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对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井下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并就成本控制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井下作业 成本控制 成本预算
一、实施成本控制的意义
近年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油田工程板块工作量加大,国内同类专业施工队伍竞争日趋激烈,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对作业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实施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目标和落实冀东油田发展要求的必要途径
当前井下作业面临着外部市场开拓难度大、内部市场萎缩的状况,而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创收增效能力。
2.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利润=收入-成本”,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才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保障
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竞争的基本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异化战略、目标聚集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是以成本优势获取竞争优势,其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降低成本,使自身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成本最低者,即成本领先者。
二、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分析
1.总成本方面
南堡作业区2009年总成本比2008年增长15.8%,比收入增长幅度22.5%低7.3%。2010年总成本增长12.97%,比总收入增长幅度23.02%低5.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作业区业务的开展和规模的扩大,总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通过成本控制可以直接推动效益的增加。
2.单位成本方面
作业区整体单井平均成本为5.94万元,高于江汉、河南油田,低于其他油田。
3.百万元产值单耗费用方面
2008~2010年,作业区百万产值单耗费用均呈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与材料费用降幅最大。其他支出的百万元产值单耗虽然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慢,2010年达到26.19万元,超过人工成本而成为百万单耗最多的项目。
4.作业项目成本方面
作业区的主要作业项目包括井下作业小修、大修、压裂、酸化、调剖、堵水、试油、作业辅助劳务以及油田特车服务等。小修作业是占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比重较大的作业部,2010年小修作业支出为20000万元。其中,措施作业占小修作业支出比重最大,达58%;其次是维护作业,占34%。作业区在成本上仅略高于江汉油田、河南油田,低于国内其他油田,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从作业项目来看,作业区成本分布不均,其中小修作业支出最多;从作业队伍的盈亏情况来看,大部分还处于亏损状态。
三、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作业区在成本控制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成本预测和计划力度不够
成本预测方面,在确定物资消耗定额时,物资计划与消耗水平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难以客观评价各核算单元物资消耗控制水平。计划管理流程存在上报计划不及时、内容不详细、验收不及时、结算滞后等问题。
2.成本控制的指标不细化,缺乏可操作性
井下作业某一具体施工的固定成本应该包括:作业人员必要的饮食起居等所需固定资产的折旧;作业所必须的可重复利用设备、器材的折旧费,如修井机、通井机、井架等设备器材的折旧费。
3.日常成本控制重点不突出,过程不系统
作业区存在专项费用测算数与总体费用安排不足的矛盾,对于采取按比例压缩还是重点压缩可控费用并不明确。人工费占总成本的24%,是占比重最大的一项;企业管理费占14%。虽然人工费和企业管理费低于定额标准,但由于其占成本比例大,仍需加强管理。
4.成本预算、考核等相关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制度,收入、支出结算存在不及时、不均衡的状况,过程考核存在估计数,造成阶段性考核失准。虽然生产运行部制定了新的《生产运行管理考核实施细则》,但细则里存在个别含糊条款。
四、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1.组织因素
优质的组织机构和规模可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优化成本控制,降低成本。为使各生产环节得到有效组织、协调,生产运行部应结合作业区的生产管理特点,进一步明确生产运行管理的主要职责,履行好基本職能,确保生产的安全、平稳。
2.人力资源因素
井下作业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全力支持。作业区队伍分布分散,加大了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难度。队伍资质方面,人员学历水平较低,大多集中在高中水平。
3.生产设备
井下作业要大量消耗材料、配套繁多的作业设备,设备包括修井机、罐车、压裂车、水泥车、井架等。部分设备老化、施工工艺流程更新快等客观上影响了作业质量。生产设备的数量制约着施工规模及施工能力,进而影响成本控制的规模。
4.技术因素
目前作业区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改善。如开发需要的斜直井越来越多,故障井不断出现,但现有斜直井修井机因没有配套驱动转盘设备,难以满足斜直井大修工艺需要。
5.相关制度因素
规章制度是用文字形式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所做的规定,是全体职工的规范和准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责任制度,是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
6.信息化因素
作业区自成立以来,生产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基本达到作业区对作业信息收集、上报的要求。但从作业区日常信息处理来看,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远远不够,目前并没有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和时间价值观念,也没有计算机化的成本控制系统,缺乏信息化成本控制意识。
五、对策建议
1.加强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1.1完善部门成本控制,科学组织生产
将作业区井下作业的总体成本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其管理职能部门、生产车间、井(段)等基层组织,确认其管理责任、控制范围和实现目标,全面落实局领导、作业区的有关工作安排。
1.2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控制理念
一方面,提高员工成本意识,将作业区的成本目标与职工的个人利益有效结合起来,对成本控制贡献大的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举办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员工成本控制水平。
1.3提高井下作业设备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
设备方面,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确保备用的修井机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为内部工作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技术方面,作业区要进一步抓好技术创新,在完善修井、试油测试、储层改造和特种作业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攻关力度,逐步解决水平井钻塞封堵和超常规施工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井下作业 成本控制 成本预算
