,对于庭院的格局和建筑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比较明显。图8为三元村客栈,由外来人员将整个庭院租下后改造为客栈。改造前院内只有一栋原有民居,改造中增加一栋坡屋顶建筑、一间砖砌平顶客厅、一间玻璃钢架厨房饭厅和一间平顶洗衣房。客栈中两栋客房建筑在改造和新建中除了使用大面积玻璃窗外,基本保留了传统民居的构架,内部空间则改造成了套房、标间和单人间等客房10间。
(四)村镇变化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进入突变阶段后,自由发展导致村镇规模无序扩张,生活街巷和小巷的不断延长使得村镇的核心与边界逐渐疏远,这对于空间的联系、村民间的交往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四方街为核心的区域建筑密度加大,边界因新建民居而松散凌乱,原有的传统村镇肌理不断遭到破坏,外围农田不断遭到侵蚀。而新增住房则满足了村民改善生活、增加住房的意愿,出租老宅的村民也得到了较丰厚的经济回报。商业主街上的传统建筑中镶嵌了一些现代建筑元素,传统与现代的混杂对街道空间的特征识别是不利的。四方街周边商铺、餐馆和客栈多由外来人员经营,原住民的流失与原真生活气息的缺乏,势必对传统文化习俗、村镇建筑风貌的延续造成障碍。
[BT1]三、白沙镇景观空间形态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BT2](一)旅游经济利益因素
白沙镇古街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镇内并未全方位开展旅游业,游客的停留时间仅为30~50分钟。到了 2009年,白沙镇加强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并逐步向着“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乡”的目标迈进,2013年旅游业达到高峰。由于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丰厚回报,村民和外来旅游业从业者也意识到村镇内宁静的生活氛围、山水农田相依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纳西族建筑、文化中蕴含了较高经济价值。在经济利益的推动和刺激下,村民和旅游从业者在村镇里新增、改建的民居除了少部分是砖混结构外,大部分基本遵循了采用传统砖木结构建房方式,保持村镇整体建筑风貌的相对统一(见图9)。
商业主街附近的村民大量出租自己民居,搬出老宅,在村镇周边新辟出的宅基地里,甚至直接在自家农田中建设新宅,致使村镇的整体形态变化加速。村镇整体形态不断扩张的同时,促使了生活街巷和小巷不断向农田内延伸,村镇周边的耕地划作建设用地。民居立面、空间的改造、现代装饰元素也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不断出现的。 [BT2](二)地方政府因素
[JP3]白沙镇政府对于白沙镇的保护参照丽江古城管理局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由丽江古城包管理局对白沙镇的核心区并进行监管,规定民居的改造、新建都不得超过两层,要求保持纳西民居风格。虽然白沙镇参照《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进行监管,但镇政府内并未设立古城管理所,而由丽江古城管理局主要行使监管任务,鞭长莫及导致了白沙镇管理力度薄弱。镇政府内没有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引导,造成镇内出现了与传统风格不符的建筑,放任了村民在农田里的无序建设,以及街道立面、建筑用材的变化(见图9)。[JP]
[BT2](三)村民因素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现代建材在抗震性、耐久性上存在明显优势,以及对现代便利生活的向往,在改造和新建民居上村民会采用一些现代材料和工艺技术。不仅如此,传统木构架民居相比现代建筑的造价要高出15万元,这也是村镇中较多出现砖混结构建筑的原因之一。同时,为了生活的方便,很多村民在庭院内增建砖混平顶的浴室来摆放太阳能集热板和水桶,街巷间经常能看到高出屋顶太阳能装置,对于生活街巷的立面也产生一定的变化(见图9)。
[BT2](四)外来人员因素
村镇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在外来人员的商业行为、文化观念的诱导和影响下,对于整体村镇空间形态的扩张、民居建筑内部空间和格局的改造,以及现代建材的使用、街巷立面、建筑风貌统一性的改变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见图9)。
[BT2](五)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旅游开发的经济利益是村镇景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经济利益诱导了村民、外来人员主要的新建和改造行为,而镇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则作为次要因素加速了村镇景观空间的变化(见图9)。
