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前夕,日本为了武装侵占中国东北而蓄意制造的借口之一,也是企图出兵东北的一个尝试。日本唆使朝鲜移民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长春县境内,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农田。1931年7月,日本警察和宪兵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强行开垦农田,打伤多人。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颠倒黑白并且极力扩大事端,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关系,旨在激化中朝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日本一手制造的万宝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阴谋。使得中国和朝鲜两个共同被日本侵略的民族的关系遭到破环,也为发动九一八侵略中国东北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万宝山事件;侵略中国;影响
[中图分类号]K2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55 — 0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多年的交往历史。但是从中日甲午战争战争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中国的事件层出不穷,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日本为了寻找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机会、制造侵华舆论,经常以中日之间的小事件为借口,千方百计挑起大的冲突或扩大事端,进行战争挑衅。1931年7月,日本唆使朝鲜移民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中国东北长春县万宝山境内,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农田,极大地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利益。随后,日本警察和宪兵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强行开垦农田。这种蔑视中国领土主权,直接侵犯中国农民利益的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打着“保护”在中国东北朝鲜人的幌子,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人民关系,旨在激化中朝人民的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
一、万宝山事件背景
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形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国力大增,对外侵略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军国主义势力的日益膨胀,日本吞并朝鲜、侵略满蒙、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逐步形成。通过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打败俄国,日本方面认为“东北自然应该归他们”〔1〕。1927年6月,日本首相召开了“东方会议”,商讨加快推进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问题等,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纲领》提出“满蒙特别是东三省”在日本的“国防上及国民的生存上有重大利害关系”。 〔2〕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以保护其在满蒙的特殊地位和权利为借口,为武力侵占东北寻找机会。
日本是一岛国,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其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十分明显。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深受其害的英美等国都在忙于处理国内危机。而此时的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煎熬,转移日益严重的国内阶级矛盾,趁着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速了实现“大陆政策”的步伐。
我国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其中煤、铁等都是日本掠夺的重点对象。“东北全贸易的40%是日本占领着”,“从投资方面来看, 日本占有东北全投资的73%以上” 〔3〕。但是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开始推行对日抵制政策,使得日本觉察到,如不对满蒙问题作根本性解决,就有可能失去东北。
1929年到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入关协助蒋介石参战,使得东北兵力空虚;再加上在军阀混战中取胜的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十几万东北军调进关内去“维持华北治安”;南方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的水灾,这些都为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有利之机。
二、万宝山事件的爆发及扩大
万宝山是吉林省長春县北面的一个小镇,是远离长春的偏僻之地,居住着一千多口人,既不是“满铁附属地”也不是日本租借地,完全属于中国政府管辖。但日本为侵略中国,在这里制造了万宝山事件。
万宝山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驻长春日本领事田代重德,唆使朝鲜人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中国属地万宝山境内,非法租种农田。朝鲜农民在日本警察、宪兵的督催和压制下,为开垦水田,毁坏中国农民大量土地。
长春居民郝永德在日本领事馆的怂恿下,成立了“长农稻田公司”,并自任经理。1931年4月,郝永德租得了长春县万宝山附近萧翰林、孟昭和等12户共五百垧土地,租期为10年。契约内订明:“此契于县政府批准日发生效力,如县政府不准仍作无效。”〔4〕郝永德明白长春县政府不能批准此契约,害怕事情暴露,就在原契约呈报之前,将上述土地转租给李升薰等朝鲜人耕种。
中日两国在1909年签定的《中韩图们江界务条约》之中,关于朝鲜人的居住权和土地所有权等问题有严格的规定与限制。东北当局为了抵御日本向满蒙移民,还曾下令禁止中国民众向日朝人等租卖土地。吉林省政府还特别规定:“凡雇用朝鲜人在十人以上未满二十人者,须经县政府批准;二十人以上者须经省政府批准。”〔4〕自恃背后有日本人撑腰的郝永德明白上述规定,也知道自己向朝鲜人转租土地是非法的,却仍将土地转租给朝鲜人。
