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结构分析的内涵和作用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
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每一个自然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文章的结构布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精心构思,刻意安排,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
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结构分析就是对一篇文章中的上述三种要素进行的分析。具体说来,就是能根据各段思想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梳理各部分及每部分内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段意和层意,并由此归结全文主旨。注意文章在材料安排上的过渡和照应,通过品读开头和结尾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二、结构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曾经的辉煌与尴尬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个较为生硬和死板的阅读模式,就是凡课文都要分析结构层次,概括段意和层意,然后归结中心思想,最后总结写作特点。每一篇课文大多是老套的三部曲。学生怎能不厌倦乏味?况且这三部曲的解读大多是教师根据教参所作的专家规范解读,不允许学生有个人见解。
这样分段和概括段意,教师固然省时省力,学生也能通过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段意层意提挈全文主要内容。但是,长此以往这样做,千篇一律、简单化地这样做,就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面作用——使很多新鲜活泼的课文失去了它本身的新鲜和灵性,课堂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灵动和活力。
三、摒弃结构分析后语文阅读教学的再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摒弃了这种僵化、生硬的结构分析法,大多改为“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味语言”等解读文本的新方式了。
这样的解读固然有其优势——由浅层印象到深层赏析,由整体把握到细部推敲。然而对有些课文来说,学生往往学完一篇课文后,脑中还如一盘散珠,没有把握作者写作的主要思路,不能明确文章的组材线索,不能提挈全篇的主要内容,归纳概括段意层意的能力也就无从培养。
针对此种情况,我就在反思,我们能否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虽然传统的结构分析法曾经被僵化地、模式化地、死板地使用过,现在已被广大的语文教师弃之如敝履,在有些老师看来已经不时尚了,但对于中学语文的很多课文,它依然能发挥其他解读方法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文章的组材线索、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它都有着非常独特的奇妙的作用。
四、结构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的中学课文只要能灵活地运用结构分析法,并且不拘泥于其中,不纠缠过多,不生搬硬套,本着积极发展学生思维的原则,结构分析有着其他解读方式无可替代的妙用。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有助于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要解读好一篇文章,要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法特点,梳理文章思路是最优途径。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写自己在“爸爸的花儿落了”前后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文章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对本文写作的思路梳理为:“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受锻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如果照此法梳理,显得十分繁琐、啰嗦,感觉越理越乱。而如果恰当地运用结构分析法,将此文分为“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后”三个主体部分,在三部分之间分别插叙回忆了一些内容,这样一来,就显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了。
《藤野先生》一文中,如开头写“清国留学生”在东京不学无术赏樱花和学跳舞的生活情景,以及往仙台沿途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教职员的优待的情景,好像和写藤野先生都没有直接关系,好像作者的组材有些繁杂凌乱。然而用结构分析法简单一梳理,就眉目清晰了。全文围绕藤野先生这一线索,写了三部分内容:一(1—3):见藤野先生前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二(4—30):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的经过;三(31—33):离开仙台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和获得的精神力量。
文章为什么要写好像和藤野先生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一部分内容?在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以后就可明白,作者这样写正交代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的机缘,同时表明作者读书留学的志向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不愿与那一班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
2.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法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共九段,可以先让学生归结每一小段的大意,然后将全文归并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5):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一张俄国普通劳动者的脸。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犀利、丰富、有威力。从全文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看,作者为什么不惜浓墨地描写托翁极为普通的外貌特征?结合第二部分内容可知,这样写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托翁生活于广大普通大众中间,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二是衬托托翁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是欲扬先抑的手法,能给读者留下强烈而鲜明的印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通过结构分析,全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住了,写法特点也就十分清晰了。
再如鲁迅的《雪》,对它的结构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就会发现,课文前三段写江南的雪,后三段写朔方的雪。作者通过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江南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主题明确了,写作手法自然也明白了——对比手法的运用,以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对比衬托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特点。
3.有助于理清文章的结构,进而分析其结构特点。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对文章的结构作一简单梳理可发现,全文分为三部分:一(1—2):总说石拱桥的特点;二(3—9):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三(10):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全文主体内容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具体,符合一般说明文使用逻辑顺序的结构特点。
对文章第二部分7个自然段进行细分细剖的内部层次分析又可发现,此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1层(3):总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2层:(4—8)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第3层:(9)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这三个层次安排由总写到分写再到总写,也是说明文常用的逻辑顺序,结构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4.通过对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分析归纳文章主旨和写作意图。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开头描绘了各种云的形象与天气的对应关系,突出天上的云具有“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特点,然后点明其一般规律:“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一句话点明了云的形态变化同天气的关系,总领全文。
文章结尾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雨雪,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又一句话点明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写作意图。
5.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行文习惯与作文思维习惯。
一般说来,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阅读教学常常能对写作起指导借鉴作用。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还可以通过文章的结构分析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行文习惯。课文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怎样一线串珠,又是怎样过渡和照应的?开头怎样入题?结尾怎样篇末点题?这些都可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培养结构分析的能力而获得,养成组材有序、条理清晰的作文思维习惯。
我们教师写作或者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提纲,其实就是结构分析方法的运用。学生在平时的课文阅读中对结构分析方法熟练了,拟作文提纲自然就会驾轻就熟,也就能写出脉络清晰的好作文。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结构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它对文本的阅读和写作都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意义,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又何必计较它是不是时尚呢?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发挥这一传统法宝和利器的威力,并且有发展地继承它,让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它的奇妙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作者通联:安徽濉溪初级中学]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
