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江西省宜丰县检察院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结合实际,创新思路,细化措施,积极探索“检调一体化”工作机制,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检察执法办案全过程,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实行“三定”,强化有序运行,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规范化
一是定工作原则。院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行“检调一体化工作法”实施细则》,明确了“立足本职、以人为本、依法自愿、公正合理、快速简便、注重效果”的工作原则,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实行检察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同步、同一、同时,重点化解与执法办案相关联的矛盾纠纷,确保案结事了,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二是定组织机构。成立了检调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检调办公室,负责检调工作的联络、协调、指导、督查、报表、总结、考核、归档,以及与外部其他部门的衔接工作。专门设立“检察调解工作室”,作为调解工作的专门场所,实行“圆桌调解”模式,制定“一图四书五表”的工作台帐,规范检调一体化工作法操作规程。并把服务承诺、调解原则、调解程序和工作流程等有关制度上墙公开。每遇一起矛盾纠纷,检调室及时联络、协调各有关业务部门。指定主办调解员负责;对复杂矛盾,及时邀请有关人员及所涉及的部门负责人共同协调,立体化解。
三是定部门职责。为形成内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逐一明确了反贪局、反渎局、侦监科、公诉科、控申科、民行科、监所科、职务犯罪预防科、纪检监察室、潭山检察室等10个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要求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合理进行刑事、执行和解,民事和刑事赔偿调解,督促起诉,公益诉讼,通过释法说理、综治研判,跟踪回访,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真正把“检调一体化’工作法涵盖到各个业务岗位,解决过去处理矛盾纠纷仅靠控申部门‘单枪匹马’的局面,形成了‘源头预防、整体化解’格局。
二、突出“三抓”。注重机制创新。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多元化
一是落实“四员”。抓好调解队伍建设。一是在反贪、反渎等10个部门设立首席调解员和主办调解员:二是聘请了12名来自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政法综治组织、工青妇组织、村、社区基层干部在内的知名人士担任特约调解员,并下发了聘书,明确了工作任务;三是对涉及交通、医疗、伤亡伤残、环保污染等专业性强的案件,专门聘请各领域资深专业人员为专业调解员,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优势,促进调解的成功。今年4月初,家住花桥乡仁义村村民冷凤梅反映1999年丈夫被同村赵某打成轻伤,法院判决赔偿2085.5元,对方也向县法院执行局交了2000元赔偿费。可赔偿款一直没拿到手。她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主办调解员、民行科科长戴德华接访后,先后三次深入原、被告家里进行调查核实,然后会同首席调解员、副检察长叶秋生及双方当事人、县法院执行人员共同参与调解,由县法院执行局退回赔偿金。4月16日,主办调解员戴德华又与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卢伟专程赶到冷风梅家里,送给2340,5元赔偿款。令她感激不已,儿年来追偿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泠凤梅收款后立即赶到县检察院找到检察长表达对检察机关的感谢,并送上一面写着“执法为民”的锦旗,
二是健全“三个机制”,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建立案件风险预警机制。对拟作不立案或撤销案件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拟作不批捕、不起诉的案件;拟作维持原处理决定的刑事申诉案件:拟作不予赔偿决定的刑事赔偿案件:拟作司法鉴定结论的重大敏感案件及其他可能引发涉检信访风险的案件进行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级别。案件承办人对案件信访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提出调处方案,部门负责人及时召集风险评估会议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确定相应的防范、控制与化解措施。二是建立内部联动机制。只要是法律法规许可,当事各方自愿接受,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就尽可能纳入检调范围。各部门受理或者排查發现的矛盾纠纷,由检调办统一进行受理登记,填写《矛盾纠纷调处分流登记表》,按照职能分工原则,分流到有关业务部门调处。各相关部门按照调处启动、事实评述、协商解决、协议履行、移送办理环节,及时进行调处。调解不成或不适用调解的,区别情况分流移送处理。三是建立要情通报讲评制。由检调办负责对各业务部门工作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组织一次讲评。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以及重大复杂有影响的矛盾纠纷调处启动、进展、结果及落实情况,及时报告检调工作领导小组。对收集到的重要社情民意、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区域性社会治安状况问题等,及时书面报告报送有关党政部门处理。
三是推行“四个对接”,抓好内部与外部的联调。一是移送调解。对不属于院里管辖范围或有关案件涉及公安、信访等其他部门的矛盾纠纷,检调办及时填写《移送调处通知单》,移送有关部门进行调处,同时告知信访当事人,并视情况提出调处意见建议。跟踪督查调处结果。二是委托调解。对调处不成的矛盾,或者由县、乡(镇、场)调解中心及其他调解组织调处更为恰当可行的,由检调办填写《矛盾纠纷委托调处通知单》后,委托有关组织办理。三是邀请调解。根据矛盾纠纷特殊情况。需要邀请专业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协助或主持调解的,及时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调解,提高调解成功率。四是协助调解。对移送、委托调处的矛盾纠纷。或者党委、政府指令参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积极派员参与调处。把检调工作融合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检调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把握“三性”,拓展工作平台。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人本化
