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4.6%,这是近几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最低点。随着数据连年地一路走低,无论是业界,还是媒体都对这个话题产生了些许的厌烦。也许,我们还可以对新能源推广、公车改革等可能带来的利好进行畅想,但站在这样的数据底点,“想太多”未必有益。
2014年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6.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4万辆,同比增长7.7%,低于乘用车9.7%的行业平均水平。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34.6,比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而与此同时,中国乘用车出口3.96万辆,比2013年同期减少1万辆。乘用车出口以中国品牌为绝对主力。所以可以看出,中国品牌乘用车光在出口方面的市场需求就缩减了超过1万辆。
轿车与SUV、MPV的两重天
如果觉得中国品牌乘用车月度7.7%的销量增速还过得去,那么掀开总量的帽子,就会看到轿车与SUV、MPV的两重天。
7月,中国品牌轿车的销量为15.14万辆,同比下降22.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仅为17.7%,比2013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轿车成为拖累中国品牌销量增速的主要因素,排名前十的中国品牌轿车生产企业中,有九家销量下滑,有的甚至大幅下滑。随着合资轿车价格的下探和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品牌轿车的竞争力日益趋弱。目前只有重庆长安一家中国品牌轿车企业能够进入销量的十强,月度销量能够突破万辆的中国品牌轿车车型更是十分寥寥,只有长安逸动一款。
轿车市场的备受压制,使中国品牌车企转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SUV和MPV领域谋求突破,这两个细分车型也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长的支撑。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半年上市的中国品牌SUV车型超过10款。7月的销量数据显示,长城哈弗、奇瑞瑞虎进入全行业SUV销量排名的前三,进入前十的还有北汽幻速。
中国品牌在SUV市场虽然热火朝天的推出新产品,但是未来也未必全是坦途。一方面SUV市场经过多年的爆发式增长,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其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进入相对高速的平稳增长期。另一方面,合资品牌进军小型SUV的杀伤力不可小视。例如,前两年上海通用的昂科拉,可以说是合资SUV下探市场的头阵。之后推出的福特翼博,价格直接下探到10万元级别。还有2014年上半年上市的雪佛兰创酷、东风标致2008等低价SUV,下半年上市的还有现代ix25、广本缤智等。低价SUV市场也即将进入短兵相接的肉搏阶段,中国品牌SUV的市场空间堪忧。
据7月份国内主要MPV车型销量排行榜显示,五菱宏光、东风柳汽菱智、东风柳汽景逸、长安欧诺、北汽威旺、江淮瑞风、东风小康风光均进入了当月销量前十强,销量分别达到5.5万辆、0.85万辆、0.76万辆、0.71万辆、0.57万辆、0.48万辆和0.35万辆。即便不算那些由交叉型乘用车车身外观“扁平化”,设计升级而来的MPV车型,携菱智和景逸的东风柳汽无疑独占鳌头,成为与更高级别外资品牌MPV抗衡的自主车型。
排量升级影响商用车销量
7月,商用车销售26.02万辆,同比下降6.66%。客车销售4.79万辆,同比增长19.16%;货车销售21.23万辆,同比下降11%。大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客车分别销售0.65万辆、0.76万辆和3.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14%、15.60%、18.72%。重型货车、中型货车、轻型货车、微型货车分别销售5.06万辆、1.50万辆、11.11万辆、3.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31.09%、-16.94%和4.11%。
从数据可以看出,商用车销量下滑主要被轻型货车和中型货车所拖累。此两类货车销量大幅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国Ⅳ排放升级导致的。随着排放升级执行地日趋严格,国Ⅲ车型进入停产清库阶段,新排放标准的车供应不足,导致整个货车市场进入去库存的销售收缩阶段。消费者出于对政策执行的迟疑和对排放升级带来的成本上升,而持币观望。
