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与精神分析》——又一本精神分析的著作。不过,这部书的作者既不是弗洛依德,也不是荣格,也不是他们二位的门徒。这是英国人彼特·福勒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一部理论专著。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也许“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比较合适。所谓“后弗洛依德”(Post-Freuedian)也就是说它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有些出入。
福勒在这部书中,运用在英国发展起来的所谓“客体关系”理论来谈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他摒弃了弗氏的传统方法,力求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审美本质和艺术作品的形式。按照他的观点,弗洛依德在对艺术进行分析的时候(参见弗氏关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摩西》的分析),他关注的往往是作品的内容,即与他所需要的病例有关的材料,因为这个奥地利医生并不懂造型艺术。弗氏可以告诉我们达·芬奇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的作品中出现恋母情结,但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米洛的维纳斯的断臂不仅没有损害她的形象,反而还让千百年来的人们对此赞叹不已;他也不能在他关于《摩西》的论文中告诉我们,这尊雕像为什么会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那么福勒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福勒说:“美感是人类经验和潜能的某种因素的历史性特殊结构,而人类的经验和潜能又从属于我们潜在的生物存在的状况。”这话似乎有点玄。但我们具体地了解福勒的分析以后,也就不会觉得玄了。在这里,关键的词是“美感”和“潜在的生物存在”。比如维纳斯的断臂,福勒认为,它满足了欣赏者的某种以生理体验为基础的精神需要而流芳百世。每一个婴儿总是将自己的母亲分为两个部分:哺育他的双乳、抚摸他的双手、注视他的双眼都使他偏执地相信母亲是一分为二的。在两个作为他以外的客体的母亲中,他总以为一个是善的,一个恶的。于是,他亲近前者而攻击后者。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母亲这个外在客体逐渐被婴儿置于自身之内而形成“内在客体”,这个客体从此以后便作为永恒的印记留在人的精神里。当艺术家创作、欣赏者欣赏的时候,这个印记便开始作怪,内在客体跃跃欲试,使艺术家和欣赏者又潜在地体会到了婴儿对母亲的双重形象的双重情感:他既有对外在的作品进行破坏的冲动(攻击恶的母亲),又有对已被破坏的作品进行修补的冲动(爱恋善的母亲)。而断了臂的维纳斯雕像则能同时满足人的这两方面的冲动,所以它得以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而不朽。这就是说,人类相对稳定的生理和心理存在决定了维纳斯永恒的魅力。
这似乎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大同小异。而在成人的潜意识中寻找婴儿时的心理积淀,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弗式套路。
不过,福勒所采取的基本理论不同于弗洛依德。弗氏的精神分析强调婴儿的自欲和自恋,强调婴儿在自身中求得性欲满足。而福勒的观点(当然也是福勒的同僚们的观点)则强调婴儿与母亲即外在客体或对象的关系,婴儿的渴望是与外在客体形成沟通,获得这个客体的承认、抚爱和保护。只有在得不到这种关系时,婴儿才转向自恋。在成年人(艺术家和欣赏者)潜意识里,这种欲望就体现为人与周围的世界和环境的关系。比如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就雕像而言,它是完美无缺的,但它与环境却格格不入,没有与教皇朱利斯二世的陵墓形成和谐的关系。福勒解释说,米开朗基罗与教皇本人的矛盾同他与父亲的矛盾有深刻的联系,因此,他在创作《摩西》时便潜意识地使雕像与环境保持一种矛盾的关系,并在作品中注入同性恋和自恋的心理因素。这样,艺术家与自己的环境(父亲、教皇)的冲突在作品中体现了出来,使其包含了极丰富而动人的心理力量。
