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声音是怎么来的?
当然不是评委评出来的。
人类很幸运,有能发出优美声音的声带,还渐渐地有不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能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美感。
了解我们的发声系统,你一定会惊呼人体的精密与神奇。仅靠声带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嗓子是发不出好声音的,发声的动力来自气息,而气息是靠肺来提供的,但是把肺部的气息运作到声带需要腹部的很多肌肉群,平时好些人爱说的用丹田之气唱歌说话,就这个意思。如果再往深里说,还有什么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等只能意会不好言表的发声用气很专业的玄奥。
真正的好声音其实是很难得到的。
美妙的声音既有天生的声带等发声器官的优势,又有后天对于发声、气息和共鸣的训练。很多专业训练的难度和持久,是我们常人所不了解的。因此,当我们听到震击心灵的歌唱或者诵读的时候,会自然想到“天籁之音”这个词儿。也会由衷地赞叹: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我采访一位京剧名家,他说他的老师裘盛戎先生教导他,“唱戏一定要唱到人的心缝里去”。看来好声音不仅要声声入耳还要声声入心,才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过,大家平素里对于好声音的标准和要求没有那么高,通常意义的好声音没有太多专业水准的要求,只要悦耳、只要有特色,就会被说:声音不错。如果这么看,好声音还是不少的。不说全国每年秀场的那些“即将”的明星们,仅仅单位里搞个节假日汇演什么的,都是歌者云集舞者成群,好声音声震四方。唱歌的、唱戏的、演小品的、说相声的,敢于出声上台的,声音都差不了。那时会感到:好声音俯拾皆是近在眼前。但这个感觉不真实,是被粉饰过的。
舞台上的好声音与生活中的好声音绝不对等,日常生活里的好声音很稀缺。稀缺的原因之一是:对于不从事以声音为专业的人来说,声音好不好无所谓。好声音对于自己对于别人的意义何在,几乎没有人深究。于是我们的生活里不好的声音太多了。从音量上来说,中国人被整体质疑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嘈杂大声嚷嚷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从音色上来说,有意识使自己声音更加美化的人只是凤毛麟角。不说普通老百姓,即使是吃开口饭以声音为职业的人之中,好声音也少于一般的声音或不好的声音。
我们每天看的电视听的广播,好声音严重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大家最关注的电视天气预报,有时要是没有字幕,基本听不清主持人吊高嗓子叽里咕噜说的是什么。逢到这时,我会很挑剔地叹息说:“这些孩子上的学都学了什么?连自己的声音位置都把持不住。”
好声音不是好嗓子,好声音也不是嘴皮子功夫。现在太多以说得快、说得嗲、说得不讲章法为时尚的各种声音,掩盖了很多人发声用气和咬字功夫的虚弱,一听就是没练过或者练得不够的。
是的,好声音绝对是需要锤炼和研磨的,吃开口饭的要是没个经过研磨打造出来的好声音,饭碗是端不长久的。而不吃开口饭的人是否应该有对于好声音的追求,答案是:是。因为好声音关乎个人的品质,也关乎全民的素质。
寻找好声音,非常必要。一位法国时尚教母曾经说过:女人的优雅是全面的,衣着相貌再精致的女人如果使用着一副卖鱼人的嗓子说话,也不会是优雅的。这个道理适用大家伙儿。如果偶尔,我们在听领导报告、听老师讲课、听会议发言等场合听到一个好声音,无疑那时会静场,大家会格外静地听这个人在讲什么。这就是好声音的吸引力。
有一次在机场候机,邻座的妈妈在给孩子读故事,声音非常柔美,话语异常清晰。结果周围的人都停止了习惯的大声喧哗,和那个孩子一起听故事。而那位妈妈实在就是貌不惊人衣不华美的普通女子。当她感觉出周围的静谧时,抬起头来,眼睛中有点惊恐有点羞赧。
好声音一定是给人加分的,而坏声音大声音嘈杂的声音一定是给人减分的。不言而喻。
达到老百姓评价意义上的好声音,其实并不难于上青天。只要有寻找自己好声音的意识,朝着寻找自己喜欢的好声音努力,找到超过一般人的好声音是不难的。
需要的只是两步。第一步,要有寻找自己好声音的追求。第二步,开始向好声音迈进。而迈进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的问题有:1.说普通话;2.用尽可能悦耳的声音说普通话;3.用气息支撑声音说普通话。就这些。
