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影响教学过程的责任推卸给学生,一旦教学过程受阻,总是从学生方面找原因,认为是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诚然,学生行为会影响教学过程,但从教学的另一方面看,我们也应该从教师身上找找受阻的原因。
一、影响教学过程的原因
在看待学生行为时,不同教师的反应是有差别的。一种教师在看待学生行为时往往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表现为:尊重学生作为自己一样的人的尊严和权力,不强迫学生接受他们对是非的看法,不轻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这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时较为宽容、较具弹性,能够比较多地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学生的行为,能够包容学生无碍大局的一些“小毛病”和“小问题”等。在学生看来,这种类型的教师平易近人、胸襟宽广,和这样的教师相处有安全感,心情轻松、愉快。
另一种教师在看待学生行为时往往喜欢用“较高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表现为:有着强烈的“是非感”和“权威感”,难以容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声音”,甚至难以容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不同往常的、哪怕是一点儿“越轨”的行为。这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时比较生硬、“不近人情”,往往比较多地从消极的方面看待学生的行为,不仅不能包容学生无碍大局的一些“小毛病”和“小问题”,而且常常会抓住学生的一些枝节问题不放,甚至大做文章,以此表明自己明确的“是非感”,并希望借此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在学生看来,这类教师过于威严、偏执、顽固,和这样的教师相处总是会有失败感,心情郁闷、压抑。
由此可见,绝不仅是学生行为本身造成了教师能或不能接受学生的某种行为以及是否能够把教育过程有效地进行下去,教师本身也是导致能否把教育过程有效地进行下去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师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教师。每个学生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教师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一定程度上调节着教师的“教”。学生对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适当的教师会给予积极的呼应和配合,从而使教学过程有效化,反之,学生对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不适当的教师就会拒绝、抵触甚至反抗,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并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做起,主动、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客体地位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宜的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如果我们做到了无论对哪个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和保持理智的教育行为,使自己的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在教育活动中处于理想状态,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更规范、更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我们就会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化和学生发展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二、教师的调节对策
在我们客观地分析了教学过程受阻的原因后,我们就能正确对待教学过程受阻现象,多从教师身上找找受阻的原因。每当出现教学过程受阻时,就可从思考问题入手转变自身教学。
第一,重新认识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观。我们应该反思: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属于平等、亲和型的教师还是喜欢用“较高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权力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强迫了学生接受我们对是非的看法吗?对学生的行为我们是否轻易就作出了是非判断?如果我们觉得在尊重学生上还做得不太好,就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构教学策略:
1、变演讲型教学为讨论型教学。我们在习惯于热情洋溢的演讲式教学,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课文分析时,往往忽略了“听众”——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接受程度,以致学生不愿听、听不进。如在开展《花的话》的教学时,与其教师一味仔细分析各种花的心理和性格、学生只是一味倾听教师的分析,不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模仿各种花的语气、神态,揣摩各种花的心理活动。当学生感受出各种花的心理活动时,自然就乐于接受、易于掌握了。
2、变“居高临下”式教学为“平等对话”式教学。教师的居高临下,往往让学生不自觉地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现在做起,认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位和学生有着民主型人际关系的教师,我们的教学就会多一些顺畅,少一些阻力。在语文教学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等等不失为拉近师生距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二,重新认识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观。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了吗?我对哪些同学(特别是自己心中的“差生”)的行为接受程度比较低?我对他们的什么行为接受程度低?为了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当自己心中的“差生”出现“越轨”的言行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如何进行“疏导”而不是硬性“堵塞”?如果我们觉得在平等对待学生上还做得不太好,就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具体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变被动为互动。夸美纽斯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精心撰写作文批语,真正地和每一位学生开展心灵对话,把每位学生都变成“互动式”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可以让“差生”也真正溶入到教学过程的始终;选取有典型意义的文章,老师和全体学生一起修改,实现“差生”从“看客”到“演员”的角色转换,也是较理想的一种互动方式;让学生平均分组立足文中人物的心境再现人物和场境,使“差生”也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极大调动其学习热情等等都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2、变“点的交流”为“面的交流”。《新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学习方法适时引导,让每一个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化为一个主动接受学习方法者。这就要求我们把教学的注意点从“点”扩大到“面”,切实地从精英教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在努力成为有着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过程中,在面对新的学生行为时,一定不要急于处理,只有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减少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别反应,进而减少教学的受阻。
第三,重新认识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保持教学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我们应该反思:我在任何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下都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吗?我对学生行为的接受程度是如何受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影响的?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我在所有情境中对学生行为都能做出正常评价和正确反应吗?我对学生行为的接受程度是如何受情境变化影响的?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如果我们觉得在一贯和一致对待学生上还做得不太好,就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在形式上翻新,在“不变”中求“变”。当某一种教学策略运用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会产生“腻味”情绪,这时我们的教学就要“改版”了。然而,我们的“改版”并不是一味的全盘否定和抛弃先前的教学,而是教学形式的变换。即变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注重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因而教学主线和教学精髓不能改。我们坚信,只要保持教学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单位时间内一定能得到递进式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正确地面对和处理来自学生的影响,并据此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应该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方面,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怀着深刻的教育危机和社会责任感进行研究的课题。只有认识到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交织进行而构成的双边活动,认识到学生和自己一样是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而存在的,师生关系是“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人”的关系,是“我——你”的关系和“你——我”的关系;只有教师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一、影响教学过程的原因
