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曼匹克病C型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尼曼匹克病C型(NP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点,观察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10例NPC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常规化验检查和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其治疗效果和预后。

结果

10例NPC患者,男5例,女5例,就诊年龄42 d~14岁;包括2例新生儿型、4例早期婴儿型、2例晚期婴儿型和2例青少年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脾大,5例伴有肝大。头部磁共振示8例脑萎缩、2例胼胝体变细及2例脑白质区异常信号。10例患者共检出18种NPC1基因突变,其中11种为已知突变,另7种为新突变,包括3种错义突变:c.3683T>C (p.Met1128Thr)、c.1926G>C(p.Met642Iie)和c.3006C>G(p.Phe1002Leu);2种无义突变:c.1142G>A(p.Trp381Ter )和c.3229C>T(p.Arg1077Ter);1种微小缺失突变:c.1385-1386del;1种剪切位点突变:c.1757+5G>A。平均随访25(3~66)个月,丙咪嗪使5例患者的痴笑猝倒发作减轻,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分别使2例和1例患者的癫痫发作程度减轻,随访结束时4例死亡,其余患者的病情均呈进行性加重。

结论

NPC1基因突变谱具有高度异质性,中国人NPC1基因的突变热点可能与欧州国家不同。NPC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与其发病年龄有关。丙咪嗪对控制痴笑猝倒发作有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可能在病程早期对控制癫痫发作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模型,定性、定量评价视网膜、视神经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7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NAION模型组,各有13、11、23只大鼠。取右眼为实验眼。NAION模型组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建立模型。单纯激光组大鼠采用与NAION模型组相同的激光参数照射视盘,不注射光敏剂。正常对
目的探讨需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肾炎(AAGN)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总医院诊断时即需RRT的AAGN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54(41, 60)岁。强化免疫治疗指患者接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或联合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IA/DFPP)治疗。分析AAGN患者的肾脏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41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固有防御调节肽(IDR-1018)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成熟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以及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MRSA以1×105 CFU/ml均匀接种于96孔板,48 h后建成生物被膜模型。给予用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倍比稀释的不同浓度的IDR-1018溶液作为实验组,使其加入细菌悬液后的浓度达到3.75~1 000 mg/L。红霉素倍比稀释制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2(LTBP2)的表达的检测,探讨LTBP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作为乳腺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125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LTBP2的表达情况,分析LTBP2蛋白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及人表皮生长
目的总结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215例。按照病变部位分为嗜铬细胞瘤组(173例)及副神经节瘤组(42例),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215例患者中副神经节瘤42例,占19.5%。病变部位腹膜后最多见,占66.7%(28/42),膀胱19.0%(8/42),腹主动脉旁11.9%(5/42),盆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