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分析了实施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的可行性,提出了非语言沟通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实施的方法,最后对实施非语言沟通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技巧;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作者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引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授课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效果。
一、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基本概述
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的方式包括,合理利用空间,利用时间,利用物体,利用姿势和手势,利用触觉和利用模仿等非语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过程。它与传统和正规的教学方法互补使用,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能够为,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设计。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知识架构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针对非电专业而开设的一门电学基本理论课程,通过作者近20年的授课实际,可以将本门课程归结为两大知识模块:电工学模块和电子技术模块。电工学模块主要教授学生对基本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基本的电路模型分析,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分析和三相交流电路分析等。电子技术模块主要教授学生对基本电子技术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基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数字逻辑关系,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等。
三、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条件
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本门课程的授课实际,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师资条件的具备
我校通信工程系教师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截止目前,拥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职称5人。拥有10年以上教龄教师占到教师队伍的70%以上,教师结构合理,授课经验丰富,具备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的师资条件。
(二)学生条件的具备
我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本科教学班级多为2个班,学生人数在70人左右,正常授课采用小班授课,学生层次为大二或大三阶段,学生已经经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具备了开展此类教学的学生层次结构。
(三)硬件条件的具备
安徽理工大学的教学硬件条件完全具备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的教室条件、授课的计算机辅助硬件条件、相关实验室的开放接收条件等都为教学的实际开展提供了完备的硬件支撑。
(四)课程条件的具备
从课程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本門课程知识量多而复杂,可以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开展教学的知识点非常多,完全具备了开展此类教学方法的的知识课程条件。
四、实施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方法
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利用时间,利用物体,利用姿势和手势,利用触觉和利用模仿等非语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过程,是提高实际授课效果的关键,作者将其总结为以下方法。
(一)利用空间
在开展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空间布局,可以从学生的听课座次上进行分析。在课堂授课中,将学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组,分别在空间上安排在教室的南、北、中三个方向上。按照学生学号顺序实现轮换式座次安排,这样可以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实际效果。打破原有的后排挤满人前排无人坐的尴尬局面。通过实践,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时间
利用时间,主要是教师对整节课程的把握和对成人学习特性曲线的准确应用。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成人学习特性曲线的特点。教师应在开始的“开始期望值”的前20分钟把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呈现,在进入“教师的坟墓”时间节点的时候,适当采用练习法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在“结束期望值”的阶段进行,本节课程的知识总结回顾。通过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得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三)利用物体
利用物体,就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加上实际物体的展示分析。在讲授基本半导体器件时,作者将学生实习使用的半导体收音机带入课堂,通过具体实物的展示与分析,提高学生对半导体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实际的教学过程。
(四)利用姿势和手势
利用姿势和手势,就是授课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节课从不离开讲台的一贯作法,充分利用丰富的姿势和手势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效果。作者,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的精彩回答给予竖大拇指的肯定,经常离开讲台在学生中间讲课,甚至可以在最后排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姿势和手势的合理使用,更多贴近了学生,更好的维护了良好的课堂纪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触觉
利用触觉,就是合理使用眼神和视觉教具,为课程授课增加别样的效果。眼神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作者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性的使用眼神交流,通过不同学生眼神的回馈,可以很好地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合理的使用视觉教育,主要包括恰当的卡纸、活页挂纸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
(六)利用模仿
利用模仿,是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的较好检验。模仿环节的设计,可以是老师设置教学环节,具体学生参与,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在安全用电环节中,作者设计了单相触电模仿环节,不同学生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单相触电发生的条件和合理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枯燥的理论授课,增加别样的精彩。
五、总结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全方位多渠道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实际的授课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强化了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与分享的实际效果,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了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自身综合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栾菁.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79-81.
[2]付延霞.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2):22-23.
[3]罗盈.论非语言沟通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101-102.