郝永德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万宝山当地农民的利益,也人为地加剧了中朝两国农民之间的矛盾。1931年4月底,朝鲜侨农在万宝山附近破土挖渠。他们甚至越过租用地界,强行在当地居民孙永清等人的田里挖渠。起初,在孙永清等制止下,朝鲜侨农李升薰等被迫停工。但是到了5月初,日本驻长春领事馆却怂恿朝鲜侨农继续在当地农民的田里挖渠。面对自己的良田被毁,万宝山的农民忍无可忍,派出代表向长春县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出面制止这种行径。5月31日,长春县公安局长鲁绮和骑步警察,赶到现场执行省令,命令李升薰等停工。李等具结:“情愿停止工作,于二日内,全体回长。”〔6〕但是在日本驻长春领事馆的挑拨和怂恿下,李升薰等撕毁具结书,扬言:“至死不能停工出境。”〔7〕在日本警察的武力保护下,李升薰等朝鲜侨农强行完成了引水工程。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颠倒黑白并且极力扩大事端,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关系,旨在激化中朝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为此,日本侵略者捏造事实,说朝鲜人“被杀害者百名”(开始说200名,继而又说800余名) 〔8〕的消息,并用钱收买《朝鲜日报》记者和特派员金利三,在朝鲜报纸大量刊载这些捏造的消息。很多不知事情真相的朝鲜人,在日本的怂恿和支持下参加了排华活动。无奈之下被迫回国的华侨“皆头破血出,身无长物,狼狈之状不堪言述” 〔9〕。日本方面扩大万宝山事件的目的是,挑拨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以便在“保护朝鲜人”的借口下,出兵我国东北。
三、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国人的努力
日本制造万宝山事件的目的是,旨在挑拨朝中关系,并恶化其感情,激化其矛盾,为出兵中国东北制造借口。令日本方面意想不到的是,当日本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后,国人化悲痛为力量,又重新正视日本。东北的汉、朝两民族召开反日声讨会,共同努力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并号召“中韩革命民众联合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挑拨中韩民族感情驱逐在韩中国群众” 〔10〕。日本的这一阴谋被彻底的揭穿。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族独立运动者,组织吉林韩侨万宝山事件讨究委员会,并发表了《敬告全中国同胞》的宣言书,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号召汉、朝民族要团结起来。〔11〕吉林韩侨万宝山事件讨究委员会一些活动的召开,不仅使得中国东北地区朝、汉两民族紧张的关系有所缓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揭露日本方面的阴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日本方面在万宝山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还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在全国各地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日高潮。其中,中国共产党还率先举起了反日大旗,引导和组织爱国群众,开展反日援侨活动。在全国,很多地方,各个民族、各个阶级,都成立了反日后援会等群众组织,请求南京国民政府对日严正交涉并惩办肇事凶手。
四、中日双方关于万宝山事件的交涉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相应的作出了反应,与日本就万宝山事件展开了相关的交涉。1931年7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对于重光代理公使,关于在朝鲜人袭击华侨事件,提出正式抗议” 〔12〕。但是日本方面不予理会,随后就向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提出了“赔偿韩侨损失”“允许韩人杂居” 〔13〕等一些无理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根本就没有和平解决万宝山事件的诚意,而是另有阴谋。7月22日,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日代办,“请其转饬即将万宝山日警撤退”,“地租农民所受损害,应责成补偿” 〔14〕。然而,日本的侵华方针是既定的,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确定了新的对华政策:准许韩人入华籍;中日韩共同生活;韩人亦有杂居权,否则有最后手段。〔15〕其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也有过照会日本,但是日本根本无意解决万宝山事件,一直到九一八事变爆發,中日交涉无果而终。
日本一手制造的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风潮,对中国主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反日高潮愈演愈烈。然而,不可避免的,万宝山事件也导致了朝汉两民族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不久之后,日本经过精心的密谋筹划,兵力准备充分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序幕拉开了。
〔参 考 文 献〕
〔1〕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3:141.
〔2〕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758.
〔3〕子春.日本与各国在东北的经济争霸战〔J〕.日本评论三日,1931-12-26.
〔4〕长农稻田公司经理郝永德与地东签订的租地种稻契约(1931年4月16日)〔G〕//王霖,高淑英.万宝山事件史料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9.
〔5〕罗凤鸣.回忆万宝山事件的审理.法学杂志〔J〕.1985,(06).
〔6〕申永均,等.韩人出具停工甘结(1931年5月31日)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8.
〔7〕吉林全省警务处长王之佑为处理挖沟韩人情形致吉林省政府主席代电(1931年6月3日)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7.
〔8〕东方杂志〔Z〕.
〔9〕安东外交分会请速解决难侨问题致东北政委会等电(1931年7月8日)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251.
〔10〕中共东满特委关于万宝山事件决议案(1931年7月12日通过)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73.
〔11〕 〔韩〕朴永锡.万宝山事件之研究.亚西亚文化社,1978:118-119.
〔12〕国府抗议朝鲜事件.盛京时报〔N〕.1931-07-9.
〔13〕万案日方反提要求.民国日报〔N〕.1931-07-15.
