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幕剧《沙恭达罗》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剧作之一,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优秀作品。《沙恭达罗》主要描绘的是古代印度纯洁美好、忠贞不渝的爱情。本文详细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文本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文本阅读、社会历史批评等方法对剧作进行深入探究。笔者主要从沙恭达罗的自然美、心灵美、理想美及文化蕴涵四部分进行论述,试图对主人公形象作全面、系统的分析,探究其身上蕴含的东方文化内涵。
印度古代戏剧家和诗人迦梨陀娑写了一部著名诗剧《沙恭达罗》。《沙恭达罗》之于印度人民的重要性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最美;在所有的戏剧中,《沙恭达罗》最美。”这部诗剧叙写了英明神武、俊朗年轻的国王——豆扇陀,他在一次外出打猎的行程中,偶遇了生活在净修林中的唯美少女——沙恭达罗的故事。二人一见如故,坠入爱河,迫切地在没有证婚人的前提下,用“乾达婆”的古老方式自愿结婚。但事与愿违,作为国王的豆扇陀回到宫殿之后,沙恭达罗却因思君心切而无意中得罪了仙人达罗婆娑,达罗婆娑盛怒,于是对国王设下诅咒以示惩罚。国王因此失忆,当他再次面对心爱的人沙恭达罗时根本就记不起曾经的经历。怀有身孕的沙恭达罗,悲愤交加、悲痛欲绝,遂被天女带到仙山,后来国王凭借当初送于沙恭达罗的定情信物——一枚戒指,最终破除了仙人的诅咒,恢复了回忆,却又为彼此之间的误会懊悔不已。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重新团聚并得一子。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在诗剧中极力刻画的主人公,是作者审美理想与古代印度文化的载体,也是极具东方意蕴的艺术典型。
一、自然美的代表
沙恭达罗这个形象之所以会熠熠生辉,首先源自于它是自然美的代表。她是王族仙人与天上的天女共同孕育的后代,却从小不幸被遗弃,被干婆抚养长大。而干婆恰是净修林中的隐士,因此沙恭达罗也得以在拥有和谐自然环境的净修林中成长。环境会影响人,和谐静谧而充满生机活力的净修林无疑造就了沙恭达罗身上淳朴自然的美。
(一)生长环境的自然美
在净修林里,美就是一切有生命之物,在走向灵魂解脱的道路上,它庄严而令人敬仰,它是迦梨陀娑为人们创造的一片美轮美奂的自然净土,一处精美绝伦的人间花园,其神秘、原始、和谐的氛围令人着迷。
生长环境的自然美在作者迦梨陀娑笔下描写得恰如其分。主人公沙恭达罗在诗剧中所处的自然生长环境——净修林是优美的、静谧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净修林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充满了生命律动,充满了勃勃生机。自然是外于主體人物之外的客体,自然是映射心灵的客体,自然美是影响心灵美的存在。作为诗剧中重要环境的净修林,给沙恭达罗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场域,给整部诗剧增添了不可言说的灵动之美,诗剧中无论是自由生长的树木,还是顺行枝蔓的蔓藤,抑或是轻盈奔跑的小鹿,一切在净修林环境中生长的生命体都是充满活力的。而作品之所以能够散发出无尽的东方魅力,无疑与诗剧中的这股浑然天成的生命气息密不可分。当读者阅读到净修林,就自然而然会有一种置身印度广袤森林中的感受。就如同印度另一位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所述:“在印度古代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时代——吠陀时代和佛教时代。在这两个时期,森林对印度来说就像乳母。”沙恭达罗作为主人公,她的浑然天成的美感,正是净修林独特的环境中造就的,她亲近自然,感受森林的滋养。自然影响了她,她也映照了自然,由此她心诚而良善,纯洁而脱俗,气质不凡。
(二)自然环境中的形象美
仙境般的净修林孕育并滋养了沙恭达罗的天然美,她那娇柔如水仙花朵的身体在满塘浮萍中亭亭玉立,她那清如秋水的双眸凝望春花秋月,宛若多情善感的秋水伊人。她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穿着最原始的树皮做成的衣服,仍然美得动人心弦,她佩戴的唯一首饰是荷花编成的腕镯,全无世俗气息,尽显天然本色,处处透露着自然的神韵,显现出她朴素无华的自然美。因为沙恭达罗是“王族的仙人”与天女结合所生,所以她既是大自然秀色天成的完美杰作,又是寄托剧作者高尚审美理想的伟大作品。
