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身柔弱,担起两肩风雨。她呵护至亲,彰显一片孝心,本是人间大爱,可她说这是儿女本分,跪乳报恩;随军边防,助领导解除后顾之忧,心若慈母,拭去官兵心头泪;边关虽冷,她率姐妹雪中送炭,暖热一双双紧握钢枪的手。
“孩子都十岁了,丈夫也没有送过几次孩子上学。女儿上学时经常有一种压力,同学们都没有看到过她的爸爸。女儿以前经常在作文中写道,‘我有一个曾经当老师的妈妈,一个军人的爸爸……我最大奢望就是能让爸爸送我去上学。”
说到这里的时候,郭春枝有些哽咽,“现在孩子明白事情了,会在作文中写‘我出生在军人家庭,我很自豪……’”
的确,在公婆眼中,她是一位好儿媳,在丈夫眼中,她是一位好妻子,在战士眼中,她是一位好嫂子。
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1998年,郭春枝与边防军人纪永生结婚后,从此郭春枝的生命里就多了一对父母——公公婆婆。
婚后的第12天,丈夫就返回部队,留下她跟公婆。晚上当公婆进入梦乡时,她多想把所有的苦累,所有的思念都向丈夫倾诉,但拿起笔后,跟丈夫汇报的又总是快乐和平安。
2008年婆婆被医院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一噩耗让郭春枝和丈夫抱头痛哭,她和丈夫商量,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婆婆治病。郭春枝用善意的谎言跟婆婆隐瞒了病情,她说:“娘,你只是肺部有点小毛病,没事的,做个手术就好了。”
即使不算手术费,光每天打针、吃药,就得花费近两千元。住院不到一个月,他们的积蓄就全部花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只有郭春枝陪着,婆婆才肯吃,才肯换衣服。有时一会儿看不见郭春枝就问:“春枝哪去了?春枝哪去了?……”
当时正值5月初,田里的野菜很小也很少。婆婆要吃,她就立马去挖野菜,弄得鞋子、裤腿满是泥巴。好不容易挖了一小盘野菜,吃时婆婆说苦,又说要吃饺子,郭春枝就忙了一上午做了四种馅的饺子,婆婆吃了5个。看着婆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郭春枝悲喜交加。
“老人走时非常安详,她握着我的手走的。”郭春枝说。
丈夫眼中的好妻子
2003年8月,郭春枝放弃自己喜爱的教师职业,随爱人来到边防一线,用实际行动支持爱人扎根边防。
其实,婆婆被医院检查出患有“子宫肌瘤“时,需要立马做手术,她和公公都懵了。当时纪永生的单位正赶上“红旗仓库”验收,为了不让丈夫分心,郭春枝只好隐瞒了实情,一个人张罗起婆婆动手术的事情。在手术的三个多小时里,她坐立不定。还好,是良性肿瘤。经过这次手术后,婆婆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在郭春枝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这让郭春枝倍感欣慰。
丈夫由于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经常在夜里被疼醒,各种胃药一天三餐离不开。郭春枝随军后的几年里,丈夫所在部队搞装备“两成两力”、“三化”达标和信息化建设,经常早出晚归,十天半月的到一线检查、蹲点是常事,家务和照顾孩子的担子又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几次孩子后半夜发高烧丈夫都不在家,她自己背着孩子去诊所,诊所的医生感慨地说:“当军人的妻子可真不容易啊!”