寻找好声音是人提升素质的系统工程,但原始的动力一定来自对于自己的更高要求。有了塑造自己好声音的愿望,可以先用录音机把自己说话的声音录制下来听听,找出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也可以问问专业人士,怎样发声怎样用气,怎样改善自己的声音,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曼妙有魅力。
听说有领导人在重大会议讲话之前会请著名的播音员给说说读大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这消息不是八卦,这样做很有必要。因为领导人的形象中一定会包括声音形象。曾经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讲述英王乔治六世克服口吃,锤炼声音的魅力,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发表鼓舞民心的反战演讲的故事。
好些人退休以后到老年大学学唱歌学唱戏学朗诵寻找好声音,还在一起交流,到公园练声。
一直以来,我们的修养中较少提到说话时的仪态和音调音色。虽然很久以前中医就提示大家“多言则气乏”,但生活里天天时时说话高声大嗓的人还是很多。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私密空间,大声嚷嚷着说话已成为一些人的习惯。这个习惯“坚持”到了国外,引起了很多人的侧目。因此,寻找好声音的意义,大到改变中国人在世界眼中的声音形象,小到使个人认识到声音的魅力,并为获得这种魅力而欣喜。
早晨和晚上在公园广场散步的人很多。多半的人散步时会说话,多半说话的是扯着嗓子喊着说,感觉是说给200米以外的人听的,具有很强的表演意味。但实际上,那就是一些人一辈子的说话方式。一辈子都这样说话,并不感觉不好和不对。但是如果从生活品质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说话不该是那样的。
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使人心仪的好声音,但悦耳、悦人、悦己是起码的。毕竟,声音和语言是我们表达的形式和内容,掌握好形式,运用好内容,不是过高的要求。中
当然不是评委评出来的。
人类很幸运,有能发出优美声音的声带,还渐渐地有不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能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美感。
了解我们的发声系统,你一定会惊呼人体的精密与神奇。仅靠声带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嗓子是发不出好声音的,发声的动力来自气息,而气息是靠肺来提供的,但是把肺部的气息运作到声带需要腹部的很多肌肉群,平时好些人爱说的用丹田之气唱歌说话,就这个意思。如果再往深里说,还有什么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等只能意会不好言表的发声用气很专业的玄奥。
真正的好声音其实是很难得到的。
美妙的声音既有天生的声带等发声器官的优势,又有后天对于发声、气息和共鸣的训练。很多专业训练的难度和持久,是我们常人所不了解的。因此,当我们听到震击心灵的歌唱或者诵读的时候,会自然想到“天籁之音”这个词儿。也会由衷地赞叹: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我采访一位京剧名家,他说他的老师裘盛戎先生教导他,“唱戏一定要唱到人的心缝里去”。看来好声音不仅要声声入耳还要声声入心,才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过,大家平素里对于好声音的标准和要求没有那么高,通常意义的好声音没有太多专业水准的要求,只要悦耳、只要有特色,就会被说:声音不错。如果这么看,好声音还是不少的。不说全国每年秀场的那些“即将”的明星们,仅仅单位里搞个节假日汇演什么的,都是歌者云集舞者成群,好声音声震四方。唱歌的、唱戏的、演小品的、说相声的,敢于出声上台的,声音都差不了。那时会感到:好声音俯拾皆是近在眼前。但这个感觉不真实,是被粉饰过的。
舞台上的好声音与生活中的好声音绝不对等,日常生活里的好声音很稀缺。稀缺的原因之一是:对于不从事以声音为专业的人来说,声音好不好无所谓。好声音对于自己对于别人的意义何在,几乎没有人深究。于是我们的生活里不好的声音太多了。从音量上来说,中国人被整体质疑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嘈杂大声嚷嚷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从音色上来说,有意识使自己声音更加美化的人只是凤毛麟角。不说普通老百姓,即使是吃开口饭以声音为职业的人之中,好声音也少于一般的声音或不好的声音。
