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的冕服制度,在殷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其制度得到规范、完善,汉代以来一直沿袭。本文将对周代的冕服制度做简要介绍,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体现的周朝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冕服制度;十二纹章;六冕
周代冕服制度
冕服是古代一种礼服的名称。由冕冠、冕服和配饰三部分构成。这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时所服用的礼服。《白虎通义·绋冕篇》中记载:“麻冕者何?周宗庙之冠也。《礼》曰:‘周冕而祭。’又曰:‘殷哻夏收而祭。’此三代宗庙之冠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冕仰黄泉之下,万物被施前冕,而后仰,故谓之冕。”冕是周代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说文解字》:“冕,大夫以上冠也。”这是周代贵族的特有之物,有居高临下之意,代表贵族威严的权位。
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方形的冕板,称为“延”, 冕板呈现前低后高的“俛”形,寓意俯伏谦逊的美德,故名冕冠。冕板形状为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其色为“上玄下纁”,与天地之色相对应。在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垂挂十二串圆珠,名为“旒”。每旒穿的五彩珠多为十二颗。穿旒的丝绳以五彩丝线编织而成,谓之“缫”或“藻”。历代冕旒的颜色皆有规定,在商周时期,多用“赤、白、青、黄、黑”五色的玉珠。圆珠的质料有白玉、翡翠、珊瑚等。旒的多寡是辨别身份的标志,以十二旒为帝王专用,共二百八十八颗,以下分等级递减。《礼记》:“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冕服,主要包括上衣、下裳。上衣是样式宽松的大袖衣,下裳则是宽大的长裙。衣和裳的颜色搭配与冕冠相同,即上衣玄色,下裳纁色。衣和裳上有不同的纹章,即十二纹章。十二纹章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即以十二种文饰画、织或绣于冕服上。“十二章”的纹样在原始社会时的彩陶文化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日月的图案,粮食图案等。到了奴隶制社会,这些不同的纹章则成为划分人们身份等级的标志。天子全备十二章;公用山以下九章;侯伯用华虫以下七章;子男用藻火以下六章;卿大夫用粉米以下四章。同时,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周礼》中规定,衣上的“章”是绘上去的,裳上的“章”则是绣上的,二者不能混同。
十二纹章分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日、月代表天相,故为“天子”独用。日、月在先民的意识中是最为敬畏的物象。纹章中的日形一般为圆形,月形则或圆或缺。日月的图案并不固定,有的日形图案中有鸟形纹,蛙形纹,《淮南子》中记载“日中有踆鸟”,在后代也有记载“日”里施有三足鸟,“月”中有捣药的玉兔。这里的三足鸟源于中国远古传说,月中有兔子或蟾蜍则是后羿之妻嫦娥奔月后的变化。虽然日、月的图案不固定,在历代随着文化的差异有所变化,但都未脱离古代阴阳观念。其以天象崇拜的方式,寓意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星辰则有时间、空间交会之意。
冕服中的配饰主要有中单、芾、大带、革带、绶、舃等。不同等级的配饰,颜色、纹案也不相同。
根据穿着场合不同,冕服又分为六冕。六冕等级的区分主要以冕冠上的旒和十二纹章的数目所决定。《周礼·春官·司服》中:“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絺冕;祭羣小祀则玄冕。”祭祀属于吉礼,因此祭祀时所著之服被称为“吉服”。
冕服制度在周代确立的原因
冕服制度在周代得以确立,形成完备的服饰系统,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周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周代社会上层贵族所穿的服饰从生产、制作到最后的穿用都有严格的程序。这既是血缘宗法政治的特征,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首先,由于周代分封制的确立,使周代冕服在夏商二代的基础上,等级分别日益明显,六冕的确立,即体现了周人严密的等级观念。周代服饰较前代更加华美,形成完备的冕服制度。第二,纺织印染业得到大力发展,为冕服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周代形成了以豫州和冀州为中心的丝麻生产基地。同时,纺织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品产量增加。在这些基础上,周代的服饰制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周代不仅建立了规范的服饰制度,还专设掌管服饰的官职,西周初年,国家对纺织手工业从纺织原料和染料的征集,到纺绩、织造、练漂、染色以至服装制造,都设有专门机构。在《周礼·春官》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此外还有,在“天官”下设有典妇功,“地官”下设掌葛等原料供应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细致。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品种的增多,给周代统治阶级的生活享受提供了物质条件,冕服制度也是确立在这些物质基础上的。第三,周代重视祭祀,因此在祭祀时穿的冕服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制度。周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周代冕服是用于祭祀之服,因此周代的冕服在周礼的影响下势必会形成规范的制度。
