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塑盘旱育稀抛是节水节本的农业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必将引起水稻秧田、本田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变化。为了探明塑盘旱育秧田、抛栽稻田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为经济有效地控制危害提供依据,2008—2011年组织有关单位协作对水稻塑盘旱育秧田、抛栽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协作单位研究与有关县植保站调查相结合。旱育秧田与直播稻田、塑盘旱秧抛栽田与旱秧手栽田调查对比的方法,探索水稻旱育秧田、抛栽稻田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有效的防治技术。
1.1肥床旱育秧的调查方法
系统调查田选用同一批未经药剂处理的武育粳3号和淮稻五号稻种,旱育、直播秧田面积各333 m2;6月上中旬分别普查病虫种类与危害程度。
1.2旱育抛栽稻的调查方法
系统观察试验田选用25 d秧龄的旱秧,栽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于同一天抛栽和手栽。在水稻病虫发生期系统调查主要病虫;7月底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普查相近的同期抛栽和手栽的杂交稻田各20块,记载主要病虫发生和危害情况。
2结果与分析
旱育秧田病虫种类主要有稻瘟病、恶苗病、螟虫、蚜虫、鼠害以及肥害(因有机肥未腐熟引起的秧苗枯黄)等,抛秧稻病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2.1肥床旱育秧病虫发生情况
2.1.1稻瘟病。旱秧田稻瘟病轻于直播秧。定点观察田的粳稻于5月8日播种,2009年5月中旬至入梅(6月20日)前,持续干旱少雨,稻瘟病发生较轻。粳稻旱秧定点观察田均未发现稻瘟病。普查89块不同类型秧田,平均病株率为1.33%,其中旱秧和直播秧分别为0.85%和1.90%,直播秧病株率为旱秧的2.2倍[1]。
2.1.2恶苗病。早秧恶苗病较直播秧发生迟、危害轻。5月28日,系统观察田粳稻直播秧病株率为0.14%,6月15日病株率上升为0.48%,而粳稻旱秧未发现恶苗病。普查89块秧田,旱秧和直播秧发病率分别为0.28%和0.90%,直播秧病株率为旱秧的3.2倍。
2.1.3螟虫。旱秧田较直播秧田落卵少、危害轻。射阳地区为害中晚稻秧田的螟虫主要为二化螟。2009年5月29—30日调查46块旱、直播秧田,平均落卵量分别为10 095、19 395块/hm2,直播秧落卵量为旱秧的1.9倍。2009年6月15日系统观察田粳旱秧和直播秧螟害率分别为1.54%和3.38%,粳稻旱秧和直播秧螟害率分别为1.40%和9.93%,表明旱秧螟害明显轻于直播秧。普查87块不同类型秧田,平均螟害率为5.5%,其中旱秧和直播秧螟害率分别为2.71%和8.63%,粳稻旱秧分别比直播秧低5.7和6.4个百分点。对61块籼稻旱、直播秧螟害率统计分析,经反正弦转换,进行t测验,t值为3.78,大于t0.01=2.66,表明中籼稻旱秧与直播秧螟害率差异极显著[2-3]。
2.2旱秧抛栽稻病虫发生情况
2.2.1二化螟。抛栽田落卵量和螟害率高于手栽田。2009—2010年系统调查粳稻系统观察田,抛栽田2代二化螟平均落卵量和螟害率分别为3 510块/hm2和3.0%,较手栽田分别高35%左右。普查抛秧田平均螟害率为0.9%,较手栽田高33.3%。
2.2.2三化螟。抛栽田落卵量和螟害率高于手栽田。2009—2010年调查系统观察田,抛栽田2、3代三化螟平均落卵量分别为1 815、10 125块/hm2,较手栽田分别高7.2%和34.6%;抛栽田2、3代螟害率分别为4.4%和13.5%,较手栽田分别高6.3%和35.6%。普查抛栽田白穗率为6.3%,较手栽田高30.2%。
2.2.3稻纵卷叶螟。抛栽田2代蛾量与手栽田差异不明显,3代蛾量高于手栽田。抛栽田卵、虫量和卷叶率明显高于手栽田。2009—2010年系统调查,抛栽田2代平均卵量、幼虫量、卷叶率分别为92.5粒/百穴、197.5头/百穴和15.1%,较手栽田分别高43.30%、34.60%和15.12%;抛栽田3代平均卵量、幼虫量、卷叶率分别为472粒/百穴、340头/百穴和24.9%,较手栽田分别高20.7%、11.3%和4.0%。普查抛栽田2、3代卷叶率分别为2.9%和7.2%,较手栽田分别高44.8%和12.5%。
