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的语法化历程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穷尽性的语料分析,深入探讨了“只得”的语法化过程。认为“只得V”最初出现在“只得……不得”这种格式中,随着“只得”的独立性增强,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这种用法。
  关键词:得 不得 只得 语法化
  
  “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动词,本义为“获得、得到”。《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玉篇·彳部》:“得,获也。”如:
  (1)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今文尚书》)
  (2)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周易》)
  这个用法一直延续到了现代汉语,表示“获得”义时,后面可以跟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宾语。
  在先秦时期,“得”字已经可以放在另一动词前,表“客观条件的可能”之义,是助动词。多为“得V”式。如:
  (3)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
  (4)先为之报,又焉得立?(《左传·闵二年》)
  (5)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这个时期出现的“得”表示“可能”的意义已经成熟,“得”作为助动词,还可表示“需要、应该、必须”等。
  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不得V”式。如:
  (7)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公羊传》)
  (8)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公羊传》)
  综上,“得”的演变历程非常快,在先秦几乎出现了它所有的用法。那么“只得”又是怎么出现的呢?本文通过查询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对此进行分析。
  战国时期,“得”的语料为1671条;“不得”的语料为521条。表“可能”之义的“得”在这一时期已经成熟,“不得”表示“不能够”之义在这一时期也已经成熟。随后“不得”的语料数目不断增加。“只得”一词的产生和“不得”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不得”的大量出现,刺激了“只得”的产生。
  “只得”的语料最初出现在六朝,共2条:
  (9)谈其法体,[只得]是一,未审体从於义,亦得有二不?令旨答曰:体亦[不得],合从於义。(《全梁文》)
  (10)庐山有山桃,大如槟榔形,色黑而味甘酢。人时登采拾,[只得]於上饱啖,不得持下。(《齐民要术·贾思勰》)
  “只得、不得”共现的语料也起源于六朝,共两条,这两条语料恰恰就是例(9)和例(10)。也就是说,“只得”最早是和“不得”一起出现的,这说明,“只得”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为了与“不得”相对而产生的。
  在唐朝,“不得”的语料里边,删除表示“不能得到”的语料,剩下的语料数目恰恰等于“不得、只得”共现的语料数目。到五代,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北宋,“只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只得”的语料数目是594条,“只得、不得”同现的语料数目为204条。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只得”已经开始脱离“不得”而单独使用。如:
  (11)又居重地[只得]坐观成败不可更与争锋。(《册府元龟》)
  (12)若窮不得,只道我未窮得到底,[只得]如此,這是自恕之言,亦非善窮理也。(《朱子语类(繁体字版)》)
  (13)而今却是只有進退,無有去之之理,[只得]退去。(《朱子语类(繁体字版)》)
  南宋时期,这一倾向进一步加强,“只得”语料数为936条,“只得、不得”同现数目为16条。在各个朝代的语料数目详情见下表:
  “只得”单独出现和“只得、不得”共现语料统计
  语料数目
  所查朝代 只得 “只得、不得”共现 差
  北宋 594 204 390
  南宋 54 16 38
  元 84 5 79
  明 2618 659 1959
  清 6299 1297 5002
  民国 3744 667 3077
  现代汉语 4915 290 4625
  
  (说明:南宋和元朝的语料数目向来比较少,也许是收录作品不多的缘故。除了南宋和元朝,很显然“差”这一栏在不断增大,这是“只得”独立性增强的表现。)
  综上所述,“得”最初表示“获得”之意,同在先秦时期,它已经具备表示“客观条件的可能”之义的助动词用法,同时可以表示“必须、应该”之义。所以,“不得V”式开始大量出现。“只得V”最初出现在“只得……不得”这种格式中,它是作为“不得”相对应的形式出现,随后“只得”的独立性增强,才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这种用法。
   
  参考文献:
  [1]董秀芳.“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黏合现象[J].当代语言学,
  2003,(1).
  [2]齐春红.“不得”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
  报,2005,(5).
  [3]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
  言学,1998,(3).
  [4]席嘉.与副词“只”有关的几个连词的历时考察[J].武汉大学学
  报(人文科学版),2004,(6).
  [5]丁雪欢.“只能”“只好”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5,(1).
  
  (曾检红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0031)
其他文献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基本组成结构,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分类及其结构、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和对象模型,以及信息资源的描述方式。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特性,总结了影响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的一些因素,并探讨了网络安全策略。
对326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总体人际关系状况,以及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和特点.继而进一步探索了人际关系的4个维度(交际交友、交谈、待人接
介绍了项目管理的定义,阐述了图书馆导入项目管理的意义,对一些项目管理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图书馆员专业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途径。从馆员专业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因素,研究了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
介绍了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内容,分析了评估对图书馆的积极影响,论述了评估指标中的缺失,提出了搞好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建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