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律”与“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体态律动”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感受和体验音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律”与“动”,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通过自己的感悟来形成自己体验,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知识。
  【关键词】“体态律动”;审美能力;音乐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感知和体验的方式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实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的体验能力,使学生可以增强节奏感,感受音乐的旋律,体验音乐的氛围,进而诱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教师关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律”与“动”,会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自己的体态律动来展现音乐的美和无穷魅力,营造一个轻松、快乐而且和谐的音乐课堂,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概念和内涵
  达尔克罗兹是瑞士这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他认为:“人类的情感是构成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身体动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他关注到音乐和体态律动之间的关系,进而创立了“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体态律动”教学法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体验和感悟音乐,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感悟音乐是音乐初学者的最初启蒙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个方面去理解音乐,在心中形成自己的音乐认知,使学生在心中形成对时间、空间和能量之间的联系。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音乐意识,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体态律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唤醒本能,熟悉音乐形式
  “体态律动”是借助学生的身体运动来感悟和理解音乐,在学生的运动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本能,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去感受和表达音乐。学生在这种音乐形势下可以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动起来,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展现音乐,使身体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学生的表现能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最原始的对音乐的感悟来表达,促进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理解能力。
  (二)简化音乐,便于理解音乐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身体动作的方式来表达音乐是一种直观的展现,学生可以随意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表达,简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过程,使学生可以通过一种开放式的表达来理解音乐,探究音乐形象,进而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体态律动”会将音乐中的形象,通过自己的动作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形成直接、客观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式,感悟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三)亲近音乐,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来亲近音乐,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主动地表达,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在想象中绽放。教师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音乐,会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和展现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勾勒出音乐中的形象和画面,通过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内部的逻辑规律,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方便鉴赏,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来探究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课堂探究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音乐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感悟和体会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将音乐知识与自己的感官联系起来,进而更好地去体验和感悟音乐,形成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学会审美。学生在“体态律动”中会融入到这个环境中,通过自己的鉴赏和审美实现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律”与“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应用“体态律动”感受音乐要素的魅力
  教师要从最基本的音乐要素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鉴赏,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音乐的节奏、节拍、强弱、音色,利用恰当的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体验和感悟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首加勒比海地区的游戏歌曲,速度、力度和情绪变化都很大,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游戏的“体态律动”中感受到音乐的强、弱力度。教师从全班学生中找出一名学生来充当“玛丽亚”,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合唱的方式来演唱A旋律,与此同时教师传宝石花,A段旋律结束时,手里拿着宝石花的学生保持不动,以免暴露。接着,学生演唱B段旋律,演唱的时候学生要注意控制声音的强弱,这是引导“玛丽亚”去寻找宝石花的暗示。当宝石花距离玛利亚较远的时候,学生演唱的语气要弱一些,暗示玛丽亚宝石花离这里很远,唱出“p”的力度;当玛丽亚距离宝石花比较近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用“f”的演唱方式来帮助学生,暗示学生语气很强,离宝石花很近;游戏中,学生还可以变化语气,演唱出越来越近时“<”,这种渐强的语气。通过游戏,学生会很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趣味,进而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运用“体态律动”表达音乐的动人情趣
  音乐之所以迷人,会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就是音乐具有动人的情趣,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和自由的情感,进而使学生可以融入到音乐的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到音乐思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给音乐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激发学生想要去理解和探究音乐的情感。教师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指导下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表达音乐。表演是按照学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表达音乐的内容美,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展现音乐中的情景和故事情节,进而使音乐变得耐人寻味、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学习《土风舞》的时候,教材引进了一种新的音乐节奏,“×× ××|×××|×× ×0|”,使学生在鉴赏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绪欢快热烈,体会F大调,感受到2/4拍的旋律。为了使学生可以很好地感受这种音乐节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展示音乐,表达自己的理解。展示中有的学生通过拍手的方式来表达节奏,有的学生通过跺脚的方式来表达节奏,还有的学生通过点头的方式来表达节奏……展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展现音乐欢快、热情的旋律,通过手舞足蹈的方式来展示歌曲情绪高昂、欢快、热情的意境和特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达音乐,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學生会在唱歌的时候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同时加上恰当的情感和动作。歌唱《土风舞》的时候,学生要表达出人民喜庆丰收、欢歌跳舞的情景,进而表达出音乐的音高和节奏,使歌曲耐人寻味。歌唱展现和表达音乐的状态美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要主动地进行发声练习和呼吸,学会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表达音乐。   (三)采用“体态律动”享受音乐的艺术美感