一是把握工作方式灵活性,由单一模式向多措并举拓展。综合运用政治、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合理进行刑事、执行和解,民事和刑事赔偿调解,督促起诉,公益诉讼等方式。化解检察环节中的各类矛盾,积极主动做好释法说理,认真听取当事人及其亲属对案件处理的意见,针对疑问和异议耐心说明理由,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等工作,消除误会和疑虑。通过释法说理、综治研判。跟踪回访,实现说服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二是把握工作程序主动性,由被动调处向提前排查拓展。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每月认真分析排查把握矛盾焦点与各自诉求,针对执法办案的重点环节,预判发生社会矛盾的可能性,制定具体的工作预案,提前开展分析预判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同时,设立了潭山检察室,在各乡镇聘请了15名检察信息员,在县城七个社区设立检察服务站,通过检察长巡回接待、检察官进社区等形式,深人乡村、社区,收集社情民意,准确排查、掌握各类案件的预警信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是把握个案处理实效性,由案结事了向跟踪预防拓展。对达成刑事和解的加害人的处理情况及时向其所在社区通报,在督促社区强化帮教措施的同时,全力配合社区做好对加害人的感化教育工作,促使其认错悔罪,自觉与人为善,融人社会。对每起所调处的案件在调解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由调解员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协议的落实情况,社会关系的修复程度,协调处理当事人履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同时,精选一些典型案例,印发了1万册法律宣传读本发送到1万户农户和社区居民手中,以案释法,加强法制宣传,从案件谈法理、以畅谈动人心,预防和震慑犯罪,延伸“检调一体化”的社会效果。
四、坚持“三严”。加强责任落实。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常态化
一是严格首办调处责任。案件所涉及到的矛盾纠纷,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原则,案件在哪个环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就在哪个环节,案件的首办部门和承办人就是矛盾纠纷调处的首办部门和首办责任人,负责一抓到底,严禁推诿拖延,尽呆能把矛盾纠纷在检察环节调处化解到位。
二是严格目标管理考评。将检调工作纳入各业务部门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建立检调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检察长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干警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责任,把检调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督促,确保取得成效。
三是严格奖惩激励约束。对调解工作业绩突出的部门和干警,推荐上级部门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涉检矛盾纠纷重复出现、在规定时限内未及时化解等情况实行责任倒查,凡因执法不规范或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矛盾激化引发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追究相应责任,并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科室和个人年终评先资格。
一、实行“三定”,强化有序运行,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规范化
一是定工作原则。院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行“检调一体化工作法”实施细则》,明确了“立足本职、以人为本、依法自愿、公正合理、快速简便、注重效果”的工作原则,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实行检察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同步、同一、同时,重点化解与执法办案相关联的矛盾纠纷,确保案结事了,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二是定组织机构。成立了检调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检调办公室,负责检调工作的联络、协调、指导、督查、报表、总结、考核、归档,以及与外部其他部门的衔接工作。专门设立“检察调解工作室”,作为调解工作的专门场所,实行“圆桌调解”模式,制定“一图四书五表”的工作台帐,规范检调一体化工作法操作规程。并把服务承诺、调解原则、调解程序和工作流程等有关制度上墙公开。每遇一起矛盾纠纷,检调室及时联络、协调各有关业务部门。指定主办调解员负责;对复杂矛盾,及时邀请有关人员及所涉及的部门负责人共同协调,立体化解。
三是定部门职责。为形成内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逐一明确了反贪局、反渎局、侦监科、公诉科、控申科、民行科、监所科、职务犯罪预防科、纪检监察室、潭山检察室等10个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要求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合理进行刑事、执行和解,民事和刑事赔偿调解,督促起诉,公益诉讼,通过释法说理、综治研判,跟踪回访,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真正把“检调一体化’工作法涵盖到各个业务岗位,解决过去处理矛盾纠纷仅靠控申部门‘单枪匹马’的局面,形成了‘源头预防、整体化解’格局。
二、突出“三抓”。注重机制创新。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多元化
一是落实“四员”。抓好调解队伍建设。一是在反贪、反渎等10个部门设立首席调解员和主办调解员:二是聘请了12名来自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政法综治组织、工青妇组织、村、社区基层干部在内的知名人士担任特约调解员,并下发了聘书,明确了工作任务;三是对涉及交通、医疗、伤亡伤残、环保污染等专业性强的案件,专门聘请各领域资深专业人员为专业调解员,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优势,促进调解的成功。今年4月初,家住花桥乡仁义村村民冷凤梅反映1999年丈夫被同村赵某打成轻伤,法院判决赔偿2085.5元,对方也向县法院执行局交了2000元赔偿费。可赔偿款一直没拿到手。她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主办调解员、民行科科长戴德华接访后,先后三次深入原、被告家里进行调查核实,然后会同首席调解员、副检察长叶秋生及双方当事人、县法院执行人员共同参与调解,由县法院执行局退回赔偿金。4月16日,主办调解员戴德华又与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卢伟专程赶到冷风梅家里,送给2340,5元赔偿款。令她感激不已,儿年来追偿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泠凤梅收款后立即赶到县检察院找到检察长表达对检察机关的感谢,并送上一面写着“执法为民”的锦旗,