基金资助情况: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重大):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2018jyxm0338);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通信电子类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学习产出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jyxm0203);安徽省智慧课堂试点项目:通信原理智慧课堂试点(2017zhkt18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311024);安徽理工大学校级一般教研项目:面向行业的“三合一”应用型通信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技巧;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作者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引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授课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效果。
一、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基本概述
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的方式包括,合理利用空间,利用时间,利用物体,利用姿势和手势,利用触觉和利用模仿等非语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过程。它与传统和正规的教学方法互补使用,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能够为,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设计。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知识架构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针对非电专业而开设的一门电学基本理论课程,通过作者近20年的授课实际,可以将本门课程归结为两大知识模块:电工学模块和电子技术模块。电工学模块主要教授学生对基本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基本的电路模型分析,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分析和三相交流电路分析等。电子技术模块主要教授学生对基本电子技术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基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数字逻辑关系,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等。
三、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条件
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本门课程的授课实际,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师资条件的具备
我校通信工程系教师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截止目前,拥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职称5人。拥有10年以上教龄教师占到教师队伍的70%以上,教师结构合理,授课经验丰富,具备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的师资条件。
(二)学生条件的具备
我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本科教学班级多为2个班,学生人数在70人左右,正常授课采用小班授课,学生层次为大二或大三阶段,学生已经经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具备了开展此类教学的学生层次结构。
(三)硬件条件的具备
安徽理工大学的教学硬件条件完全具备开展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的教室条件、授课的计算机辅助硬件条件、相关实验室的开放接收条件等都为教学的实际开展提供了完备的硬件支撑。
(四)课程条件的具备
从课程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本門课程知识量多而复杂,可以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开展教学的知识点非常多,完全具备了开展此类教学方法的的知识课程条件。
四、实施非语言沟通技巧的方法
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利用时间,利用物体,利用姿势和手势,利用触觉和利用模仿等非语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过程,是提高实际授课效果的关键,作者将其总结为以下方法。
(一)利用空间
在开展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空间布局,可以从学生的听课座次上进行分析。在课堂授课中,将学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组,分别在空间上安排在教室的南、北、中三个方向上。按照学生学号顺序实现轮换式座次安排,这样可以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实际效果。打破原有的后排挤满人前排无人坐的尴尬局面。通过实践,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时间
利用时间,主要是教师对整节课程的把握和对成人学习特性曲线的准确应用。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成人学习特性曲线的特点。教师应在开始的“开始期望值”的前20分钟把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呈现,在进入“教师的坟墓”时间节点的时候,适当采用练习法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在“结束期望值”的阶段进行,本节课程的知识总结回顾。通过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得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三)利用物体
利用物体,就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加上实际物体的展示分析。在讲授基本半导体器件时,作者将学生实习使用的半导体收音机带入课堂,通过具体实物的展示与分析,提高学生对半导体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实际的教学过程。
(四)利用姿势和手势
利用姿势和手势,就是授课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节课从不离开讲台的一贯作法,充分利用丰富的姿势和手势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效果。作者,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的精彩回答给予竖大拇指的肯定,经常离开讲台在学生中间讲课,甚至可以在最后排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姿势和手势的合理使用,更多贴近了学生,更好的维护了良好的课堂纪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触觉
利用触觉,就是合理使用眼神和视觉教具,为课程授课增加别样的效果。眼神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作者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性的使用眼神交流,通过不同学生眼神的回馈,可以很好地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合理的使用视觉教育,主要包括恰当的卡纸、活页挂纸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
(六)利用模仿
利用模仿,是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的较好检验。模仿环节的设计,可以是老师设置教学环节,具体学生参与,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在安全用电环节中,作者设计了单相触电模仿环节,不同学生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单相触电发生的条件和合理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枯燥的理论授课,增加别样的精彩。
五、总结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全方位多渠道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实际的授课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强化了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与分享的实际效果,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了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自身综合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栾菁.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79-81.
[2]付延霞.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2):22-23.
[3]罗盈.论非语言沟通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101-102.
基金资助情况: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重大):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2018jyxm0338);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通信电子类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学习产出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jyxm0203);安徽省智慧课堂试点项目:通信原理智慧课堂试点(2017zhkt18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311024);安徽理工大学校级一般教研项目:面向行业的“三合一”应用型通信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