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BMD)及确定T值,依据不同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骨量减少组(-2.5<T<-1)、骨质疏松组(T≤-2.5)。采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血管钙化。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骨量异常和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337例CKD患者,其中骨量正常110例(32.6%),骨量减少146例(43.3%),骨质疏松81例(24.0%)。3组患者在性别、高血压病史、25羟维生素D及N端骨钙素方面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25羟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且25羟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随骨量的减少而升高(χ2=7.100,P=0.008);其余骨代谢指标异常(低血钙、高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异常)的发生率在3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全段甲状旁腺素升高(OR=1.938)、BMD低下(OR=1.724)是CKD患者合并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女性(OR=3.312)、血管钙化(OR=1.742)是CKD患者BMD低下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全段甲状旁腺素升高和BMD低下是非透析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而女性和血管钙化则是非透析CKD患者BMD低下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