四、相关变化影响因素协调措施
[BT2](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村镇在旅游开发前,应邀请专业规划单位对其进行系统性规划,并由村民参与规划全过程。在政府、村民、规划师三方协商下,划定村镇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和周边自然环境保护区。将村镇周边的河流、农田划入自然环境保护区内,由农田、河流作为控制圈,限制村镇边缘的无序建设,减缓村镇形态自由扩张的速度。保护区范围一旦确定,由政府、村民共同进行监督管理。
目前,白沙镇内的旅游业经营还处在单打独斗的局面,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当地政府应起到协调者和管理者的作用,整合村镇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出属于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由政府协调相关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使二、三产业成为村镇经济的支柱产业[4],统一管理,减少村镇内外混乱的改建、新建现象。
[BT2](二)设立古镇管理所,加强监管
镇政府应尽快设立古镇管理所,聘请专业人员和有技术的村民对村镇内传统民居的维修、新建和改造等进行监管和指导,定期对镇内的建筑进行巡视,避免出现砖混平顶和仿民居建筑。在《古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白沙镇保护规划的奖惩规范,由政府、古镇管理所和村民共同监督执行。政府古镇管理所应对镇内的民居进行评估,根据特色、保存的完整性将其划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留建筑、改善建筑、更新建筑和新建建筑五类,尽量减少镇内及边缘的建设量,保护传统村镇肌理和整体形态[5]。村镇的建设尽可能控制在改善、更新建筑内,充分考虑村民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技术专家为村民提供多种民居的保护、修缮方案和技术指导,减少有损于村镇风貌的现代材料的使用。
[BT2](三)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开发
在旅游开发中,应鼓励村民留在村镇内参与旅游业经营,专家指导村民按照传统纳西民居风格将住宅改造为前店后宅或客栈的建筑格局。同时,政府加大对当地的打铜、皮革、米粉皮、手工织布、锦绣等传统手工艺的扶持力度,逐步恢复村镇的传统村镇集市风貌,增加村民的就业机会,突出白沙镇的旅游特色。本土居民留在镇内参与旅游业经营,避免白沙镇成为只有建筑外壳,而无原住民生活气息的“空心镇”,这样即可以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控制村镇边缘的私搭乱建,还能维持村镇的传统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BT2](四)强化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
可聘请镇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传统工匠对村民、外来人员进行纳西文化和传统营造技艺的教育和指导,让村民对纳西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让外来人员产生认同感。政府、专业人员介绍传统村镇保护开发的成功案例,使村民、外来人员认识到最本真的纳西族村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村民、外来人员对民居建筑、村镇风貌的保护从被动转为主动,在保护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用旅游经济利益促进村镇的空间形态、整体风貌的保护,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形成三者相互协调发展的村镇景观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车震宇.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7-98.
[2]张斌. 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 中国园林,2010,26(12):33-35.
[3]武静. 鄂西纳水溪古村落景观及其变迁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75-77.
[4]朱宏莉,车震宇. 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对村落空心化的影响——以大理喜洲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2(11):145-148.
