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库集中支付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它的实施让学校财务人员面临更大挑战,也给学校财务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笔者结合基层学校财务工作实际,重点探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学校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财政资金管理采用的层层拨款程序,分散支付制度,弊端日益显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按照重庆市永川区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全区各中小学校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制度转轨后,改变了资金拨付方式、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等,对学校财务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学校财务的积极影响
1.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后,学校取消了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多头账户,只保留零余额账户。一方面,财政非税收入直接进入国库,从根本上杜绝了小金库和账外账的发生。另一方面,学校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首先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收款人,每笔支出都在财政监控中,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让财务监督从事后发现变为事前控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法、有效地使用。
2.规范了资金拨付渠道。传统的国库支付管理,财政资金采用层层拨付制度,中间环节多,资金流转过程长,上级预算单位有可能调配、挪用、截留部分资金。特别是基建资金,义务教育维修保障金等,在调配和拨付上管理环节多,易受制于管理人的主观意向,造成层层克扣,分配不公等,最终到单位账上的资金已大大“缩水”。集中支付改革后,規范了资金拨付渠道保证了财政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3.减少资金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往财政预算资金都是一次性拨付到各学校账户,资金结余分散存放,国库调度闲散资金困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浪费。集中支付改革后,将基层单位的所有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让零散资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便于国库统一调度,激活沉睡资金,让其发挥最大效用。
4.预算管理更具约束力,资金使用更有针对性。过去基层学校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往往存在“两层皮”现象,预算与执行严重脱节,农村偏远的小规模学校经费预算本来就不充裕,学校财务对经济项目的支出额度把握不好,就会造成不同类别的资金相互挤占,资金使用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混乱局面。现在学校在开支每笔经费前须提出申请,上报计划,财政根据单位年初预算指标下达用款额度,未预算或超预算项目不给予审批,杜绝了改变项目用途混乱使用资金现象,提高了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学校财务的消极影响
1.挫伤了学校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学校所有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过提申请、报计划、下达用款额度过程,财政审核严谨,报送印证资料多,有时票据不合规还要被退回。站在学校的角度则认为,现行支付制度更刻板,未考虑学校的突发性支出,领导在资金调度使用上的想法,得不到充分实现。学校财务变得被动服从,管理缺乏积极性。
2.会计人员面临更大挑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依靠的是网络信息化,财务行为必须在支付系统大平台上操作实施。这对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不单要了解改革后资金的“来龙去脉”,更要懂电脑,懂网络,熟悉掌握在大平台的操作流程,才能让经费报销得以实现。面对这样的考验个别接受新事物慢,不愿学,学不会的“老同志”可能被淘汰出“出局”。
3.预算刚性强,编制难度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了财政监督,加大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学校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财严谨审核、审批方可报销。学校不得随意改变资金使用项目及额度。如果预算编制不精细、考虑不周全,有错报、漏报,将造成学校必要开支不能报销或有钱用不出去。然而学校支出的不确定性难以避免,这就增大了预算编制的强度。
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学校的应对策略
1.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改革。支付制度改革,虽然加强了对资金规范使用的监管,并没改变学校对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学校财务管理应及时改变惯性思维,由被动服从转为积极参与,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以编制预算为工作关键,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资金使用上牢固树立“量入为出,早计划、早打算”意识,顺利渡过改革磨合期。
2.加强学校领导、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有些学校领导可关注银行余额了解学校财务大体情况,而今,只见指标不见钱,财务管理更是茫然,不知如何管,从哪里管。另一方面,新的支付制度运用的是新操作手段,新的操作流程以及新的核算办法等,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更强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作工作。因此,财政局、教委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领导及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进而提高学校层面的财务管理能力。
3.科学编制年初预算,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年初预算为目标控制,学校所有经费支出必须参照单位预算指标。因此,预算编制工作就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编制必须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前瞻性。(1)预算编制必须综合各部门资金需意见,突发性支出有充分考虑,不余遗漏,周到全面。(2)学校公用经费预算以学生人数为基数计算总额,所以定员定额必须准确无误,无虚报漏报。(3)学校开支经费时,严格执行预算指标,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四、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先进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是经济发展,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各中小学校必须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抓住工作重点,培训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制度,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教育系统顺利推进,进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邢红青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现状与展望》.
