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站电缆隧道盾构始发井端头加固技术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安全地进行犀牛站电缆隧道始发井施工,在对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均布载荷模型计算了加固范围,并且使用了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法对始发井端头进行了加固,最后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加固范围为水平长度4 m,宽度为洞门直径4.1 m,洞门左右各2 m共8.1 m,深度为洞门底部2 m,洞门顶部以上4 m,共10.1 m。旋喷桩间距为450 mm,造孔深度为13.5 m。旋喷作业采用隔孔作业。检测结果显示,5个加固体的抗压强度都超过了质量要求的,最小的达2.3 MPa,5个水平观察孔的总流量很小,几乎没有水渗出,表明此次加固效果很好,能够很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关键词:始发井;加固范围;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效果
  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志码:A[WT]文章编号:1672-1098(2014)02-0060-06
  隧道严重渗漏水以及渗漏水对钢结构腐蚀损坏等,为隧道的后期维护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工程质量要求,各个工程单位采取了相对应的加固措施。南京市中山门隧道通过裂缝补强、围岩注浆、新增三衬、加强防排水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使得新增三衬混凝土结构满足了安全系数的要求[1]。
  南京地铁二号线莫愁湖至茶亭区间由于是富水性软弱地层,采用高压旋喷与三轴搅拌桩方法进行了加固,检测结果能够保证盾构机能安全的接受[2]。
  坪岗2号隧道Ⅳ级围岩浅埋段在进行开挖前,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从地表加固洞周围岩,开挖以后,监测数据显示隧道周壁任意点的相对累计位移值小于6 cm,拱顶沉降速度小于0.09 mm/d,墙腰收敛速度小于0.12 mm,达到了预期目的[3]。
  为了保证犀牛站电缆隧道盾构始发井安全施工,同时又保证速度快,无渗水盲区,工程质量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小等优点的情况下,采用高压三重管旋喷施工技术,加固了始发井端头。
  1研究区概况
  1.1工程地质
  本电缆隧道始发端位于220 kV犀牛变电站, 电缆隧道沿线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与河流阶地接壤地带。 根据有关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探披露该段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 第四系冲积层; 第四系残坡积层; 第四系残积层; 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为主, 始发端剖面图如图1所示。
  1) 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第(1-1)层杂填土:浅灰、红褐色,稍湿,结构松散,成分主要为建筑砖石碎块及粉质粘土,含生活垃圾。最薄处为0.70 m,最厚处为6.00 m;
  第(1-2)层素填土:黄褐色、褐红色,稍湿,松散,成分以坡残积物粉质粘土为主,混有生活垃圾及多量碎石、碎块。最薄处为0.80 m,最厚处为10.20 m,平均厚度为4.43 m。
  2) 第四系冲积层。第(2-2)层淤泥质土:灰黑色,深灰色,饱和,流塑,含粉细砂及多量有机质、腐质殖,具腐臭味,土的粘性较好。最薄处为1.40 m,最厚处为4.00 m,平均厚度为2.70 m。第(3-1)层粉细砂:灰白、浅灰色,饱和,稍密,砂质均匀,含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最薄处为2.60 m,最厚处为2.60 m,平均厚度为2.50 m。第(4-1)层粉质粘土:青灰色,浅灰色,湿,可塑,土的粘性较好,含中细砂粒,局部含大量中粗砂粒。最薄处为1.30 m,最厚处为5.40 m,平均厚度为2.88 m。第(5-2)层中砂:灰白-褐黄色,饱和,中密,颗粒级配好,局部含石英砾石。最薄处为0.50 m,最厚处为4.90 m,平均厚度为2.56 m。第(6)层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土的粘性一般,含多量石英砂砾,胶结紧密,局部呈硬塑状。最薄处为1.60 m,最厚处为11.30 m,平均厚度为5.62 m。第(7-2)层中砂:褐黄色,浅黄色,饱和,密实,颗粒级配好,含多量粗砂粒及石英砾石,含粘性土。最薄处为0.70 m,最厚处为7.50 m,平均厚度为3.49 m。
  3) 第四残坡积层。第(8-1)层粉质粘土:褐红-褐黄色,湿,可塑,含多量石英砂砾,次棱角状,属坡积物。最薄处为2.00 m,最厚处为13.30 m,平均厚度为7.34 m。
  4) 第四残积层。第(9)层砂质粘性土:红褐色,褐黄色,湿~稍湿,可~硬塑,含多量石英砂砾及母岩残屑,为花岗岩残积物,遇水易软化。最薄处为2.50 m,见于最厚处为20.70 m;平均厚度为8.99 m。
  5) 燕山期花岗岩。第(10-1)层为全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原岩风化剧烈,矿物除石英外,基本风化呈土,呈坚硬土状,含大量石英砂砾,遇水易软化、崩解。最薄处为1.7 m,;最厚处为10.0 m,平均厚度为4.84 m。第(10-2)层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褐灰色,原岩风化强烈,结构较清晰,矿物部分风化呈土,呈半岩半土状,节理发育,岩芯呈土柱状,手可捏散。局部分布,最薄处为1.20 m;最厚处为15.20 m,平均厚度为6.58 m。1.2
