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文章针对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30-01
1、引言
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往往汇集了计算机发展中一些传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以及当代计算机的科研成果。操作系统始终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操作系统系统原理》一直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不仅能够对学生使用操作系统高效、灵活地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学生在学好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各类软件,提高自身编程能力。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近几年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操作系统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缺乏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需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汇编语言、离散数学等课程的支持。学生通过对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学习,对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以及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开发技巧均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不能很好地把操作系统原理与其他相关先行课程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将会影响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1]。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提倡并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操作系统原理》也不例外,此教学方法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节约了课堂时间,扩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有利于解决课时少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每次授课知识覆盖面大,信息量大,不益于学生消化吸收,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师生双向交流也受到限制,学生长时间注视屏幕,易疲劳和走神。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3 传统的考核方法不能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以理论考试作为最终成绩,这样使得部分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通过考试,但是动手能力较弱,这样没有做到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改革
3.1 联系相关课程增强课程认识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的学生的前提。操作系统原理涉及多门计算机专业课的相关知识,需要任课教师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另外,由于操作系统一直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回顾先行课程中的已有知识点,并结合课程内容提出新问题来触发大家的思考[1]。例如,讲解系统调用这个知识点时,可结合高级程序语言设计课程中的函数调用、子程序调用做对比,加深学生对“系统调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操作系统设计中采用系统调用这种方式是否合理。
3.2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比喻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上第一节课时,主要是要做好动员工作,不要讲太多理论知识,语言尽量生动,举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平时在课堂上要善于把枯燥的内容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可灵活运用比喻式教学方法,将艰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变得浅显易懂讲给学生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示例性讲解,把书上例题讲通讲透,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在课堂上也要注意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合理使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多与学生交互,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地参与思考,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有时候可在正式讲课之前先用几分钟时间进行典型问题的讲解或优秀习作的展示,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可把要讲解的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制作成动画或小视频,动态演示给学生观看,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也同时给了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这样既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学内容可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
2)构建网络课堂。
网络教学是一种目前流行的新型的教学手段,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将课件和视频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BBS、QQ、微信、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答疑或讨论。学生也可在网上考试平台中进行自测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电子图书馆可以足不出户就阅览大量操作系统方面最新最全的书籍。
3)强化管理,注重实践。
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勤点名,加强管理。实验课内容要求学生事先预习,按时完成,避免出现学生抄袭。
在开学初就布置大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分析、算法研究及技术发展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幻灯片在期末前进行报告,提倡公开交流和信息交换,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等各类大学生竞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 改革考核方法,重视能力培养
由于《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考核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核。因此,需要改变过去单纯只有笔试的考试方法。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可灵活一些,由平时的实验和大作业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理论部分根据需要可分为期中和期末二次,有期中考试就可以及时在学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如何,好及时调整状态。
4、结束语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常采用集中的“灌输式”课堂授课,知识的传授是单向的,这样就无形中将学生置于被动接收的地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引入文中提到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改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艳,刘困柱,杜军威,等.《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15):4195-4197.
[2] 马晓慧.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3):75-77.
作者简介
张莉,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30-01
1、引言
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往往汇集了计算机发展中一些传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以及当代计算机的科研成果。操作系统始终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操作系统系统原理》一直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不仅能够对学生使用操作系统高效、灵活地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学生在学好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各类软件,提高自身编程能力。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近几年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操作系统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缺乏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需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汇编语言、离散数学等课程的支持。学生通过对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学习,对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以及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开发技巧均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不能很好地把操作系统原理与其他相关先行课程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将会影响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1]。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提倡并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操作系统原理》也不例外,此教学方法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节约了课堂时间,扩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有利于解决课时少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每次授课知识覆盖面大,信息量大,不益于学生消化吸收,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师生双向交流也受到限制,学生长时间注视屏幕,易疲劳和走神。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3 传统的考核方法不能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以理论考试作为最终成绩,这样使得部分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通过考试,但是动手能力较弱,这样没有做到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改革
3.1 联系相关课程增强课程认识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的学生的前提。操作系统原理涉及多门计算机专业课的相关知识,需要任课教师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另外,由于操作系统一直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回顾先行课程中的已有知识点,并结合课程内容提出新问题来触发大家的思考[1]。例如,讲解系统调用这个知识点时,可结合高级程序语言设计课程中的函数调用、子程序调用做对比,加深学生对“系统调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操作系统设计中采用系统调用这种方式是否合理。
3.2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比喻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上第一节课时,主要是要做好动员工作,不要讲太多理论知识,语言尽量生动,举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平时在课堂上要善于把枯燥的内容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可灵活运用比喻式教学方法,将艰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变得浅显易懂讲给学生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示例性讲解,把书上例题讲通讲透,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在课堂上也要注意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合理使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多与学生交互,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地参与思考,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有时候可在正式讲课之前先用几分钟时间进行典型问题的讲解或优秀习作的展示,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可把要讲解的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制作成动画或小视频,动态演示给学生观看,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也同时给了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这样既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学内容可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
2)构建网络课堂。
网络教学是一种目前流行的新型的教学手段,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将课件和视频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BBS、QQ、微信、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答疑或讨论。学生也可在网上考试平台中进行自测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电子图书馆可以足不出户就阅览大量操作系统方面最新最全的书籍。
3)强化管理,注重实践。
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勤点名,加强管理。实验课内容要求学生事先预习,按时完成,避免出现学生抄袭。
在开学初就布置大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分析、算法研究及技术发展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幻灯片在期末前进行报告,提倡公开交流和信息交换,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等各类大学生竞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 改革考核方法,重视能力培养
由于《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考核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核。因此,需要改变过去单纯只有笔试的考试方法。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可灵活一些,由平时的实验和大作业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理论部分根据需要可分为期中和期末二次,有期中考试就可以及时在学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如何,好及时调整状态。
4、结束语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常采用集中的“灌输式”课堂授课,知识的传授是单向的,这样就无形中将学生置于被动接收的地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引入文中提到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进行改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艳,刘困柱,杜军威,等.《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15):4195-4197.
[2] 马晓慧.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3):75-77.
作者简介
张莉,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