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社会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其后果在于能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群众对政府及官员的看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及时、恰当处置,可能会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进步一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如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疏导治理,不仅是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新媒体时期对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新考量。
关键词:网络群体 地方政府 应对机制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及特点
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扩大 ,群体性事件呈现了线下和网上互相推动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广义上泛指由互联网上较多网民共同参与讨论并产生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狭义上看,特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络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目的,利用互联网进行串联、组织、呼应,乃至可能或已经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全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暴露了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处置手段薄弱,少数领导干部依然认为这只是百姓在闲暇之余的聊天,没有清晰认识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为了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网络群体性时间,我们除了要认清其自发性、狂热性、非结构性等一般群体性事件特征外,还必须把握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匿名性较高、煽动性较强。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网民借助于网络匿名性,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于传统媒介发表言论那样需要顾及太多,这无疑推动了公民言论自由进程。与此同时,一些动机不纯的网民可能会利用网络匿名性特点,故意散布一些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言论,这些言论通过一些不知情的网民转发后会进一步放大,最终导致事实颠倒,真实情况被覆盖。
二是使用人数多、跟风现象严重。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较上月增长0.5%,同比增长10.8%。其中4.19亿(33.94%)为3G用户,8.38亿(67.80%)为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这无疑为信息网络的传播提供了现实条件,加上网络上多数人的"围观"心理,一旦有较为热门信息传达出来,网民都开始跟风采用跟帖、转发、吐槽等一系列形式对这一信息传播。
三是互动频繁、交互性强。虚拟网络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投影,许多网络群体性事件都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出现,人们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中找寻现实社会出现的事件,网络已经不单单只是虚拟构造出来,有学者指出:虚拟社会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社会"。可见,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面镜子。
目前,网络舆论开始呈现典型的"标签化看世界"大众思维习惯,一些事件只要贴上警察、官员、富豪等身份标签就会引起网上大多数人的热议,这与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多样性以及社会心态复杂性有着很大关联。一旦爆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必然会是社会现实中的事件的反映。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原因分析
网络群体性事件反映了现实中的尖锐社会矛盾。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首先应该要认清现实,明白事件起因来自现实生活,反映了公民在面对贫富悬殊、权力滥用、公共道德等问题时社会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是对现实社会不满以及内心渴望得到公平的一种诉求。
第一,社会矛盾的累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线"。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政治改革的攻坚时期,社会各方矛盾凸显,一些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在通过正常的表达渠道不能得到解决情况下,人民只能通过网络来寻求帮助。由于网络本身言论发表的自由性和网民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一旦这类问题出现在网络上,就会引起网民的围观、热议,再加上一些人具有煽动性的话语,从而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性事件。此类事件包括:"拼爹"型、"炫富"型、"腐败"型、质量、安全事故型、道德沦丧型、网络"水军"兴风作浪型、"城管执法"型。以"我爸是李刚"事件来说,反映了网民对因权力产生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深切痛恨。同样以"兽兽"事件为例,这些事件往往伴随着主人公自身渴望一些成名的目的,以脱衣服等道德沦落方式来赚钱网民的眼球,快速成名。再如"小月月"事件,通过幕后"水军"发起,大量运用网络"马甲"传播信息,以欺骗方式诱导网民围观,试图扰乱网民的试听,浑水摸鱼。
第二, 非理性情绪的感染-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现实群体性事件虽都具有现实的诱因,但导致事件升温和恶化的"催化剂"往往是非理性情绪的感染。由于非理性情绪具有连锁反应,容易让人丧失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或激动,或暴怒,因此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的应对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隐匿性等特征构成了地方政府网络治理的多元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本质上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建立从战略认识到制度规范和应急机制的系统应对体系,同时也要创新政府治理的载体和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坚持多管齐下的应对之策。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调查处理,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在信息公开上与谣言赛跑,尽力遏制谣言散布流传。例如动车事故发生后,一些官员将事故归结为"自然原因",引起网上舆论与媒体的双重诘问,这类"权威信息"一经发布,明显存在不妥,地方政府必须引以为戒。
二是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公职人员都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让大众能够通过正面渠道获得对其所关心社会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蔓延和传播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最短时间内澄清社会事实,阻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三是建立舆论互动机制。跟风现象是网络群体事件的一个明显特征,许多人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情况下,就在网络上发帖评论某一种现象,最先评论的观点往往会对后面其他人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政府必须要清楚采取封堵阻塞言论不能取得任何效果,必须要在网络上主动与网民进行信息的互动,主动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引导信息往积极、正确方向演变,而不是避而不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是建立信息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网络群体事件爆发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酝酿期、准备期、爆发前。酝酿期是危机萌芽阶段,也是化解矛盾和进行预警干涉的最佳时期。在及时掌握了网民的诉求之后,地方政府及时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尤为重要。必须要充分发货政府网站的作用,将留言板和论坛功能发挥好,主动同网民在线交流,让积压在网民们心中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放到网络上,以此进行信息的碰撞,从而有利于促进问题及时解决。