文中是这样描述主人公的,沙恭达罗的形象美可见一斑:“所有美女中最美的魁首”,“是一朵没人嗅过的鲜花,一个没被指甲掐过的嫩芽,一颗没有戴过的宝石,是没有被尝过香味的鲜蜜”,她的“下唇像蓓蕾一样鲜艳,两臂像嫩枝一般柔软,魅人的青春洋溢在四肢上,像花朵一般”。
从文中描写可以得出:首先,沙恭达罗具有极致的美,她是美中之美——魁首;其次,沙恭达罗是由内而外透露出一种自然美感,文中把她比作“鲜花”“嫩芽”“宝石”“鲜蜜”这些自然美物,把她的嘴唇、手臂比作“蓓蕾”“嫩枝”,凸显她的娇嫩、纯美,整个人像花朵一样,源于自然,显于自然,融于自然。像沙恭达罗这般自然唯美的女性形象,在印度文学中并不常见,在世界文学中也较为罕见。正是她身上这股独特的气质与美丽,才使得国王豆扇陀为她倾慕,迅速地堕入情网而无法自拔。
二、心灵美的典范
沙恭达罗不仅自由生长在大自然中,拥有清新脱俗、极致动人的美丽外表,而且也拥有高尚的心灵,她的内在品质能与外在美丽相得益彰,她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典范。就如同雨果经典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哈尔达一样,她是理想美的化身。
(一)温柔而坚强的个性
诗剧中的沙恭达罗是一个极具东方韵味的女性,具有传统东方女性的那种知性美,内心充满爱,感情又颇为丰富。诗剧中对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初次邂逅写得极为美妙,她初见豆扇陀就不由自主对对方心生好感。她含蓄温柔,温婉动人,矜持娇羞。
当心上人豆扇陀走近时,她不由得娇羞低头,惊恐而又充满欣喜。她明明更渴望知晓面前这位男子的身份,但是表现得比另外两个女友更含蓄内敛、一言不发,只是极力倾耳。她渴望记住面前这位男子的模样,却又不敢正视,但眼神从未偏离豆扇陀。有一面之缘后,她期待两人能再次相见,却只能借故回首,向豆扇陀示意。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含羞一回首都尽显女性的柔媚,娇美之至,惹人怜爱。 沙恭达罗的性格柔中含刚。在爱情上,作为一个净修女,敢于大胆冲破净修林的清规,放弃禁欲苦行,热烈地憧憬人间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跟国王豆扇陀相恋相爱,一旦爱上,便全心全意,坚贞不渝。净修林淡泊幽寂的苦行者生活禁锢不住沙恭达罗青春的绽放和爱情的渴望,虽然因其思夫心切,无意间得罪过路的仙人达罗婆娑,仙人大为不满,于是当即发出极为恶毒的咒语,目的是使得原本深爱的两人不能相认,诅咒国王豆扇陀失去记忆,唯有一个条件两人才能重新相认、重归于好,那就是二人见到国王离开净修林时赠予沙恭达罗的定情信物——戒指。恶毒的诅咒使国王忘却了爱人,而更为不幸的是沙恭达罗与豆扇陀借以相认的戒指,又在沙恭达罗寻夫的过程中遗失,致使国王拒认爱人。但作为主人公的沙恭达罗,独立坚强、不卑不亢、坚贞不渝、据理力争,此时她没有展示出一个传统被抛弃的弱女子样态,以博取观众的同情,博取国王的怜悯。而是怒斥丈夫不守信约、背弃爱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斗争精神与勇气。她情绪激动、愤怒至极,文中写道:“双眉倒竖,眼睛变成了红色,樱唇像给霜打了一样在颤抖”,可见她爱之深、恨之切。她怒斥新婚丈夫的背弃,痛骂对方是“骗子”“卑鄙无耻的人”,完全是独立决绝的刚性代表。当一切误会已消除,戏剧矛盾冲突解决之后,当国王重拾记忆、追悔莫及之时,在天帝的调解下,沙恭达罗又能识大体、顾大局,既往不咎、宽容忍让,与丈夫重新修好。
通过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剧情,沙恭达罗美好的天性和宽厚的心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她是真善美的化身。沙恭达罗身上既有温柔贤淑的柔情之美,又有独立勇敢的刚性之美,刚柔相兼,格外动人。
(二)善良而诚挚的品格
真善美是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也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在戏剧家和诗人迦梨陀娑的笔下,沙恭达罗不仅是“真”的代表、“美”的典范,也是“善”的化身。她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知恩图报。对待义父母充满柔情与温顺,不啻亲生儿女;对待女性好友心诚坦率,亲如姐妹;对待净修林中的花草鸟兽,她也呵护有加,远行时还不忘将她记挂的蔓藤、小鹿等安排妥当,托付给友人,无论对人或是对物她均怀有较为深厚的情感。