[5]曹易,翟辉. 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利用研究——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97-103.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村镇的景观空间形态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通过对丽江白沙镇的村镇整体形态、街巷、建筑单元的现状和变化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村镇景观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文章从当地政府、旅游开发、村民、外来人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旅游经济利益主导了村民、外来人员的新建、改建行为,是村镇空间形态从渐变型到突变型的主导因素,当地政府有限的监管力度也加速了其空间变化;并根据各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在旅游经济利益影响下传统村镇景观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古镇景观;空间形态;传统村落;丽江白沙古镇;变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5)03-0101-08
在现代经济、政策法规、旅游业、村镇人口以及收入的变化、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涌入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主要从渐变型发展为稳定型、突变型、恢复型和消亡型。其中,短期内(2~3年)增加大量新房屋、形态突然发生变化的村落称为“突变型村落”[1]。
本文以丽江白沙镇中白沙行政村中的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以及木都行政村中的太平村、木都村为调研对象,研究其村镇的景观空间形态从渐变型发展为突变型的变化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
[BT1]一、白沙镇村镇景观空间形态现状
少数民族村落是族群因繁衍、生存的需要而长期聚居的场所,其景观空间主要包括村民的生活性空间和生产性空间两部分。其中,生活性空间主要是由民居建筑、街巷空间、构筑物组合而成的整体空间集合,生产性空间是与住民生存息息相关的山地、林地、水系、农田等自然、半自然景观的集合[2]。
[BT2](一)村镇自然景观空间
[JP+1]白沙镇位于丽江市区以北10公里的玉龙雪山脚下的东部平坝地区,一条与镇内四方街相距226米的青龙河与村镇并行,流向束河古镇,村镇东侧为大片农田。南、北部的农田被村镇道路和民居的分割得略显分散。镇内地势平坦,有河流由北至南穿过四方街后一分为三,向西、南方向流经村镇,在民居前流过,并与主街相依相伴。镇中主街两侧、河边种植柳树,房前屋后、院落内都种植了苹果、梨、海棠、石榴等多种果树以及大丽花、月季、竹子等观赏植物,景色宜人。[JP]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
第3期
田潇然,车震宇,李红波:丽江白沙古镇景观空间形态变化研究
[BT2](二)整体空间形态
白沙镇是丽江地区纳西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最早形成的集市。村镇以近似梯形的四方街为核心,向东西、南北方向发散出近似“大”字的三条主街,并与太平村街道共同组成了一个明显的“X”形的村镇主体骨架。镇内民居沿着“X”形的主街两侧延伸,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窄的形态(见图1)。
(三)街道景观空间形态
1.商业主街。镇内街道不受地势的约束,发展比较自由。南北、东西向垂直的商业主街两侧遍布各类商铺、餐馆和客栈,除交通和商业功能外,主街也是村民交往的主要活动场所。
[JP3]南北向商业街沿街两侧商铺基本都不超过两层,建筑尺度适宜。所采用的材料和色彩协调统一,方向的引导性明确,空间围合感较强。东西向商业街与入镇车行道相连,路面略宽,街道的空间围合感稍弱于南北向的商业主街。东西向商业街上出现砖混和彩钢瓦顶建筑等,建筑形式并不一致,色彩多样。东部入镇的车行道为沥青路面,太平村、木都村内主路为水泥路面,其它镇内主要商业街巷为毛石铺装,材质、色彩较为统一。[JP]
2.生活街巷和小巷。生活街巷大多垂直于主街,向着东西方向蔓延发展,形式“丰”字型排列。生活街巷再进行分支,形成由民居建筑山墙面挤压出连接邻里关系的小巷。小巷大多为尽端式道路,多呈直线、折线布局,较少形成环路,与主街、生活街巷整体形成一个方向明确,主次分明的街道网络体系。
[BT2](四)建筑单元
白沙镇传统建筑有纯住宅、商铺、餐馆、客栈和店宅等形式。纯住宅是作为单一居住功能的[JP+2]住宅,排列于生活街巷和小巷之间。商铺、餐[JP][LM]
馆、客栈多集中在四方街周围和三元村主街两侧排布。白沙镇历史上手工业发达,还出现了前店后宅或前店后作坊的店宅,有村民经营的榨油坊、扎染作坊和政府扶持的当地传统锦绣艺术院等。
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石木结构,村镇周边以及村镇内部的新建建筑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少数采用砖混结构。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除了传统的砖、木、土坯、石材外,民居的修缮中还使用了瓷砖、空心砖、水泥等现代材料。
