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侧面看邓小平如何推进改革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曾提出过很多深刻的改革思想。在改革精神方面,他强调“要敢字当头”,敢于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强调要解放思想,提倡要有敢想敢说敢干敢闯的精神状态,提倡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提倡要用“明白人”。在改革作风方面,邓小平一直反对拖拉懒散,认为解决问题不能拖,拖是没有希望的。他强调改革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在改革方法方面,他认为改革是一场大试验,“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即一切具体改革措施实行前都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同时要根据客观条件的成熟与否,来决定改革措施的步骤和力度;对一时不能实施的改革措施,不要强行实施,而要逐步创造条件,为问题的解决创造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领域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了时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变化。通过对文化领域关键词的分析梳理,我们可以大致把握改革开放30年的文化变迁。党的文化观念不断更新,源于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的变化,观念更新推动了文化建设指导方针的调整和完善、推动了文化体制的变革,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夏燕月研究员撰写此文,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馆藏开国实物的有关情况,以飨读者。实物照片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全国一届人大前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内阁”,而不是高岗担任主席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经过两次分权,国家计委主席高岗在主管国家计委工作的同时有了对八个工业部的领导权。两次分权形成的“五口通商”的体制机制,为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如封底图)。当日,周恩来在毛泽东宣读的公告稿上批示:“南京市委即转黄华:现将毛主席今日发布的公告全文电告如下,望于收到后校正无误,并即以最好的硬纸印出一百份,准备附入我的公函,送达各国使馆某某先生。周恩来 十月一日。”
1949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中央档案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见证这段辉煌历史的珍贵档案和实物。这里选登几件开国档案和实物的照片,以资纪念,以飨读者。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选举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启用此章(左图)。
1949年1月6日至17日,毛泽东和斯大林就中国军政形势、如何答复南京政府邀请外国政府居间调停国共停战议和、苏联援助等事宜频繁交换函电,商谈对策。2005年,莫斯科历史思想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历史文献司和俄罗斯联邦档案局合作编辑的《20世纪俄中关系》之第5卷《苏中关系1946-1950《,公布了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中所收藏的这些函电。函电中的一部分,曾在1994年俄罗斯《近现代史》第4、5期公开发表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王福曾同志根据《苏中关系1946-1950》公
“二十四史”是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书。毛泽东阅读、批注、评论、运用“二十四史”,常常体现出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鲜明观点。对毛泽东揽史,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从不回避,甚至有意彰显像严谨的历史学家那样的读史情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史观,对中国历史发展运动线索进行整体评述;带着浓厚的情感,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统一,关注中国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发展;对“二十四史”记载的内容,采用批判分析的方法;毛泽东读史、评史、用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借鉴治国理政方法。
张军锋(以下简称张):您曾以苏联外交官的身份亲身经历了中国历史命运大转折的过程,请您谈谈1946—1949年在中国期间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