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丈夫2004年被黑龙江省军区评为2000至2004年装备管理先进个人,2005、2006年被团评为指导基层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09年,纪永生被军区装备部评为武器装备管理“三化”达标创优先进个人。
当丈夫获得荣誉后激动地对我说:“刚开始说要给我幸福的生活,可这些年让我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其实,我没感觉到苦,即便苦其实很甜。”丈夫愧疚地说,这苦、这甜都是欠郭春枝的情。
战士眼中的好嫂子
郭春枝丈夫所在的团随军家属有130多人。前几年因一些家属随军后闲着无事做,相互间难免磕磕绊绊,丈夫工作由此也受影响,团党委决定成立家委会。老主任转业后,郭春枝被大家推举为家委会主任。
“家属们顺心,干部工作起来就能安心、尽心。有家委会出面解除后顾之忧,干部不论在机关还是在基层,都能甩开膀子干一番事业。”郭春枝当选部队家属委员会主任后,带领家属支持部队建设,围绕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军营,积极发挥家属委员会的作用。
让郭春枝感到自豪的是,15年来,先后有30余名军嫂参加全军函授自考,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有15名随军家属通过竞争被驻地企事业单位录取。
“爱他就得爱他的全部:他的兵、他的事业……”郭春枝经常这样告诉自己。
一天,郭春枝在团政工网的军嫂热线上,看到修理所上士龙飞的一条留言:嫂子,最近我和妻子闹了点小别扭,她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而我母亲是聋哑人,生活上急需人照料而部队有规定,我不能经常回家,我感到很对不住母亲。因此我整日闷闷不乐,工作也没劲头,嫂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第二天,郭春枝就带领7名军嫂拎着慰问品来到了龙飞的家,并电话联系了他的妻子。郭春枝将自己去年悉心照顾“肺癌晚期”的婆婆的经历告诉了她,最后说:“虽然婆婆最终还是走了,但作为她的儿媳,我内心无愧。”其他军嫂也耐心地开导龙飞的妻子,“作为军人的妻子,我们就要比别的女人更懂得坚强,更懂得支持丈夫工作……”
一番交流后,龙飞的妻子表示一定要回去好好照顾婆婆,当婆婆的好儿媳,当丈夫的贤内助。同时她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由于部队规定,龙飞不能經常回家,家里的大小事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而婆婆又是聋哑人,她时常感到很孤独无助。郭春枝听后,决定每周安排两名军嫂到龙飞家帮忙。
当龙飞得知家属委员的嫂子们说服了妻子回家照顾母亲,并且还定期去看望母亲后,感动地说:“太感谢你们这些好嫂子了。”
在家委会带领下,随军家属中出现了自立自强求上进的风气。全团60%的待业家属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
郭春枝还积极组织家属委员会的军嫂们为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南旱灾中受难的群众捐款献爱心;通过给战士过集体生日、开座谈会、新年慰问等“面对面”的形式与战士谈心交心,通过军嫂热线、网络、电话等“键对键”方式随时为战士排忧解难……
2009年,家属委员会建设经验两次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在全军推广。她们的家委会也被黑龙江省评为三八红旗先进集体。
“孩子都十岁了,丈夫也没有送过几次孩子上学。女儿上学时经常有一种压力,同学们都没有看到过她的爸爸。女儿以前经常在作文中写道,‘我有一个曾经当老师的妈妈,一个军人的爸爸……我最大奢望就是能让爸爸送我去上学。”
说到这里的时候,郭春枝有些哽咽,“现在孩子明白事情了,会在作文中写‘我出生在军人家庭,我很自豪……’”
的确,在公婆眼中,她是一位好儿媳,在丈夫眼中,她是一位好妻子,在战士眼中,她是一位好嫂子。
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1998年,郭春枝与边防军人纪永生结婚后,从此郭春枝的生命里就多了一对父母——公公婆婆。
婚后的第12天,丈夫就返回部队,留下她跟公婆。晚上当公婆进入梦乡时,她多想把所有的苦累,所有的思念都向丈夫倾诉,但拿起笔后,跟丈夫汇报的又总是快乐和平安。
2008年婆婆被医院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一噩耗让郭春枝和丈夫抱头痛哭,她和丈夫商量,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婆婆治病。郭春枝用善意的谎言跟婆婆隐瞒了病情,她说:“娘,你只是肺部有点小毛病,没事的,做个手术就好了。”
即使不算手术费,光每天打针、吃药,就得花费近两千元。住院不到一个月,他们的积蓄就全部花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只有郭春枝陪着,婆婆才肯吃,才肯换衣服。有时一会儿看不见郭春枝就问:“春枝哪去了?春枝哪去了?……”
当时正值5月初,田里的野菜很小也很少。婆婆要吃,她就立马去挖野菜,弄得鞋子、裤腿满是泥巴。好不容易挖了一小盘野菜,吃时婆婆说苦,又说要吃饺子,郭春枝就忙了一上午做了四种馅的饺子,婆婆吃了5个。看着婆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郭春枝悲喜交加。
“老人走时非常安详,她握着我的手走的。”郭春枝说。
丈夫眼中的好妻子
2003年8月,郭春枝放弃自己喜爱的教师职业,随爱人来到边防一线,用实际行动支持爱人扎根边防。
其实,婆婆被医院检查出患有“子宫肌瘤“时,需要立马做手术,她和公公都懵了。当时纪永生的单位正赶上“红旗仓库”验收,为了不让丈夫分心,郭春枝只好隐瞒了实情,一个人张罗起婆婆动手术的事情。在手术的三个多小时里,她坐立不定。还好,是良性肿瘤。经过这次手术后,婆婆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在郭春枝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这让郭春枝倍感欣慰。
丈夫由于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经常在夜里被疼醒,各种胃药一天三餐离不开。郭春枝随军后的几年里,丈夫所在部队搞装备“两成两力”、“三化”达标和信息化建设,经常早出晚归,十天半月的到一线检查、蹲点是常事,家务和照顾孩子的担子又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几次孩子后半夜发高烧丈夫都不在家,她自己背着孩子去诊所,诊所的医生感慨地说:“当军人的妻子可真不容易啊!”