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每一个自然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文章的结构布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精心构思,刻意安排,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
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结构分析就是对一篇文章中的上述三种要素进行的分析。具体说来,就是能根据各段思想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梳理各部分及每部分内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段意和层意,并由此归结全文主旨。注意文章在材料安排上的过渡和照应,通过品读开头和结尾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二、结构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曾经的辉煌与尴尬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个较为生硬和死板的阅读模式,就是凡课文都要分析结构层次,概括段意和层意,然后归结中心思想,最后总结写作特点。每一篇课文大多是老套的三部曲。学生怎能不厌倦乏味?况且这三部曲的解读大多是教师根据教参所作的专家规范解读,不允许学生有个人见解。
这样分段和概括段意,教师固然省时省力,学生也能通过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通过段意层意提挈全文主要内容。但是,长此以往这样做,千篇一律、简单化地这样做,就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面作用——使很多新鲜活泼的课文失去了它本身的新鲜和灵性,课堂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灵动和活力。
三、摒弃结构分析后语文阅读教学的再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摒弃了这种僵化、生硬的结构分析法,大多改为“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味语言”等解读文本的新方式了。
这样的解读固然有其优势——由浅层印象到深层赏析,由整体把握到细部推敲。然而对有些课文来说,学生往往学完一篇课文后,脑中还如一盘散珠,没有把握作者写作的主要思路,不能明确文章的组材线索,不能提挈全篇的主要内容,归纳概括段意层意的能力也就无从培养。
针对此种情况,我就在反思,我们能否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虽然传统的结构分析法曾经被僵化地、模式化地、死板地使用过,现在已被广大的语文教师弃之如敝履,在有些老师看来已经不时尚了,但对于中学语文的很多课文,它依然能发挥其他解读方法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文章的组材线索、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它都有着非常独特的奇妙的作用。
四、结构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的中学课文只要能灵活地运用结构分析法,并且不拘泥于其中,不纠缠过多,不生搬硬套,本着积极发展学生思维的原则,结构分析有着其他解读方式无可替代的妙用。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有助于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要解读好一篇文章,要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法特点,梳理文章思路是最优途径。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写自己在“爸爸的花儿落了”前后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文章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对本文写作的思路梳理为:“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受锻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如果照此法梳理,显得十分繁琐、啰嗦,感觉越理越乱。而如果恰当地运用结构分析法,将此文分为“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后”三个主体部分,在三部分之间分别插叙回忆了一些内容,这样一来,就显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了。
《藤野先生》一文中,如开头写“清国留学生”在东京不学无术赏樱花和学跳舞的生活情景,以及往仙台沿途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教职员的优待的情景,好像和写藤野先生都没有直接关系,好像作者的组材有些繁杂凌乱。然而用结构分析法简单一梳理,就眉目清晰了。全文围绕藤野先生这一线索,写了三部分内容:一(1—3):见藤野先生前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二(4—30):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的经过;三(31—33):离开仙台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和获得的精神力量。
文章为什么要写好像和藤野先生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一部分内容?在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以后就可明白,作者这样写正交代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的机缘,同时表明作者读书留学的志向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不愿与那一班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
2.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法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共九段,可以先让学生归结每一小段的大意,然后将全文归并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5):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一张俄国普通劳动者的脸。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犀利、丰富、有威力。从全文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看,作者为什么不惜浓墨地描写托翁极为普通的外貌特征?结合第二部分内容可知,这样写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现托翁生活于广大普通大众中间,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二是衬托托翁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是欲扬先抑的手法,能给读者留下强烈而鲜明的印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通过结构分析,全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住了,写法特点也就十分清晰了。
再如鲁迅的《雪》,对它的结构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就会发现,课文前三段写江南的雪,后三段写朔方的雪。作者通过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江南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主题明确了,写作手法自然也明白了——对比手法的运用,以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对比衬托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特点。
3.有助于理清文章的结构,进而分析其结构特点。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对文章的结构作一简单梳理可发现,全文分为三部分:一(1—2):总说石拱桥的特点;二(3—9):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三(10):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全文主体内容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具体,符合一般说明文使用逻辑顺序的结构特点。
对文章第二部分7个自然段进行细分细剖的内部层次分析又可发现,此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1层(3):总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2层:(4—8)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第3层:(9)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这三个层次安排由总写到分写再到总写,也是说明文常用的逻辑顺序,结构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4.通过对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分析归纳文章主旨和写作意图。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开头描绘了各种云的形象与天气的对应关系,突出天上的云具有“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特点,然后点明其一般规律:“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一句话点明了云的形态变化同天气的关系,总领全文。
文章结尾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雨雪,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又一句话点明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写作意图。
5.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行文习惯与作文思维习惯。
一般说来,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阅读教学常常能对写作起指导借鉴作用。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还可以通过文章的结构分析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行文习惯。课文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怎样一线串珠,又是怎样过渡和照应的?开头怎样入题?结尾怎样篇末点题?这些都可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培养结构分析的能力而获得,养成组材有序、条理清晰的作文思维习惯。
我们教师写作或者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提纲,其实就是结构分析方法的运用。学生在平时的课文阅读中对结构分析方法熟练了,拟作文提纲自然就会驾轻就熟,也就能写出脉络清晰的好作文。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结构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它对文本的阅读和写作都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意义,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又何必计较它是不是时尚呢?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发挥这一传统法宝和利器的威力,并且有发展地继承它,让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它的奇妙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作者通联:安徽濉溪初级中学]