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学生进行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宗教现状及成因,并借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宁夏高校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寻找合理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对策
收稿日期:2015-08-31
作者简介:单西伯(1982—),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职业教育学。
一、大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政策的认知状况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其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民族宗教问题更加复杂化,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知识状况调查问卷》,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为高校确立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的思路提供依据。
1.参加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问卷涉及文、理、工、农专业8个系的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64份,其中有效问卷759份,占全部回收卷的99.3%。这些有效问卷中,汉族学生576人,占总人数的76%;回族学生152人,占20%;满族学生17人,占2.2%;其他民族学生14人,占1.8%,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各民族学生在我院中所占的比例。
2.大学生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认知状况
(1)对民族、宗教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如问到“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分布格局;回族的宗教信仰;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时,90%以上学生都能准确回答。说明对知识性问题有整体掌握。
(2)对国家民族政策持肯定态度,但了解程度有待深入。被问及“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持何态度?”,92%以上基本赞同;“你认为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发展有利吗?”,12%认为“有利,但不大”,84%认为“非常有利”;“党的民族政策对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社会稳定有用吗?”,15%认为“有作用,但不大”,84%认为“非常有用”;“对民族区域自治是否了解?”,6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点儿”,选择“不了解”的达到22%;“你了解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吗?”,回答“不了解”的为50%,“了解一点”的为43%。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可度很高,但对我国实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待深入。
(3)对民族文化基本认同,民族之间关系较融洽。被问及“你对回族传统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习俗的看法”,48%选择“无所谓”,25%选择“非常欣赏”;“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选择“三个离不开”者为92%;“同本民族相比,你和其他民族同学间交往关系”,选择“尊重其民族习惯”者达到93%。说明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比较尊重和认同,民族感情较深。
(4)对宗教的认识把握准确,但对宗教政策内涵认识模糊。问及“宗教是什么”时,95%以上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说明学生并不认为宗教十分神秘,对宗教有一定理性认识。关于“据你了解,可以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或仪式吗?”这个问题,大多学生含糊不清,选择“可以”的达到32%,“不可以”的为43%,“不清楚”的为25%,这也说明大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不懂得如何区分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行为自由的界限;然而,在关于“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信仰宗教”的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认为教徒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说明目前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党员,在入党与宗教信仰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全球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态势。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大力鼓吹全球化时代就是世界大同之期,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走向“趋同”时期,把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独立的行为污蔑为“极端民族主义”,把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作为“普世文化”。受这些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已不复存在,从而动摇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民族责任意识淡薄。
2.宗教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
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图谋,表现为渠道多样化、形式隐蔽化、手段现代化和进攻明显化。由于宗教渗透往往打着宗教传播和宗教交流的旗号进行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这样的渗透方式没有直接利益动机的显现,时间上灵活机动,又没有距离感,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较大反差,造成部分大学生难以判断其本质,成为宗教渗透的的对象。
3.挫折增加和心理困惑而寻找心理安慰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与城市学生相比不是很好,因此存在一定自卑心理,这种自卑的不良情绪对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文化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上就比较吃力,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总是处于焦灼不安而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安,缺乏主动性,这势必会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部分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找不到排解苦恼和压力的合理途径;看到社会风气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则思想和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足;由于自身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些大学生往往将这种不安心理转移到宗教,寻找一种精神依靠。因此,大学生的宗教心理倾向一般呈现出随意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加之宗教势力向学校的渗透,使大学生接触宗教文化的机会增多,易受宗教文化传播的影响,这些都是大学生向宗教寻找心理安慰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除了包括“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共同内容之外,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基础,针对大学生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四个认同”以及“三个离不开”等具体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教育。 1.“四个认同”教育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的问题,对他们进行“西化”“分化”的思想渗透。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四个认同”的意识是否牢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只有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四个认同”的教育,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情感、文化来凝聚和团结各民族大学生,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使爱国主义思想深入大学生头脑中,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2.“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
2005 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民族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三个离不开”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
在历史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汉族学生相比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注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回族学生忌食猪肉,不愿其他人动自己的洗漱用品等,而其他民族如蒙古族、满族则没有这些禁忌,藏族的学生讲究过“藏历新年”,回族、东乡族学生讲究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忌讳和习惯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各民族大学生共同生活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家庭中,因此各民族大学生应相互包容;同时我们在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时应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如在校区内设立清真食堂供少数民族大学生用餐,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等,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团结奋进的各民族大家庭。
3.“两个共同”教育
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定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并对“两个共同”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然而, 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实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最大障碍。民族工作就要做好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推动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共同团结进步,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此,“两个共同”就是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坚持发展不动摇,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为肩负着双重使命的民族地区大学生也应看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祖国各地特别是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有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应互帮互助,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创造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陈达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杨 聪,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才之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对策