  音乐的表达形式和表达风格是不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艺术的美感,使学生可以融入到音乐中,主动地去探究音乐、享受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音乐中的变化音和变化节奏,积极地感悟和理解,主动地去表达,提高学生对音乐主动認知。学生参与到“体态律动”中会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风格,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查尔达斯舞曲》的时候,音乐中出现了慢板“拉绍”与快板“弗里斯”两种不同的音乐形式,通过不同的速度来表达情绪。为了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不同的音乐速度,在聆听拉绍主题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手之舞”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借助自己的手来表达音乐节奏的强弱和旋律的高低,在手臂的挥舞中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听令弗里斯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节奏大师游戏。游戏中“手掌”和“脚丫”的图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分辨音色,感受不同的音乐强度,进而通过自己的体态律动来表达。
  (四)活用“体态律动”展现音乐的丰富内涵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提出,体态律动教学须符合课标基本理念,必须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因为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有助于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展现出音乐的形式和音乐的内涵。音乐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演唱,表达音乐的情感美。只有学生融入到音乐中,才能够真正地理解音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例如,在学习《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拍手的方式来使学生认识到歌曲中| × × × × × :‖这个节奏是安全的,表示可以前进;| × × 0 × × 0 :‖这个节奏表示有猛兽来了,需要躲起来;而| × × × × × 0 :‖则表示目前很危险,抓紧时间往后退。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会在练习中感受到体态律动表达的丰富情感和内涵,进而快乐地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地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去体验和感悟音乐形式,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表达和感悟就会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很好地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韩志友.音乐课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实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一直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教育,但是在当今社会,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已经展开,并且进入实施的阶段,但是必要的音乐美学基础才是提出并且能够解决其基本问题的思路,能够反思的面对音乐教学改革,针对音乐教学和改革有所裨益,音乐教育的基本思路应该在反思层面进行调整,在美学的研究中重新考虑人对音乐感性的地位,拓宽人们对音乐的理解,真正地认识音乐审美的规律,就正在教育中人们对音乐理解的的偏差,从音乐中人
期刊
蝶變
期刊
【摘要】微课运用于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对此保持高度敏感,又要冷静思考。实践证明,微课可以在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层次中发挥不同作用。微课应用于中职钢琴课中,可以有效辅助解决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有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微课;钢琴集体课;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微课兴起  一个微课,就讲透一个点,教学内容要高度的聚焦
期刊
春來了
期刊
【摘要】本文以钢琴作品《维也纳狂欢节》的音乐风格与相关演奏技巧为例,对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创作风格;演奏技巧;钢琴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里,艺术家们都试图突破传统音乐对于作曲形式的严格要求,追求音乐元素的解放,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的表達与抒发。罗伯特·舒曼就是当中的一位代表性鲜明的优
期刊
【摘要】本文以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作为分析对象,着眼于选材平民化的原因及主要特点。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时期呈现的异常丰富的创作说明了奥地利人民流露的对音乐难以置信的需求。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阶级的家庭音乐会迅速销声匿迹。在维也纳,更多的是以家庭或音乐团体的业余爱好者为主。所以,这类乐曲大多简单,并且容易理解,大多会从人们的日常生
期刊
【摘要】近30年以来,世界歌坛出现了众多“跨界”现象,美声歌唱家涉足流行乐坛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被誉为“高音之王”的世界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生前以他兼容并蓄的音乐态度和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创立了“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系列慈善演唱会品牌,他们将“美声唱法”与“流行歌曲”融合在一起,用天籁般的声音、精湛的演唱技巧,为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促进
期刊
【摘要】由郑保瑞执导、星皓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西游记女儿国》于2018年大年初一登陆全国院线,影片的主题曲《女儿国》由李荣浩、张靓颖倾情献唱,并于2017年末发行推广,其沧婉旋律与真挚词句触人思绪、撼人心灵,将唐玄奘与女儿国国王的经典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本文将从音乐旋律、作曲手法等方面出发,简要分析歌曲《女儿国》的创作溯源与内涵。  【关键词】女儿国;女儿情;西游记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让我痛苦吧》这一咏叹调是亨德尔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重要声乐作品,现在的学院派中把这首作品当成一首再现三段式的意大利歌曲学习并演唱,而较少演唱成传统的带再现段花腔装饰的返始咏叹调。亨德尔的声乐作品中有丰富的装饰性花腔唱段。本文根据亨德尔声乐作品中旋律的“装饰”特点,对这一咏叹调电影原声版本中亨德尔装饰音与装饰音演唱作以下分析。  【关键词】《里纳尔多》;咏叹调;《让我痛哭吧》;分析  【中图
期刊
【摘要】对音乐结构功能的研究是人们的音乐思考由感性到理性发展的必然取向。由弦法的意义到和弦的功能属性,再到和弦的结构含义的认识,揭示着人们对音乐结构功能认知的不断深入,调式和调性的线性结构功能贯穿其中;后调性和无调性时期的作品分析,依然肯定了音乐的线性结构价值,它们或显性或隐性,功能意义无可替代。本文对宫修建力作《音乐线性结构功能研究》进行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音乐线性思维;音乐线性结构力;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