2.2.4稻飞虱。抛栽田“两虱”若虫高峰期虫量均高于手栽田。系统调查抛栽田2代白背飞虱和3代褐飞虱最高虫量分别为1 523、835头/百穴,较手栽田分别高32.4%和32.8%;7月30日至8月5日、8月30日前后普查,抛栽田稻飞虱总量平均分别为2 143、1 649头/百穴,均较手栽田高17.6%。
2.2.5纹枯病。抛栽田纹枯病较手栽田受害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病高峰期抛栽田病穴率与手栽田差异不明显,而抛秧田平均病株率和病指分别为14.9%和6.1,较手栽田分别高7.4%和18.0%;病情稳定期抛栽田受害程度明显重于手栽田,抛栽田平均病株率和病指分别为75.2%和34.9,较手栽田分别高31.9%和36.7%。普查抛栽田平均病穴率和病株率分别为65.7%和19.9%,较手栽田分别高14.0%和14.1%。
3结论与讨论
(1)旱秧苗稻瘟病、恶苗病和螟害轻于同稻型的直播秧。分析其原因:一是在温度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情况下,湿度条件是影响稻瘟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当地5月中旬起,旬平均气温一般已超过20 ℃,基本适宜稻瘟病菌的生长;而旱秧采取有机控水管理,直播秧苗期沟内保持水层,可能由于直播秧田湿度高于旱秧田,导致了旱秧稻瘟病轻于直播秧。二是旱秧素质好,抗性较直播秧强。控水管理提高了旱秧生理素质,加上旱秧苗床有机肥施量多,磷、钾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培育壮秧。因此,旱秧抗病性强,不利于稻瘟病和恶苗病发生。三是旱秧落卵量较直播秧少是旱秧螟害轻的主要原因。二化螟产卵有趋嫩绿习性,直播秧较旱秧浓绿。旱秧叶色偏淡。因此,旱秧落卵量明显少于直播秧[4]。
(2)抛秧田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与危害程度均明显重于手栽田。由于抛栽稻与手栽稻生长和成穗规律的差异,致使抛秧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加重,旱秧抛栽稻田二化螟、三化螟虫害率较手栽田高35%左右,稻纵卷叶螟卷叶率较手栽田高10%~40%。稻飞虱高峰虫量较手栽田高30%左右。抛栽稻进入分蘖期,分蘖节位低、分蘖早、分蘖多。据调查,7月下旬旱秧抛栽稻单株总茎蘖数较手栽田多25%左右,表现为叶色嫩绿、分蘖多、群体大、田间郁蔽度高。抛秧稻主要害虫发生和危害重的原因如下 :首先,稻田主要害虫有趋嫩绿、喜荫湿的习性。在抛秧稻和手栽稻并存的情况下,抛秧田比手栽田能更多的诱集成虫,田间虫量高,落卵量多;其次,抛秧田较手栽田郁蔽。有利于稻飞虱生长繁殖;第三,抛秧稻分蘖多,抽穗期长,一般较手栽稻抽穗期拉长6 d左右。因此,抛栽稻极有利于3代三化螟钻蛀危害,导致穗期螟害严重[5-6]。
(3)抛栽田较手栽田纹枯病上升快、危害重。水稻经适时烤田控蘖,田内复水后,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非常有利于纹枯病扩展。由于抛栽稻单株分蘖多、群体大、郁蔽度高,造成抛栽稻中下部湿度高,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水平扩展和垂直上升,导致抛栽稻纹枯病危害重于手栽稻,纹枯病高峰期和稳定期病指较手栽田分别高18.0%和36.7%。
4参考文献
[1] 张国林,陈海新,朱凤生,等.水稻肥床旱育秧田病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4):40-41.
[2] 陈磊,刘世山,张建成,等.水稻旱育秧田立枯病防治措施的初步探讨[J].现代农业,2009(10):28-29.
[3] 杨玉芳,吴振家.水稻旱育秧田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垦殖与稻作,2003(2):28,33.
[4] 赵民军,何吉昌,吴唐福,等.免耕抛栽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06,153.
[5] 赵言文,陈留根.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283-291.