〔14〕外交部照会日代办抗议万宝山案.申报〔N〕.1931-07-23.
〔15〕朝鲜屠杀华侨后日本对华政策.申报〔N〕.1931-07-14.
〔责任编辑:张平凡〕
[关键词]万宝山事件;侵略中国;影响
[中图分类号]K2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55 — 0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多年的交往历史。但是从中日甲午战争战争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中国的事件层出不穷,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日本为了寻找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机会、制造侵华舆论,经常以中日之间的小事件为借口,千方百计挑起大的冲突或扩大事端,进行战争挑衅。1931年7月,日本唆使朝鲜移民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中国东北长春县万宝山境内,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农田,极大地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利益。随后,日本警察和宪兵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强行开垦农田。这种蔑视中国领土主权,直接侵犯中国农民利益的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打着“保护”在中国东北朝鲜人的幌子,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人民关系,旨在激化中朝人民的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
一、万宝山事件背景
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形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国力大增,对外侵略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军国主义势力的日益膨胀,日本吞并朝鲜、侵略满蒙、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逐步形成。通过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打败俄国,日本方面认为“东北自然应该归他们”〔1〕。1927年6月,日本首相召开了“东方会议”,商讨加快推进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问题等,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纲领》提出“满蒙特别是东三省”在日本的“国防上及国民的生存上有重大利害关系”。 〔2〕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以保护其在满蒙的特殊地位和权利为借口,为武力侵占东北寻找机会。
日本是一岛国,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其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十分明显。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深受其害的英美等国都在忙于处理国内危机。而此时的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煎熬,转移日益严重的国内阶级矛盾,趁着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速了实现“大陆政策”的步伐。
我国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其中煤、铁等都是日本掠夺的重点对象。“东北全贸易的40%是日本占领着”,“从投资方面来看, 日本占有东北全投资的73%以上” 〔3〕。但是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开始推行对日抵制政策,使得日本觉察到,如不对满蒙问题作根本性解决,就有可能失去东北。
1929年到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入关协助蒋介石参战,使得东北兵力空虚;再加上在军阀混战中取胜的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十几万东北军调进关内去“维持华北治安”;南方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的水灾,这些都为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有利之机。
二、万宝山事件的爆发及扩大
万宝山是吉林省長春县北面的一个小镇,是远离长春的偏僻之地,居住着一千多口人,既不是“满铁附属地”也不是日本租借地,完全属于中国政府管辖。但日本为侵略中国,在这里制造了万宝山事件。
万宝山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驻长春日本领事田代重德,唆使朝鲜人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中国属地万宝山境内,非法租种农田。朝鲜农民在日本警察、宪兵的督催和压制下,为开垦水田,毁坏中国农民大量土地。
长春居民郝永德在日本领事馆的怂恿下,成立了“长农稻田公司”,并自任经理。1931年4月,郝永德租得了长春县万宝山附近萧翰林、孟昭和等12户共五百垧土地,租期为10年。契约内订明:“此契于县政府批准日发生效力,如县政府不准仍作无效。”〔4〕郝永德明白长春县政府不能批准此契约,害怕事情暴露,就在原契约呈报之前,将上述土地转租给李升薰等朝鲜人耕种。
中日两国在1909年签定的《中韩图们江界务条约》之中,关于朝鲜人的居住权和土地所有权等问题有严格的规定与限制。东北当局为了抵御日本向满蒙移民,还曾下令禁止中国民众向日朝人等租卖土地。吉林省政府还特别规定:“凡雇用朝鲜人在十人以上未满二十人者,须经县政府批准;二十人以上者须经省政府批准。”〔4〕自恃背后有日本人撑腰的郝永德明白上述规定,也知道自己向朝鲜人转租土地是非法的,却仍将土地转租给朝鲜人。