国Ⅳ发动机所必须的共轨系统和后处理电控系统,由于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国外零部件巨头手中,供应和价格都成问题,致使国Ⅳ发动机供应不足,进而导致国Ⅳ车供应不足,国Ⅳ以下车辆囤积。
2014年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6.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4万辆,同比增长7.7%,低于乘用车9.7%的行业平均水平。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34.6,比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而与此同时,中国乘用车出口3.96万辆,比2013年同期减少1万辆。乘用车出口以中国品牌为绝对主力。所以可以看出,中国品牌乘用车光在出口方面的市场需求就缩减了超过1万辆。
轿车与SUV、MPV的两重天
如果觉得中国品牌乘用车月度7.7%的销量增速还过得去,那么掀开总量的帽子,就会看到轿车与SUV、MPV的两重天。
7月,中国品牌轿车的销量为15.14万辆,同比下降22.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仅为17.7%,比2013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轿车成为拖累中国品牌销量增速的主要因素,排名前十的中国品牌轿车生产企业中,有九家销量下滑,有的甚至大幅下滑。随着合资轿车价格的下探和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品牌轿车的竞争力日益趋弱。目前只有重庆长安一家中国品牌轿车企业能够进入销量的十强,月度销量能够突破万辆的中国品牌轿车车型更是十分寥寥,只有长安逸动一款。
轿车市场的备受压制,使中国品牌车企转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SUV和MPV领域谋求突破,这两个细分车型也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长的支撑。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半年上市的中国品牌SUV车型超过10款。7月的销量数据显示,长城哈弗、奇瑞瑞虎进入全行业SUV销量排名的前三,进入前十的还有北汽幻速。
中国品牌在SUV市场虽然热火朝天的推出新产品,但是未来也未必全是坦途。一方面SUV市场经过多年的爆发式增长,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其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进入相对高速的平稳增长期。另一方面,合资品牌进军小型SUV的杀伤力不可小视。例如,前两年上海通用的昂科拉,可以说是合资SUV下探市场的头阵。之后推出的福特翼博,价格直接下探到10万元级别。还有2014年上半年上市的雪佛兰创酷、东风标致2008等低价SUV,下半年上市的还有现代ix25、广本缤智等。低价SUV市场也即将进入短兵相接的肉搏阶段,中国品牌SUV的市场空间堪忧。
据7月份国内主要MPV车型销量排行榜显示,五菱宏光、东风柳汽菱智、东风柳汽景逸、长安欧诺、北汽威旺、江淮瑞风、东风小康风光均进入了当月销量前十强,销量分别达到5.5万辆、0.85万辆、0.76万辆、0.71万辆、0.57万辆、0.48万辆和0.35万辆。即便不算那些由交叉型乘用车车身外观“扁平化”,设计升级而来的MPV车型,携菱智和景逸的东风柳汽无疑独占鳌头,成为与更高级别外资品牌MPV抗衡的自主车型。
排量升级影响商用车销量
7月,商用车销售26.02万辆,同比下降6.66%。客车销售4.79万辆,同比增长19.16%;货车销售21.23万辆,同比下降11%。大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客车分别销售0.65万辆、0.76万辆和3.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14%、15.60%、18.72%。重型货车、中型货车、轻型货车、微型货车分别销售5.06万辆、1.50万辆、11.11万辆、3.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31.09%、-16.94%和4.11%。
从数据可以看出,商用车销量下滑主要被轻型货车和中型货车所拖累。此两类货车销量大幅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国Ⅳ排放升级导致的。随着排放升级执行地日趋严格,国Ⅲ车型进入停产清库阶段,新排放标准的车供应不足,导致整个货车市场进入去库存的销售收缩阶段。消费者出于对政策执行的迟疑和对排放升级带来的成本上升,而持币观望。
国Ⅳ发动机所必须的共轨系统和后处理电控系统,由于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国外零部件巨头手中,供应和价格都成问题,致使国Ⅳ发动机供应不足,进而导致国Ⅳ车供应不足,国Ⅳ以下车辆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