收稿日期:2015-08-31
作者简介:单西伯(1982—),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职业教育学。
一、大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政策的认知状况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其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民族宗教问题更加复杂化,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知识状况调查问卷》,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为高校确立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的思路提供依据。
1.参加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问卷涉及文、理、工、农专业8个系的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64份,其中有效问卷759份,占全部回收卷的99.3%。这些有效问卷中,汉族学生576人,占总人数的76%;回族学生152人,占20%;满族学生17人,占2.2%;其他民族学生14人,占1.8%,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各民族学生在我院中所占的比例。
2.大学生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认知状况
(1)对民族、宗教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如问到“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分布格局;回族的宗教信仰;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时,90%以上学生都能准确回答。说明对知识性问题有整体掌握。
(2)对国家民族政策持肯定态度,但了解程度有待深入。被问及“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持何态度?”,92%以上基本赞同;“你认为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发展有利吗?”,12%认为“有利,但不大”,84%认为“非常有利”;“党的民族政策对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社会稳定有用吗?”,15%认为“有作用,但不大”,84%认为“非常有用”;“对民族区域自治是否了解?”,6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点儿”,选择“不了解”的达到22%;“你了解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吗?”,回答“不了解”的为50%,“了解一点”的为43%。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可度很高,但对我国实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待深入。
(3)对民族文化基本认同,民族之间关系较融洽。被问及“你对回族传统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习俗的看法”,48%选择“无所谓”,25%选择“非常欣赏”;“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选择“三个离不开”者为92%;“同本民族相比,你和其他民族同学间交往关系”,选择“尊重其民族习惯”者达到93%。说明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比较尊重和认同,民族感情较深。
(4)对宗教的认识把握准确,但对宗教政策内涵认识模糊。问及“宗教是什么”时,95%以上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说明学生并不认为宗教十分神秘,对宗教有一定理性认识。关于“据你了解,可以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或仪式吗?”这个问题,大多学生含糊不清,选择“可以”的达到32%,“不可以”的为43%,“不清楚”的为25%,这也说明大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不懂得如何区分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行为自由的界限;然而,在关于“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信仰宗教”的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认为教徒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说明目前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党和政府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党员,在入党与宗教信仰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全球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态势。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大力鼓吹全球化时代就是世界大同之期,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走向“趋同”时期,把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独立的行为污蔑为“极端民族主义”,把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作为“普世文化”。受这些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已不复存在,从而动摇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民族责任意识淡薄。
2.宗教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
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图谋,表现为渠道多样化、形式隐蔽化、手段现代化和进攻明显化。由于宗教渗透往往打着宗教传播和宗教交流的旗号进行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这样的渗透方式没有直接利益动机的显现,时间上灵活机动,又没有距离感,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较大反差,造成部分大学生难以判断其本质,成为宗教渗透的的对象。
3.挫折增加和心理困惑而寻找心理安慰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与城市学生相比不是很好,因此存在一定自卑心理,这种自卑的不良情绪对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文化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上就比较吃力,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总是处于焦灼不安而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安,缺乏主动性,这势必会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部分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找不到排解苦恼和压力的合理途径;看到社会风气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则思想和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足;由于自身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些大学生往往将这种不安心理转移到宗教,寻找一种精神依靠。因此,大学生的宗教心理倾向一般呈现出随意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加之宗教势力向学校的渗透,使大学生接触宗教文化的机会增多,易受宗教文化传播的影响,这些都是大学生向宗教寻找心理安慰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除了包括“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共同内容之外,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基础,针对大学生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四个认同”以及“三个离不开”等具体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教育。 1.“四个认同”教育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的问题,对他们进行“西化”“分化”的思想渗透。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四个认同”的意识是否牢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只有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四个认同”的教育,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情感、文化来凝聚和团结各民族大学生,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使爱国主义思想深入大学生头脑中,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2.“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
2005 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民族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三个离不开”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
在历史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汉族学生相比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注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回族学生忌食猪肉,不愿其他人动自己的洗漱用品等,而其他民族如蒙古族、满族则没有这些禁忌,藏族的学生讲究过“藏历新年”,回族、东乡族学生讲究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忌讳和习惯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各民族大学生共同生活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家庭中,因此各民族大学生应相互包容;同时我们在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时应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如在校区内设立清真食堂供少数民族大学生用餐,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等,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团结奋进的各民族大家庭。
3.“两个共同”教育
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定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并对“两个共同”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然而, 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实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最大障碍。民族工作就要做好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推动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共同团结进步,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此,“两个共同”就是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坚持发展不动摇,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为肩负着双重使命的民族地区大学生也应看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祖国各地特别是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有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应互帮互助,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创造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陈达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杨 聪,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才之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