[2]徐伟宁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的要求》.
[3]林 晟 《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要求》.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学校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财政资金管理采用的层层拨款程序,分散支付制度,弊端日益显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按照重庆市永川区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全区各中小学校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制度转轨后,改变了资金拨付方式、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等,对学校财务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学校财务的积极影响
1.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后,学校取消了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多头账户,只保留零余额账户。一方面,财政非税收入直接进入国库,从根本上杜绝了小金库和账外账的发生。另一方面,学校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首先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收款人,每笔支出都在财政监控中,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让财务监督从事后发现变为事前控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法、有效地使用。
2.规范了资金拨付渠道。传统的国库支付管理,财政资金采用层层拨付制度,中间环节多,资金流转过程长,上级预算单位有可能调配、挪用、截留部分资金。特别是基建资金,义务教育维修保障金等,在调配和拨付上管理环节多,易受制于管理人的主观意向,造成层层克扣,分配不公等,最终到单位账上的资金已大大“缩水”。集中支付改革后,規范了资金拨付渠道保证了财政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3.减少资金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往财政预算资金都是一次性拨付到各学校账户,资金结余分散存放,国库调度闲散资金困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浪费。集中支付改革后,将基层单位的所有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让零散资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便于国库统一调度,激活沉睡资金,让其发挥最大效用。
4.预算管理更具约束力,资金使用更有针对性。过去基层学校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往往存在“两层皮”现象,预算与执行严重脱节,农村偏远的小规模学校经费预算本来就不充裕,学校财务对经济项目的支出额度把握不好,就会造成不同类别的资金相互挤占,资金使用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混乱局面。现在学校在开支每笔经费前须提出申请,上报计划,财政根据单位年初预算指标下达用款额度,未预算或超预算项目不给予审批,杜绝了改变项目用途混乱使用资金现象,提高了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学校财务的消极影响
1.挫伤了学校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学校所有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过提申请、报计划、下达用款额度过程,财政审核严谨,报送印证资料多,有时票据不合规还要被退回。站在学校的角度则认为,现行支付制度更刻板,未考虑学校的突发性支出,领导在资金调度使用上的想法,得不到充分实现。学校财务变得被动服从,管理缺乏积极性。
2.会计人员面临更大挑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依靠的是网络信息化,财务行为必须在支付系统大平台上操作实施。这对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不单要了解改革后资金的“来龙去脉”,更要懂电脑,懂网络,熟悉掌握在大平台的操作流程,才能让经费报销得以实现。面对这样的考验个别接受新事物慢,不愿学,学不会的“老同志”可能被淘汰出“出局”。
3.预算刚性强,编制难度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了财政监督,加大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学校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财严谨审核、审批方可报销。学校不得随意改变资金使用项目及额度。如果预算编制不精细、考虑不周全,有错报、漏报,将造成学校必要开支不能报销或有钱用不出去。然而学校支出的不确定性难以避免,这就增大了预算编制的强度。
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学校的应对策略
1.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改革。支付制度改革,虽然加强了对资金规范使用的监管,并没改变学校对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学校财务管理应及时改变惯性思维,由被动服从转为积极参与,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以编制预算为工作关键,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资金使用上牢固树立“量入为出,早计划、早打算”意识,顺利渡过改革磨合期。
2.加强学校领导、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有些学校领导可关注银行余额了解学校财务大体情况,而今,只见指标不见钱,财务管理更是茫然,不知如何管,从哪里管。另一方面,新的支付制度运用的是新操作手段,新的操作流程以及新的核算办法等,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更强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作工作。因此,财政局、教委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领导及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进而提高学校层面的财务管理能力。
3.科学编制年初预算,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年初预算为目标控制,学校所有经费支出必须参照单位预算指标。因此,预算编制工作就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编制必须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前瞻性。(1)预算编制必须综合各部门资金需意见,突发性支出有充分考虑,不余遗漏,周到全面。(2)学校公用经费预算以学生人数为基数计算总额,所以定员定额必须准确无误,无虚报漏报。(3)学校开支经费时,严格执行预算指标,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四、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先进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是经济发展,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各中小学校必须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抓住工作重点,培训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制度,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教育系统顺利推进,进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邢红青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现状与展望》.
[2]徐伟宁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的要求》.
[3]林 晟 《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