一、实施成本控制的意义
近年随着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油田工程板块工作量加大,国内同类专业施工队伍竞争日趋激烈,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对作业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实施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目标和落实冀东油田发展要求的必要途径
当前井下作业面临着外部市场开拓难度大、内部市场萎缩的状况,而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创收增效能力。
2.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利润=收入-成本”,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才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保障
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竞争的基本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异化战略、目标聚集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是以成本优势获取竞争优势,其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降低成本,使自身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成本最低者,即成本领先者。
二、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分析
1.总成本方面
南堡作业区2009年总成本比2008年增长15.8%,比收入增长幅度22.5%低7.3%。2010年总成本增长12.97%,比总收入增长幅度23.02%低5.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作业区业务的开展和规模的扩大,总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通过成本控制可以直接推动效益的增加。
2.单位成本方面
作业区整体单井平均成本为5.94万元,高于江汉、河南油田,低于其他油田。
3.百万元产值单耗费用方面
2008~2010年,作业区百万产值单耗费用均呈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与材料费用降幅最大。其他支出的百万元产值单耗虽然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慢,2010年达到26.19万元,超过人工成本而成为百万单耗最多的项目。
4.作业项目成本方面
作业区的主要作业项目包括井下作业小修、大修、压裂、酸化、调剖、堵水、试油、作业辅助劳务以及油田特车服务等。小修作业是占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比重较大的作业部,2010年小修作业支出为20000万元。其中,措施作业占小修作业支出比重最大,达58%;其次是维护作业,占34%。作业区在成本上仅略高于江汉油田、河南油田,低于国内其他油田,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从作业项目来看,作业区成本分布不均,其中小修作业支出最多;从作业队伍的盈亏情况来看,大部分还处于亏损状态。
三、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作业区在成本控制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成本预测和计划力度不够
成本预测方面,在确定物资消耗定额时,物资计划与消耗水平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难以客观评价各核算单元物资消耗控制水平。计划管理流程存在上报计划不及时、内容不详细、验收不及时、结算滞后等问题。
2.成本控制的指标不细化,缺乏可操作性
井下作业某一具体施工的固定成本应该包括:作业人员必要的饮食起居等所需固定资产的折旧;作业所必须的可重复利用设备、器材的折旧费,如修井机、通井机、井架等设备器材的折旧费。
3.日常成本控制重点不突出,过程不系统
作业区存在专项费用测算数与总体费用安排不足的矛盾,对于采取按比例压缩还是重点压缩可控费用并不明确。人工费占总成本的24%,是占比重最大的一项;企业管理费占14%。虽然人工费和企业管理费低于定额标准,但由于其占成本比例大,仍需加强管理。
4.成本预算、考核等相关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制度,收入、支出结算存在不及时、不均衡的状况,过程考核存在估计数,造成阶段性考核失准。虽然生产运行部制定了新的《生产运行管理考核实施细则》,但细则里存在个别含糊条款。
四、作业区井下作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1.组织因素
优质的组织机构和规模可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优化成本控制,降低成本。为使各生产环节得到有效组织、协调,生产运行部应结合作业区的生产管理特点,进一步明确生产运行管理的主要职责,履行好基本職能,确保生产的安全、平稳。
2.人力资源因素
井下作业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全力支持。作业区队伍分布分散,加大了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难度。队伍资质方面,人员学历水平较低,大多集中在高中水平。
3.生产设备
井下作业要大量消耗材料、配套繁多的作业设备,设备包括修井机、罐车、压裂车、水泥车、井架等。部分设备老化、施工工艺流程更新快等客观上影响了作业质量。生产设备的数量制约着施工规模及施工能力,进而影响成本控制的规模。
4.技术因素
目前作业区还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改善。如开发需要的斜直井越来越多,故障井不断出现,但现有斜直井修井机因没有配套驱动转盘设备,难以满足斜直井大修工艺需要。
5.相关制度因素
规章制度是用文字形式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所做的规定,是全体职工的规范和准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责任制度,是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
6.信息化因素
作业区自成立以来,生产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基本达到作业区对作业信息收集、上报的要求。但从作业区日常信息处理来看,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远远不够,目前并没有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和时间价值观念,也没有计算机化的成本控制系统,缺乏信息化成本控制意识。
五、对策建议
1.加强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1.1完善部门成本控制,科学组织生产
将作业区井下作业的总体成本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其管理职能部门、生产车间、井(段)等基层组织,确认其管理责任、控制范围和实现目标,全面落实局领导、作业区的有关工作安排。
1.2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控制理念
一方面,提高员工成本意识,将作业区的成本目标与职工的个人利益有效结合起来,对成本控制贡献大的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举办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员工成本控制水平。
1.3提高井下作业设备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
设备方面,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确保备用的修井机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为内部工作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技术方面,作业区要进一步抓好技术创新,在完善修井、试油测试、储层改造和特种作业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攻关力度,逐步解决水平井钻塞封堵和超常规施工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