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模式分析与选择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非社会化、准社会化、完全社会化这三种后勤保障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区域、成本效益、后勤生活安全是影响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选择的三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 后勤保障 服务模式 后勤社会化
  [作者简介]欧阳炯炜(1964- ),男,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三峡大学征地办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湖北 武汉43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A2004201)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39-0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真正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保障服务模式。怎样分析、认识这些模式,以及如何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模式,笔者试提出一己之见以供参考。
  
  一、模式的内涵以及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的表现
  
  在分析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模式”这一概念。关于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须再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由此我们可以推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就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在一段时间内,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一种方式、方法。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折射。按照道格拉斯·诺思的观点,是一种社会效益更高的制度对低效制度的替代过程。然而这种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历不同的制度变迁和演变。在这种替代过程中,势必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亦会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出现。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后勤保障服务的多种模式必然会显现出来。虽然模式多种多样,但从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
  1.非社会化模式或称学校企业化模式。所谓高校后勤服务非社会化模式或学校企业化模式,是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全部依靠原有的后勤服务实体提供的一种保障方式。此种模式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后勤系统的人员、资源按国家文件形式上进行了剥离,但实质上并没有剥离,即人员的身份并没有改变,资源的产权并没有改变;其二,后勤保障服务的供需双方是单一的,也是唯一的,学校无法选择社会企业来提供服务,后勤实体也无法进入社会领域参与竞争;其三,后勤保障服务供需双方不是以契约为准绳、以市场约束为机制,而是以目标责任及经费总额包干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
  2.准社会化模式。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准社会化模式是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主要依靠学校后勤服务实体提供,部分服务有社会企业参与的一种保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供需双方是多方的、具有有限度的选择性;有偿服务、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在部分领域开始显现作用;契约化管理的部分实施使供需双方不对等地位有所改变。但总体上后勤服务实体并不是独立意义上的法人主体,学校仍然要承担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风险。
  3.完全社会化模式。完全社会化模式是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完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通过竞争择优选择后勤保障服务的提供者,并根据服务的质量水平支付报酬的一种保障方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后勤实体已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造;后勤实体与社会企业同等参与竞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有度;服务质量与水平显著提高。这种模式也是政府描绘的“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节、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需要完全社会化模式。上述三种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各有特点,各有优劣。
  