我们每天看的电视听的广播,好声音严重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大家最关注的电视天气预报,有时要是没有字幕,基本听不清主持人吊高嗓子叽里咕噜说的是什么。逢到这时,我会很挑剔地叹息说:“这些孩子上的学都学了什么?连自己的声音位置都把持不住。”
好声音不是好嗓子,好声音也不是嘴皮子功夫。现在太多以说得快、说得嗲、说得不讲章法为时尚的各种声音,掩盖了很多人发声用气和咬字功夫的虚弱,一听就是没练过或者练得不够的。
是的,好声音绝对是需要锤炼和研磨的,吃开口饭的要是没个经过研磨打造出来的好声音,饭碗是端不长久的。而不吃开口饭的人是否应该有对于好声音的追求,答案是:是。因为好声音关乎个人的品质,也关乎全民的素质。
寻找好声音,非常必要。一位法国时尚教母曾经说过:女人的优雅是全面的,衣着相貌再精致的女人如果使用着一副卖鱼人的嗓子说话,也不会是优雅的。这个道理适用大家伙儿。如果偶尔,我们在听领导报告、听老师讲课、听会议发言等场合听到一个好声音,无疑那时会静场,大家会格外静地听这个人在讲什么。这就是好声音的吸引力。
有一次在机场候机,邻座的妈妈在给孩子读故事,声音非常柔美,话语异常清晰。结果周围的人都停止了习惯的大声喧哗,和那个孩子一起听故事。而那位妈妈实在就是貌不惊人衣不华美的普通女子。当她感觉出周围的静谧时,抬起头来,眼睛中有点惊恐有点羞赧。
好声音一定是给人加分的,而坏声音大声音嘈杂的声音一定是给人减分的。不言而喻。
达到老百姓评价意义上的好声音,其实并不难于上青天。只要有寻找自己好声音的意识,朝着寻找自己喜欢的好声音努力,找到超过一般人的好声音是不难的。
需要的只是两步。第一步,要有寻找自己好声音的追求。第二步,开始向好声音迈进。而迈进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的问题有:1.说普通话;2.用尽可能悦耳的声音说普通话;3.用气息支撑声音说普通话。就这些。
寻找好声音是人提升素质的系统工程,但原始的动力一定来自对于自己的更高要求。有了塑造自己好声音的愿望,可以先用录音机把自己说话的声音录制下来听听,找出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也可以问问专业人士,怎样发声怎样用气,怎样改善自己的声音,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曼妙有魅力。
听说有领导人在重大会议讲话之前会请著名的播音员给说说读大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这消息不是八卦,这样做很有必要。因为领导人的形象中一定会包括声音形象。曾经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讲述英王乔治六世克服口吃,锤炼声音的魅力,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发表鼓舞民心的反战演讲的故事。
好些人退休以后到老年大学学唱歌学唱戏学朗诵寻找好声音,还在一起交流,到公园练声。
一直以来,我们的修养中较少提到说话时的仪态和音调音色。虽然很久以前中医就提示大家“多言则气乏”,但生活里天天时时说话高声大嗓的人还是很多。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私密空间,大声嚷嚷着说话已成为一些人的习惯。这个习惯“坚持”到了国外,引起了很多人的侧目。因此,寻找好声音的意义,大到改变中国人在世界眼中的声音形象,小到使个人认识到声音的魅力,并为获得这种魅力而欣喜。
早晨和晚上在公园广场散步的人很多。多半的人散步时会说话,多半说话的是扯着嗓子喊着说,感觉是说给200米以外的人听的,具有很强的表演意味。但实际上,那就是一些人一辈子的说话方式。一辈子都这样说话,并不感觉不好和不对。但是如果从生活品质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说话不该是那样的。
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使人心仪的好声音,但悦耳、悦人、悦己是起码的。毕竟,声音和语言是我们表达的形式和内容,掌握好形式,运用好内容,不是过高的要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