沙恭达罗心灵的善良和诚挚更表现在爱情方面。与国王爱人豆扇陀相遇之前,美妙的大自然——净修林就以它绝美的环境催生了沙恭达罗的美好人性,催生了其对美好爱情的无限憧憬。所以,当她与心爱的人邂逅,一见钟情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她把全部的爱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王豆扇陀,在爱情中表现得至纯至美,没有半点杂质,不帶任何功利。沙恭达罗对待爱情时的诚挚和善良,在她写给国王的情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你的心我猜不透,但是狠心的人呀!日里夜里,爱情在剧烈地燃烧着我的四肢,我心里只有你。”沙恭达罗如此毫无保留而又大胆直率的表白,在以往印度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而在东方文学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足见她爱意之诚。
沙恭达罗对待家人、亲友、爱人、家乡、弱小生命的爱,是其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她就像皎皎明月,温柔而纯洁。
三、理想美的化身
如果把《沙恭达罗》全剧视为一幅图画,那么这幅图画不仅描绘了美的风景,刻画了美好的形象,同时表达了美妙的人情,而且在意境的创造上,达到了情景一体、物我和谐的完美境界。日本著名学者武田丰四郎就曾经说过:“古代印度文化,既非唯心的,也非唯物的,以灵肉双美为目标而发达者。”这样的概括准确精当,主人公沙恭达罗正是这样一位灵肉统一的理想美的化身。
(一)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对待人和自然的问题上,印度人自古有其独到的思维。他们认为,自然与人关系不是对立的,不存在谁改造谁,谁主宰谁,自然非但不是人类征服或者享受的对象,反而能与人类融为一体,类似于中国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自然可以是另一个“自我”,可以做到“梵我合一”。因此,在印度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作为自然代表的“净修林”,它所囊括的一切,人也好,物也罢,在作家笔下就不仅仅是客体实在,而且也是描绘的对象。沙恭达罗离别净修林是全剧最美的一幕,在剧中人们可以看到,灿烂如莲花一般的太阳,好比光荣的青春,那孤独惨淡的月亮,好比失恋的少女,茉莉花与芒果在狂热地恋爱,而美丽的沙恭达罗多么希望有常春藤去拥抱她的身体!后来,当沙恭达罗即将离开净修林时,人们祝愿那松树、柏树一路上替她遮蔽阳光,请微微的荷风吹凉她那娇嫩的面庞。美丽的沙恭达罗将要离开她深情留恋的净修林了,女伴与她难分难舍,义父干婆更是肝肠寸断,就连动物和草木也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感情,孔雀也垂着两翼,野鸭也不再吃食,小鹿也呆着不动,嘴里的草也忘记嚼,还长久牵着她的衣裙,树叶也悄悄地落下来,这是在流眼泪。作品中,净修林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灵性和跃动。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也如同人一般充满生命感,有了人的情感状态,有了人的灵性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仅仅是作为诗剧中主人公的陪衬而出现。这种“梵我合一”的思维模式,造就了印度文学中独特的人与自然的抒写,而“和谐美”是印度文学中的普遍追求,充满感动与温情的物我关系则是印度人努力达成的目标。印度文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皆因两者均是“梵”的化身,在本性上相知相惜,相交相融。
(二)灵与肉的统一
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人”本身的认识与理解,因此中西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于人的“灵与肉”问题的探索。生于印度的环境中,印度传统文化对于迦梨陀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迦梨陀娑对于爱情的描绘极具印度“艳情味”,这与古印度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迦梨陀娑所描绘的爱情中充满肉欲的诱惑,充满爱欲的表达。例如,诗剧对主人公沙恭达罗的外形与体貌特征进行叙述时,作者就把重心放在了女主人公性感的部位——臀部和乳房,分别用了“肥重”和“丰满”之类这样令人遐想的词汇。更在文中直露地抒发:“圆腿的女郎”“细腰的美人”,叙述这些性感的特征引发的国王遐想。这些女性特征的描写极具肉感。 爱情含有诱人欲望的成分,有肉欲,却不能等同于纵欲,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充满灵性,去协调肉欲,实现灵肉统一。这样的爱情才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人”才是完满的。在《沙恭达罗》中,作者极力描绘狂热的爱欲,但在印度宗教的影响下,也更讲究神性,讲求灵性的升华。因此,当诗剧中的国王豆扇陀与爱人沙恭达罗第一次林中相遇,豆扇陀虽然已被深深吸引,充满狂热的爱欲,但是没有贸然表达爱意,或是凭借自身的权势去强行占有对方;而是一味观察,如谦谦君子一般,慢慢上前走近女主人公,平等地交谈询问其真实情况,最后才亮明身份。可以看到,作者肯定肉欲,但更肯定情感,更加强调灵与肉的结合,这是理想的人性。主人公沙恭达罗也是灵与肉结合的典范,她不仅拥有性感的外在,而且拥有高尚的灵魂。这一点从她面对豆扇陀背弃时的据理力争,以及对平等爱情的追求都可见一斑。