  二、影响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选择的因素
  
  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或者说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模式,在理论上说是有规律可循的,即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由非社会化、准社会化、完全社会化这样的由低向高、具有渐进性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可能因时因地因校不同而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对某一高校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后勤服务保障模式,主要取决于如下几方面因素:
  1.地域因素。处于不同地域的高校,由于所处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影响其模式选择。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因此,不同区域间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会有明显不同。(1)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高校选择的差异性。省会城市一般是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市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素质、交通状况、技术水平以及消费水平都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较高。处于这些地域的高校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时,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所需的市场化机制容易培育和形成,这样既有可能缩短由非社会化到完全社会化的过程,也有可能出现由非社会化直接到完全社会化的模式。非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相比,经济、文化、教育、技术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其影响,地处非省会城市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也会相对滞缓,而且更多的是选择非社会化、准社会化、完全社会化这样循序渐进的模式,甚至可能长期地选择非社会化或准社会化服务模式。(2)东、中、西部高校选择的差异。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部署与推进,东、中、西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各不一样,处于这些区域内的高校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时,其模式选择也会不一样。一般而言,当地第三产业越发达,为高校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条件就越成熟,高校也就越易选择后勤服务保障的完全社会化模式。因此,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高校,在后勤保障服务模式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性。从目前的情况看,西部地区高校的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大部分处于非社会化模式状态;中部地区高校部分是非社会化模式,部分是准社会化模式;而东部地区高校则大部分是准社会化模式,少数开始进行完全社会化模式的探索。
  2.成本与效益因素。高校选择什么样的后勤保障服务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成本与效益。高校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国家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初期,由于各级政府并没有按国民生产总值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教育投资,在受教育者个人分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不足的部分则必须由高校自身想办法解决,这样促使高校不得不考虑办学成本与效益问题。(1)成本因素。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从理论上讲,高校在获取不同服务模式下相同服务质量的直接成本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决定服务成本的关键就看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低,服务成本就越低,高校就越易于选择。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耗费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费用,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以及强制合同执行的成本。在非社会化模式下,由于向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后勤实体管理人员仍然是学校任命的干部,这种体制下的内部协调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时也会因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和竞争力不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损失。准社会化服务模式能较好地引入社会资源进入高校后勤,实现服务资源共享,也能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但同时也会增加各服务企业之间因竞争而带来的学校协调、安排、谈判和多方摩擦的成本等;而完全社会化模式则能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学校一定的教育经费,并能提高服务质量,但同时也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完全市场化的经济行为,忽视高校服务育人的宗旨,从而给社会效益带来损失。(2)效益因素。效益是价值概念的派生与发展,泛指事物对社会产生的利益与效果。在经济学中,效益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商品价值实现的结果。只有实现了的价值,效益才得以体现。高校后勤社会化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就是利用市场化机制减少后勤保障投入,提高后勤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同时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质量。因此,哪一种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的成本低而效益高,高校也就越趋向于选择哪一种。由此可以看出,三种服务模式各有利弊:有的交易成本低,而效益损失大;有的交易成本高,而效益损失低。如何选择,高校应根据自己的校情而定。
  3.后勤生活安全因素。高校的稳定关乎社会的安定,高校后勤生活的安全稳定问题历来是政府、高校管理者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高校在选择后勤保障服务模式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涉及学校后勤生活安全的领域和方面很多,如水、电、气、消防、食品、卫生、防疫、交通、人身、财产等,但与后勤社会服务模式选择有关的主要还是饮食安全和公寓管理安全。(1)在非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下,在饮食、公寓管理上由于学校行政指令系统仍然起作用,服务人员具有准教师身份且熟悉管理环节,则安全风险可以控制到最低,但由此也可能带来饭菜的质量、价格不能令学生满意;学校与公寓建设开发商(中国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速度如此之快,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是引进了社会力量投资兴建而成的)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公寓管理服务质量也可能会下降。(2)在完全社会化模式下,由于市场经济的机制、配置、导向作用,学生的饭菜在花色品种、质量、价格、服务时间等方面会给学生带来消费的实惠和便利,但学校也会因此承担间接管理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风险,且此风险不易掌控;在公寓管理方面可能会有较低的价格带来较好的服务,但同样的消防、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风险仍然使高校的管理者高度紧张,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使高校承担极大的社会及经济风险。(3)在准社会化服务模式下,从饮食上讲,可以引进部分服务企业进校开展有序竞争,可降低或稳定饭菜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的调控上也容易把握;在公寓管理上也会因企业的竞争而使学校企业的服务更制度化、规范化,也会促使社会企业的服务更人性化,更有利于实现服务育人。但这种模式由于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同场竞争,也可能会因利益分配方面的原因带来管理摩擦,从而增加学校的协调成本。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的选择关乎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学校管理者认真权衡、把握,这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么多年仍无法在全国形成一种统一的模式、无法确定时间表来让学校实现什么模式的深刻原因。但是,我们相信,每一所高校都在根据校情不断地摸索、实践,并在一定时期内选择最适合于自己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2](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杨德广,李同明.高等学校投资效益研究[M].上海:上海高教研究杂志社,1994.
其他文献
以虎龙沟煤矿为例,分析矿用乳化液泵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保证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安全,提高乳化液泵使用寿命,降低事故率
从机电维修技术和设备资源利用两方面介绍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了一系列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优化措施。加强对采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确
作文就像格斯拉兄弟做靴子一样,要舍得投入时间去真正地、用心地读书、做读书笔记、积累写作材料。 Essays, like the Gracila brothers doing boots, are willing to devot
针对传统搜索引擎系统缺乏个性化的问题,本文利用Ajax技术通过跟踪用户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个性化信息提取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用户的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地组织《数字电路》的教学活动,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教育技术 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范文军(1957- ),女,山东菏泽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改革及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发展等。(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
在留学生针灸教学的实践中,创建"兴趣导入"为特征的教学模式,遵循创新教育理论,安排新的教学顺序、实行新的教学方法,变被动灌输为创造性的探索和讨论,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大学内部治理中,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构异功"和"异构同功"的现象屡见不鲜。从AGIL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发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具有为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获取资源、提
当代师生关系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师生地位失衡、师生关系功利及师生对话障碍。尽管历代学人在何为理想师生关系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但纵观历史师生关系的理想样态可概
道德可“教”,但不是“说教”;美德严格来讲并不是课本里“长”出来的,而是以做人实践中得来的    据我国零点调查公司参与的“世界公民文化价值与消费潮流调查”,中国公民的价值观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各国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讲究礼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而中国公众最重要的价值依次是:独立、常识和讲礼貌,对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等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只有不到30%的中国人重视容忍和
项目实施过程中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项目人员、设备、仪器跟不上,项目质量控制不及时,设想与实际施工过程脱离,任意减少施工程序,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项目检查时,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