郝永德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万宝山当地农民的利益,也人为地加剧了中朝两国农民之间的矛盾。1931年4月底,朝鲜侨农在万宝山附近破土挖渠。他们甚至越过租用地界,强行在当地居民孙永清等人的田里挖渠。起初,在孙永清等制止下,朝鲜侨农李升薰等被迫停工。但是到了5月初,日本驻长春领事馆却怂恿朝鲜侨农继续在当地农民的田里挖渠。面对自己的良田被毁,万宝山的农民忍无可忍,派出代表向长春县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出面制止这种行径。5月31日,长春县公安局长鲁绮和骑步警察,赶到现场执行省令,命令李升薰等停工。李等具结:“情愿停止工作,于二日内,全体回长。”〔6〕但是在日本驻长春领事馆的挑拨和怂恿下,李升薰等撕毁具结书,扬言:“至死不能停工出境。”〔7〕在日本警察的武力保护下,李升薰等朝鲜侨农强行完成了引水工程。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颠倒黑白并且极力扩大事端,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关系,旨在激化中朝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为此,日本侵略者捏造事实,说朝鲜人“被杀害者百名”(开始说200名,继而又说800余名) 〔8〕的消息,并用钱收买《朝鲜日报》记者和特派员金利三,在朝鲜报纸大量刊载这些捏造的消息。很多不知事情真相的朝鲜人,在日本的怂恿和支持下参加了排华活动。无奈之下被迫回国的华侨“皆头破血出,身无长物,狼狈之状不堪言述” 〔9〕。日本方面扩大万宝山事件的目的是,挑拨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以便在“保护朝鲜人”的借口下,出兵我国东北。
三、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国人的努力
日本制造万宝山事件的目的是,旨在挑拨朝中关系,并恶化其感情,激化其矛盾,为出兵中国东北制造借口。令日本方面意想不到的是,当日本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后,国人化悲痛为力量,又重新正视日本。东北的汉、朝两民族召开反日声讨会,共同努力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并号召“中韩革命民众联合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挑拨中韩民族感情驱逐在韩中国群众” 〔10〕。日本的这一阴谋被彻底的揭穿。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族独立运动者,组织吉林韩侨万宝山事件讨究委员会,并发表了《敬告全中国同胞》的宣言书,揭露日本的侵略阴谋,号召汉、朝民族要团结起来。〔11〕吉林韩侨万宝山事件讨究委员会一些活动的召开,不仅使得中国东北地区朝、汉两民族紧张的关系有所缓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揭露日本方面的阴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日本方面在万宝山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还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在全国各地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日高潮。其中,中国共产党还率先举起了反日大旗,引导和组织爱国群众,开展反日援侨活动。在全国,很多地方,各个民族、各个阶级,都成立了反日后援会等群众组织,请求南京国民政府对日严正交涉并惩办肇事凶手。
四、中日双方关于万宝山事件的交涉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相应的作出了反应,与日本就万宝山事件展开了相关的交涉。1931年7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对于重光代理公使,关于在朝鲜人袭击华侨事件,提出正式抗议” 〔12〕。但是日本方面不予理会,随后就向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提出了“赔偿韩侨损失”“允许韩人杂居” 〔13〕等一些无理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根本就没有和平解决万宝山事件的诚意,而是另有阴谋。7月22日,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日代办,“请其转饬即将万宝山日警撤退”,“地租农民所受损害,应责成补偿” 〔14〕。然而,日本的侵华方针是既定的,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确定了新的对华政策:准许韩人入华籍;中日韩共同生活;韩人亦有杂居权,否则有最后手段。〔15〕其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也有过照会日本,但是日本根本无意解决万宝山事件,一直到九一八事变爆發,中日交涉无果而终。
日本一手制造的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风潮,对中国主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反日高潮愈演愈烈。然而,不可避免的,万宝山事件也导致了朝汉两民族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不久之后,日本经过精心的密谋筹划,兵力准备充分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序幕拉开了。
〔参 考 文 献〕
〔1〕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3:141.
〔2〕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758.
〔3〕子春.日本与各国在东北的经济争霸战〔J〕.日本评论三日,1931-12-26.
〔4〕长农稻田公司经理郝永德与地东签订的租地种稻契约(1931年4月16日)〔G〕//王霖,高淑英.万宝山事件史料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9.
〔5〕罗凤鸣.回忆万宝山事件的审理.法学杂志〔J〕.1985,(06).
〔6〕申永均,等.韩人出具停工甘结(1931年5月31日)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8.
〔7〕吉林全省警务处长王之佑为处理挖沟韩人情形致吉林省政府主席代电(1931年6月3日)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7.
〔8〕东方杂志〔Z〕.
〔9〕安东外交分会请速解决难侨问题致东北政委会等电(1931年7月8日)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251.
〔10〕中共东满特委关于万宝山事件决议案(1931年7月12日通过)见万宝山事件史料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73.
〔11〕 〔韩〕朴永锡.万宝山事件之研究.亚西亚文化社,1978:118-119.
〔12〕国府抗议朝鲜事件.盛京时报〔N〕.1931-07-9.
〔13〕万案日方反提要求.民国日报〔N〕.1931-07-15.
〔14〕外交部照会日代办抗议万宝山案.申报〔N〕.1931-07-23.
〔15〕朝鲜屠杀华侨后日本对华政策.申报〔N〕.1931-07-14.
〔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