  水文地质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一类型(1)层为人工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其补、排方式为大气降水和大气蒸发;第二类型(3-1)层、(5-2)层、(7-2)层砂层的孔隙水具有承压性或局部承压性,含水量较丰富,其补给排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地下径流。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混合水位在1.10~12.80 m,地下水位标高在27.18~45.59 m。根据本次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中相关指标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未达到腐蚀等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加固方案设计
  2.1加固范围计算
  1) 水平加固长度。本次研究在计算时采用的是均布载荷模型[4]。最小水平加固长度的计算公式为D为工作井洞门直径,t为水平加固范围;p为作用于洞门中心处的侧向水土压力,对于砂性土,水压力和土压力分别计算,对于黏性土,采用水土合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考虑;μ为加固土体的泊松比;σt为加固土体的极限抗拉强度,一般可取极限抗压强度的10 %,即 σt=qu/10;τc为加固土体的极限抗剪强度,根据经验取值,τc=qu/6;k1,k2为安全系数,一般取 1.5。考虑以往工程的加固经验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加固经验,加固区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0 MPa,侧向水土压力为0.1 MPa,泊松比μ为0.3,带入公式可得[3(3+μ)k1pD2/32σt]0.5=2.79,k2pD/4τc=0.91,此时t=2.79考虑土体渗透性要求,始发端按有水始发考虑,水平加固长度取4.0 m。   2) 加固宽度和深度范围。隧道加固深度范围H1=H2=K(R-D/2) (2)根据土体松动圈半径计算公式,算得松动圈半径为3 m,则隧道上下加固范围,考虑盾构本身尺寸要求,
  2.2 施工工艺
  高压三重管旋喷桩的工艺原理是用压缩空气包裹高压喷射水流冲击破坏搅动土体,同时用低压灌浆泵灌入浆液,浆液被高压水、气射流卷吸带入,同时与被搅动土体混合形成固结体,通过桩间的咬合搭接最终形成防渗墙,达到止水加固的效果。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2.3 施工方法
  1) 定孔。孔间距为450 mm。布孔时,布孔误差控制在±50 mm范围以内,确有特殊原因时不得超过100 mm。
  2) 造孔。造孔是旋喷工程必不可少的先导工序,其深度应满足设计深度,本工程为13.5 m,其孔位偏差小于50 mm,孔底偏斜率小于1%。造孔过程应进行严格控制,其方法如下:① 移机就位钻孔时钻机移至孔位装上钻具,其中心对准孔位中心,立轴水平,用水平尺两个垂直方向正反测量校准。
  ② 钻进钻孔严格按钻孔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垂直度在允许范围之内。检测控制方法,用水平尺两个垂直方向靠在主动钻杆上检测,不许超过 5mm。个别孔斜稍有超差可在后续喷射工序适当调整参数予以弥补。施工必须分两序孔间隔进行钻孔,且两序孔喷夹角方向相反。钻孔深度一定要达到指定地层。
  ③ 泥浆护壁粉土和砾石地层,钻进过程都是极易坍塌的。钻孔完成后尚需保持一定时间完好,控制好泥浆至关重要,一般在钻进至3 m左右的地层时,加以少量泥浆护壁。泥浆控制指标比重为1.1~1.3g/cm3 粘度18s以上,泥浆应充分循环利用,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3) 旋喷作业。旋喷作业时采用隔孔作业,即跳过相邻孔对下一孔进行喷射。然后再对剩下的桩进行喷射。① 水、气、水泥浆的主要参数。水压:30~35 MPa,浆压:0.5~2.0 MPa,气压:0.6~0.7 MPa;浆液水灰比:1∶1~1∶1.5,比重1.6~1.7 g/cm3;流量: 水: 60~80 L/min, 浆: 80~120 L/min,气:3~6 m3/min; 水泥用量: 320~350 kg/m(普通硅酸盐水泥)。② 提管旋喷。当喷射管达到预定地层后,先送空气、高压水,再将水泥浆送入孔中静喷少顷,待孔口回浆的比重>1.3 g/cm3开始提管,连续进行;若孔口回浆的比重<1.3 g/cm3时,应降低提速或停止提管。在喷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浆情况,以了解土层情况、喷射注浆的大致效果以及技术参数是否合理,喷射加固沙层时,应多次反复喷射。回浆量为注浆量的20%左右为正常现象,若回浆量过大,可采取减少注浆量、加快提升及提高喷射压力等措施。为确保旋喷桩质量,旋转速度控制在8~12 rpm,提升速度控制在6~12 cm/min,并同步作好施工记录。当旋喷注浆管作业提升到设计标高时,旋喷作业即告结束。考虑到浆液凝固收缩,停浆位置应提高0.5~1.0 m;在发现孔口浆下降后进行回灌补浆或第2次注浆。
  4) 循环利用。在钻进和旋喷过程中,充分循环利用返出的浆液。首先在端头北侧设有沉淀池,然后通过沟渠或排污泵将返出的浆液引进沉淀池,待浆液沉淀后,再利用水泵将上层清水泵送到搅拌池进行二次利用。
  5) 最后清理施工现场,施工完成28 d后对加固体进行抽芯检查,发现有断桩、空桩和结合不严密等情况要针对性补浆。
  3加固效果检测
  3.1 加固质量要求