四、沙恭达罗的文化蕴涵
千百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沙恭达罗》的故事是传统的,主题是平凡的,却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作品不仅映射出古印度社会的生活状态、宗教思想意识与美好愿景,也使读者与观众在美轮美奂的文学阅读、欣赏中进一步了解印度文化,感受东方女性的美,在感性、理性与神性的映射中完成心灵的超越。
(一)迦梨陀娑理想女性的书写
沙恭达罗作为迦梨陀娑笔下的经典形象,是一个集外在美与心灵美于一身的美的典范,她是作家理想女性的书写。她勇于追求爱情自由,拒绝包办婚姻,反对封建婚恋观,具有时代意义与民族特色。她在父女之情、手足之情、夫妻之情等社会伦理道德情感的处理过程中也极具智慧,她刚柔相济而不失自我、勇于追求并维护和谐,她是印度作家在人性维度上重塑的典型,她是鲜活生动、血肉丰满的印度古代东方女性的代表。《沙恭达罗》时隔千年仍熠熠生辉,就在于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笔触,以极富诗意的语言,塑造出沙恭达罗这个理想的完美无瑕的东方女性形象,充分表达了古代印度人民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沙恭达罗》就是迦梨陀娑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和美的情感建造的一座屹立千年的东方艺术殿堂,其美学意义非常独特,不可低估。
(二)古印度审美理想的传达
沙恭达罗和豆扇陀的爱情故事不是走的悲情路线,而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结局,这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古印度民族的审美理想。众所周知,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了印度文明,印度民族沿着两大流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大自然与宗教这两个因素,犹如两根挺立的石柱,支撑起了古印度精神文明的大厦。深受这两大因素的影响,印度人的思想相对贴近自然与神明,充满乐观与信念。他们更愿相信现实世界中凡事皆为圆满,其审美也愈加追求完满。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印度作家笔下的戏剧结局往往以喜剧收场。总而言之,印度剧作家总是极力回避不可调和的人物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而事物在矛盾中必归于和谐的观点也成了他们孜孜不倦的普适追求。《沙恭达罗》这部诗剧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戏剧性结构,极具印度传统特色。以現实社会生活为基础,剧作家迦梨陀娑又将古老传说中的奇幻、作家个人的想象巧妙融入其中,全面地诠释了主人公沙恭达罗完美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在诗剧中,作家做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理想的交融、故事传说与现实社会的交汇。作者将“真理是和合而成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构成事物的真理”这样的一种审美理想,运用文学形象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传达出来。文学是主情的艺术,其目的是通过作品引导人们超越现实,实现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迦梨陀娑所写的《沙恭达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一方面源自于剧作本身所具备的美学特征;另一面源自于它的印度社会背景与自身汲取的印度文化养分。印度史诗是七幕剧《沙恭达罗》的题材来源,印度古典美学理论是七幕剧《沙恭达罗》的思想来源。剧中主人公的真、善、美构成《沙恭达罗》的美本身。沙恭达罗的外在是丰腴性感的,具有印度女性的特点,同时内在又含蓄内敛,生性温柔而不乏坚强独立,善良柔顺又诚挚天真,极具东方女性的韵味。此外,自然与人的和谐美、灵与肉的统一,让全诗剧拥有了一种融合的美。除了美本身,沙恭达罗的文学形象反映了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了古印度的审美理想。