[BT2](五)村镇景观空间现状总结
[JP+1]白沙镇从所处地形和发展形态上看属于坝区村镇,以四方街为村镇单核心,街道向四周线型辐射,建筑顺应青龙河和南北向主街的走势排列, 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短的自由发展形态。村镇核心紧实,周边自然景观参差不齐地镶嵌在村镇松散的边缘中。村镇整体纳西族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四方街、商业街、生活街巷和小巷空间的尺度、立面基本保持了纳西族村镇的特色,而一部分建筑空间的改造和现代建材的使用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JP]
[BT1]二、白沙镇景观空间形态变化
[BT2](一)村镇整体形态变化
1.2003至2014年间的变化。2003年到2005年,村镇整体形态变化并不明显,新增建筑数量较少,多是相对均匀分散在各村内的空地内,部分紧贴在村落边缘(见图2)。
2005年到2010年,大量新建建筑均匀填充于村镇内的空地中,村镇内建筑肌理越发紧凑。少量新增建筑紧贴村镇边缘,同时村镇边缘的土地部分用作建设用地。由于公路交通对于村民生活和经济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紧贴新建束白路两侧的农田大量被开辟成建设用地,三元村西北向的小路旁,以及忠义村与西文村之间的主路两侧的农田被改作为零星的建设用地。白沙镇整体形态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自由扩张和沿道路线性扩张两种形式。2010年到2012年,白沙镇的整体形态依然是按照自由生长的方式向村镇四周的农田均匀扩张。新增建筑使得忠义村与西文村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村落边界变得模糊。村镇内依然是见缝插针式的新建民居,而镇内空间有限,部分新增的建设用地逐渐出现在与村镇边缘相隔一定距离的农田中。2012年到2014年,白沙镇的整体形态进入了快速向外扩张的阶段。北部连接三元村与新善村两个村落道路两侧的农田大量都被圈作建设用地,遍布新增民居,村落间的界限变得难以分辨。三元村与太平村间的大片农田用作建设用地,使得原本明显的“X”型形态,在众多新建民居的填充下,逐渐变成了一个梯形。新增建筑除部分出现在村镇内,村镇边缘的数量已经明显增加。[JP] 2.突变型村镇形态变化特征。纵观白沙镇十二年的整体形态变化过程,可分为2005年以前,2005年到2010年,以及2010年至2014年三个阶段(见图3)。
]2005年以前,新增、改建、拆除的建筑多为村民自发建设,集中在村落内部,少量新增建筑紧贴村镇边缘出现,整体形态变化并不显著。2005年到2010年,村民自身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开展,大量新增民居集中于村镇内部,部分沿村镇道路、城市道路建设以及紧贴村镇边缘向外扩张,整体形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2010年至2014年,随着村镇边缘和外围新增建筑数量逐渐超过村镇内部的数量,并且由原来的紧贴村镇边缘逐步发散到周边农田中,整体形态变化速度加快。白沙镇村镇内部肌理更加紧密,村镇边缘更加零碎,村镇面积不断扩大。[JP]
[BT2](二)村镇街道景观空间形态变化
1.[JP3]商业主街。经过多年发展,商业主街服务重心已从村民逐步转向游客,其长度和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增加。2009年时,主街的商铺主要集中在四方街以北和以东的主街上,四方街以南的主街的功能还是以交通、交流为主。随着旅游业兴起,主街两侧民居出租改造为商铺和客栈,商业主街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南、向西延伸,并逐步蔓延到与主街交叉的生活街巷内,由线状向分枝状发展(见图4)。
外来人员租用临街商铺和民居进行改造,商业主街两侧建筑立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与传统村镇风格不同的元素。例如,原有民居的六合木门改造成了玻璃窗,使用彩钢瓦,或是传统建筑上增加钢架平台(见图5)。[FL)]白沙镇自2014年5月开始对主要街巷进行三线入地、埋排污管等道路修缮工程。修缮的商业街铺地较为统一,仍是是采用毛石铺地,基本保持古镇街道的原有风貌。
2.生活街巷和小巷。2005年以前,生活街巷间相对独立,小巷在其基础上向民居间延伸,分支方向单一,极少形成环路,道路层次分明,走向明确。经过多年变化,村镇边缘出现了一些新的生活街巷和小巷,部分原有的街巷长度增加。
在村镇边缘的新增民居的围合作用下,生活街巷、小巷不断向农田里伸长。同时,小巷逐渐将相对独立的生活街巷联系在了一起,道路的网络形态越发明显,主次关系逐渐弱化,明确的方向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减。村镇边缘的小巷分支增加、增长的同时,村镇内由于新增民居占据空地空间,使得少量小巷出现变短或消失的现象(见图6)。
[BT2](三)建筑单元景观空间变化
1.纯住宅建筑。村镇内的民居以砖木和土木结构为主,截止到2014年,出现了少量砖混结构的住宅建筑。大部分新增民居依然是按照砖木结构进行修建,高度都不超过两层,基本保持了纳西建筑整体风貌的统一性。
