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行深度学习,可以有效避免知识浅层化、浅表化等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搭建学材支架、情感支架、学法支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支架;深度学习;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0-0030-02
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不能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与拓展,那么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会记忆深刻。因此,有必要提倡深度学习,它有助于学生探究与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向纵深发展呢?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搭建学材支架,深度开发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重要影响。数学课堂中,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学生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学习材料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材支架,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
1.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实现深度学习
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样会令学生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情况,教师把“周”字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周”字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对“周”字的理解大致为“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姓周”……接着,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与‘周’字有关的知识。”然后教师把树叶、国旗、一元硬币、五角星、长方形、三角形等磁性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想这些图形的周长可能会与“周”字的哪个意思有关。在学生猜想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围”这一意思有关时,教师让学生指一指自己数学课本、课桌等物的周长,并让学生说说怎样才算是“一周”。最后,教师提问:“树叶、国旗、一元硬币等物的周长分别指的是哪部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周长的定义吗?”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理解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周长”这个定义。上述教学,教师先了解学生对“周”字的认识情况,然后让学生猜测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字的哪个意思有关,为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奠定基础。然后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图形的周长,加深学生对周长定义的理解。
2.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假性思考”的状态,这其实是学生对知识理解浅显或者不理解所致。因此,教師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学材支架,真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王大叔要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五年级学生虽然有“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学习经验,但用这一经验解答这道例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对这道例题稍加改变:“王大叔用一根20米长的木条靠墙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会不会是25平方米?为什么?”这样促使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并与原有的认知经验相融合,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搭建情感支架,激发深入学习动机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习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进行深度学习需要学生有深入的质疑、有探究方向的猜测、有深度的讨论以及有思想内涵的总结,而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情感支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深入探究新知。
1.优化问题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问题进行适当优化,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向纵深发展。例如,教学《比的应用》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有72棵树苗,想分给3个小组去种植,你觉得怎样分才合理?”大多数学生都说平均分,于是教师继续出示信息:“第一组8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9人。”这样一来,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被打破,否定了平均分。“那么,怎样分才合理呢?”这时学生会积极地去寻找新的认知平衡,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2.设置学习障碍,实现深度学习
学习障碍如同“拦路虎”一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经过重重阻碍解决问题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后,为了深化学生对小数性质的认识,教师设置一个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请给6020、602、60200这三个数,在合适的位置添上小数点,使其相等。”在挑战性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得出以下结果:6.020=6.02=6.0200,60.20=60.2=60.200,602.0=602=602.00。这里,教师为学生设置挑战性的学习活动,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激起学生强烈的挑战欲与好胜心。这样教学,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搭建学法支架,引导学习不断深入
数学教学中,不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教师是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是浅显的、表面的。要想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教师就要为学生搭建学法支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可视化,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学习过程显现化,实现深度学习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一种内隐性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法支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视化,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倍”的概念,教师这样进行教学:“红红有30朵花,黄花的数量是红花的2倍。你能用画一画的方式,把它们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对“倍”的认识。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正确画法,并引导画不对的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2.碎片知识体系化,实现深度学习
知识碎片化,这是学生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搭建适切的学法支架,引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收到连点成线、接线成网的效果,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时,由于这一单元的数学概念较多,知识点过于零碎,学生经常出现因数和倍数分不清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后,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迁移与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要明白深度学习对学生的意义与价值,从教材、学法、情感等方面为学生搭建支架,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杜 华)
[关键词]学习支架;深度学习;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0-0030-02
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不能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与拓展,那么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会记忆深刻。因此,有必要提倡深度学习,它有助于学生探究与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向纵深发展呢?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搭建学材支架,深度开发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有重要影响。数学课堂中,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学生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学习材料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材支架,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
1.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实现深度学习
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样会令学生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情况,教师把“周”字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周”字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对“周”字的理解大致为“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姓周”……接着,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与‘周’字有关的知识。”然后教师把树叶、国旗、一元硬币、五角星、长方形、三角形等磁性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想这些图形的周长可能会与“周”字的哪个意思有关。在学生猜想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围”这一意思有关时,教师让学生指一指自己数学课本、课桌等物的周长,并让学生说说怎样才算是“一周”。最后,教师提问:“树叶、国旗、一元硬币等物的周长分别指的是哪部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周长的定义吗?”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理解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周长”这个定义。上述教学,教师先了解学生对“周”字的认识情况,然后让学生猜测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字的哪个意思有关,为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奠定基础。然后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图形的周长,加深学生对周长定义的理解。
2.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假性思考”的状态,这其实是学生对知识理解浅显或者不理解所致。因此,教師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学材支架,真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王大叔要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五年级学生虽然有“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学习经验,但用这一经验解答这道例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对这道例题稍加改变:“王大叔用一根20米长的木条靠墙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会不会是25平方米?为什么?”这样促使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并与原有的认知经验相融合,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搭建情感支架,激发深入学习动机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习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进行深度学习需要学生有深入的质疑、有探究方向的猜测、有深度的讨论以及有思想内涵的总结,而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情感支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深入探究新知。
1.优化问题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问题进行适当优化,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向纵深发展。例如,教学《比的应用》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有72棵树苗,想分给3个小组去种植,你觉得怎样分才合理?”大多数学生都说平均分,于是教师继续出示信息:“第一组8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9人。”这样一来,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被打破,否定了平均分。“那么,怎样分才合理呢?”这时学生会积极地去寻找新的认知平衡,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2.设置学习障碍,实现深度学习
学习障碍如同“拦路虎”一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经过重重阻碍解决问题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后,为了深化学生对小数性质的认识,教师设置一个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请给6020、602、60200这三个数,在合适的位置添上小数点,使其相等。”在挑战性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得出以下结果:6.020=6.02=6.0200,60.20=60.2=60.200,602.0=602=602.00。这里,教师为学生设置挑战性的学习活动,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激起学生强烈的挑战欲与好胜心。这样教学,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搭建学法支架,引导学习不断深入
数学教学中,不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教师是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是浅显的、表面的。要想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教师就要为学生搭建学法支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可视化,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学习过程显现化,实现深度学习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一种内隐性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法支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视化,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教学《倍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倍”的概念,教师这样进行教学:“红红有30朵花,黄花的数量是红花的2倍。你能用画一画的方式,把它们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对“倍”的认识。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正确画法,并引导画不对的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2.碎片知识体系化,实现深度学习
知识碎片化,这是学生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搭建适切的学法支架,引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收到连点成线、接线成网的效果,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时,由于这一单元的数学概念较多,知识点过于零碎,学生经常出现因数和倍数分不清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后,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迁移与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要明白深度学习对学生的意义与价值,从教材、学法、情感等方面为学生搭建支架,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