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民国初年创办的藏文白话报王梅堂民国初,蒙藏事务局创办的汉文和蒙、回、藏等三种文字合璧的白话报,在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中没有被收录。近年来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多彩,但仍未被涉及,说明这三种白话报鲜为人知。笔者见到的三种白话报中,惟藏文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民国初年创办的藏文白话报王梅堂民国初,蒙藏事务局创办的汉文和蒙、回、藏等三种文字合璧的白话报,在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中没有被收录。近年来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多彩,但仍未被涉及,说明这三种白话报鲜为人知。笔者见到的三种白话报中,惟藏文白...
其他文献
<正> 10月10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吕一燃同志应国务院法制局的邀请.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草案)》座谈会,并在会上就有关我国领土、领海和海中岛屿的表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国家图书馆藏有前人尚未利用的11件蒙古八旗佐领印轴(temgetubithe)和族长印轴等珍贵满文档案,这些档案反映了清代蒙古八旗牛录中宗族(mukūn)组织的详细情况,为解决以前不甚明晰的蒙古八旗牛录内部组织及人员构成提供了史料依据。本文主要利用这些满文档案中的4件印轴来初步探讨宗族组织与清代蒙古八旗牛录的编立、佐领承袭、驻防等的关系问题。概括而言,尽管在雍正、乾隆时期清廷对八旗制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改革,以强化中央集权,然而在八旗基层的牛录内部,从部落时代延续下来的宗族组织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生态学诞生于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批判。经过长期的发展,政治生态学目前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人类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之一,研究视野不仅涵盖了以往的土地使用、森林管理、生计变迁、水权、畜牧业集体养殖等问题,而且包含着当代的灾害、气候变化、转基因、城市化等问题。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探索以及认知方式的不断完善,政治生态学走向了后结构主义的新的研究范式。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反思,对于全球环境变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问题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年7月6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民族历史研究室承办,《民族研究》编辑部协办的"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中国边疆所、历史所、近代史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青年社会科学基金中国边疆史地类课题评审会于1990年10月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举行。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委托,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为主体的基金评审组对全国18份国家基金申请和5项青年基金申请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评委们高兴地看到,随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工作日益为学术界重视,这项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学者中涌现出一批基础
<正> 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他们在17至18世纪经历了一段从西迁到东归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17世纪30年代,在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土尔扈特部远徒伏尔加河流域,在那里建立在经历了著名的阿玉奇汗在位期间的鼎盛时期后,汗国进入转向衰落的时期;最后,土尔扈特人民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历经千难万险后回归故土。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乾隆帝也以隆重礼节接见了渥巴锡等该部首领,从此该部人民在祖邦故土生息游牧。
<正> 1990年10月15日,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 OFWORLD HISTORY)主编班特立(J.Bentley)先生访问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边疆中心”主任吕一燃、副主任马大正等会见了客人,双方就关心的学科问题进行了座谈。宾主互相介绍了各自单位的组织和科研、出版情况。世界历史研究(中国现在所常说的世界史实为外国史)是一门新兴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在美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门学科从世界的角度探索人类历
利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考察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及其变化,并进而讨论了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日渐庞大,人口流动率已接近15%;人口流动不仅范围在不断扩大,流动时间也在不断变长;流动人口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人口为主,因务工经商而流动的比例高,多从事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工作;流动范围以省内为主,跨省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西、贵州和湖南,始终有50%左右流向广东和浙江。人口流动改变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城镇化,以及农村
加拿大医学人类学家罗克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地方生物学的概念,强调生物和文化长期交织而导致的生物社会差异,反对生物医学普适性身体的有关假定。本文通过对地方生物学这一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展现出医学人类学新近发展中三个相互关联的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论争和理论主张:反对身体的标准化,主张生物和文化的地方变异性和可塑性;反对生物一文化、先天一后天的二元对立,在具身化的策略下强调生物一文化的整体性和辩证关系;反对基因决定论,借助表观遗传学来探索生物一文化连接的微观机制。
清光绪末年驻藏官员马吉符及其出使不丹记房建昌引言自清雍正朝以来,汉文的官书及奏折中夹杂着不少有关不丹的史料,藏文的历世达赖传及其它佛教史传中有关的史料也不少,英印学者显然是因语言上的隔阂而未能使用。如果将有关不丹的汉、藏及外文史料互为比勘,系统地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