笔者走访中得知,从1996年以前,村民多采用传统方法建房,主要以木材搭建建筑框架,用碎石块堆叠墙体下部的“石脚”,用泥水灌入石缝中加固,再用自制的土坯砖或石砖砌筑墙体。传统方法砌筑的墙体易损坏、抗震性差,村民逐步改用持久耐用、稳定性好的现代材料,“石脚”也改用水泥勾缝进行加固。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村民使用空心砖建造庭院院墙和牲口棚,或使用瓷砖装饰墙面和砖混庭院大门,以及仿民居的砖混结构建筑(见图7)。
2.商业建筑。临街商铺立面上出现了玻璃窗、钢架等现代元素,内部空间改造不明显。餐馆是利用民居内部空间和内院布置桌椅,仅改造临街的建筑立面,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并不明显。[JP]
客栈的改建则是庭院内增建客房、翻新民居、修整庭院、增加装饰等,对于庭院的格局和建筑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比较明显。图8为三元村客栈,由外来人员将整个庭院租下后改造为客栈。改造前院内只有一栋原有民居,改造中增加一栋坡屋顶建筑、一间砖砌平顶客厅、一间玻璃钢架厨房饭厅和一间平顶洗衣房。客栈中两栋客房建筑在改造和新建中除了使用大面积玻璃窗外,基本保留了传统民居的构架,内部空间则改造成了套房、标间和单人间等客房10间。
(四)村镇变化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进入突变阶段后,自由发展导致村镇规模无序扩张,生活街巷和小巷的不断延长使得村镇的核心与边界逐渐疏远,这对于空间的联系、村民间的交往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四方街为核心的区域建筑密度加大,边界因新建民居而松散凌乱,原有的传统村镇肌理不断遭到破坏,外围农田不断遭到侵蚀。而新增住房则满足了村民改善生活、增加住房的意愿,出租老宅的村民也得到了较丰厚的经济回报。商业主街上的传统建筑中镶嵌了一些现代建筑元素,传统与现代的混杂对街道空间的特征识别是不利的。四方街周边商铺、餐馆和客栈多由外来人员经营,原住民的流失与原真生活气息的缺乏,势必对传统文化习俗、村镇建筑风貌的延续造成障碍。
[BT1]三、白沙镇景观空间形态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BT2](一)旅游经济利益因素
白沙镇古街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镇内并未全方位开展旅游业,游客的停留时间仅为30~50分钟。到了 2009年,白沙镇加强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并逐步向着“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乡”的目标迈进,2013年旅游业达到高峰。由于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丰厚回报,村民和外来旅游业从业者也意识到村镇内宁静的生活氛围、山水农田相依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纳西族建筑、文化中蕴含了较高经济价值。在经济利益的推动和刺激下,村民和旅游从业者在村镇里新增、改建的民居除了少部分是砖混结构外,大部分基本遵循了采用传统砖木结构建房方式,保持村镇整体建筑风貌的相对统一(见图9)。
商业主街附近的村民大量出租自己民居,搬出老宅,在村镇周边新辟出的宅基地里,甚至直接在自家农田中建设新宅,致使村镇的整体形态变化加速。村镇整体形态不断扩张的同时,促使了生活街巷和小巷不断向农田内延伸,村镇周边的耕地划作建设用地。民居立面、空间的改造、现代装饰元素也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不断出现的。 [BT2](二)地方政府因素
[JP3]白沙镇政府对于白沙镇的保护参照丽江古城管理局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由丽江古城包管理局对白沙镇的核心区并进行监管,规定民居的改造、新建都不得超过两层,要求保持纳西民居风格。虽然白沙镇参照《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进行监管,但镇政府内并未设立古城管理所,而由丽江古城管理局主要行使监管任务,鞭长莫及导致了白沙镇管理力度薄弱。镇政府内没有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引导,造成镇内出现了与传统风格不符的建筑,放任了村民在农田里的无序建设,以及街道立面、建筑用材的变化(见图9)。[JP]
[BT2](三)村民因素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现代建材在抗震性、耐久性上存在明显优势,以及对现代便利生活的向往,在改造和新建民居上村民会采用一些现代材料和工艺技术。不仅如此,传统木构架民居相比现代建筑的造价要高出15万元,这也是村镇中较多出现砖混结构建筑的原因之一。同时,为了生活的方便,很多村民在庭院内增建砖混平顶的浴室来摆放太阳能集热板和水桶,街巷间经常能看到高出屋顶太阳能装置,对于生活街巷的立面也产生一定的变化(见图9)。
[BT2](四)外来人员因素
村镇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在外来人员的商业行为、文化观念的诱导和影响下,对于整体村镇空间形态的扩张、民居建筑内部空间和格局的改造,以及现代建材的使用、街巷立面、建筑风貌统一性的改变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见图9)。