二是健全“三个机制”,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建立案件风险预警机制。对拟作不立案或撤销案件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拟作不批捕、不起诉的案件;拟作维持原处理决定的刑事申诉案件:拟作不予赔偿决定的刑事赔偿案件:拟作司法鉴定结论的重大敏感案件及其他可能引发涉检信访风险的案件进行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级别。案件承办人对案件信访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提出调处方案,部门负责人及时召集风险评估会议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确定相应的防范、控制与化解措施。二是建立内部联动机制。只要是法律法规许可,当事各方自愿接受,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就尽可能纳入检调范围。各部门受理或者排查發现的矛盾纠纷,由检调办统一进行受理登记,填写《矛盾纠纷调处分流登记表》,按照职能分工原则,分流到有关业务部门调处。各相关部门按照调处启动、事实评述、协商解决、协议履行、移送办理环节,及时进行调处。调解不成或不适用调解的,区别情况分流移送处理。三是建立要情通报讲评制。由检调办负责对各业务部门工作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组织一次讲评。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情况和问题,以及重大复杂有影响的矛盾纠纷调处启动、进展、结果及落实情况,及时报告检调工作领导小组。对收集到的重要社情民意、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区域性社会治安状况问题等,及时书面报告报送有关党政部门处理。
三是推行“四个对接”,抓好内部与外部的联调。一是移送调解。对不属于院里管辖范围或有关案件涉及公安、信访等其他部门的矛盾纠纷,检调办及时填写《移送调处通知单》,移送有关部门进行调处,同时告知信访当事人,并视情况提出调处意见建议。跟踪督查调处结果。二是委托调解。对调处不成的矛盾,或者由县、乡(镇、场)调解中心及其他调解组织调处更为恰当可行的,由检调办填写《矛盾纠纷委托调处通知单》后,委托有关组织办理。三是邀请调解。根据矛盾纠纷特殊情况。需要邀请专业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协助或主持调解的,及时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调解,提高调解成功率。四是协助调解。对移送、委托调处的矛盾纠纷。或者党委、政府指令参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积极派员参与调处。把检调工作融合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检调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把握“三性”,拓展工作平台。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人本化
一是把握工作方式灵活性,由单一模式向多措并举拓展。综合运用政治、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合理进行刑事、执行和解,民事和刑事赔偿调解,督促起诉,公益诉讼等方式。化解检察环节中的各类矛盾,积极主动做好释法说理,认真听取当事人及其亲属对案件处理的意见,针对疑问和异议耐心说明理由,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等工作,消除误会和疑虑。通过释法说理、综治研判。跟踪回访,实现说服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二是把握工作程序主动性,由被动调处向提前排查拓展。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每月认真分析排查把握矛盾焦点与各自诉求,针对执法办案的重点环节,预判发生社会矛盾的可能性,制定具体的工作预案,提前开展分析预判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同时,设立了潭山检察室,在各乡镇聘请了15名检察信息员,在县城七个社区设立检察服务站,通过检察长巡回接待、检察官进社区等形式,深人乡村、社区,收集社情民意,准确排查、掌握各类案件的预警信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是把握个案处理实效性,由案结事了向跟踪预防拓展。对达成刑事和解的加害人的处理情况及时向其所在社区通报,在督促社区强化帮教措施的同时,全力配合社区做好对加害人的感化教育工作,促使其认错悔罪,自觉与人为善,融人社会。对每起所调处的案件在调解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由调解员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协议的落实情况,社会关系的修复程度,协调处理当事人履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同时,精选一些典型案例,印发了1万册法律宣传读本发送到1万户农户和社区居民手中,以案释法,加强法制宣传,从案件谈法理、以畅谈动人心,预防和震慑犯罪,延伸“检调一体化”的社会效果。
四、坚持“三严”。加强责任落实。推进“检调一体化”工作常态化
一是严格首办调处责任。案件所涉及到的矛盾纠纷,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原则,案件在哪个环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就在哪个环节,案件的首办部门和承办人就是矛盾纠纷调处的首办部门和首办责任人,负责一抓到底,严禁推诿拖延,尽呆能把矛盾纠纷在检察环节调处化解到位。
二是严格目标管理考评。将检调工作纳入各业务部门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建立检调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检察长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干警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责任,把检调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督促,确保取得成效。
三是严格奖惩激励约束。对调解工作业绩突出的部门和干警,推荐上级部门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涉检矛盾纠纷重复出现、在规定时限内未及时化解等情况实行责任倒查,凡因执法不规范或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矛盾激化引发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追究相应责任,并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科室和个人年终评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