五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许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与网民们的正义赶相关联,许多网络信息的传播都是基于义愤或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痛恨,当然也包括一些出于个人私利或者其他不良动机的网民,无论出于任何一种心态都应当在制度的规定范围内进行,通过一定的惩罚机制来惩治非正义行为,以使社会正义原则持续有效。
关键词:网络群体 地方政府 应对机制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及特点
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扩大 ,群体性事件呈现了线下和网上互相推动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广义上泛指由互联网上较多网民共同参与讨论并产生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狭义上看,特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络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目的,利用互联网进行串联、组织、呼应,乃至可能或已经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全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暴露了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处置手段薄弱,少数领导干部依然认为这只是百姓在闲暇之余的聊天,没有清晰认识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为了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网络群体性时间,我们除了要认清其自发性、狂热性、非结构性等一般群体性事件特征外,还必须把握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匿名性较高、煽动性较强。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网民借助于网络匿名性,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于传统媒介发表言论那样需要顾及太多,这无疑推动了公民言论自由进程。与此同时,一些动机不纯的网民可能会利用网络匿名性特点,故意散布一些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言论,这些言论通过一些不知情的网民转发后会进一步放大,最终导致事实颠倒,真实情况被覆盖。
二是使用人数多、跟风现象严重。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较上月增长0.5%,同比增长10.8%。其中4.19亿(33.94%)为3G用户,8.38亿(67.80%)为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这无疑为信息网络的传播提供了现实条件,加上网络上多数人的"围观"心理,一旦有较为热门信息传达出来,网民都开始跟风采用跟帖、转发、吐槽等一系列形式对这一信息传播。
三是互动频繁、交互性强。虚拟网络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投影,许多网络群体性事件都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出现,人们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中找寻现实社会出现的事件,网络已经不单单只是虚拟构造出来,有学者指出:虚拟社会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二社会"。可见,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面镜子。
目前,网络舆论开始呈现典型的"标签化看世界"大众思维习惯,一些事件只要贴上警察、官员、富豪等身份标签就会引起网上大多数人的热议,这与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多样性以及社会心态复杂性有着很大关联。一旦爆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必然会是社会现实中的事件的反映。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原因分析
网络群体性事件反映了现实中的尖锐社会矛盾。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首先应该要认清现实,明白事件起因来自现实生活,反映了公民在面对贫富悬殊、权力滥用、公共道德等问题时社会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是对现实社会不满以及内心渴望得到公平的一种诉求。
第一,社会矛盾的累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线"。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政治改革的攻坚时期,社会各方矛盾凸显,一些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在通过正常的表达渠道不能得到解决情况下,人民只能通过网络来寻求帮助。由于网络本身言论发表的自由性和网民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一旦这类问题出现在网络上,就会引起网民的围观、热议,再加上一些人具有煽动性的话语,从而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性事件。此类事件包括:"拼爹"型、"炫富"型、"腐败"型、质量、安全事故型、道德沦丧型、网络"水军"兴风作浪型、"城管执法"型。以"我爸是李刚"事件来说,反映了网民对因权力产生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深切痛恨。同样以"兽兽"事件为例,这些事件往往伴随着主人公自身渴望一些成名的目的,以脱衣服等道德沦落方式来赚钱网民的眼球,快速成名。再如"小月月"事件,通过幕后"水军"发起,大量运用网络"马甲"传播信息,以欺骗方式诱导网民围观,试图扰乱网民的试听,浑水摸鱼。
第二, 非理性情绪的感染-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现实群体性事件虽都具有现实的诱因,但导致事件升温和恶化的"催化剂"往往是非理性情绪的感染。由于非理性情绪具有连锁反应,容易让人丧失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或激动,或暴怒,因此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的应对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隐匿性等特征构成了地方政府网络治理的多元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本质上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建立从战略认识到制度规范和应急机制的系统应对体系,同时也要创新政府治理的载体和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坚持多管齐下的应对之策。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调查处理,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在信息公开上与谣言赛跑,尽力遏制谣言散布流传。例如动车事故发生后,一些官员将事故归结为"自然原因",引起网上舆论与媒体的双重诘问,这类"权威信息"一经发布,明显存在不妥,地方政府必须引以为戒。
二是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公职人员都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让大众能够通过正面渠道获得对其所关心社会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蔓延和传播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最短时间内澄清社会事实,阻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三是建立舆论互动机制。跟风现象是网络群体事件的一个明显特征,许多人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情况下,就在网络上发帖评论某一种现象,最先评论的观点往往会对后面其他人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政府必须要清楚采取封堵阻塞言论不能取得任何效果,必须要在网络上主动与网民进行信息的互动,主动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引导信息往积极、正确方向演变,而不是避而不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是建立信息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网络群体事件爆发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酝酿期、准备期、爆发前。酝酿期是危机萌芽阶段,也是化解矛盾和进行预警干涉的最佳时期。在及时掌握了网民的诉求之后,地方政府及时的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尤为重要。必须要充分发货政府网站的作用,将留言板和论坛功能发挥好,主动同网民在线交流,让积压在网民们心中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放到网络上,以此进行信息的碰撞,从而有利于促进问题及时解决。
五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许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与网民们的正义赶相关联,许多网络信息的传播都是基于义愤或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痛恨,当然也包括一些出于个人私利或者其他不良动机的网民,无论出于任何一种心态都应当在制度的规定范围内进行,通过一定的惩罚机制来惩治非正义行为,以使社会正义原则持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