(长治学院中文系)
印度古代戏剧家和诗人迦梨陀娑写了一部著名诗剧《沙恭达罗》。《沙恭达罗》之于印度人民的重要性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最美;在所有的戏剧中,《沙恭达罗》最美。”这部诗剧叙写了英明神武、俊朗年轻的国王——豆扇陀,他在一次外出打猎的行程中,偶遇了生活在净修林中的唯美少女——沙恭达罗的故事。二人一见如故,坠入爱河,迫切地在没有证婚人的前提下,用“乾达婆”的古老方式自愿结婚。但事与愿违,作为国王的豆扇陀回到宫殿之后,沙恭达罗却因思君心切而无意中得罪了仙人达罗婆娑,达罗婆娑盛怒,于是对国王设下诅咒以示惩罚。国王因此失忆,当他再次面对心爱的人沙恭达罗时根本就记不起曾经的经历。怀有身孕的沙恭达罗,悲愤交加、悲痛欲绝,遂被天女带到仙山,后来国王凭借当初送于沙恭达罗的定情信物——一枚戒指,最终破除了仙人的诅咒,恢复了回忆,却又为彼此之间的误会懊悔不已。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重新团聚并得一子。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在诗剧中极力刻画的主人公,是作者审美理想与古代印度文化的载体,也是极具东方意蕴的艺术典型。
一、自然美的代表
沙恭达罗这个形象之所以会熠熠生辉,首先源自于它是自然美的代表。她是王族仙人与天上的天女共同孕育的后代,却从小不幸被遗弃,被干婆抚养长大。而干婆恰是净修林中的隐士,因此沙恭达罗也得以在拥有和谐自然环境的净修林中成长。环境会影响人,和谐静谧而充满生机活力的净修林无疑造就了沙恭达罗身上淳朴自然的美。
(一)生长环境的自然美
在净修林里,美就是一切有生命之物,在走向灵魂解脱的道路上,它庄严而令人敬仰,它是迦梨陀娑为人们创造的一片美轮美奂的自然净土,一处精美绝伦的人间花园,其神秘、原始、和谐的氛围令人着迷。
生长环境的自然美在作者迦梨陀娑笔下描写得恰如其分。主人公沙恭达罗在诗剧中所处的自然生长环境——净修林是优美的、静谧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净修林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充满了生命律动,充满了勃勃生机。自然是外于主體人物之外的客体,自然是映射心灵的客体,自然美是影响心灵美的存在。作为诗剧中重要环境的净修林,给沙恭达罗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场域,给整部诗剧增添了不可言说的灵动之美,诗剧中无论是自由生长的树木,还是顺行枝蔓的蔓藤,抑或是轻盈奔跑的小鹿,一切在净修林环境中生长的生命体都是充满活力的。而作品之所以能够散发出无尽的东方魅力,无疑与诗剧中的这股浑然天成的生命气息密不可分。当读者阅读到净修林,就自然而然会有一种置身印度广袤森林中的感受。就如同印度另一位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所述:“在印度古代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时代——吠陀时代和佛教时代。在这两个时期,森林对印度来说就像乳母。”沙恭达罗作为主人公,她的浑然天成的美感,正是净修林独特的环境中造就的,她亲近自然,感受森林的滋养。自然影响了她,她也映照了自然,由此她心诚而良善,纯洁而脱俗,气质不凡。
(二)自然环境中的形象美
仙境般的净修林孕育并滋养了沙恭达罗的天然美,她那娇柔如水仙花朵的身体在满塘浮萍中亭亭玉立,她那清如秋水的双眸凝望春花秋月,宛若多情善感的秋水伊人。她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穿着最原始的树皮做成的衣服,仍然美得动人心弦,她佩戴的唯一首饰是荷花编成的腕镯,全无世俗气息,尽显天然本色,处处透露着自然的神韵,显现出她朴素无华的自然美。因为沙恭达罗是“王族的仙人”与天女结合所生,所以她既是大自然秀色天成的完美杰作,又是寄托剧作者高尚审美理想的伟大作品。
文中是这样描述主人公的,沙恭达罗的形象美可见一斑:“所有美女中最美的魁首”,“是一朵没人嗅过的鲜花,一个没被指甲掐过的嫩芽,一颗没有戴过的宝石,是没有被尝过香味的鲜蜜”,她的“下唇像蓓蕾一样鲜艳,两臂像嫩枝一般柔软,魅人的青春洋溢在四肢上,像花朵一般”。
从文中描写可以得出:首先,沙恭达罗具有极致的美,她是美中之美——魁首;其次,沙恭达罗是由内而外透露出一种自然美感,文中把她比作“鲜花”“嫩芽”“宝石”“鲜蜜”这些自然美物,把她的嘴唇、手臂比作“蓓蕾”“嫩枝”,凸显她的娇嫩、纯美,整个人像花朵一样,源于自然,显于自然,融于自然。像沙恭达罗这般自然唯美的女性形象,在印度文学中并不常见,在世界文学中也较为罕见。正是她身上这股独特的气质与美丽,才使得国王豆扇陀为她倾慕,迅速地堕入情网而无法自拔。
