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ZDKT1210—2资助
摘要:师资队伍是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质量高低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对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要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是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获得最充分最优质的发展。教育质量高低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投入,使我省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单纯由政府主导,片面强调培训的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陕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义务质量提升的要求和课改虽然深化了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但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认识局限。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重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轻教师专业情意素养;重语数外理化生等大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轻小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重外在强制性推动,轻教师自我主动性发展。
2.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集中体现在教师的学历达标水平以及职称比例呈现出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状况。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乡镇、农村教师明显较弱。
3.伴随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升学考试率的压力混合在一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执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
专业发展对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的依赖程度偏高,自我发展的意识不足,能力还不够强。
4.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期望,培训的模式、内容、方法、效能等有待于改善和提高;培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方式滞后、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5.公办学校临聘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重视。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突出。
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1.加强制度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目前,继续教育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赖的途径,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给予支持的主要模式。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变化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继续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保障政府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成效;配套和完善教师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使继续教育制度目标更明确,更集中,更易实施;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评估体系,把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纳入评估范畴,与职称、职务的提升、业绩考核、福利待遇等挂钩。在制度层面确保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渠道之一;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促使教师培训管理由学时管理向学分管理转变;建立开放型的培训体系,吸收有实力的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教师继续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教师培训需要,研究制定教师培训机构的准入制度,明确参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格、进入条件、评估办法等;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指导,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扩大专业自主权,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积极性。
2.加强环境建设,改善教师条件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加强中小学硬件建设,一是资源和设备,鼓励教师利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在投入和政策上更加注重乡镇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有效强化低学历教师和老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校园网建设,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化,特别是“校校通”的建设。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扩大校园网的使用效率,将校务管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三者有效整合。尽快制定校园网建设的规范。
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缺乏,部分学校又存在历史欠债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硬件和其他相关的建设,从而使实现教师专业化所需的条件受到限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经费政策,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完备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城乡教育投入的比例,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份额,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与待遇,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有效保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3.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模式
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从进口上提高要求,严格审核。确保学历、专业符合要求,切实把好进人关;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解决好由谁培养、培养标准、培养过程这三个基本问题;坚持以高师院校为主体、允许有条件综合性大学参与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原则。
4.普及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制工作,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对各地区、各层次教师培训的业务协调与指导;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合理组织各类活动,建设教师团队;以规范和创新培训模式为重点,切实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5.重视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
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是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但他们普遍感受到经济压力与工作压力,出路与前途并不明确。他们也需要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制订政策和规划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保护并用好这一部分教师,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进行,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依靠统筹兼顾,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最终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2]魏士军,论影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教学研究,2009年1月
[3]霍礼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6月
摘要:师资队伍是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质量高低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对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要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是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获得最充分最优质的发展。教育质量高低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投入,使我省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单纯由政府主导,片面强调培训的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陕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义务质量提升的要求和课改虽然深化了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但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认识局限。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重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轻教师专业情意素养;重语数外理化生等大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轻小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重外在强制性推动,轻教师自我主动性发展。
2.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集中体现在教师的学历达标水平以及职称比例呈现出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状况。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乡镇、农村教师明显较弱。
3.伴随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升学考试率的压力混合在一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执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
专业发展对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的依赖程度偏高,自我发展的意识不足,能力还不够强。
4.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期望,培训的模式、内容、方法、效能等有待于改善和提高;培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方式滞后、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5.公办学校临聘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重视。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突出。
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1.加强制度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目前,继续教育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赖的途径,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给予支持的主要模式。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变化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继续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保障政府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成效;配套和完善教师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使继续教育制度目标更明确,更集中,更易实施;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评估体系,把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纳入评估范畴,与职称、职务的提升、业绩考核、福利待遇等挂钩。在制度层面确保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渠道之一;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促使教师培训管理由学时管理向学分管理转变;建立开放型的培训体系,吸收有实力的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教师继续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教师培训需要,研究制定教师培训机构的准入制度,明确参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格、进入条件、评估办法等;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指导,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扩大专业自主权,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积极性。
2.加强环境建设,改善教师条件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加强中小学硬件建设,一是资源和设备,鼓励教师利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在投入和政策上更加注重乡镇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有效强化低学历教师和老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校园网建设,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化,特别是“校校通”的建设。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扩大校园网的使用效率,将校务管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三者有效整合。尽快制定校园网建设的规范。
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缺乏,部分学校又存在历史欠债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硬件和其他相关的建设,从而使实现教师专业化所需的条件受到限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经费政策,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切实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完备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城乡教育投入的比例,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份额,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与待遇,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有效保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3.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模式
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从进口上提高要求,严格审核。确保学历、专业符合要求,切实把好进人关;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解决好由谁培养、培养标准、培养过程这三个基本问题;坚持以高师院校为主体、允许有条件综合性大学参与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原则。
4.普及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制工作,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对各地区、各层次教师培训的业务协调与指导;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合理组织各类活动,建设教师团队;以规范和创新培训模式为重点,切实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5.重视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
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是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但他们普遍感受到经济压力与工作压力,出路与前途并不明确。他们也需要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制订政策和规划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保护并用好这一部分教师,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进行,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依靠统筹兼顾,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最终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2]魏士军,论影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教学研究,2009年1月
[3]霍礼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