[6] 江立庚,徐建云.杂交早稻旱育秧苗分蘖特性研究[J].作物研究,1997,11(2):7-10.
1材料与方法
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协作单位研究与有关县植保站调查相结合。旱育秧田与直播稻田、塑盘旱秧抛栽田与旱秧手栽田调查对比的方法,探索水稻旱育秧田、抛栽稻田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有效的防治技术。
1.1肥床旱育秧的调查方法
系统调查田选用同一批未经药剂处理的武育粳3号和淮稻五号稻种,旱育、直播秧田面积各333 m2;6月上中旬分别普查病虫种类与危害程度。
1.2旱育抛栽稻的调查方法
系统观察试验田选用25 d秧龄的旱秧,栽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于同一天抛栽和手栽。在水稻病虫发生期系统调查主要病虫;7月底至8月上旬、8月底至9月上旬普查相近的同期抛栽和手栽的杂交稻田各20块,记载主要病虫发生和危害情况。
2结果与分析
旱育秧田病虫种类主要有稻瘟病、恶苗病、螟虫、蚜虫、鼠害以及肥害(因有机肥未腐熟引起的秧苗枯黄)等,抛秧稻病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2.1肥床旱育秧病虫发生情况
2.1.1稻瘟病。旱秧田稻瘟病轻于直播秧。定点观察田的粳稻于5月8日播种,2009年5月中旬至入梅(6月20日)前,持续干旱少雨,稻瘟病发生较轻。粳稻旱秧定点观察田均未发现稻瘟病。普查89块不同类型秧田,平均病株率为1.33%,其中旱秧和直播秧分别为0.85%和1.90%,直播秧病株率为旱秧的2.2倍[1]。
2.1.2恶苗病。早秧恶苗病较直播秧发生迟、危害轻。5月28日,系统观察田粳稻直播秧病株率为0.14%,6月15日病株率上升为0.48%,而粳稻旱秧未发现恶苗病。普查89块秧田,旱秧和直播秧发病率分别为0.28%和0.90%,直播秧病株率为旱秧的3.2倍。
2.1.3螟虫。旱秧田较直播秧田落卵少、危害轻。射阳地区为害中晚稻秧田的螟虫主要为二化螟。2009年5月29—30日调查46块旱、直播秧田,平均落卵量分别为10 095、19 395块/hm2,直播秧落卵量为旱秧的1.9倍。2009年6月15日系统观察田粳旱秧和直播秧螟害率分别为1.54%和3.38%,粳稻旱秧和直播秧螟害率分别为1.40%和9.93%,表明旱秧螟害明显轻于直播秧。普查87块不同类型秧田,平均螟害率为5.5%,其中旱秧和直播秧螟害率分别为2.71%和8.63%,粳稻旱秧分别比直播秧低5.7和6.4个百分点。对61块籼稻旱、直播秧螟害率统计分析,经反正弦转换,进行t测验,t值为3.78,大于t0.01=2.66,表明中籼稻旱秧与直播秧螟害率差异极显著[2-3]。
2.2旱秧抛栽稻病虫发生情况
2.2.1二化螟。抛栽田落卵量和螟害率高于手栽田。2009—2010年系统调查粳稻系统观察田,抛栽田2代二化螟平均落卵量和螟害率分别为3 510块/hm2和3.0%,较手栽田分别高35%左右。普查抛秧田平均螟害率为0.9%,较手栽田高33.3%。
2.2.2三化螟。抛栽田落卵量和螟害率高于手栽田。2009—2010年调查系统观察田,抛栽田2、3代三化螟平均落卵量分别为1 815、10 125块/hm2,较手栽田分别高7.2%和34.6%;抛栽田2、3代螟害率分别为4.4%和13.5%,较手栽田分别高6.3%和35.6%。普查抛栽田白穗率为6.3%,较手栽田高30.2%。
2.2.3稻纵卷叶螟。抛栽田2代蛾量与手栽田差异不明显,3代蛾量高于手栽田。抛栽田卵、虫量和卷叶率明显高于手栽田。2009—2010年系统调查,抛栽田2代平均卵量、幼虫量、卷叶率分别为92.5粒/百穴、197.5头/百穴和15.1%,较手栽田分别高43.30%、34.60%和15.12%;抛栽田3代平均卵量、幼虫量、卷叶率分别为472粒/百穴、340头/百穴和24.9%,较手栽田分别高20.7%、11.3%和4.0%。普查抛栽田2、3代卷叶率分别为2.9%和7.2%,较手栽田分别高44.8%和12.5%。
2.2.4稻飞虱。抛栽田“两虱”若虫高峰期虫量均高于手栽田。系统调查抛栽田2代白背飞虱和3代褐飞虱最高虫量分别为1 523、835头/百穴,较手栽田分别高32.4%和32.8%;7月30日至8月5日、8月30日前后普查,抛栽田稻飞虱总量平均分别为2 143、1 649头/百穴,均较手栽田高17.6%。
