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们先看一首诗歌丑奴儿令康与之(促养直赴雪夜溪堂之约)康与之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著地无痕,柳絮梅花处处春。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试题: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本题需要结合诗的内容,分析上阕的表达技巧。参考答案:想象。诗人想象天上有溪流澄澈如白练,河神把白练剪碎,撒下,写出漫天大雪、雪花片片洁白飞舞之景,想象奇特而有意趣。学生想不到使用联想的手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联想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联想要说一下虚实结合。我们常碰到的虚与实的问题经常就是围绕着景物展开的。我们平时常说的虚实结合一般就是指虚景与实景的结合。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下片前五句述梦境,“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夫妻重聚,一切宛似生前,而又相顾无言,泪落如泻;词人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的真挚的情感。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了一幅洞天仙境,光明一片,呈现了一个相敬相亲的极乐世界。而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去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所以是虚景。
3、设想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实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实写虚;另一种是以虚写实。以实写虚主要表现为借描写之景物,传承作者之志。诗中景状,是为实写,但诗歌目的,是为言情达意,情志乃虚物。例如2008年江西卷第十四题的诗歌鉴赏,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三)》“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诗人用虚实法,当然不只是光用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同样具有魅力。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欧阳修《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本诗语言飘逸,作简要赏析。诗人想象奇特,虚实结合。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了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到,富有浪漫色彩。
回到开篇的试题《丑奴儿令》只有看懂了诗歌内容,并了解虚写的种类,这样才能准确作答。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本题需要结合诗的内容,分析上阕的表达技巧。参考答案:想象。诗人想象天上有溪流澄澈如白练,河神把白练剪碎,撒下,写出漫天大雪、雪花片片洁白飞舞之景,想象奇特而有意趣。学生想不到使用联想的手法,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联想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联想要说一下虚实结合。我们常碰到的虚与实的问题经常就是围绕着景物展开的。我们平时常说的虚实结合一般就是指虚景与实景的结合。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下片前五句述梦境,“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夫妻重聚,一切宛似生前,而又相顾无言,泪落如泻;词人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的真挚的情感。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了一幅洞天仙境,光明一片,呈现了一个相敬相亲的极乐世界。而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去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所以是虚景。
3、设想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实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实写虚;另一种是以虚写实。以实写虚主要表现为借描写之景物,传承作者之志。诗中景状,是为实写,但诗歌目的,是为言情达意,情志乃虚物。例如2008年江西卷第十四题的诗歌鉴赏,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三)》“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诗人用虚实法,当然不只是光用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同样具有魅力。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欧阳修《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本诗语言飘逸,作简要赏析。诗人想象奇特,虚实结合。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了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到,富有浪漫色彩。
回到开篇的试题《丑奴儿令》只有看懂了诗歌内容,并了解虚写的种类,这样才能准确作答。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