二、心灵美的典范
沙恭达罗不仅自由生长在大自然中,拥有清新脱俗、极致动人的美丽外表,而且也拥有高尚的心灵,她的内在品质能与外在美丽相得益彰,她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典范。就如同雨果经典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哈尔达一样,她是理想美的化身。
(一)温柔而坚强的个性
诗剧中的沙恭达罗是一个极具东方韵味的女性,具有传统东方女性的那种知性美,内心充满爱,感情又颇为丰富。诗剧中对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初次邂逅写得极为美妙,她初见豆扇陀就不由自主对对方心生好感。她含蓄温柔,温婉动人,矜持娇羞。
当心上人豆扇陀走近时,她不由得娇羞低头,惊恐而又充满欣喜。她明明更渴望知晓面前这位男子的身份,但是表现得比另外两个女友更含蓄内敛、一言不发,只是极力倾耳。她渴望记住面前这位男子的模样,却又不敢正视,但眼神从未偏离豆扇陀。有一面之缘后,她期待两人能再次相见,却只能借故回首,向豆扇陀示意。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含羞一回首都尽显女性的柔媚,娇美之至,惹人怜爱。 沙恭达罗的性格柔中含刚。在爱情上,作为一个净修女,敢于大胆冲破净修林的清规,放弃禁欲苦行,热烈地憧憬人间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跟国王豆扇陀相恋相爱,一旦爱上,便全心全意,坚贞不渝。净修林淡泊幽寂的苦行者生活禁锢不住沙恭达罗青春的绽放和爱情的渴望,虽然因其思夫心切,无意间得罪过路的仙人达罗婆娑,仙人大为不满,于是当即发出极为恶毒的咒语,目的是使得原本深爱的两人不能相认,诅咒国王豆扇陀失去记忆,唯有一个条件两人才能重新相认、重归于好,那就是二人见到国王离开净修林时赠予沙恭达罗的定情信物——戒指。恶毒的诅咒使国王忘却了爱人,而更为不幸的是沙恭达罗与豆扇陀借以相认的戒指,又在沙恭达罗寻夫的过程中遗失,致使国王拒认爱人。但作为主人公的沙恭达罗,独立坚强、不卑不亢、坚贞不渝、据理力争,此时她没有展示出一个传统被抛弃的弱女子样态,以博取观众的同情,博取国王的怜悯。而是怒斥丈夫不守信约、背弃爱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斗争精神与勇气。她情绪激动、愤怒至极,文中写道:“双眉倒竖,眼睛变成了红色,樱唇像给霜打了一样在颤抖”,可见她爱之深、恨之切。她怒斥新婚丈夫的背弃,痛骂对方是“骗子”“卑鄙无耻的人”,完全是独立决绝的刚性代表。当一切误会已消除,戏剧矛盾冲突解决之后,当国王重拾记忆、追悔莫及之时,在天帝的调解下,沙恭达罗又能识大体、顾大局,既往不咎、宽容忍让,与丈夫重新修好。
通过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剧情,沙恭达罗美好的天性和宽厚的心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她是真善美的化身。沙恭达罗身上既有温柔贤淑的柔情之美,又有独立勇敢的刚性之美,刚柔相兼,格外动人。
(二)善良而诚挚的品格
真善美是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也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在戏剧家和诗人迦梨陀娑的笔下,沙恭达罗不仅是“真”的代表、“美”的典范,也是“善”的化身。她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知恩图报。对待义父母充满柔情与温顺,不啻亲生儿女;对待女性好友心诚坦率,亲如姐妹;对待净修林中的花草鸟兽,她也呵护有加,远行时还不忘将她记挂的蔓藤、小鹿等安排妥当,托付给友人,无论对人或是对物她均怀有较为深厚的情感。
沙恭达罗心灵的善良和诚挚更表现在爱情方面。与国王爱人豆扇陀相遇之前,美妙的大自然——净修林就以它绝美的环境催生了沙恭达罗的美好人性,催生了其对美好爱情的无限憧憬。所以,当她与心爱的人邂逅,一见钟情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她把全部的爱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王豆扇陀,在爱情中表现得至纯至美,没有半点杂质,不帶任何功利。沙恭达罗对待爱情时的诚挚和善良,在她写给国王的情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你的心我猜不透,但是狠心的人呀!日里夜里,爱情在剧烈地燃烧着我的四肢,我心里只有你。”沙恭达罗如此毫无保留而又大胆直率的表白,在以往印度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而在东方文学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足见她爱意之诚。
