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暑假,缺乏亲情呵护、安全管护的留守儿童问题备受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地域辽阔。境内有大小河流191条,水库40座,池塘3000余口。竹溪县同时又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现有留守儿童1.2万余人,大多分布在农村。他们会不会私自下河塘游泳?留守儿童的暑假安全,让家长担心、社会担忧。
今年暑假,竹溪县由教育局牵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爱心家访、结对帮扶、安全包、“五老”关爱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爱心家访面对面
“童校长,这么热的天,您跑这么远的路来家访,真是太辛苦了。”7月8日,天宝乡中心学校副校长童克勤带着八(1)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坐船前往家在偏远的白鸡村的留守学生李铭家走访,李铭78岁的爷爷十分感动。
“李铭在家中做不做家务?每天是否能按时做暑假作业?”童克勤与李铭的爷爷拉起了家常。
“你家住在水库边,天气炎热,一定不要下河洗澡;爷爷年纪大了,在家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帮他做些家务事;每天要按时完成作业,一定不要贪玩。”和李铭的爷爷聊了天,童克勤还反复叮嘱李铭。童校长的一席话,让李铭热泪盈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搭建爱心桥梁,暑假前夕,竹溪县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暑假期间每名教师走访2-3名留守儿童。同时创新了四种走访形式:一是调查式家访,主要是了解学生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学生本人学习环境和在家的表现等,掌握学生在家表现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以后的学校教育。二是跟踪式家访,对在校期间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抓住主要矛盾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跟踪家访,加强家校联系,及时协调配合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三是鼓励式家访,对取得成绩或有了进步的留守儿童,特别是后进生,哪怕他们只有点滴的进步,家访中也要给予鼓励。四是慰问式家访,对生病不能到校上课或家庭突然出现变故的留守儿童,教师在家访时表达关心和慰问,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暑假期间,全县各中小学创新家访内容和方法,形成了“师踪遍乡井,真情暖万家”的局面,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亲情结对手拉手
“子灵,吃饭了”。7月6日,在该县实验小学李云老师家,李老师的女儿杨扬拉着一个女孩的手,亲热地让她在餐桌边坐下。
这个女孩叫黄子灵,是该县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也是李云老师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子灵父母离异,母亲在外打工,平时生活起居都靠大姨照顾。学校刚刚放假,李老师就带着女儿到黄子灵的家,把她接到自己的家中。李老师每天辅导两个孩子做作业,陪她俩玩游戏,饭后还带她们去健身,几天下来,杨扬和黄子灵已经成了好姐妹。
该县广泛动员社会好心人士在暑假期间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当好“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同时,要求“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做到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健康;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思想动态、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
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
据了解,暑假期间,该县900多名爱心人士与全县1200余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帮助、经济上帮扶、精神上关爱、心理上疏导,让留守、贫困儿童“身有人护、心有人疼、难有人帮、学有人教”。
安全包保心贴心
“李晓!家里有困难直接告诉我,叔叔帮你解决。暑假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私自下河游泳……”7月8日,竹溪县兵营镇宣传委员毛光明为四条沟村留守儿童李晓送去削笔器、铅笔等学习用品,并反复叮嘱李晓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过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
7月份以来,竹溪县兵营镇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关注留守儿童的暑假安全,作为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对173名留守儿童建档立卡管理,逐一落实由镇村干部兼顾“临时家长”的包保责任。
竹溪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散、安全管理难的实际,专门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与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了安全管理联防、联控机制。暑假前,组织乡镇、水务部门、村组对本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池(坑)塘进行一次拉网式全面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提前部署、防患未然。
镇村干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全面掌握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以镇中心学校和各村小为单位,按照父母一方外出、双方外出和贫困留守儿童等类别,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建档。
与此同时,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类别,组织镇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签订关爱、帮扶、帮教包保责任书,切实落实联系、监督、管理留守儿童暑期安全责任。并帮助留守儿童及时解决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暑期安全多一份保障,学习生活多一份关爱。
“五老”关爱显真情
7月2日下午,该县实验小学舞蹈室里热闹非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辅导留守儿童练习打腰鼓。这位老人叫周汤鸣,是县实验小学退休音乐老师。退休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义务辅导留守儿童练习腰鼓。5年来,他共培训出200多名腰鼓特长学生。这是竹溪县开展“五老”关爱留守儿童的缩影。该县教育局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人员社会威望高、社会经验丰富等优势,邀请他们参与到“关心下一代”活动中来,请他们走进学校、走进留守儿童家中,担负起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家庭成长教育的重任。
“作为老人,我们应该善于揣摩小孩子的心理,消除代沟,让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教育。”6月30日下午,该县实验小学举办“隔代教育”课堂,30多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聆听退休教师周秀菊授课。暑期,全县共有15个由“五老”人员自发成立的关爱留守儿童组织,遍布全县各乡镇,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不仅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竹溪县教育局局长郑传宝说:“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同时,呼吁和动员社会力量,携起手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竹溪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甜甜)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地域辽阔。境内有大小河流191条,水库40座,池塘3000余口。竹溪县同时又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现有留守儿童1.2万余人,大多分布在农村。他们会不会私自下河塘游泳?留守儿童的暑假安全,让家长担心、社会担忧。