福勒在《艺术与精神分析》中阐释的观点当然不止这一二。作为一名艺术理论家、一名画家而不是一名医生,福勒对艺术的阐释显然比弗洛依德的要精妙传神一些。不过话说回来,福勒在这部著作里所采取的许多方法,依然沿袭了那位奥地利人的东西(不管他怎样辩解说他与弗洛依德有许多不同),要不,这部书怎么又叫“精神分析”呢。
(《艺术与精神分析》,〔英〕彼特·福勒著,段炼译,四川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第一版,2.90元)
福勒在这部书中,运用在英国发展起来的所谓“客体关系”理论来谈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他摒弃了弗氏的传统方法,力求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审美本质和艺术作品的形式。按照他的观点,弗洛依德在对艺术进行分析的时候(参见弗氏关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摩西》的分析),他关注的往往是作品的内容,即与他所需要的病例有关的材料,因为这个奥地利医生并不懂造型艺术。弗氏可以告诉我们达·芬奇的私生子身份使他的作品中出现恋母情结,但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米洛的维纳斯的断臂不仅没有损害她的形象,反而还让千百年来的人们对此赞叹不已;他也不能在他关于《摩西》的论文中告诉我们,这尊雕像为什么会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那么福勒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福勒说:“美感是人类经验和潜能的某种因素的历史性特殊结构,而人类的经验和潜能又从属于我们潜在的生物存在的状况。”这话似乎有点玄。但我们具体地了解福勒的分析以后,也就不会觉得玄了。在这里,关键的词是“美感”和“潜在的生物存在”。比如维纳斯的断臂,福勒认为,它满足了欣赏者的某种以生理体验为基础的精神需要而流芳百世。每一个婴儿总是将自己的母亲分为两个部分:哺育他的双乳、抚摸他的双手、注视他的双眼都使他偏执地相信母亲是一分为二的。在两个作为他以外的客体的母亲中,他总以为一个是善的,一个恶的。于是,他亲近前者而攻击后者。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母亲这个外在客体逐渐被婴儿置于自身之内而形成“内在客体”,这个客体从此以后便作为永恒的印记留在人的精神里。当艺术家创作、欣赏者欣赏的时候,这个印记便开始作怪,内在客体跃跃欲试,使艺术家和欣赏者又潜在地体会到了婴儿对母亲的双重形象的双重情感:他既有对外在的作品进行破坏的冲动(攻击恶的母亲),又有对已被破坏的作品进行修补的冲动(爱恋善的母亲)。而断了臂的维纳斯雕像则能同时满足人的这两方面的冲动,所以它得以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而不朽。这就是说,人类相对稳定的生理和心理存在决定了维纳斯永恒的魅力。
这似乎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大同小异。而在成人的潜意识中寻找婴儿时的心理积淀,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弗式套路。
不过,福勒所采取的基本理论不同于弗洛依德。弗氏的精神分析强调婴儿的自欲和自恋,强调婴儿在自身中求得性欲满足。而福勒的观点(当然也是福勒的同僚们的观点)则强调婴儿与母亲即外在客体或对象的关系,婴儿的渴望是与外在客体形成沟通,获得这个客体的承认、抚爱和保护。只有在得不到这种关系时,婴儿才转向自恋。在成年人(艺术家和欣赏者)潜意识里,这种欲望就体现为人与周围的世界和环境的关系。比如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就雕像而言,它是完美无缺的,但它与环境却格格不入,没有与教皇朱利斯二世的陵墓形成和谐的关系。福勒解释说,米开朗基罗与教皇本人的矛盾同他与父亲的矛盾有深刻的联系,因此,他在创作《摩西》时便潜意识地使雕像与环境保持一种矛盾的关系,并在作品中注入同性恋和自恋的心理因素。这样,艺术家与自己的环境(父亲、教皇)的冲突在作品中体现了出来,使其包含了极丰富而动人的心理力量。
福勒在《艺术与精神分析》中阐释的观点当然不止这一二。作为一名艺术理论家、一名画家而不是一名医生,福勒对艺术的阐释显然比弗洛依德的要精妙传神一些。不过话说回来,福勒在这部著作里所采取的许多方法,依然沿袭了那位奥地利人的东西(不管他怎样辩解说他与弗洛依德有许多不同),要不,这部书怎么又叫“精神分析”呢。
(《艺术与精神分析》,〔英〕彼特·福勒著,段炼译,四川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第一版,2.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