在看待学生行为时,不同教师的反应是有差别的。一种教师在看待学生行为时往往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表现为:尊重学生作为自己一样的人的尊严和权力,不强迫学生接受他们对是非的看法,不轻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这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时较为宽容、较具弹性,能够比较多地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学生的行为,能够包容学生无碍大局的一些“小毛病”和“小问题”等。在学生看来,这种类型的教师平易近人、胸襟宽广,和这样的教师相处有安全感,心情轻松、愉快。
另一种教师在看待学生行为时往往喜欢用“较高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表现为:有着强烈的“是非感”和“权威感”,难以容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声音”,甚至难以容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不同往常的、哪怕是一点儿“越轨”的行为。这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时比较生硬、“不近人情”,往往比较多地从消极的方面看待学生的行为,不仅不能包容学生无碍大局的一些“小毛病”和“小问题”,而且常常会抓住学生的一些枝节问题不放,甚至大做文章,以此表明自己明确的“是非感”,并希望借此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在学生看来,这类教师过于威严、偏执、顽固,和这样的教师相处总是会有失败感,心情郁闷、压抑。
由此可见,绝不仅是学生行为本身造成了教师能或不能接受学生的某种行为以及是否能够把教育过程有效地进行下去,教师本身也是导致能否把教育过程有效地进行下去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师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教师。每个学生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教师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一定程度上调节着教师的“教”。学生对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适当的教师会给予积极的呼应和配合,从而使教学过程有效化,反之,学生对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不适当的教师就会拒绝、抵触甚至反抗,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并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做起,主动、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客体地位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宜的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如果我们做到了无论对哪个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和保持理智的教育行为,使自己的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和行为反应在教育活动中处于理想状态,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更规范、更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我们就会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化和学生发展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二、教师的调节对策
在我们客观地分析了教学过程受阻的原因后,我们就能正确对待教学过程受阻现象,多从教师身上找找受阻的原因。每当出现教学过程受阻时,就可从思考问题入手转变自身教学。
第一,重新认识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观。我们应该反思: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属于平等、亲和型的教师还是喜欢用“较高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权力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强迫了学生接受我们对是非的看法吗?对学生的行为我们是否轻易就作出了是非判断?如果我们觉得在尊重学生上还做得不太好,就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构教学策略:
1、变演讲型教学为讨论型教学。我们在习惯于热情洋溢的演讲式教学,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课文分析时,往往忽略了“听众”——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接受程度,以致学生不愿听、听不进。如在开展《花的话》的教学时,与其教师一味仔细分析各种花的心理和性格、学生只是一味倾听教师的分析,不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模仿各种花的语气、神态,揣摩各种花的心理活动。当学生感受出各种花的心理活动时,自然就乐于接受、易于掌握了。
2、变“居高临下”式教学为“平等对话”式教学。教师的居高临下,往往让学生不自觉地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现在做起,认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位和学生有着民主型人际关系的教师,我们的教学就会多一些顺畅,少一些阻力。在语文教学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等等不失为拉近师生距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二,重新认识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观。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了吗?我对哪些同学(特别是自己心中的“差生”)的行为接受程度比较低?我对他们的什么行为接受程度低?为了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当自己心中的“差生”出现“越轨”的言行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如何进行“疏导”而不是硬性“堵塞”?如果我们觉得在平等对待学生上还做得不太好,就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具体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变被动为互动。夸美纽斯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精心撰写作文批语,真正地和每一位学生开展心灵对话,把每位学生都变成“互动式”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可以让“差生”也真正溶入到教学过程的始终;选取有典型意义的文章,老师和全体学生一起修改,实现“差生”从“看客”到“演员”的角色转换,也是较理想的一种互动方式;让学生平均分组立足文中人物的心境再现人物和场境,使“差生”也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极大调动其学习热情等等都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2、变“点的交流”为“面的交流”。《新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学习方法适时引导,让每一个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化为一个主动接受学习方法者。这就要求我们把教学的注意点从“点”扩大到“面”,切实地从精英教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在努力成为有着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过程中,在面对新的学生行为时,一定不要急于处理,只有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减少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别反应,进而减少教学的受阻。
第三,重新认识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保持教学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我们应该反思:我在任何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下都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吗?我对学生行为的接受程度是如何受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影响的?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我在所有情境中对学生行为都能做出正常评价和正确反应吗?我对学生行为的接受程度是如何受情境变化影响的?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如果我们觉得在一贯和一致对待学生上还做得不太好,就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在形式上翻新,在“不变”中求“变”。当某一种教学策略运用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会产生“腻味”情绪,这时我们的教学就要“改版”了。然而,我们的“改版”并不是一味的全盘否定和抛弃先前的教学,而是教学形式的变换。即变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注重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因而教学主线和教学精髓不能改。我们坚信,只要保持教学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单位时间内一定能得到递进式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正确地面对和处理来自学生的影响,并据此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应该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方面,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怀着深刻的教育危机和社会责任感进行研究的课题。只有认识到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交织进行而构成的双边活动,认识到学生和自己一样是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而存在的,师生关系是“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人”的关系,是“我——你”的关系和“你——我”的关系;只有教师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