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及阴囊途径注射GYY4137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腹腔内与阴囊内注射GYY4137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A组)、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GYY4137腹腔给药组(C组)、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GYY4137阴囊给药组(D组)。A组为假手术组,B、C、D组大鼠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模型,C组和D组在复位前分别腹腔内和阴囊内注射GYY4137(100 μmol/kg)。复位4 h后取左侧睾丸待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改变;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以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精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bax、Caspase-3、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

结果

B组可见生精细胞广泛脱落坏死,上皮排列紊乱。与B组比较,C、D组损伤明显改善;B组中MDA含量(5.13±0.26)与A组(1.21±0.20)比较显著上升(t=37.790,P<0.05),SOD含量(0.22±0.04)与A组(0.86±0.05)比较显著下降(t=30.710,P<0.05);与B组比较,C和D组MDA含量(3.26±0.23、2.42±0.24)明显下降(t=17.040、24.220,P<0.05),SDA含量(0.42±0.04、0.58±0.04)显著上升(t=11.450、20.070,P<0.05);B组凋亡指数(33.56±1.45)比A组(6.35±1.12)显著增高(t=46.960,P<0.05),C组和D组凋亡指数(22.58±1.67、17.86±1.65)与B组比较明显下降(t=15.700、22.600,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增加,C组和D组较之明显降低;B组TNF-α(0.774±0.042)和IL-1β(0.674±0.037)的表达水平与A组(0.147±0.022、0.136±0.018)比较明显增高(t=41.820、41.350,P<0.05),C组(0.425±0.029、0.417±0.030)和D组(0.331±0.027、0.308±0.025)较之明显降低(t=21.620、17.060、28.060、25.920,P<0.05);PCR结果显示,与B组(5.35±0.43、3.76±0.31、4.35±0.31、3.86±0.34)比较,C组(3.86±0.32、2.56±0.21、3.08±0.25、2.92±0.28)和D组(3.78±0.36、2.23±0.22、2.96±0.26、2.56±0.25)bax、Caspase-3、TNF-α和IL-1β的表达降低均有所下降(t=8.790、10.130、10.080、6.750、8.850、12.730、10.860、9.740,P<0.05),D组下降程度较显著。

结论

GYY4137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阴囊内给药的疗效与腹腔内给药比较更佳。

其他文献
人平衡核苷转运体1(human 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1,hENT1)是介导核苷、核碱基和核苷类化疗药转运的多元整合膜蛋白,在人体内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hENT1通过易化扩散维持细胞内核苷稳态及核苷类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影响DNA和RNA合成、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节及肿瘤的化疗效果。该文就hENT1结构与功能、在肿瘤组织分布、与核苷类化疗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的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儿童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认为MS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致病,但具体病因尚不明确。该病具有时间多发性及空间多发性的特点,第一次发病后病理状态持续存在,治疗也需持续进行,甚至终身。为更早地发现及诊断MS,2017年再次修订了McDonald MS诊断标准。近几年已相继研发出多种治疗药物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部分过敏性哮喘患儿经规范治疗后仍然控制不佳,奥马珠单抗作为首个儿童可使用的哮喘靶向药物,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为了规范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临床实践,该"指南"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奥马珠单抗在儿童过敏性哮喘的适用范围、疗程、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估及随访等方面的相关问题给予建议,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目的通过早期头颅超声检查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damage,PWMD),并研究其对运动和智力发育迟缓的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于出生后3d内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对于诊断PIVH及PWMD的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关节软骨细胞(ACs)共培养中的表达和对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第二代新西兰白兔BMSCs和ACs,细胞总量4×104,以3∶1的比例进行接触共培养21 d为实验组,应用Transwell培养板进行非接触共培养为对照组,向两组添加Cx43阻断剂18ɑ-甘草次酸(GA)50 μmol/L进行干预共培养21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的时空表达。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sham、TBI 6 h、TBI 12 h、TBI 24 h、TBI 48 h、TBI 72 h、TBI 7 d。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法制备小鼠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伤灶附近脑组织中NDRG2蛋白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小鼠伤后NDRG2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采用Stude
目的探讨异染色质蛋白3(CBX3)、p53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免疫荧光法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CBX3、p5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量,分析其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有脉管癌栓、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分析两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的CBX3蛋白、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Ⅰ)、单纯MSCs(Ⅱ)、空载体-MSCs(Ⅲ),HO-1-MSCs(Ⅳ),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移植成功后Ⅱ、Ⅲ、Ⅳ组从受鼠肺动脉细针注入单纯MSCs、空载体-MSCs、HO-1-MSCs。4 h后测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实验分两组:正常组(为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患者受累椎间盘髓核组织,n=20)、退变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n=56);通过Thompson分级法将髓核分为五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切片;通过t检验比较VEGF和p53在正常组和退变组的阳性染色率;采用Spearman等级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的p.Pro780_Tyr781insGSP插入突变对诱导Lapatinib耐药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连接等方法构建对照组pHelper.CopGFP、野生组pHelper.GV358-ERBB2、突变组pHelper.GV492-ERBB2质粒转染293T细胞,收集上清并包装慢病毒,检测滴度为108,在融合率为70%~8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