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月27日,是纳粹德国设立的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被盟军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犹太人悲惨的遭遇令人痛心。自然,逃出魔掌的是一些幸运人。在这些幸运人中,有一些人逃到了中国。
其实,早在上千年前,就有犹太人来到中国。近代以来,到中国来的犹太人更是不计其数。
开封犹太人与雅可布
在古代,开封是居住在中国的犹太人的中心。宋代帝王曾友善地对犹太人说:“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开封)。”明白地告诉他们,可以保持自已的宗教和习俗,住在中国帝王身边也可以。帝王的话使处境已开始变得艰难的犹太人大受感动。他们在中国娶妻生子、参加中国的各类科考、担任各级文武官吏。宋代犹太人在开封有1000多人,到明代已发展到5000多人,最后以“蓝帽回回”的名义欣然加入中华民族行列。这在世界史和以色列史上是个奇迹。在其他国家里,犹太人是不愿意改变自已信仰的,即使被迫改宗,心中仍笃信着本族信仰。
明朝时,著名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发现中国开封有犹太人,他猜想这些犹太人保存着犹太律法“摩西五经”。他的发现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前来考察。结果发现:开封犹太人信奉的是“一赐乐业教”,与“以色列”(Israel)一词同音,跟中国的回回民族完全是两回事;他们宰杀牛羊时要挑去脚筋(因此中国人又称他们的教为“挑筋教”),其习俗与欧洲犹太人完全相同;他们主要居住于中国的开封,在泉州、杭州、广州等地也有一些。这些传教士还发现:中国历代君主和民众对犹太人不薄,犹太人在中国融合和同化的速度很快。
我们尊马可·波罗为“促进中外交流的大师”。其实,比他来得更早并对华友好的是位犹太人,他的名字叫雅可布,是马可·波罗的同乡,自称为“安纳科的所罗门之子、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犹太法学博士之侄”。他是1270年从意大利半岛来华经商的。他深深叹服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用了280页羊皮纸写了厚厚一本书,歌颂他居住了六个月的城市,起名叫做《光辉的城市》。遗憾的是,这本书未能出版,原因是他在书中激烈地抨击了天主教会的专横与无耻,指斥教士们竭力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制造不和。否则的话,响当当的“马可·波罗”名字就换成雅可布了。
上海犹太人
当上海成为外国人的“冒险家乐园”后,中国的犹太人中心也因此由开封移到上海。上海第一批暴富者是犹太人,以沙逊、哈同和嘉道理等人为代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一,利用西方列强的特权地位大胆交易,充分发挥犹太人精于预测、善于经商的才能,在很短时期内聚敛起巨额财富,成为上海滩头显赫一时的名人;二,广交朋友,泛开财路,多元化发展。以哈同为例。他赤手空拳地在上海发了大财,在成为“名人”后娶了一房笃信佛教的中国太太,办了一些资助中国文化发展的事情,例如资助徐悲鸿去法国留学,在知识分子中很有影响。他一方面与中国的末代王公、失势贵族、下台政客、流亡军阀打得火热,确保自已的安全和财路;另一方面又与革命党人孙中山、黄兴、蔡和森等来往甚密,资助他们。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时,有不少犹太人参加了這场革命,德国犹太人亚伯拉罕·科亨将军还一度当上了孙中山的卫队长。孙中山在1920年4月24日致信《以色列传讯报》主编、上海犹太人著名活动家N·埃兹拉先生,表达他本人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同情和支持,称这个运动是“当代最伟大的运动之一”。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上海犹太人受到中国的特殊礼遇。当时,各国都限制或禁止犹太移民前来避难,惟有中国的上海对他们敝开大门。正因为如此,二战前夕流入上海避难的犹太人超过了三万人,那里虽然生活水平不高却使他们逃脱了希特勒的屠刀。在抗战期间,这些犹太人参加了上海各种公益活动和文娱活动,把死气沉沉的上海变成了生气勃勃的“中国维也纳”。同时,他们在经商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情况大变,原为“避难地”的上海变得不安宁了。1943年日本人在虹口区设立犹太隔离区后,许多在上海的犹太人开始离开上海。但中国人对留下的犹太人仍很友好,甚至在二战末期美国空军误炸虹口区时,不少上海人不顾自已的安危冲进火海抢救犹太人。
苏俄干部与抗战犹太人
由于沙俄和东欧的犹太人长期受压,许多人投身于革命,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比如,苏俄领袖托洛斯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卡冈诺维奇等人便是犹太人,“契卡”领袖捷尔任斯基也是来自波兰的犹太人。因此,当共产国际和苏俄政府决意援助中国时,在派遣来华工作的干部中便有许多犹太人。
越飞,苏俄犹太人,曾任苏俄外交人民副委员(即副外长),是苏俄政府派往中国的最高级代表。他与孙中山数次会谈,促使孙中山下定决心采取“联俄联共”政策,为国民党执掌政权打开局面,开创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局。
马林,荷兰犹太人,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第一位正式代表。他参加并指导了中共“一大”,观察了中共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过程,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鲍罗廷,苏联犹太人,苏联政府派驻广州革命政府代表,也是孙中山的政治顾问。他协助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帮助建立了黄埔军校。他在中国呆的时间较长,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独特贡献。
在中国抗战时期,有许多犹太人表现英勇,任劳任怨,有的甚至以身殉职。
汉斯·希伯,德国犹太人,德共党员,著名记者和政论家。他写了大量关于八路军、新四军的报道,向世界宣传这两支革命军队。他与中共领袖毛泽东等人相交甚密,人称他是“外国八路”。不幸的是,他在1942年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壮烈牺牲。
罗生特,全名雅各布·罗斯菲尔德,中国人习称他为罗生特。他出生于奥地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疗专业,后因反对纳粹于1938年铛锒入狱。他于1939年“获释”后被迫前往中国上海,在开办诊所时参加了当地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1941年,他携带全套医疗器械加入新四军,投身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他医术精湛,不计劳苦,态度和蔼,深受人们爱戴,老百姓昵称他为“大鼻子”,战士们夸他是“新四军的白求恩”,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他于1943年调到八路军115师工作,抗战胜利后继续留在革命部队中工作。不幸的是,多年的劳累使他患上了心脏病,1952年他在探亲途中病逝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建国后的犹太人
新中国建立后,一些犹太人继续留在中国生活或工作,他们之中有些人加入了中国国籍,甚至加入中国共产党。
沙博理,原为美国犹太人,当过律师,二战时被美军选送学习中文,遂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十分敬仰。他于1947年从美国来到中国,与中国左翼作家凤子结婚,1963年他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加入了中国国籍。沙博理长期在外文出版社工作,将中国名著《水浒传》和《创业史》、《家》等书译为英文,推向世界。同时他还兼任许多社会职务,甚至从事电影演出,是个很活跃、影响很大的政治家和社会学家。他也十分关心对开封犹太人的研究,他的《旧中国的犹太人:中国学者的研究》一书于1984年在美国纽约出版,他因此携夫人凤子访问了以色列并出席了该书的发行仪式。
爱泼斯坦,原为美国犹太人,父母是波兰犹太移民。同沙博里一样,他也是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的犹太人。他幼时来华后,在香港加入了由宋庆龄领导的“中国保卫同盟”。他与中国高级领导人毛泽东、宋庆龄、周恩来、朱德等人相交甚密。新中国建立后,他与妻子邱茉莉1951年由美国绕道欧洲来到北京,创办了英文版的《中国建设》并长期担任主编。他于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他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重要著作的英文稿审定,为中国对外宣传做出了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