  施工完毕后,对旋喷桩加固体进行钻芯取样检验,旋喷桩不得小于2.0 MPa,检测数量不得小于1%且不得少于5根,本工程三重管旋喷桩162根,计划对旋喷桩检测5根。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发现有断桩、空桩和结合不严密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注浆或复喷的方式补强。水平探孔拟在洞门处上、中、下、左、右均布五个水平探孔,钻进深度约3 m,以探明加固体止水效果,如出现涌水涌泥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注浆或复喷的方式补强。
  3.2 检测结果分析
  在注浆完成28 d后进行加固效果检查,一方面在加固范围内取芯,分别在两个旋喷桩芯,离桩芯分别为10 cm、20 cm、35 cm的地方,进行全取芯钻孔如图4a所示。取样主要观察岩芯,检测加固体的连续性及强度。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知:所取的五个岩心试件抗压强度值最小的11-(3-4)号试件也达到了2.3 MPa,最大达到21.5 MPa,检测结果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在洞门连续墙上打5个3.0 m深的水平观测孔(见图4b),在观测孔上安装球阀,每天对观测孔进行观察,5孔总出水量<30 L/h,且不得有砂土流出。若出水量较大,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浆,最终达到止水效果。观测孔检测表明,5个孔均未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1) 结合犀牛端端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计算了犀牛站端头始发井的加固范围,水平加固长度为4.0 m,加固宽度为洞门直径左右各2 m,共8.1 m,加固深度为洞门底部以下2 m,至洞门顶部以上4 m。
  2) 三重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犀牛站端头始发井的加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经过本次加固,盾构安全通过始发井,没有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旋喷桩加固体的抗压强度高,可以满足安全需要,符合端头加固的要求,且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徐建明.隧道加固和综合改造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29):150-151.
  [2]赵立锋,付黎龙. 富水软弱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端头加固技术研究[J].隧道/地下工程,2008(9):83-85.
  [3]阙寿洪. 高压旋喷桩在隧道围岩加固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9(2):130-133.[4]裴书锋,李倩倩,郭 朝,等. 电力盾构隧道端头加固范围计算及始发模拟[J].隧道建设,2012,32(6):832-837.
  (责任编辑:李丽 范君)
其他文献
通过对高岭换流站换流变压器铁芯和夹件接地电流波形的测量和分析,查找换流变安装运行的某型铁芯、夹件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测量结果异常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并对国家电网
某电厂1165t/h锅炉存在煤粉偏粗、风机电耗偏高等问题,导致机组经济性降低。通过调整,煤粉细度基本满足运行要求。对制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210MW负荷下,A侧空气预热器
目的:了解三资企业职业卫生状况.方法:选择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某区,对正常生产的企业进行有害因素的检测,对汽车、电子行业从事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在重点调查
摘 要:Petri网进程是Petri网分析和验证的有效手段,而Petri网的进程表达式可以给出系统全部进程的描述。针对文献《一种基于同步合成构造Petri网进程表达式的方法》提出的基于同步合成的Petri网表达式构成方法中的一个引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一个反例,说明这种方法的错误之处。  关键词:Petri网;同步合成;基本进程段;进程表达式  中图分类号:TN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目的:探讨长乐市胃癌高发区居民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用ELISA法、幽门螺杆菌快速试片法及13C-尿素酶呼气方法检测HP感染.结果:胃癌高发区长乐市居民血清
为了解决西部深井井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了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井壁的设计,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井壁模型,然后对建立的井壁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强钢筋混凝土井壁
通过试验了解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曲梁应力筋张拉时的变形及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从而验证计算方法,并施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京珠高速公路乌坑坝隧道左线进口(北京端)某端复杂恶劣地形的分析,提出了施工时在斜坡上增设长锚杆加固边坡,并在右侧洞外坡脚增设挡土墙,以阻止山体变形的方法,总结其应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