2.2.5纹枯病。抛栽田纹枯病较手栽田受害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病高峰期抛栽田病穴率与手栽田差异不明显,而抛秧田平均病株率和病指分别为14.9%和6.1,较手栽田分别高7.4%和18.0%;病情稳定期抛栽田受害程度明显重于手栽田,抛栽田平均病株率和病指分别为75.2%和34.9,较手栽田分别高31.9%和36.7%。普查抛栽田平均病穴率和病株率分别为65.7%和19.9%,较手栽田分别高14.0%和14.1%。
3结论与讨论
(1)旱秧苗稻瘟病、恶苗病和螟害轻于同稻型的直播秧。分析其原因:一是在温度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情况下,湿度条件是影响稻瘟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当地5月中旬起,旬平均气温一般已超过20 ℃,基本适宜稻瘟病菌的生长;而旱秧采取有机控水管理,直播秧苗期沟内保持水层,可能由于直播秧田湿度高于旱秧田,导致了旱秧稻瘟病轻于直播秧。二是旱秧素质好,抗性较直播秧强。控水管理提高了旱秧生理素质,加上旱秧苗床有机肥施量多,磷、钾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培育壮秧。因此,旱秧抗病性强,不利于稻瘟病和恶苗病发生。三是旱秧落卵量较直播秧少是旱秧螟害轻的主要原因。二化螟产卵有趋嫩绿习性,直播秧较旱秧浓绿。旱秧叶色偏淡。因此,旱秧落卵量明显少于直播秧[4]。
(2)抛秧田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与危害程度均明显重于手栽田。由于抛栽稻与手栽稻生长和成穗规律的差异,致使抛秧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加重,旱秧抛栽稻田二化螟、三化螟虫害率较手栽田高35%左右,稻纵卷叶螟卷叶率较手栽田高10%~40%。稻飞虱高峰虫量较手栽田高30%左右。抛栽稻进入分蘖期,分蘖节位低、分蘖早、分蘖多。据调查,7月下旬旱秧抛栽稻单株总茎蘖数较手栽田多25%左右,表现为叶色嫩绿、分蘖多、群体大、田间郁蔽度高。抛秧稻主要害虫发生和危害重的原因如下 :首先,稻田主要害虫有趋嫩绿、喜荫湿的习性。在抛秧稻和手栽稻并存的情况下,抛秧田比手栽田能更多的诱集成虫,田间虫量高,落卵量多;其次,抛秧田较手栽田郁蔽。有利于稻飞虱生长繁殖;第三,抛秧稻分蘖多,抽穗期长,一般较手栽稻抽穗期拉长6 d左右。因此,抛栽稻极有利于3代三化螟钻蛀危害,导致穗期螟害严重[5-6]。
(3)抛栽田较手栽田纹枯病上升快、危害重。水稻经适时烤田控蘖,田内复水后,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非常有利于纹枯病扩展。由于抛栽稻单株分蘖多、群体大、郁蔽度高,造成抛栽稻中下部湿度高,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水平扩展和垂直上升,导致抛栽稻纹枯病危害重于手栽稻,纹枯病高峰期和稳定期病指较手栽田分别高18.0%和36.7%。
4参考文献
[1] 张国林,陈海新,朱凤生,等.水稻肥床旱育秧田病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4):40-41.
[2] 陈磊,刘世山,张建成,等.水稻旱育秧田立枯病防治措施的初步探讨[J].现代农业,2009(10):28-29.
[3] 杨玉芳,吴振家.水稻旱育秧田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垦殖与稻作,2003(2):28,33.
[4] 赵民军,何吉昌,吴唐福,等.免耕抛栽稻田的化学除草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06,153.
[5] 赵言文,陈留根.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283-291.
[6] 江立庚,徐建云.杂交早稻旱育秧苗分蘖特性研究[J].作物研究,1997,1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