[BT2](五)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旅游开发的经济利益是村镇景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经济利益诱导了村民、外来人员主要的新建和改造行为,而镇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则作为次要因素加速了村镇景观空间的变化(见图9)。
四、相关变化影响因素协调措施
[BT2](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村镇在旅游开发前,应邀请专业规划单位对其进行系统性规划,并由村民参与规划全过程。在政府、村民、规划师三方协商下,划定村镇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和周边自然环境保护区。将村镇周边的河流、农田划入自然环境保护区内,由农田、河流作为控制圈,限制村镇边缘的无序建设,减缓村镇形态自由扩张的速度。保护区范围一旦确定,由政府、村民共同进行监督管理。
目前,白沙镇内的旅游业经营还处在单打独斗的局面,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当地政府应起到协调者和管理者的作用,整合村镇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出属于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由政府协调相关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使二、三产业成为村镇经济的支柱产业[4],统一管理,减少村镇内外混乱的改建、新建现象。
[BT2](二)设立古镇管理所,加强监管
镇政府应尽快设立古镇管理所,聘请专业人员和有技术的村民对村镇内传统民居的维修、新建和改造等进行监管和指导,定期对镇内的建筑进行巡视,避免出现砖混平顶和仿民居建筑。在《古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白沙镇保护规划的奖惩规范,由政府、古镇管理所和村民共同监督执行。政府古镇管理所应对镇内的民居进行评估,根据特色、保存的完整性将其划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留建筑、改善建筑、更新建筑和新建建筑五类,尽量减少镇内及边缘的建设量,保护传统村镇肌理和整体形态[5]。村镇的建设尽可能控制在改善、更新建筑内,充分考虑村民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技术专家为村民提供多种民居的保护、修缮方案和技术指导,减少有损于村镇风貌的现代材料的使用。
[BT2](三)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开发
在旅游开发中,应鼓励村民留在村镇内参与旅游业经营,专家指导村民按照传统纳西民居风格将住宅改造为前店后宅或客栈的建筑格局。同时,政府加大对当地的打铜、皮革、米粉皮、手工织布、锦绣等传统手工艺的扶持力度,逐步恢复村镇的传统村镇集市风貌,增加村民的就业机会,突出白沙镇的旅游特色。本土居民留在镇内参与旅游业经营,避免白沙镇成为只有建筑外壳,而无原住民生活气息的“空心镇”,这样即可以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控制村镇边缘的私搭乱建,还能维持村镇的传统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BT2](四)强化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
可聘请镇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传统工匠对村民、外来人员进行纳西文化和传统营造技艺的教育和指导,让村民对纳西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让外来人员产生认同感。政府、专业人员介绍传统村镇保护开发的成功案例,使村民、外来人员认识到最本真的纳西族村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村民、外来人员对民居建筑、村镇风貌的保护从被动转为主动,在保护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用旅游经济利益促进村镇的空间形态、整体风貌的保护,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形成三者相互协调发展的村镇景观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车震宇.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7-98.
[2]张斌. 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 中国园林,2010,26(12):33-35.
[3]武静. 鄂西纳水溪古村落景观及其变迁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75-77.
[4]朱宏莉,车震宇. 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对村落空心化的影响——以大理喜洲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2(11):145-148.
[5]曹易,翟辉. 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利用研究——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