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琪桐(Davidia involucrata),又名鸽子树、水梨子,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因其古老的起源和稀有性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rn化石证据表明,珙桐的近缘种至少在约5300万年前的古新世就已经广泛存在于北美洲中部地区.到了距今约3650万年的始新世,珙桐家族已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北温带地区,特别是在现今的北美洲和东亚地区,有多个与珙桐的叶子和果实极为相似的化石物种被发现.至少在约1.1万年前的更新世,珙桐的近缘种还存活于日本本州岛.
【机 构】
:
北京麇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琪桐(Davidia involucrata),又名鸽子树、水梨子,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因其古老的起源和稀有性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rn化石证据表明,珙桐的近缘种至少在约5300万年前的古新世就已经广泛存在于北美洲中部地区.到了距今约3650万年的始新世,珙桐家族已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北温带地区,特别是在现今的北美洲和东亚地区,有多个与珙桐的叶子和果实极为相似的化石物种被发现.至少在约1.1万年前的更新世,珙桐的近缘种还存活于日本本州岛.
其他文献
面对众多“人生方向迷失,奋斗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丧失”“上课梦游,下课手游”的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嘉应学院的学生大学数学学习动机状况,考查了学生在ARCS各个维度的动机水平.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校大学数学学习动机整体水平不高,大学各个年级的学习动机按年级递增,其中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弱,大四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确定了动机激励的重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引入OBE教学理念,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过程按课前准备、课堂内化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施行,并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结果表明,开展线上下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增进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OBE教育模式的线性代数课程改革,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参考意义.
我国有3000余种苔藓植物,它们有时会出现在人居环境中,更多情况下散布于荒野里,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近乎籍籍无名的存在.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前所未有地收录了5种苔藓植物,其中既有极危物种,也有常见物种,它们因各自不同的境遇而上榜.而我们人类,也终于开始倾听苔藓这片微观森林的“细语”.
通过对高阶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深入研究,发现可将该通项公式设为与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相关的标准形式,基于矩阵变换及差分算子的思想,得到了求通项公式中各系数的解矩阵.从而给出了高阶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一种新方法.
哺乳动物俗称“兽类”,鉴定一个兽类标本的物种归属时通常要结合其外形及头骨特征进行.有些物种的头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故可以只根据头骨标本进行鉴定.本文将以一批来自秦岭的常见中大型兽类头骨标本为例,详解兽类分类鉴定的过程.
作者在家中种了一盘紫背苔属植物,期间遭遇植株被啃食和被其他苔藓抢占地盘的挫折,几经“搬家”终于长成.为了探究这盘苔藓到底是何种苔藓,作者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认是日本紫背苔.家中种植紫背苔rn2020年初,我的好友寄来一块紫背苔属(Plagiochasma)苔藓.我甚是开心,因为苔藓玲珑精小,能让观察者舒缓压力、放松心情.按照《中国苔纲和角苔纲植物属志》的解释,紫背苔因叶状体腹面及鳞片均呈紫色而得名.但这一说法我感觉并不太妥当,既然紫色在腹面,应该叫紫腹苔更合适.
白钩蛱蝶是一种很普通的蝴蝶,但有关其幼虫生长发育的文献记载极少.2019年6月29日,作者在泰山南麓的竹林寺附近采到3枚白钩蛱蝶的卵,随后将其带回家饲养,并详细记录了幼虫各龄期的形态以及蜕皮、化蛹、化蝶的全过程.
水库边初识尊容rn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大连秋季鸟类的迁徙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达到高峰.2009年10月25日,我带着摄影器材兴致勃勃地赶往位于大连市迎宾路东侧山谷中的一座水库,水库的库尾(即水库的尾段,是入水口,水较浅)是我一个重要的野乌观拍点.
1990年,一篇论文的发表让一种仅由生活于崇山峻岭中的瑶族人民口口相传的“白尾小青龙”出现在世人面前,并迅速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它就是莽山烙铁头蛇.这种数量稀少、分布区狭窄、体长可超过2米的大型毒蛇,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不可预知的残酷考验.
北京自然博物馆藏有一份117年前采集的珍贵植物标本,它就是出生在北京四九城里的鼠掌老鹳草.虽然这种植物很普通,但也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标本自身的特殊价值.rn我生于1905年的北京,是一份经历了改朝换代、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与复兴的百岁老标本,我来到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时间也超过了半个世纪.我的大名叫“鼠掌老鹳草” (Geranium sibiricum),也有人称我为“风露草”.植物分类学家根据我的特征,将我划分在牻(音:máng)牛儿苗科老鹳草属里.该属有4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生长在北京的只有5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