沙恭达罗对待家人、亲友、爱人、家乡、弱小生命的爱,是其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她就像皎皎明月,温柔而纯洁。
三、理想美的化身
如果把《沙恭达罗》全剧视为一幅图画,那么这幅图画不仅描绘了美的风景,刻画了美好的形象,同时表达了美妙的人情,而且在意境的创造上,达到了情景一体、物我和谐的完美境界。日本著名学者武田丰四郎就曾经说过:“古代印度文化,既非唯心的,也非唯物的,以灵肉双美为目标而发达者。”这样的概括准确精当,主人公沙恭达罗正是这样一位灵肉统一的理想美的化身。
(一)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对待人和自然的问题上,印度人自古有其独到的思维。他们认为,自然与人关系不是对立的,不存在谁改造谁,谁主宰谁,自然非但不是人类征服或者享受的对象,反而能与人类融为一体,类似于中国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自然可以是另一个“自我”,可以做到“梵我合一”。因此,在印度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作为自然代表的“净修林”,它所囊括的一切,人也好,物也罢,在作家笔下就不仅仅是客体实在,而且也是描绘的对象。沙恭达罗离别净修林是全剧最美的一幕,在剧中人们可以看到,灿烂如莲花一般的太阳,好比光荣的青春,那孤独惨淡的月亮,好比失恋的少女,茉莉花与芒果在狂热地恋爱,而美丽的沙恭达罗多么希望有常春藤去拥抱她的身体!后来,当沙恭达罗即将离开净修林时,人们祝愿那松树、柏树一路上替她遮蔽阳光,请微微的荷风吹凉她那娇嫩的面庞。美丽的沙恭达罗将要离开她深情留恋的净修林了,女伴与她难分难舍,义父干婆更是肝肠寸断,就连动物和草木也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感情,孔雀也垂着两翼,野鸭也不再吃食,小鹿也呆着不动,嘴里的草也忘记嚼,还长久牵着她的衣裙,树叶也悄悄地落下来,这是在流眼泪。作品中,净修林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灵性和跃动。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也如同人一般充满生命感,有了人的情感状态,有了人的灵性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仅仅是作为诗剧中主人公的陪衬而出现。这种“梵我合一”的思维模式,造就了印度文学中独特的人与自然的抒写,而“和谐美”是印度文学中的普遍追求,充满感动与温情的物我关系则是印度人努力达成的目标。印度文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皆因两者均是“梵”的化身,在本性上相知相惜,相交相融。
(二)灵与肉的统一
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人”本身的认识与理解,因此中西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于人的“灵与肉”问题的探索。生于印度的环境中,印度传统文化对于迦梨陀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迦梨陀娑对于爱情的描绘极具印度“艳情味”,这与古印度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迦梨陀娑所描绘的爱情中充满肉欲的诱惑,充满爱欲的表达。例如,诗剧对主人公沙恭达罗的外形与体貌特征进行叙述时,作者就把重心放在了女主人公性感的部位——臀部和乳房,分别用了“肥重”和“丰满”之类这样令人遐想的词汇。更在文中直露地抒发:“圆腿的女郎”“细腰的美人”,叙述这些性感的特征引发的国王遐想。这些女性特征的描写极具肉感。 爱情含有诱人欲望的成分,有肉欲,却不能等同于纵欲,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充满灵性,去协调肉欲,实现灵肉统一。这样的爱情才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人”才是完满的。在《沙恭达罗》中,作者极力描绘狂热的爱欲,但在印度宗教的影响下,也更讲究神性,讲求灵性的升华。因此,当诗剧中的国王豆扇陀与爱人沙恭达罗第一次林中相遇,豆扇陀虽然已被深深吸引,充满狂热的爱欲,但是没有贸然表达爱意,或是凭借自身的权势去强行占有对方;而是一味观察,如谦谦君子一般,慢慢上前走近女主人公,平等地交谈询问其真实情况,最后才亮明身份。可以看到,作者肯定肉欲,但更肯定情感,更加强调灵与肉的结合,这是理想的人性。主人公沙恭达罗也是灵与肉结合的典范,她不仅拥有性感的外在,而且拥有高尚的灵魂。这一点从她面对豆扇陀背弃时的据理力争,以及对平等爱情的追求都可见一斑。
