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鲍温样丘疹病(BP)是一种特殊的多发性肛门生殖器疣.大多数病例的损害为色素性丘疹和斑块,但也有红斑或粘膜白斑.组织学上有原位癌变或上皮内肿瘤形成,棘层松解性表皮失去分层,异性细胞及核分裂相.病毒感染的征象――空泡细胞是一种不常见表现.虽然组织学呈恶性表现,但临床却很少恶变,而表现为慢性病程甚至病损可以消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温样丘疹病(BP)是一种特殊的多发性肛门生殖器疣.大多数病例的损害为色素性丘疹和斑块,但也有红斑或粘膜白斑.组织学上有原位癌变或上皮内肿瘤形成,棘层松解性表皮失去分层,异性细胞及核分裂相.病毒感染的征象――空泡细胞是一种不常见表现.虽然组织学呈恶性表现,但临床却很少恶变,而表现为慢性病程甚至病损可以消退.
其他文献
足趾间的鳞屑性损害公认为真菌感染的结果,但在无真菌感染的浸渍性间隙处发现了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常驻细球菌、绿脓杆菌、微小棒状杆菌属和表皮短颈菌属一类的细菌.硝酸益康唑(EN)是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体外实验证实它能破坏细菌胞壁膜,具有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细菌的抗菌活性则远小于革兰阳性菌.
本文报道4例伴严重肠道症状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42岁(34~55岁)。4例均无肠病史。3例发病原因与药物明显有关。平均受累体表面积为37%。4例均有腹痛及大量血性腹泻,2例尚有呕血。3例消化道症状与皮损同时发生,粪便检查阳性,但用抗生素及肠道灭菌治疗不能改变肠病的病程。2例有呕血者作上胃肠道内窥镜检查示十二指肠弥漫性渗血性损害,粘膜明显肿胀、脆、呈红斑样。例4
临床表现:6男4女,年龄48~87岁。8例皮损发生于面中部,肿瘤为稍隆起质硬的角化性斑块,直径0.5~6cm。病程6周~4年。所有材料均用HE、粘蛋白卡红、阿新兰、透明质酸酶(预先消化和未消化)染色。9例病人做了免疫组化检查,采用ABC技术,用抗CAM5.2、角蛋白AE-1/AE-3、癌胚抗原(CEA)及S100蛋白抗体染色。
最近的研究显示异位性皮炎(AD)病人皮损中的花生四烯酸衍生的炎症介质增多,组织中类花生酸的浓度取决于游离花生四烯酸的利用度,后者又与对钙敏感的磷脂酶A2的活性有关,此酶从磷酸甘油酯中,主要是磷酯酰胆碱(PC)释放不饱和脂肪酸(PUFA)。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比较AD病人与正常人的表皮中磷酸甘油酯脂肪酸组成和游离脂肪酸(FFA)类型的特点。
作者对英国的泌尿生殖科(GUM)门诊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意在评价有多少GUM门诊对女病人进行了衣原体筛查,对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如何治疗,治疗后又如何进行判愈试验(TOC).方法是将问卷送给设在英国的218个GUM门诊,要求回答以下的问题:(1)该门诊是否对女病人常规进行了衣原体筛查,采用了哪些试验方法;(2)应用了什么抗生素进行治疗,包括剂量及用药期限;(3)完成治疗后是否常规进行了TOC,用的是
作者应用ELISA方法对纽约地区接受治疗的麻风病人血清抗酚糖脂-1(PGL-1)、抗合成的PGL-1类似物(ND-BSA)和抗来自结核分支杆菌的脂阿拉伯苷露聚糖(LAM)抗体进行了检测.对三组病人进行分析:第1组47例病人进行抗PGL-1脂质体持续性检测;第2组22例病人进行天然PGL-1脂质体和ND-BSA检测的特异性IgM比较;第3组24例病人进行持续性BI和持续性抗PGL-1和LAM抗体间相
为了客观确定四种外用抗炎药对实验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本研究用肉眼评分(VS)及皮肤颜色(SC)、皮肤血流(SBF)、经皮水丢失(TEWL)四个指标同时进行了评价.
恶性黑素瘤(恶黑)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然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一直不令人满意。人们正在寻找更先进的无损伤诊断技术。诸如:先进的成像技术、温度记录图、原位荧光测量、放射标记等。
本研究目的是分析本文作者的标准系列斑贴试验结果,及斑贴试验第2天结果为阴性而第4天显示过敏性的人群比例.
细胞角蛋白是细胞内纤维蛋白。上皮细胞角蛋白的不同结构取决于上皮类型(单层或复层)、生长期(胚胎或胎儿期)及病理情况(如过度增生性疾病和恶变)。在生理情况下,基底细胞只显示58kD和50kD两种角蛋白,基底层上细胞显示67、65、56.5角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