冕服制度体现的时代观念
周代的冕服制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严密的等级,体现周人的审美观。周代贵族对服饰十分重视,《礼记·学记》记载“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里的杂服指的是古代所规定的各色服制。可见衣冠整洁而符合礼仪,在周代是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礼记·檀弓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弗内也。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辟之。涉内霤,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可见服饰在周代贵族交往中的重要性。
其次,体现周人自然崇拜的原始观念。十二纹章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人“万物服体”的思想观念。《礼记》:“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当时的人们总把一些自然物和自然力看成有生命、意志和伟大力量的对象加以崇拜。
十二纹章中的图案,最初只是作为远古时期不同氏族的人崇拜的图腾而分散零星的存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为自身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便将一些自己不能理解、解释的现象归为超自然的神力,并对其加以崇拜,将其视为自己氏族的保护神,这就是原始圖腾。这种自然崇拜的观念反映在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图腾。延续到奴隶社会,便逐渐演变为统治者区分社会等级,对人们加以统治管理的手段。
冕服制度也体现着周人的政治观。中国的服饰制度制是“数字化”的,对颜色、式样等都做了精密的规定,以此来表示尊卑贵贱。作为祭祀与礼仪所需的冕服,它与君权、政权品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司服职官的确立表明,周代服饰上所体现的等级差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形式和观念上的区别,其已经成为一种人人都需遵守的具有威严性的法律制度,这标志着服饰已经正式走向政治舞台。
结语
周代的冕服制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礼序、人伦等,也是当时社会等级分明的一种具体表现方面,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需要。这种服饰制度也许只存在于古代专制集权社会中,但其体现的等级观念却一直深入人心,甚至在现代社会仍可见其影响。
参考文献:
[清] 孙希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全三册)【M】.中华书局.1989
孙诒让.周礼正义(全十四册)【M】.中华书局.1987
作者简介:杨书青(1992.3—),女,青岛,青岛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冕服制度;十二纹章;六冕
周代冕服制度
冕服是古代一种礼服的名称。由冕冠、冕服和配饰三部分构成。这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时所服用的礼服。《白虎通义·绋冕篇》中记载:“麻冕者何?周宗庙之冠也。《礼》曰:‘周冕而祭。’又曰:‘殷哻夏收而祭。’此三代宗庙之冠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冕仰黄泉之下,万物被施前冕,而后仰,故谓之冕。”冕是周代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说文解字》:“冕,大夫以上冠也。”这是周代贵族的特有之物,有居高临下之意,代表贵族威严的权位。
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方形的冕板,称为“延”, 冕板呈现前低后高的“俛”形,寓意俯伏谦逊的美德,故名冕冠。冕板形状为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其色为“上玄下纁”,与天地之色相对应。在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垂挂十二串圆珠,名为“旒”。每旒穿的五彩珠多为十二颗。穿旒的丝绳以五彩丝线编织而成,谓之“缫”或“藻”。历代冕旒的颜色皆有规定,在商周时期,多用“赤、白、青、黄、黑”五色的玉珠。圆珠的质料有白玉、翡翠、珊瑚等。旒的多寡是辨别身份的标志,以十二旒为帝王专用,共二百八十八颗,以下分等级递减。《礼记》:“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冕服,主要包括上衣、下裳。上衣是样式宽松的大袖衣,下裳则是宽大的长裙。衣和裳的颜色搭配与冕冠相同,即上衣玄色,下裳纁色。衣和裳上有不同的纹章,即十二纹章。十二纹章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即以十二种文饰画、织或绣于冕服上。“十二章”的纹样在原始社会时的彩陶文化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日月的图案,粮食图案等。到了奴隶制社会,这些不同的纹章则成为划分人们身份等级的标志。天子全备十二章;公用山以下九章;侯伯用华虫以下七章;子男用藻火以下六章;卿大夫用粉米以下四章。同时,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周礼》中规定,衣上的“章”是绘上去的,裳上的“章”则是绣上的,二者不能混同。