今年暑假,竹溪县由教育局牵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爱心家访、结对帮扶、安全包、“五老”关爱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爱心家访面对面
“童校长,这么热的天,您跑这么远的路来家访,真是太辛苦了。”7月8日,天宝乡中心学校副校长童克勤带着八(1)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坐船前往家在偏远的白鸡村的留守学生李铭家走访,李铭78岁的爷爷十分感动。
“李铭在家中做不做家务?每天是否能按时做暑假作业?”童克勤与李铭的爷爷拉起了家常。
“你家住在水库边,天气炎热,一定不要下河洗澡;爷爷年纪大了,在家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帮他做些家务事;每天要按时完成作业,一定不要贪玩。”和李铭的爷爷聊了天,童克勤还反复叮嘱李铭。童校长的一席话,让李铭热泪盈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搭建爱心桥梁,暑假前夕,竹溪县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暑假期间每名教师走访2-3名留守儿童。同时创新了四种走访形式:一是调查式家访,主要是了解学生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学生本人学习环境和在家的表现等,掌握学生在家表现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以后的学校教育。二是跟踪式家访,对在校期间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抓住主要矛盾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跟踪家访,加强家校联系,及时协调配合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三是鼓励式家访,对取得成绩或有了进步的留守儿童,特别是后进生,哪怕他们只有点滴的进步,家访中也要给予鼓励。四是慰问式家访,对生病不能到校上课或家庭突然出现变故的留守儿童,教师在家访时表达关心和慰问,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暑假期间,全县各中小学创新家访内容和方法,形成了“师踪遍乡井,真情暖万家”的局面,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亲情结对手拉手
“子灵,吃饭了”。7月6日,在该县实验小学李云老师家,李老师的女儿杨扬拉着一个女孩的手,亲热地让她在餐桌边坐下。
这个女孩叫黄子灵,是该县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也是李云老师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子灵父母离异,母亲在外打工,平时生活起居都靠大姨照顾。学校刚刚放假,李老师就带着女儿到黄子灵的家,把她接到自己的家中。李老师每天辅导两个孩子做作业,陪她俩玩游戏,饭后还带她们去健身,几天下来,杨扬和黄子灵已经成了好姐妹。
该县广泛动员社会好心人士在暑假期间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当好“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同时,要求“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做到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健康;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思想动态、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
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
据了解,暑假期间,该县900多名爱心人士与全县1200余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帮助、经济上帮扶、精神上关爱、心理上疏导,让留守、贫困儿童“身有人护、心有人疼、难有人帮、学有人教”。
安全包保心贴心
“李晓!家里有困难直接告诉我,叔叔帮你解决。暑假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私自下河游泳……”7月8日,竹溪县兵营镇宣传委员毛光明为四条沟村留守儿童李晓送去削笔器、铅笔等学习用品,并反复叮嘱李晓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过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
7月份以来,竹溪县兵营镇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关注留守儿童的暑假安全,作为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对173名留守儿童建档立卡管理,逐一落实由镇村干部兼顾“临时家长”的包保责任。
竹溪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散、安全管理难的实际,专门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与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了安全管理联防、联控机制。暑假前,组织乡镇、水务部门、村组对本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池(坑)塘进行一次拉网式全面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提前部署、防患未然。
镇村干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全面掌握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以镇中心学校和各村小为单位,按照父母一方外出、双方外出和贫困留守儿童等类别,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建档。
与此同时,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类别,组织镇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签订关爱、帮扶、帮教包保责任书,切实落实联系、监督、管理留守儿童暑期安全责任。并帮助留守儿童及时解决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暑期安全多一份保障,学习生活多一份关爱。
“五老”关爱显真情
7月2日下午,该县实验小学舞蹈室里热闹非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辅导留守儿童练习打腰鼓。这位老人叫周汤鸣,是县实验小学退休音乐老师。退休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义务辅导留守儿童练习腰鼓。5年来,他共培训出200多名腰鼓特长学生。这是竹溪县开展“五老”关爱留守儿童的缩影。该县教育局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人员社会威望高、社会经验丰富等优势,邀请他们参与到“关心下一代”活动中来,请他们走进学校、走进留守儿童家中,担负起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家庭成长教育的重任。
“作为老人,我们应该善于揣摩小孩子的心理,消除代沟,让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教育。”6月30日下午,该县实验小学举办“隔代教育”课堂,30多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聆听退休教师周秀菊授课。暑期,全县共有15个由“五老”人员自发成立的关爱留守儿童组织,遍布全县各乡镇,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不仅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竹溪县教育局局长郑传宝说:“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同时,呼吁和动员社会力量,携起手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竹溪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