四、沙恭达罗的文化蕴涵
千百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沙恭达罗》的故事是传统的,主题是平凡的,却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作品不仅映射出古印度社会的生活状态、宗教思想意识与美好愿景,也使读者与观众在美轮美奂的文学阅读、欣赏中进一步了解印度文化,感受东方女性的美,在感性、理性与神性的映射中完成心灵的超越。
(一)迦梨陀娑理想女性的书写
沙恭达罗作为迦梨陀娑笔下的经典形象,是一个集外在美与心灵美于一身的美的典范,她是作家理想女性的书写。她勇于追求爱情自由,拒绝包办婚姻,反对封建婚恋观,具有时代意义与民族特色。她在父女之情、手足之情、夫妻之情等社会伦理道德情感的处理过程中也极具智慧,她刚柔相济而不失自我、勇于追求并维护和谐,她是印度作家在人性维度上重塑的典型,她是鲜活生动、血肉丰满的印度古代东方女性的代表。《沙恭达罗》时隔千年仍熠熠生辉,就在于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笔触,以极富诗意的语言,塑造出沙恭达罗这个理想的完美无瑕的东方女性形象,充分表达了古代印度人民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沙恭达罗》就是迦梨陀娑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和美的情感建造的一座屹立千年的东方艺术殿堂,其美学意义非常独特,不可低估。
(二)古印度审美理想的传达
沙恭达罗和豆扇陀的爱情故事不是走的悲情路线,而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结局,这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古印度民族的审美理想。众所周知,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了印度文明,印度民族沿着两大流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大自然与宗教这两个因素,犹如两根挺立的石柱,支撑起了古印度精神文明的大厦。深受这两大因素的影响,印度人的思想相对贴近自然与神明,充满乐观与信念。他们更愿相信现实世界中凡事皆为圆满,其审美也愈加追求完满。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印度作家笔下的戏剧结局往往以喜剧收场。总而言之,印度剧作家总是极力回避不可调和的人物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而事物在矛盾中必归于和谐的观点也成了他们孜孜不倦的普适追求。《沙恭达罗》这部诗剧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戏剧性结构,极具印度传统特色。以現实社会生活为基础,剧作家迦梨陀娑又将古老传说中的奇幻、作家个人的想象巧妙融入其中,全面地诠释了主人公沙恭达罗完美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在诗剧中,作家做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理想的交融、故事传说与现实社会的交汇。作者将“真理是和合而成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构成事物的真理”这样的一种审美理想,运用文学形象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传达出来。文学是主情的艺术,其目的是通过作品引导人们超越现实,实现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迦梨陀娑所写的《沙恭达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一方面源自于剧作本身所具备的美学特征;另一面源自于它的印度社会背景与自身汲取的印度文化养分。印度史诗是七幕剧《沙恭达罗》的题材来源,印度古典美学理论是七幕剧《沙恭达罗》的思想来源。剧中主人公的真、善、美构成《沙恭达罗》的美本身。沙恭达罗的外在是丰腴性感的,具有印度女性的特点,同时内在又含蓄内敛,生性温柔而不乏坚强独立,善良柔顺又诚挚天真,极具东方女性的韵味。此外,自然与人的和谐美、灵与肉的统一,让全诗剧拥有了一种融合的美。除了美本身,沙恭达罗的文学形象反映了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了古印度的审美理想。
(长治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