十二纹章分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日、月代表天相,故为“天子”独用。日、月在先民的意识中是最为敬畏的物象。纹章中的日形一般为圆形,月形则或圆或缺。日月的图案并不固定,有的日形图案中有鸟形纹,蛙形纹,《淮南子》中记载“日中有踆鸟”,在后代也有记载“日”里施有三足鸟,“月”中有捣药的玉兔。这里的三足鸟源于中国远古传说,月中有兔子或蟾蜍则是后羿之妻嫦娥奔月后的变化。虽然日、月的图案不固定,在历代随着文化的差异有所变化,但都未脱离古代阴阳观念。其以天象崇拜的方式,寓意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星辰则有时间、空间交会之意。
冕服中的配饰主要有中单、芾、大带、革带、绶、舃等。不同等级的配饰,颜色、纹案也不相同。
根据穿着场合不同,冕服又分为六冕。六冕等级的区分主要以冕冠上的旒和十二纹章的数目所决定。《周礼·春官·司服》中:“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絺冕;祭羣小祀则玄冕。”祭祀属于吉礼,因此祭祀时所著之服被称为“吉服”。
冕服制度在周代确立的原因
冕服制度在周代得以确立,形成完备的服饰系统,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周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周代社会上层贵族所穿的服饰从生产、制作到最后的穿用都有严格的程序。这既是血缘宗法政治的特征,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首先,由于周代分封制的确立,使周代冕服在夏商二代的基础上,等级分别日益明显,六冕的确立,即体现了周人严密的等级观念。周代服饰较前代更加华美,形成完备的冕服制度。第二,纺织印染业得到大力发展,为冕服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周代形成了以豫州和冀州为中心的丝麻生产基地。同时,纺织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品产量增加。在这些基础上,周代的服饰制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周代不仅建立了规范的服饰制度,还专设掌管服饰的官职,西周初年,国家对纺织手工业从纺织原料和染料的征集,到纺绩、织造、练漂、染色以至服装制造,都设有专门机构。在《周礼·春官》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此外还有,在“天官”下设有典妇功,“地官”下设掌葛等原料供应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细致。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品种的增多,给周代统治阶级的生活享受提供了物质条件,冕服制度也是确立在这些物质基础上的。第三,周代重视祭祀,因此在祭祀时穿的冕服自然就会形成一定的制度。周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周代冕服是用于祭祀之服,因此周代的冕服在周礼的影响下势必会形成规范的制度。
冕服制度体现的时代观念
周代的冕服制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严密的等级,体现周人的审美观。周代贵族对服饰十分重视,《礼记·学记》记载“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里的杂服指的是古代所规定的各色服制。可见衣冠整洁而符合礼仪,在周代是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礼记·檀弓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弗内也。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辟之。涉内霤,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可见服饰在周代贵族交往中的重要性。
其次,体现周人自然崇拜的原始观念。十二纹章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人“万物服体”的思想观念。《礼记》:“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当时的人们总把一些自然物和自然力看成有生命、意志和伟大力量的对象加以崇拜。
十二纹章中的图案,最初只是作为远古时期不同氏族的人崇拜的图腾而分散零星的存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为自身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便将一些自己不能理解、解释的现象归为超自然的神力,并对其加以崇拜,将其视为自己氏族的保护神,这就是原始圖腾。这种自然崇拜的观念反映在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图腾。延续到奴隶社会,便逐渐演变为统治者区分社会等级,对人们加以统治管理的手段。
冕服制度也体现着周人的政治观。中国的服饰制度制是“数字化”的,对颜色、式样等都做了精密的规定,以此来表示尊卑贵贱。作为祭祀与礼仪所需的冕服,它与君权、政权品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司服职官的确立表明,周代服饰上所体现的等级差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形式和观念上的区别,其已经成为一种人人都需遵守的具有威严性的法律制度,这标志着服饰已经正式走向政治舞台。
结语
周代的冕服制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礼序、人伦等,也是当时社会等级分明的一种具体表现方面,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需要。这种服饰制度也许只存在于古代专制集权社会中,但其体现的等级观念却一直深入人心,甚至在现代社会仍可见其影响。
参考文献:
[清] 孙希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全三册)【M】.中华书局.1989
孙诒让.周礼正义(全十四册)【M】.中华书局.1987
作者简介:杨书青(1992.3—),女,青岛,青岛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