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丈夫2004年被黑龙江省军区评为2000至2004年装备管理先进个人,2005、2006年被团评为指导基层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09年,纪永生被军区装备部评为武器装备管理“三化”达标创优先进个人。
当丈夫获得荣誉后激动地对我说:“刚开始说要给我幸福的生活,可这些年让我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其实,我没感觉到苦,即便苦其实很甜。”丈夫愧疚地说,这苦、这甜都是欠郭春枝的情。
战士眼中的好嫂子
郭春枝丈夫所在的团随军家属有130多人。前几年因一些家属随军后闲着无事做,相互间难免磕磕绊绊,丈夫工作由此也受影响,团党委决定成立家委会。老主任转业后,郭春枝被大家推举为家委会主任。
“家属们顺心,干部工作起来就能安心、尽心。有家委会出面解除后顾之忧,干部不论在机关还是在基层,都能甩开膀子干一番事业。”郭春枝当选部队家属委员会主任后,带领家属支持部队建设,围绕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军营,积极发挥家属委员会的作用。
让郭春枝感到自豪的是,15年来,先后有30余名军嫂参加全军函授自考,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有15名随军家属通过竞争被驻地企事业单位录取。
“爱他就得爱他的全部:他的兵、他的事业……”郭春枝经常这样告诉自己。
一天,郭春枝在团政工网的军嫂热线上,看到修理所上士龙飞的一条留言:嫂子,最近我和妻子闹了点小别扭,她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而我母亲是聋哑人,生活上急需人照料而部队有规定,我不能经常回家,我感到很对不住母亲。因此我整日闷闷不乐,工作也没劲头,嫂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第二天,郭春枝就带领7名军嫂拎着慰问品来到了龙飞的家,并电话联系了他的妻子。郭春枝将自己去年悉心照顾“肺癌晚期”的婆婆的经历告诉了她,最后说:“虽然婆婆最终还是走了,但作为她的儿媳,我内心无愧。”其他军嫂也耐心地开导龙飞的妻子,“作为军人的妻子,我们就要比别的女人更懂得坚强,更懂得支持丈夫工作……”
一番交流后,龙飞的妻子表示一定要回去好好照顾婆婆,当婆婆的好儿媳,当丈夫的贤内助。同时她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由于部队规定,龙飞不能經常回家,家里的大小事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而婆婆又是聋哑人,她时常感到很孤独无助。郭春枝听后,决定每周安排两名军嫂到龙飞家帮忙。
当龙飞得知家属委员的嫂子们说服了妻子回家照顾母亲,并且还定期去看望母亲后,感动地说:“太感谢你们这些好嫂子了。”
在家委会带领下,随军家属中出现了自立自强求上进的风气。全团60%的待业家属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
郭春枝还积极组织家属委员会的军嫂们为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南旱灾中受难的群众捐款献爱心;通过给战士过集体生日、开座谈会、新年慰问等“面对面”的形式与战士谈心交心,通过军嫂热线、网络、电话等“键对键”方式随时为战士排忧解难……
2009年,家属委员会建设经验两次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在全军推广。她们的家委会也被黑龙江省评为三八红旗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